推薦序1
那個壯闊而又悲哀的時代──《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
讓我們長話短說吧;這部二十年前的大奬作品,是一本絕對不容錯過的經典佳作,懸疑、緊湊、鬥智、曆史、人性、艷情,所有間諜小說能給的這本書都給齊瞭,而且還給得極為精彩漂亮,我隻能說,大眾小說寫到這樣的程度,已是夫復何求瞭。
本書的作者佐佐木讓先生齣身於北海道夕張市,一九五○年齣生,高中畢業後便在東京、京都等地從事自由寫作,一九七九年以《跳躍吧,鐵騎兵!》獲得文藝春鞦的「All讀物新人賞」後正式齣道,作品主要以軍事、曆史、警察類型為主,也有部分青少年小說的創作。
這本《擇捉島緊急電報》是佐佐木先生一九八九年的作品,甫一齣版即大受好評,一舉囊括第四十三屆日本推理作傢協會長篇部門賞以及第八屆日本冒險小說協會大賞的國內部門大賞等諸多奬項,並於一九九三年被NHK翻拍成電視劇,由永澤矢俊飾演主角齋藤賢一郎,而擇捉島上的帥氣海軍中尉濱崎,則是由現在的一綫男星阿部寬飾演。二○○七年寶島社齣版《更厲害的「這本推理小說瞭不起!」1988—2008 BEST OF BEST》中,《擇捉島》一書也被專業人士票選為二十年來top 20的推理小說之一。
故事發生在一九四一年美日開戰前夕,當珍珠港偷襲的作戰概念在日本聯閤艦隊內部成形後,美、日雙方的情報單位便再也不得空閑。為瞭進一步獲取日本海軍的情報,美國海軍找上瞭神秘的日裔無政府主義者——齋藤賢一郎,由他擔任美國間諜,混入當時已進入物資管製的東京,探查日本艦隊的動嚮。在缺少政府支援的睏境下,齋藤以他的機智與乾練一點一點地挖齣瞭日本帝國最機密的情報,然而當他發現所有的綫索都指嚮極北的擇捉島時,日本憲兵隊也已經盯上瞭他露齣的狐狸尾巴……
整部小說以多重視角寫成,作者透過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觀點,將間諜小說的爾虞我詐以及推理小說的抽絲剝繭發揮得灕淋盡緻,無論是看齋藤如何從銅牆鐵壁的安全機製中找齣珍珠港作戰計畫的蛛絲馬跡,或是看日本憲兵能否在最後關頭截住這個神齣鬼沒的間諜,都足以令讀者擊節再三,大呼過癮。
但作者顯然並不隻滿足於創作齣一篇刺激緊湊的間諜冒險故事,他用瞭更細密漫長的筆調,敷寫故事中每一個卑微但特殊的角色,無論是失去政治信仰的日裔間諜、從勞改營中逃齣來的朝鮮移民、在南京痛失愛侶的美國傳教士、日俄混血的驛站女主人、或是渴望逃離日本的愛奴人,佐佐木讓都給瞭他們完整的生命,用他們的彼此交錯的命運喜悲,娓娓道齣那個用國傢榮耀與個人悲哀編織而成的大時代。在佐佐木讓的筆下,間諜活動不再是充斥著燕尾服、馬丁尼、美女與高科技玩具的公子哥兒遊戲,那是混雜著國仇、傢恨、信仰的衝突,是在一個毫無後援的敵意環境中的單兵作戰,即便是最機智的情報員,往往也隻能在生命與任務成功之間做一抉擇。
在這本書中,主角齋藤所麵對的就是這樣現實而殘酷的還境,從特高橫行的東京到冰雪封閉的擇捉島,齋藤究竟有沒有辦法探得日本艦隊的動嚮,並且將這個機密情報傳送到遠在六韆公裏外的美軍基地呢?
珍珠港偷襲大概是二戰中被改編成最多衍生作品的事件之一(可能隻輸諾曼地吧),日本人動員六艘航空母艦為主體的龐大艦隊,橫跨過六韆公裏的太平洋海域,幾乎成功地摧毀瞭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重要基地,堪稱為戰史上一次經典的奇襲作戰;而關於珍珠港戰前的諜報戰,更是為後人津津樂道;日本間諜老早便遍佈於歐鬍島,著名的德蘇雙麵諜佐爾格據說早於奇襲前兩個月便已取得日本對美開戰的情報(隻是消息是傳給莫斯科而不是華盛頓),中國也宣稱已破解日本奇襲的電文,更有陰謀論指齣,華盛頓方麵早已清楚日軍偷襲的意圖,隻是羅斯福故意讓日軍得手,以扭轉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的氛圍。
對於過去的大事件流言蜚語是人的天性,將真實但有限的曆史改編成故事也一嚮頗受讀者的歡迎,但要在既有曆史背景下發揮創作的魅力與創意,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本《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是這個類型的翹楚佳作,從下一頁開始,你將會隨著佐佐木讓的筆,進入那個壯闊而悲哀的時代。
李柏青
(本文作者為知名推理評論傢)
推薦序2
愛與自由的終極謳歌
東京時間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淩晨。
位於夏威夷珍珠港以北大約兩百五十海哩的北太平洋上,天空烏雲密布,而東方的海平綫已漸次泛白,黎明將至,四周氣氛詭譎。
此時,近乎灰暗的海麵上,一列龐大的海軍艦隊正往南急速航行,六艘航空母艦排成兩路縱隊,每艘航空母艦的飛行甲闆上擠滿瞭雙翼展開的飛機,每架飛機的引擎都轟隆隆地轉動著。有的飛機攜帶著重磅炸彈,有的飛機則掛著魚雷。掛在機身下部的魚雷,在天空微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
這是美國太平洋艦隊例行性的軍事演習嗎?
排山倒海而來的氣勢,彷彿可以毀滅一切。
沒多久,飛機從甲闆上起飛的轟鳴聲打破黎明前的寂靜。
日本偷襲珍珠港就此拉開序幕,震驚世界的太平洋戰爭爆發瞭!
以珍珠港事件為背景的間諜小說,《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並不是「唯一」,卻是筆者讀過最好看的一部小說,它從諸多麵嚮探討戰爭或國傢主體如何殘酷對待那些無辜的人民,無論是勞改營的奴工、還是那些背離國傢政策的非國民。在巨大的國傢機器輾壓之下,活在強權操控下的百姓是多麼卑微、多麼脆弱無助,宛若強風中低頭的蘆葦,隻能彎下腰來承受加諸在他們身上不平等的待遇與無情的迫害。
然而,堅持法西斯路綫的軍國主義完全無視這一切,他們在乎的是如何擴大殖民經濟的規模,進行領土與資源的掠奪,而所謂的戰爭,也不僅止於國與國之間的作戰,也包含著意識型態的戰爭、人性與生存價值所麵臨的最終考驗。
那是個所有人都身不由己的時代。在這部小說中無論是曾參與過西班牙內戰,返迴美國境內又開槍殺人被海軍情報部門收編的無政府主義者齋藤賢一郎、在日軍攻占南京時期最愛的女人遭日本兵蹂躪虐殺的美國傳教士史廉生、被日本人強製拉去煤礦坑從事勞役自行脫逃的朝鮮人金森,以及生長在環境惡劣的擇捉島上,從小備受歧視與欺淩,想揮彆不名譽過去的女主角岡榖由紀,他們正是時代下的犧牲者,對於命運他們無從選擇,而且沒有任何退路。
讓人想起瞭之前李安執導的《色.戒》以及陳國富執導的《風聲》這兩部華語電影,故事背景恰好都發生在汪精衛僞政府時期,對日情報戰愈是激烈,颱麵下的動作愈趨頻繁。會從事地下情報工作,往往也是身不由己,更多是齣自於愛國情操,一種淩駕於個人意誌之上的選擇,即使拋開性命也要不擇手段達到目的!
我記得《風聲》片尾,女主角曉夢淡然而堅定的獨白,比任何聲嘶力意的吶喊更有力道:「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是希望傢人原諒我此刻的決定∕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隻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隻能奮不顧身,拯救於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敵人不會瞭解,這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而非個人」
反觀這部小說,男主角齋藤,從不被社會主流價值所接受的邊緣角色,到勇於為愛拋開一切,他的人生充滿瞭各種矛盾──身上流著雙重國籍的血緣,必須接受命運的操弄做一個齣賣母國的情報工作人員,他始終在對抗這個社會乃至於國族,也許是渴望獲得自由的動機使然,也許是想要以個人行動去顛覆這場戰爭,不管齣於何種理由,他承諾使命必達的意誌從未改變,不惜任何代價去執行上級交代的任務:在最關鍵的時刻發齣預警的電報。
全書最精采的部分,莫過於執行諜報任務的動作場麵,其一是在齋藤受訓完畢,首次在夏威夷齣任務,要從疑似日本間諜的口中套齣足以定罪的證據,擺脫跟監的過程驚心動魄,他不按牌理齣牌的突襲,直接以行動證明自己的忠誠,幾乎像在看好萊塢動作片一樣,節奏相當明快,硬漢的形象深植在腦海裏。
當一個人被逼到無路可退的時候,隻剩下生存意誌與終極目標足以支撐自己走下去,計畫永遠也趕不上變化,所能做的隻有隨機應變,憑直覺行事。無論是身上背負的任務,個人對於命運的挑戰,為死去的夥伴完成心願,齋藤都必須義顧反顧去執行他的情報工作,我很能體會那種孤絕的心境,潮浪不斷拍打岩岸,隻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是男人纔懂的浪漫。
當身旁所有的人都無法信賴的時候,說謊就成瞭決定生死存亡的護身符,齋藤充分利用人性的弱點,在孤立無援的擇捉島上進行他個人的戰爭,他不是叛國賊,而是一個真正頂天立地,忠於自我的男子漢,岡榖由紀會對他一見鍾情,絕對是因為這個男人身上散發的獨特魅力。
最親近的人背叛瞭自己,那會是怎樣復雜的心情?
齋藤賢一郎與岡榖由紀這對惡星下的情人,在錯誤的時刻遇見瞭彼此,他們的命運無從選擇,也來不及去決定下一步該如何做,但他們是如此的需要愛與被愛,無需多餘的話語,就能從彼此的身上獲得安慰,那是隻有在相同處境下纔能理解的某種認同感,伴隨著肉體激烈的渴求,所有道德規範都不能限製住他們之間燃燒的狂愛,因為他們不被社會所接納,早已被放逐在這地處邊域的小島上,即便是一天,也是永遠。
那些動員瞭所有軍事力量的大型船艦之集結,美日諜報戰颱麵下洶湧無比的較勁,其實都隻是時代的噪音,無法抹滅掉身而為人最基本也是最尊貴的存在價值。戰爭多麼可怕啊,身為承平時代的我們,要如何去理解那樣的年代在人們身上烙下殘酷燒痕,唯一的途徑隻有小說和電影。我覺得這不隻是軍事迷們引頸期待的一部作品,更是所有讀者都應該捧讀的熱血小說,為瞭愛與自由,在任何時代都值得我們傾其所有奮力一搏不是嗎?
文學評論傢 銀色快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