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铁卫队」确切描绘台湾前民主化、党外时代数十年走过的过去的翔实鉅作,也是一篇侧绘蒋家两代皇朝时代的旷代伟构,小说内容虽是从单一角度切割着手,然而含盖面可是既袤广又深邃。
自狭窄视界着眼渗漏入个人及政经社会各层面底演化,手法刻划得既粗旷复细腻。
人物鲜明浮凸,众多的角色人物其捉摸及描绘直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底气魄与力度。
铁卫此小说意旨兹在表明个人生活于制度与规范里,无时无刻得对抗规范与制度,制度无所不在地裹包着个人,个人试着挣脱,但他又不愿也不敢挣脱。此一吊诡的状态,构成个人与制度无止无尽生存对抗。
作者简介
莫大
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曾从事进出口贸易,现专事文学创作。
出版作品有:
《密闭的货柜 换妻记 乳环──》莫大短篇小说选 (1)
《飞往巴黎的848班机 暗潮 瘼──》莫大短篇小说选 (2)
《旷野》
军事岛国中的一部成长小说 杨心彤4
时代的故事─莫大《领袖的铁卫队读后感》 东村James7
推荐《领袖的铁卫队》莫大新书 嘿.吼9
第一部
港口宪兵队17
晚点名26
港滨浮木38
万寿山49
誓死效忠领袖宣誓大会师72
领袖的铁卫队85
冶游102
泰山崩塌113
第二部
鸡笼宪兵队129
高砂桥下137
反共救国军146
军警联合冬防巡逻152
十二到两165
军乐园177
上等兵184
落盔事件194
善后202
採买210
餐厅自尽事件222
抬棺示威抗议234
第三部
调防大墩市249
军人看守所256
盗卖军油案267
不戴帽的女军官272
阿恋280
篮球队297
包子事件309
富岛民主运动杂志333
山雨欲来338
镇暴351
劫后357
身家纪录363
推荐《领袖的铁卫队》莫大新书 嘿.吼
格弟菲说莫大新作《领袖的铁卫队》笔下的时空,对她是陌生的,是半虚半实的。这一点我相信,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一段党外激烈抗争的年代,很难想像它的「实」,而莫大本身对小说文学的态度,早已具备写「虚」的元素。
莫大说过,创作《领袖的铁卫队》并不是在写历史,他是在写一部小说。提到党政军,我以为莫大在写历史,在描写铁卫队成员的故事时,我又觉得有小说的张力,在虚、实之间,我见识到莫大在文学上的魅力。
我的年龄和格友詹姆士应该属于同一年代,虽然我们都是陆战队退伍,对于服兵役,军队生活,我们一点都不陌生,但是莫大笔下的时空背景,对当时才刚升上国中的我,虽不陌生却也不是那么熟悉。当时许多的印象,都是来自于特定媒体片面的报导与街坊邻居的耳语传播,同样在虚虚实实、懵懵懂懂的气氛中,让我们走过戒严时代。
格弟菲形容莫大写实又写虚,写实指的是军事岛国、戒严令、党外运动与威权政治的对抗,写虚则是指军队里的每一个官与兵,面对党国一体、党外抗争孰正孰邪引发的内心挣扎与心理状态的演变。
我在莫大的格子里,一边追着他连载《领袖的铁卫队》的文章,一边和我印象里的时空不断来回交错验证,企图让自己和莫大架构下的富岛建立连结。其实,我也想知道,在虚虚实实、懵懵懂懂的年代,我究竟漏掉了什么?
一般人接触到军队的题材,马上面临到的就是细节处理的高难度,这一点,我是佩服莫大的,我甚至怀疑莫大先生是来自于军事世家,才能像一位熟练的工匠,将一个类似国家机器的庞大军队结构,拆解的如此精细。军队里的每一段细节,莫大写来既熟稔又笃定,彷彿他亲眼见到,亲身经历过。
在过去戒严的年代,掌握党、政、军,等于拥有整个国家机器,铁卫队负责执行军事强人的意志。莫大在富岛外围建构出了铁卫队「实体」的大架构,然后把大时代小人物,一个个在虚虚实实之间,安排进了铁卫队。军人效忠主义、领袖、国家,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不该存疑的。但是同样是富岛生命体的一份子,既是军,又是民,对立的荒谬与无奈,每一个铁卫队成员面对抗争事件的启蒙和自觉,对社会氛围、对家庭关系、甚至对生命价值,都产生了疑惑和矛盾。
张茱萸是《领袖的铁卫队》的灵魂,他在铁卫队的日子,正是整个富岛在大时代下的缩影。莫大用「退伍于他,似乎是重生,一个生命的开始,像某种植物枝叶自母株落下,接触土地,开始自力成长或生存。」来诠释张茱萸在铁卫队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每一个服过兵役的富岛男儿,读到这里,应该心有戚戚焉吧?
利用一个曾经影响过我们的时代故事,让《领袖的铁卫队》与读者建立一个共同集体记忆,然后从这个主流分支出许多小人物、小故事,莫大要我们都跟着张茱萸回头再去见证了那一段历史。
《领袖的铁卫队》也让我联想到乔治欧威尔的1984,同样是架构在思想戒严的基础上,乔治欧威尔1984让人对未来感到虚无飘渺、无助与绝望。但是《领袖的铁卫队》却是替读者
戳破了一些威权时代的谎言,让人对于未来还是存有一丝憧憬的。
也许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曾经走过莫大笔下所形容的那个与威权冲撞的年代,只是我们每个人都是选择性的去记住那个年代某些不同的东西。《领袖的铁卫队》此时唤醒我们心中的那个曾经,有一点熟悉,有一点感性。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它不像我平时阅读的很多书籍那样,追求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以一种朴实、凝练的笔触,却能够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景象。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切入故事的核心,不带丝毫的冗余,却能直击人心。我常常被书中一些简洁而有力的句子所打动,它们字字珠玑,充满了力量和哲理。这种“少即是多”的写作方式,反而让故事更加富有张力,也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而且,作者对情节的把握也十分精准,他知道何时应该加快节奏,何时应该放缓脚步,让整个故事如同呼吸一般自然流畅。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那些宏大叙事背后,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那种克制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比直接的煽情更能触动人心。读这本书,就像在品味一幅写意山水画,留白之处,自有千言万语。它教会了我,有时候,最深刻的表达,恰恰是最简洁的言语。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抓住我。它的开篇似乎铺设了很多背景信息,显得有些宏大而疏离。但正如一句老话说的,“慢热才能出精品”,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的叙事节奏就像一个精心布局的棋局,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落子,都在为后面的高潮做铺垫。那些在开头稍显枯燥的细节,在后续的情节发展中,都变成了至关重要的伏笔。当故事情节逐渐展开,人物关系逐渐明朗,那种强大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就显现出来了。我开始惊叹于作者的构思之巧妙,他能够将如此多的元素糅合在一起,并且做到条理清晰,毫不混乱。尤其是那些关于权谋斗争和战略博弈的描写,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让人忍不住跟着情节的发展而心潮澎湃。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迷于书中构建的那个世界,想要去揭开更多的谜团,想要去了解更多人物的命运。这本书证明了,有时候,最动人的故事,需要耐心去发掘,它就像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评分在我个人的阅读体验中,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它不像我以往读过的同类书籍那样,直接以时间线推进,而是采用了多视角、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这种方式一开始可能需要读者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去梳理人物关系和事件脉络,但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节奏,就会发现它带来的阅读快感是前所未有的。作者仿佛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不断地在不同的时间点和人物之间跳跃,一点点地揭示真相,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这种叙事技巧,使得故事充满了悬念感和神秘感,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期待。而且,这种方式也让作者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同一件事,展现了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人物塑造上所展现出的深度,每一个角色都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的选择和行为,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这本书迫使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理解故事,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起初,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严肃的历史军事题材作品,但事实证明,它在严肃的背景下,融入了更多人性化的视角和情感的细腻描摹。作者并没有将笔触局限于宏大的战役和策略,而是深入到普通士兵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友情,以及他们对家人的思念。这种“小人物”的视角,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立体,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能听到士兵们的低语,感受到他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尤其是书中对一些关键人物的刻画,他们并非完美无瑕,有缺点,有迷茫,但正是这份真实,让他们显得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令人信服。作者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交织在一起,使得故事既有史诗般的 grandeur,又不失温馨的human touch。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段真实的旅程,与那些书中的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流泪。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那种古朴的金属质感和隐约透出的神秘徽章,立刻就勾起了我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种宏大叙事的气势所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作者的文笔极具张力,字里行间充满了力量感,无论是描绘宏大的战争场面,还是刻画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都显得那么真实而动人。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把控,那些关于战术、装备、甚至士兵们日常训练的点滴描绘,都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极强的代入感。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发现新的亮点,仿佛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战斗,更是关于信念,关于牺牲,关于那些支撑起一个伟大时代背后的人物群像。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那种对使命的执着追求,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回荡着书中那些慷慨激昂的宣言,以及那些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的身影。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并能从中汲取力量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