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语词汇分类学习小词典

越南语词汇分类学习小词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越南语
  • 词汇
  • 学习
  • 词典
  • 语言学习
  • 外语学习
  • 越南语学习
  • 分类词汇
  • 实用词汇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本越南语学习者的必备工具书﹗

  如果你是一位越南语学习者,除了应当必备一套按照音序排列的“越-汉”、“汉-越”词典外,还应当必备一本越南语分类词典。对于学习者和使用者来说,在越南语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根据谈论或者研究的话题产生词汇需求,分类词典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种需要,因此本书应当是越南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必备的一本工具书。

本书的编写特色

  ● 本书收词量大,收入9000多个越南语单字,为读者提供了有效的词汇框架,是获得越南语基本词汇的必备工具书。

  ● 本书收词面广,涵盖十四大主题类别,分类科学合理。本书词汇的组织模式对于提升或巩固所掌握的越南语或汉语词汇有极大的帮助;对国人越南语专业或越南汉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准备口语课堂任务和就某一特定话题做书面表达时,本书能够提供卓越成效的帮助;对在越南工作的国人、在国内工作的越南人或者探亲访友者,使用本书能迅速查找到所要表达的词汇。

  ● 本书收录最新词汇,包括生活、科技、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新鲜词汇,是一本比较“时尚”的词汇工具书。

  ● 本书小巧精致,便于携带;在大的主题类别中,严格按照音序排列,易于检索。本书採用双色印刷,版式设计美观大方,条理清晰。

本书的内容架构

  本书包括越南语拼读、十四大主题分类词汇(数量与度量,空间与时间,自然与物质,人,交流,日常生活,业余生活,旅行与交通,教育,工作与商界,科学技术,政治、法律、宗教与历史,紧急情况,重点问题等),以及按音序排列的越汉词汇表等。

  ● 越南语拼读教你越南语的字母拼读音、拼读技巧和声调,从而正确读出单字、片语和句子,让你自信地说好越南语。

  ● 分类词汇的十四大主题部分又分成五十个次主题,例如,“人”的这个大主题分为五个次主题︰身体、描述人、医疗与健康、家庭和朋友、民族。每个次主题又分成更具体的主题,如“描述人”又分成外貌特征、年龄、描述性格等)。如此设计是为了帮助你系统地掌握各种词汇,在你使用越南语时满足你的各种需要。

  ● 越汉词汇表用来帮助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快速查找词汇。

深度探索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华夏古韵: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讲》 导言:时间沉淀下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其博大精深不仅体现在浩瀚的史书典籍之中,更鲜活地流淌在代代相传的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它们是历史的温度,是民族的记忆,是匠人精神的具象化体现。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许多精妙绝伦的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鲜少被大众深入了解。 《华夏古韵: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讲》正是为挽救、梳理并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倾力打造的权威性、普及性与学术性兼具的巨著。本书并非仅仅是对国家级名录的简单罗列,而是一次深入骨髓的田野考察与文献梳理,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立体、鲜活、可触摸的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图景。 第一篇:精工细琢——传统工艺的“活化石” 本篇聚焦于那些需要极高技艺和时间积累才能掌握的传统手工技艺。我们深入探访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传承人,用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每项工艺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诞生的全过程。 1. 纺织与印染的色彩哲学: 详细剖析了中国四大名锦(如蜀锦、宋锦)的织造工艺,特别是其复杂的提花技术和天然染料的提取秘方。从云南的蜡染到苏杭的丝绸,我们探讨了不同地理环境下,色彩与图腾所承载的地域文化符号和宗教意涵。这不是简单的手工制作指南,而是对“一寸布料,万千气象”的深刻解读。 2. 陶瓷烧制的千年窑火: 聚焦于景德镇御窑的复烧实践,以及龙泉青瓷、德化白瓷等地方名窑的独特釉色成因。书中特别收录了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关于窑变控制的心得体会,揭示了泥土、釉料、火候三者之间微妙的物理与化学平衡,以及匠人面对不确定性时所展现出的东方哲学智慧。 3. 金属冶炼与雕刻的刚柔并济: 涵盖了著名的金银错工艺、錾刻技术,以及传统铜器铸造的失蜡法。我们不仅展示了工艺的复杂性,更追溯了这些技艺在古代宫廷、祭祀、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演变,比如探究古代兵器锻造中融入的“精气神”理念。 4. 木石雕刻的意境营造: 深入探讨了苏式园林中的榫卯结构艺术,以及广绣、苏绣、湘绣等刺绣艺术中针法的精妙变化。对于木雕而言,我们侧重于其如何将自然之形转化为文化之意,从家具到佛像,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二篇:生命礼赞——民俗与表演艺术的活态传承 本篇将视角转向那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强烈仪式感和群体参与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社会结构、信仰体系和集体情感的载体。 1. 节庆仪式的时空回溯: 系统梳理了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演变,并对藏族的雪顿节、鄂温克的使鹿文化等少数民族的独特庆典进行了详尽的田野记录。书中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访谈资料,还原了仪式中音乐、舞蹈、服饰、食物的配套体系,展现了不同族群对时间流逝和宇宙秩序的认知。 2. 戏曲舞台的虚拟空间: 选取了京剧、昆曲、川剧等多个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分析了其“唱、念、做、打”中的程式化语言。重点阐述了戏曲中独特的虚拟空间构造——如“一桌二椅”如何变幻出万千场景,以及脸谱、行当背后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象征。 3. 医药与养生智慧的融汇: 关注传统中医药知识体系中的非物质遗产部分,如独门炮制技术、特定药酒的秘方传承等。我们着重于这些知识如何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被保护和发展,并探讨了其在现代健康观念中的价值定位。 4. 叙事传统的魅力重现: 收集整理了大量优秀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曲艺形式(如评书、大鼓)。这些叙事不仅是娱乐,更是古代社会法律、道德和历史知识的传播媒介。书中对特定地域的“说书人”群体进行了跟踪报道,记录了他们如何应对数字媒体的挑战。 第三篇:保护与创新——遗产的当代语境 最后一部分,本书不再停留于描述“是什么”,而是深入探讨“如何存续”。面对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冲击,传统技艺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1. 法律与制度的建构: 全面分析了我国在非遗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法律框架、申报流程和资金支持机制,并引入国际保护经验作为参照。 2. 产业化与活态传承的平衡: 探讨了如何通过文创开发、旅游融合等方式,为非遗传承注入可持续的经济动力,同时警惕过度商业化对艺术纯粹性的侵蚀。书中案例分析了数个成功的“工匠回乡”项目,展示了年轻一代如何利用新技术赋能传统艺术。 3. 数字化保护的未来图景: 介绍了三维扫描、虚拟现实(VR)技术在记录高危技艺和濒危遗址中的应用,展望了数字博物馆和在线教育平台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的巨大潜力。 结语:对话古今,连接未来 《华夏古韵》旨在成为一座沟通古老技艺与当代读者的桥梁。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更要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民族精神、生活智慧与哲学思辨。阅读本书,是对一段流失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中华文明永恒生命力的郑重承诺。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遗产,并非尘封于博物馆的陈列品,而是我们脚下坚实的大地,指尖可以触摸的温度,以及心中永不熄灭的对美的追求。 本书特色: 权威性: 参照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体系进行深度编撰。 视觉冲击力: 辅以大量高清、从未公开的原址、原物、原匠人实景照片。 跨学科视野: 融合了人类学、材料学、艺术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 传承人声音: 超过百位一线传承人的一手口述实录。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编写说明
发音简表

一、数量与度量

1.数量
1.1 度量衡
1.2 描述数量

2.数学
2.1 数字概念
2.2 数的种类
2.3 数学运算
2.4 数学的基本概念
2.5 数学的分支学科

3.几何
3.1 几何图形
3.2 几何的基本概念

二、空间与时间

4.空间
4.1 地点与方位
4.2 物体的运动

5.时间
5.1 述说时间
5.2 时间的划分
5.3 时间的表达
5.4 计时工具

6.日期、月份和季节
6.1 星期
6.2 月份
6.3 季节
6.4 星象
6.5 表达日期
6.6 重要的日子

三、自然与物质

7.天气
7.1 基本天气词汇
7.2 描述天气
7.3 天气观测仪器

8.颜色
8.1 基本颜色
8.2 描述色彩

9.物质
9.1 宇宙
9.2 环境和物质
9.3 物质和材料
9.4 物体的形状
9.5 容器
9.6 地理

10.植物
10.1 基本词汇
10.2 花卉
10.3 树木
10.4 干果和水果
10.5 蔬菜

11.动物
11.1 一般动物和哺乳动物
11.2 禽鸟
11.3 水生动物
11.4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11.5 昆虫和其他无嵴椎类动物

四、人

12.身体
12.1 身体部位和组织系统
12.2 身体状态和身体活动
12.3 感官和感觉

13.描述人
13.1 外貌特征
13.2 年龄
13.3 描述性格
13.4 个人信息

14.医疗与健康
14.1 医院
14.2 牙医诊所

15.家庭和朋友
15.1 家庭成员
15.2 婚姻和人生
15.3 朋友

16.民族

五、交流

17.语言
17.1 语言
17.2 语法

18.社交
18.1 问候与告别
18.2 称谓与介绍
18.3 常用的询问方式
18.4 感叹与礼貌用语

19.讲话与谈话
19.1 言语风格与功能
19.2 会话中的常用表达

20.电话
20.1 电话与配件
20.2 使用电话

21.信函
21.1 信函的称唿语与结尾
21.2 信函的正文与标点符号
21.3 书写工具与书写材料
21.4 邮递
21.5 电子邮件和网际网路

22.媒介
22.1 印刷媒介
22.2 电子媒介
22.3 广告宣传

23.感受
23.1 心情、态度与情感
23.2 喜好与厌恶
23.3 表达情绪

24.思想
24.1 想法
24.2 思考

六、日常生活

25.家居
25.1 房屋与房屋的类型
25.2 家具与家庭用品
25.3 厨房用具与餐具
25.4 装置与工具
25.5 公寓
25.6 其他家居词汇

26.餐饮
26.1 烹调
26.2 面食、米饭和汤
26.3 面包、谷物与糕点
26.4 肉类
26.5 鱼/海鲜
26.6 蔬菜
26.7 干果和水果
26.8 奶制品和甜品
26.9 调味品
26.10 酒水饮料
26.11 餐桌
26.12 在外就餐
26.13 副食商店
26.14 描述食品与饮料

27.购物
27.1 基本词汇
27.2 文具店
27.3 服装
27.4 描述服装
27.5 鞋帽店
27.6 化妆品店
27.7 首饰店
27.8 烟草店
27.9 药店
27.10 书店
27.11 唱片行
27.12 照相器材店
27.13 五金店

28.洗衣

29.美容美发

七、业余生活

30.娱乐与爱好
30.1 业余爱好
30.2 娱乐活动

31.体育运动

32.文化与艺术
32.1 建筑、雕塑和摄影
32.2 电影
32.3 音乐
32.4 舞蹈
32.5 文学
32.6 戏剧

33.度假
33.1 假日
33.2 观光
33.3 郊游
33.4 问路

八、旅行与交通

34.选择目的地
34.1 旅行社
34.2 大洲、国家和地区
34.3 城市和地理名称
34.4 越南地名
34.5 中国地名

35.通过海关

36.乘飞机旅行
36.1 在航空站
36.2 航班信息
36.3 在飞机上
37.乘车旅行
37.1 驾驶
37.2 道路标志
37.3 小汽车
38.交通
39.旅馆
39.1 旅馆
39.2 旅馆房间

九、教育

40.学校
40.1 学校类型与基本词汇
40.2 教室
40.3 教师与学生
40.4 校园设施
40.5 其他相关词汇

41.学科

十、工作与商界

42.工作
42.1 工作和职业
42.2 求职简历
42.3 办公室
42.4 职场

43.商业与金融
43.1 金融与保险
43.2 商业

十一、科学技术

44.科学技术
44.1 技术和通信
44.2 电脑与网路
44.3 电脑功能指令

十二、政治、法律、宗教与历史

45.政治

46.法律事务

47.宗教

48.历史

十三、紧急情况

49.紧急情况
49.1 火警
49.2 犯罪
49.3 交通事故

十四、重点问题

50.重点问题
50.1 环境问题
50.2 社会问题
50.3 全球问题
50.4 表达观点

越-汉词汇表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越南语词汇分类学习小词典》这本书的喜爱,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我之前尝试过不少越南语词汇学习的途径,但总觉得不够系统,要么遗漏很多重要的基础词汇,要么就是过于零散,不成体系。这本书的分类设计,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它将词汇按照主题进行归类,比如“旅行与住宿”、“教育与学习”、“健康与医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或需要接触到的场景,学习起来目标明确,效率极高。我特别佩服书中对一些专业领域的词汇也有所涉及,例如一些基础的法律、经济词汇,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了解一些总比不了解要好,这让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小词典”的范畴。书中的解释非常到位,对于一些多义词,它会给出不同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我理解其细微的差别。而且,书的印刷质量也非常好,纸张厚实,不容易破损,而且油墨清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这本书是我越南语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词汇基础,也让我对越南语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说实话,我对越南语的兴趣是近两年才逐渐浓厚的,主要源于对越南电影和音乐的喜爱。《越南语词汇分类学习小词典》这本书,是我接触的第一本系统性的越南语学习资料,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让我这种零基础的学习者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从最基础的字母发音,到日常问候,再到更复杂的句型,它都有涉及,而且分类非常细致。我尤其喜欢它在“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这些章节里收录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是交流中最能体现文化和情感的部分,学会它们能让我与越南朋友的沟通更加顺畅和真诚。书中的例句非常贴合生活,读起来很自然,不会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我常常会跟着书中的发音(虽然书中没有音频,但很多词汇我能联想到读音)进行朗读,感觉自己真的在学习一门活生生的语言。这本书的设计也很有艺术感,封面简洁大方,内页的设计也很赏心悦目,让我每次翻开书都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它不仅教会了我词汇,更激发了我深入学习越南语的动力。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我对这类“小词典”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总觉得名字听起来就比较基础,可能内容不会太深入。但《越南语词汇分类学习小词典》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我是一名有一定越南语基础的学习者,平时也接触过不少词汇,但总感觉自己的词汇量不够“地道”,缺乏系统性。这本书的分类方式非常有条理,而且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我特别关注了它关于“商务交流”和“文化习俗”的部分,里面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非常地道,是我之前学习过程中比较欠缺的。它不像一些大部头的词典那样堆砌大量生僻词,而是更侧重于实用性和常用性,但又保持了足够的深度。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很多词汇的解释不仅仅是简单的中文翻译,还会有一些细微的语境提示,甚至是不同词语之间的辨析,这对于深入理解词汇的内涵非常有帮助。比如,书中对一些同义词的不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我避免了在实际交流中出现不必要的尴尬。书的尺寸也很便携,我经常把它放在包里,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翻阅和记忆。这本书让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越南语老师对话,他不仅给了我知识,还给了我方法和方向。

评分

这本书真的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越南语充满了好奇,但总觉得无从下手,市面上的词汇书要么过于枯燥,要么主题过于分散。当我看到《越南语词汇分类学习小词典》时,就有一种“就是它了!”的感觉。这本书的分类设计简直太贴心了,完全照顾到了我这种初学者。比如,它把词汇按照生活场景、常用动词、形容词、交通出行、购物等等进行细致划分,这样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来选择重点突破。我尤其喜欢“日常生活”那一章,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所有会用到的词汇都一应俱全,学起来特别接地气,感觉自己真的能很快融入越南的生活。而且,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单词,还配有一些例句,虽然简短,但却非常实用,能帮助我理解单词在实际语境中的用法。我常常在学习新词汇的时候,会尝试用它造句,虽然偶尔会出错,但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书的排版也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整体翻阅体验非常舒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词汇书,更像是我学习越南语过程中一个贴心的小助手,让我的学习之路不再孤单和迷茫。

评分

这本《越南语词汇分类学习小词典》简直是我寻找已久的“神器”!我之前尝试过好几种越南语学习APP,但总觉得缺乏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而且很多APP的词汇量和分类都很杂乱。这本书的出现,完美解决了我的痛点。它的分类体系非常直观,我很容易就能找到我感兴趣或者需要学习的主题。例如,我最近对越南的美食非常感兴趣,这本书里关于“食物与饮品”的分类就非常详细,从食材到烹饪方式,再到餐桌礼仪,应有尽有,让我感觉就像置身于一家越南餐厅,一边学习一边想象。而且,书中的插图虽然不多,但都很有特色,能够帮助我更形象地记忆词汇。我最喜欢的是它将词汇与实际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比如在学习“购物”相关的词汇时,它还附带了一些简单的对话范例,让我能够立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模拟情境中。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纸张质量也不错,阅读起来很舒服。它不仅仅是一本词汇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通过词汇去了解越南的文化和社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