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包含有關幾何光學、物理光學、發光元件、光偵測器、影像處理與應用、虛擬實境與光電等內容,在光電工程的應用層麵包羅甚廣。書能瞭解光電儀器與設備之實際運作情形,並可透過各種實際的光電學科之理論,進而提昇學習之效果。本書適用作為「光電工程導論」之教材,亦非常適用於工業界入門研習之用。
本書特色
1.本書編撰之理念,首在光電工程技術之整閤。
2.本教材特彆剔除一些艱澀的理論,由基本原理著手,再依次進入元件及係統,由下而上形成一體係。
3.已實際的光電應用技術為訴求,實乃本書一大特色。
4.書中列舉各種係統以偏嚮生活化、實用化及未來性,包羅廣泛,資料最新,並有許多實例介紹,以加深讀者的印象。
第1章 光電技術1-1
第一節 光電技術1-5
第二節 雷射基本原理1-10
第三節 微光機電係統1-22
第四節 光電係統1-24
參考文獻1-26
第2章 光學原理2-1
第一節 幾何光學2-1
第二節 波動光學2-7
第三節 成像公式2-14
第四節 光綫追跡2-20
第五節 像 差2-25
第六節 孔徑光欄2-31
第七節 光學傳遞函數2-35
參考文獻2-40
第3章 光學元件3-1
第一節 麵 鏡3-2
第二節 透 鏡3-5
第三節 稜 鏡3-7
第四節 偏光鏡3-10
第五節 濾光鏡3-14
第六節 光 柵3-16
第七節 圓柱透鏡3-19
第八節 光 圈3-20
第九節 分光鏡3-21
第十節 擴散闆(Diffuser)3-23
第十一節 衰減器3-25
第十二節 復閤式光學元件3-26
第十三節 光 縴3-28
第十四節 Fresnel 透鏡3-30
第十五節 光縴波長多工通訊元件3-32
參考文獻3-42
第4章 光學係統4-1
第一節 照相機4-2
第二節 望遠鏡4-4
第三節 顯微鏡4-10
第四節 光學投影係統4-12
第五節 光譜儀4-19
第六節 自準直儀4-24
第七節 乾涉儀4-27
參考文獻4-33
第5章 光電元件5-1
第一節 發光二極體5-1
第二節 雷射二極體5-9
第三節 液晶顯示器5-14
第四節 光子型檢知器5-25
第五節 太陽電池5-39
第六節 液晶顯示器背光元件5-43
第七節 有機薄膜發光二極體5-52
第八節 CCD影像感測器5-55
參考文獻5-86
第6章 光電係統6-1
第一節 雷射印錶機6-2
第二節 條碼閱讀機6-8
第三節 雷射測距儀6-15
第四節 液晶投影顯示器6-21
第五節 傳真機6-28
第六節 光碟機6-38
第七節 無綫光波通信6-47
第八節 雷射雷達6-52
第九節 微顯示技術的投影係統6-64
第十節 數位相機6-71
參考文獻6-78
第7章 光學元件與光碟製作工程7-1
第一節 光學元件製作曆史迴顧及相關理論7-1
第二節 光學研磨模式的設計7-5
第三節 鏡片製作7-16
第四節 全像立體印刷7-19
第五節 光碟片7-31
參考文獻7-46
第8章 夜視係統8-1
第一節 簡 介8-1
第二節 基本工作原理8-5
第三節 影像加強管的結構8-6
第四節 夜視技術現況及未來發展8-10
參考文獻8-11
第9章 紅外綫偵測技術9-1
第一節 紅外綫偵測技術9-1
第二節 輻射基本原理9-5
第三節 紅外綫固態焦平麵陣列式影像器9-8
第四節 室溫熱像機9-40
第五節 紅外綫搜索與追蹤係統9-45
參考文獻9-51
第10章 衛星光學遙測係統10-1
第一節 衛星與酬載10-4
第二節 遙測、酬載及光學遙測10-5
第三節 衛星酬載多光譜遙測感測器10-19
第四節 數據融閤10-32
第五節 應用實例及未來發展10-36
第11章 光縴原理與應用11-1
第一節 光縴原理簡介11-1
第二節 光縴之信號損失與失真11-10
第三節 光縴通訊元件11-13
第四節 光縴之其他應用11-20
參考文獻11-31
第12章 虛擬實境與光電12-1
第一節 虛擬實境簡介12-1
第二節 虛擬實境係統之主要形式12-2
第三節 虛擬實境係統之基本架構及配備12-6
第四節 虛擬實境與眼球追蹤12-13
第五節 虛擬實境的應用12-31
參考文獻12-34
第13章 數位影像信號處理13-1
第一節 數位影像信號處理簡介13-1
第二節 影像處理係統13-4
第三節 數位影像處理技巧13-8
第四節 數位影像處理用於數位CCD攝影機的特性量測13-15
參考文獻13-36
看到《近代光電工程導論(第五版)》這本書,我的腦海裡立刻浮現齣無數個與「光」和「電」相關的科技畫麵。畢竟在颱灣,我們對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一直有著高度的關注,而光電工程絕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從日常的 LED 照明、手機螢幕,到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光纖通訊,甚至到太空探索的望遠鏡,光電技術無處不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我非常好奇,這本「第五版」在內容上究竟有哪些與時俱進的革新?畢竟光電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每隔幾年,可能就有顛覆性的技術齣現。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涵蓋像是量子點顯示技術、微型投影裝置,或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機器視覺和光學感測技術?我希望它能為我揭示一些目前最前沿的光電科技的原理和應用,讓我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同時,身為一本「導論」,我期待它能夠以一種非常係統化、結構化的方式,來介紹光電工程的基礎知識。我希望它能從最基本的物理光學和電子學原理齣發,然後逐步引導讀者進入更複雜的光電係統和應用。不知道書中的講解會不會太過艱澀,或是太過簡略?我希望它能在深度和廣度之間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既能提供足夠的理論深度,又不至於讓初學者感到難以企鵝。 此外,我還很在意這本書的實例分析。光電工程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將抽象的科學原理,轉化為具體的產品和技術,服務於人類社會。我希望書中能有豐富的實例,來闡述不同光電技術的原理和應用場景。例如,一個簡單的 LED 燈的發光原理,或者是一個複雜的光纖通訊係統的架構,這些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光電工程的實際價值。 總之,我對《近代光電工程導論(第五版)》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在探索光電工程領域的理想嚮導,帶領我深入瞭解這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領域,並激發我對科技研究的熱情。如果它能做到清晰、全麵、與時俱進,我相信它一定會成為一本備受推崇的經典之作。
评分《近代光電工程導論(第五版)》這本書,對我這個剛踏入大學,對未來充滿迷惘,但又對科技產業充滿好奇的學生來說,簡直就像是沙漠中的甘泉。畢竟在颱灣,光電相關的產業鏈非常完整,像是我們熟悉的半導體、麵闆、LED,都是世界頂尖的。我想瞭解,這些產業背後究竟有哪些核心技術在支撐著? 我特別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來介紹光電工程的概念。例如,當我們拿到手機,看到那個觸控螢幕,它是如何做到感應我們的指尖的?當我們在晚上看到明亮的 LED 燈,它們又是如何發光的?如果書裡能有這種「哇!原來是這樣!」的感覺,我絕對會愛上這本書。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建立起對光電工程一個完整且清晰的初步認識。 而且,「第五版」這個標籤,讓我感覺這本書一定涵蓋瞭很多最新的知識。在這個科技發展飛快的時代,一本能夠跟上時代的教科書,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書中能介紹一些近幾年來非常熱門的光電技術,像是 AI 在影像處理上的應用,或是 AR/VR 裝置中的光學設計。我對這些前沿的科技發展充滿瞭好奇,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未來科技世界的大門。 我也很在意這本書的寫作風格。我希望它不要太過於學術化,而是能夠用比較生動、有趣的語言來闡述。如果書中有豐富的插圖、圖錶,甚至是動畫模擬(雖然知道這比較難),那肯定會大大提升我的閱讀興趣。畢竟,學習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情,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背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享受學習的過程,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負擔。 總結來說,我對《近代光電工程導論(第五版)》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是一個啟迪我學習熱情,引導我進入光電工程領域的引路人。如果它能夠做到深入淺齣、圖文並茂、並且緊跟時代潮流,我相信它一定能成為我大學生涯中一本非常寶貴的讀物。
评分哇,拿到《近代光電工程導論(第五版)》這本書,我真的超級興奮!畢竟在颱灣,提到光電,大傢第一個想到的往往就是竹科那些高科技產業,還有那些我們每天都在用的 LED 燈、手機螢幕,甚至是先進的醫療設備。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不隻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啟瞭我對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領域的好奇心。 從書名就能感受到,這是一本涵蓋「近代」與「光電工程」的入門級讀物。我一直很好奇,到底什麼是「光電工程」?它跟我們常聽到的「光學」或「電子工程」有什麼不一樣?這本書有沒有可能用比較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複雜的概念,讓像我這樣非電機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入門?我特別期待書中是否能介紹一些光電技術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例如 LiDAR 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應用,或是光纖通訊如何改變我們的上網速度。如果能有詳細的案例分析,那絕對是加分項! 再者,這第五版聽起來就代錶著不斷的更新與迭代,這在科技飛速發展的光電領域尤為重要。不知道這第五版相比之前的版本,在內容上做瞭哪些更新?是否加入瞭近年來最熱門的光電議題,例如量子點技術、矽光子學,或者是在AI與光電結閤方麵的最新研究?我對這些前沿技術非常感興趣,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揭開神秘麵紗,讓我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也能跟上趨勢,瞭解最新的技術發展。 另外,身為一個颱灣的讀者,我非常關心這本書的編排方式是否適閤我們這邊的學習習慣。颱灣的教科書通常會強調概念的清晰、結構的邏輯性,以及適當的例題和習題。不知道這本書的講解會不會太過理論化,或是太過簡略?我希望它能提供足夠的深度,同時又不至於讓初學者感到不知所措。有沒有可能加入一些有趣的插圖、圖錶,或是將一些複雜的物理原理用比較直觀的方式呈現齣來?這對於理解和記憶會很有幫助。 最後,我還想知道這本書在學習資源方麵是否有所提供。例如,是否有額外的線上資源、補充教材、或是教師用書可以參考?對於自學的讀者來說,這些資源的豐富程度往往能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堆文字和公式,而是能提供一個完整的學習生態係統,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全麵的支持。總體來說,我對這本《近代光電工程導論(第五版)》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為我在光電領域的探索之旅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拿到《近代光電工程導論(第五版)》這本書,我第一個感覺就是「紮實」。畢竟「導論」兩字擺在那裡,就代錶著它應該是一本能夠為我們這些對光電工程感到好奇,但又不知道從何開始的讀者,打下基礎的入門磚。我個人對科技很有興趣,尤其喜歡看著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科技背後,究竟是怎樣的原理在支撐著。光電工程,光聽名字就覺得很厲害,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手機螢幕到網路傳輸,都離不開它。 我最期待的是,這本書能不能把一些聽起來很玄乎的光電現象,用比較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比如,雷射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有些東西會發光,有些卻不會?光纖又是怎麼把訊號傳輸那麼遠的?如果書裡能有這種「原來如此!」的驚喜感,我肯定會讀得津津有味。而且,身為一個颱灣的讀者,我常常在新聞報導裡看到半導體、光電產業的發展,我希望這本書能幫我連結起課本知識與實際產業的關聯,讓我更瞭解我們這個島嶼上的科技優勢,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另外,我對「近代」這個詞也充滿瞭想像。不知道這第五版會不會加入很多我從來沒聽過的新技術?像是最近很紅的 AI 影像辨識,或是更先進的醫療影像技術,它們背後的光電原理是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認識一些最新、最酷的光電應用,讓我覺得讀書不隻是在學東西,更是在探索未來的科技趨勢。如果書裡麵能有一些實際的案例,例如手機鏡頭的發展、或是 VR/AR 技術的光學設計,那肯定會讓我讀起來更有感覺。 同時,我也很看重教科書的結構和編排。我希望這本書的內容是循序漸進的,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然後逐步深入,不會讓我在一開始就感到暈頭轉嚮。不知道這本書的圖解是否豐富,文字是否清晰易懂。對於我這種需要透過視覺來理解抽象概念的人來說,一本圖文並茂的書,絕對比隻有文字的書更能引起我的興趣。而且,我希望它能適當地加入一些練習題,讓我能夠邊學邊測,鞏固所學。 總的來說,我對《近代光電工程導論(第五版)》抱持著非常高的期望。我希望它能成為我進入光電領域的一張門票,讓我能夠在這個充滿魅力的科學領域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興趣點。如果這本書能夠做到深入淺齣、結閤理論與實務,並且緊跟時代步伐,那我相信它一定會成為我學習路上的得力助手。
评分身為一個在光電產業打滾多年的工程師,每當有新的版本推齣,我總會忍不住去翻閱一下,看看它是否有跟上時代的腳步。《近代光電工程導論(第五版)》的齣現,對我來說,不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檢視產業發展脈絡的一個縮影。我一直認為,光電工程的精髓在於「光」與「電」的巧妙結閤,而這兩者如何被巧妙地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纔是真正讓人著迷的地方。 我特別好奇,這第五版在涵蓋的範圍上,是否有更廣泛地觸及到我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各種光電元件和係統?例如,在半導體製造過程中,雷射和離子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在顯示器領域,OLED 和 Micro-LED 技術的發展,對於傳統 LCD 有什麼樣的影響?又或者,在通訊領域,光纖傳輸的極限在哪裡,以及下一代的無線光通訊技術,例如 Li-Fi,又有什麼樣的潛力?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係統性的框架,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讓我能更清晰地看到光電工程的全貌。 再者,光電工程的理論基礎往往涉及到不少複雜的物理學和數學知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導論」的層級上,提供足夠的物理直觀性和數學推導的清晰度。對於初學者而言,能否理解「為什麼」會這樣,遠比單純記住「結果」來瞭重要。如果書中能針對一些關鍵的光電效應,例如光電導效應、光伏效應,或是雷射的產生原理,進行深入淺齣的解釋,並輔以清晰的數學模型,那將會大大提升學習的效率和深度。 我也很在意這本書的實用性。光電工程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所以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理論的陳述,更能包含一些實際的工程案例和設計考量。例如,在設計一個光學鏡頭時,需要考慮哪些光學參數?如何選擇閤適的光感測器來達到特定的測量需求?這些實務上的考量,對於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學生或年輕工程師來說,都非常有價值。不知道這第五版在這方麵的內容是否有所加強。 最後,身為一個有經驗的讀者,我對「第五版」這個標示有著特別的期待。這意味著它承載瞭多年的學術沉澱和產業變革。我希望這本書能真正體現「近代」的含義,將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一種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式呈現齣來,讓讀者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對光電工程的未來發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是一本我期待能為我帶來新視角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