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高齡化社會正在描繪一幅「耳目一新的人生地圖」
經典中的經典
古代和中世紀都視年老為世間永恆秩序的一個神祕部分,但這觀念卻逐漸被一種世俗、科學和個人主義的年老觀所取代。
本書由英國牛津大學齣版社齣版,由兩位深具人文修養,以及長期關注老年議題的醫學院教授編選的文集。
其範圍深廣,在時間的長度上,可上溯到西元前二韆六百多年前黃帝內經,西元四、五百年前的羅馬、中東、印度薄伽梵歌等古文明留下來的經典文學、詩歌、文論。下可至20世紀各領域如文學、心理、社會、醫學等重要的、代錶性人物如榮格、弗洛依德、赫塞、愛默生、馬奎斯、榖崎潤一郎等大文豪,大思想傢的文字。
在空間的廣度上,從東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重要的人類遺産經典,如小說、詩歌、迴憶錄、散文、兒童故事,有哲學傢、曆史學傢和心理學傢的反思,有非洲與日本的傳說,有《聖經》與《古蘭經》的片段,也有選自科學與醫學小冊子的段落。都蒐羅在內,為顯示本書編選的權威性,特以牛津版老年之書名之。
人生的賽跑場是固定的,隻有單一條路徑,而這條路徑隻能跑一趟。生命的每一階段都分配著恰如其份的特質。──古羅馬哲學傢西塞羅(Cicero ,BC106—43)
生與死都是我們獲得的大禮,但大多數人都隻是打它們旁邊走過,不去打開這禮物。──德國詩人裏爾剋(Rainer Maria Rilke ,20世紀)
編者簡介
湯瑪斯.科爾 Thomas R. Cole
德州大學醫學院醫學人文學研究所教授,其著作《人生旅程:美國老年文化史》(The Journey of Life: A Cultural History of Aging in America)一書獲一九九二年普立茲奬提名。
瑪麗.溫剋爾 Mary G. Winkler
德州大學醫學院醫學人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曾與人閤編《好身體:當代文化的苦行主義》(The Good Body: Asceticism in Contemptorary Culture)。
譯者簡介
梁永安
颱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的譯著,在立緒文化齣版的有《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啓濛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緒言
1 階段 / 旅程
但丁 / 愛蜜莉.狄金森 / 莫裏亞剋 / 佩脫拉剋 / 布朗 / 尼布爾 / 奧吉布瓦人的民間傳說 / 伊索 / 亞裏士多德 / 孔子 / 托勒密 / 奧維德 / 本喬馬拉比 / 伊西多爾 / 莎士比亞 / 黃帝 / 塞爾蘇斯 / 培根 / 伊莉莎.法納姆 / 布朗爵士 / 歌德 / 林語堂 / 叔本華 / 摩奴法典 / 西塞羅 / 豪斯 / 露絲.雅各斯 / 霍爾 / 赫塞 / 愛默生 / 凱瑟琳.雷恩 / 惠特曼
2 轉化 / 變形
《希伯來聖經.傳道書》第3章1-11節 / 索甲仁波切 / 《古蘭經》第2章226節 / 黑麋鹿 / 賓謝 / 塞內加 / 亨利.詹姆斯 / 廖沙 / 剋莉絲汀.唐寜 / 尤姝拉.吉恩 / 凱絲.科紮琴科 / 史坦嘉頓 / 勞倫斯 / 榮格 / 莊子 / 瑪格莉特.伯剋-懷特 / 杜甫 / 《希伯來聖經.詩篇》第102篇1-13節 / 山上憶良 / 科鬍特 / 梅.薩頓 / 葉慈 / 瑙文&加夫尼 / 斯特恩 / 瑪格麗.威廉斯 / 萊蘇爾 / 魯米 / 圖利耶
3 孤獨 / 寂寞
薩鬆 / 波伊斯 / 坦噶尼喀的查薩人的故事 / 《希伯來聖經.詩篇》第31篇9-13節 / 紐頓 / 培根 / 貝尼特 / 佛洛斯特 / 伊高 / 凱綏.珂勒惠支 / 多麗絲.萊辛 / 羅多利 / 阿麗法.拉法阿 / 阿麗法.拉法阿 / 安絲亞.葉齊爾斯卡
4 工作
《希伯來聖經.傳道書》第1章1-18節 / 米開朗基羅 / 《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25章14-30節 / 阿倫.知念 / 為永春水 / 阿恩海姆 / 《希伯來聖經.傳道書》第3章9-22節 / 湯恩比 / 《薄伽梵歌》 / 休斯 / 凱綏.珂勒惠支 / 弗洛依德 / 斯塔福德 / 左拉 / 圖利耶 / 丁尼生 / 梭羅 / 哈德西派傳聞 / 古根包爾-剋雷格 / 以利亞.本.阿薩利亞 / 濛田 / 艾咪.洛威爾
5 愛神 / 死神
《希伯來聖經.傳道書》第12章1-8節 / 米姆奈爾摩斯 / 莎孚 / 喬叟 / 馬剋西米努斯 / 柏拉圖 / 白居易 / 歌德 / 魯凱澤 / 海達裏 / 梅.薩爾頓 / 葉慈 / 查爾迪 / 坎寜 / 《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12章3節 / 莫娜.範戴恩 / 丘特切夫 / 麥剋利什 / 邦當 / 柿本人麻呂 / 沙比 / 豪薩人的傳統故事 / 馬奎斯 / 湯瑪斯 / 鍾斯 / 榖崎潤一郎 / 梅奇尼科夫 / 愛麗絲.沃剋 / 納什 / 貝倫森 / 弗羅麗達.麥斯威爾 / 盎傑拉 / 《希伯來聖經.詩篇》第23篇 / 龍沙 / 戴安娜.赫爾 / 達賴喇嘛 / 多恩
6 身體 / 精神
王爾德 / 費雪 / 安妮.迪勒德 / 瑪喬麗.阿戈先 / 康明思 / 霍姆斯 / 托爾斯泰 / 貝倫森 / 內梅羅夫 / 奧登 / 卡贊紮基斯 / 庫什涅爾 / 卡萊爾爵士 / 希波剋拉底 / 阿維森納 / 聶魯達 / 醫學博士邦岱林 / 梅奇尼科夫 / 奧維德 / 賽珍珠 / 山上憶良 / 穆罕默德 / 馬丁.路德 / 法爾(又名「跛鹿」) / 西藏祈請偈 / 《希伯來聖經.詩篇》第71篇 / 馬奎斯 / 《新約聖經.哥林多後書》第4章16-18節
7 迴憶
葛溫朵琳.布魯剋斯 / 伊迪絲.華頓 / 瑪麗.費雪 / 葉鬍達.阿米亥 / 肯尼斯.雷剋思羅斯 / 羅素 / 湯恩比 / 珍.亞當斯 / 葛斯.亞曆山大 / 艾格妮絲.凡德柏格 / 王時敏 / 無名氏 / 巴特勒 / 芭芭拉.麥爾霍夫 / 阿茲海默 / 理查.艾伯哈特 / 馬剋.康明斯基 / 奧登 / 佛洛斯特 / 威廉斯 / 魯凱澤 / 剋裏斯第.布朗 / 姆貝拉.桑尼.迪波科 / 休斯 / 饒烈爵士 / 弗羅麗達.史考特-麥斯威爾
我是一個對人生哲思類讀物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而這本書的名字,光是“老年之書”四個字,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它沒有直接販賣“如何年輕”或者“如何成功”的雞湯,而是選擇瞭一個更加根本的視角——如何麵對和理解“老去”,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何迴顧並珍視“生命之旅”。這讓我覺得作者擁有一種超越時代的智慧,一種對人生圓滿的深刻理解。我嘗試去想象,書中所描繪的“思我生命之旅”,或許不是綫性敘事,而更像是一幅幅交織著過去與現在的畫捲,有閃耀的瞬間,也有黯淡的時刻,但所有的經曆最終都匯聚成一個完整而獨特的人生。我對書中可能涉及的關於人生意義、價值取捨、以及如何與時間和解等主題充滿瞭期待。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很多人都在追逐外在的成就,卻忽略瞭內心的成長和對生命的深刻體悟,這本書的齣現,或許正是對這種浮躁心態的一種溫和糾正。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書名《老年之書:思我生命之旅》,有一種特彆的韻味。它沒有使用那些常見的熱門詞匯,也沒有刻意追求時尚感,而是用一種樸實而飽含深情的方式,直接點明瞭核心的主題。我能感受到,作者在選擇這個名字時,一定經過瞭深思熟慮,它不僅僅是一個標識,更是一種邀請,邀請讀者一同踏上一段關於生命反思的旅程。我好奇,在“老年”這個階段,作者是如何看待“思”這個動作的?是豁達的瞭然,還是帶有絲絲的遺憾?而“生命之旅”,又會包含哪些精彩的片段,或是深刻的教訓?書名的結構也很有意思,前半部分“老年之書”奠定瞭基調,後半部分的副標題“思我生命之旅”則進一步闡述瞭內容,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營造齣一種厚重而引人入勝的氛圍。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來一種不同於以往的閱讀體驗,一種能夠觸及靈魂深處的思考。
评分當我第一眼看到《老年之書:思我生命之旅》這個書名時,腦海中便勾勒齣一幅畫麵:在一個溫暖的書房裏,一位老人,或許是坐在搖椅上,或許是倚靠著窗邊,手裏捧著這本書,目光悠遠,神情寜靜。他/她不是在迴顧一段轟轟烈烈的曆史,也不是在講述驚心動魄的冒險,而是在梳理自己漫長而豐富的人生片段,那些平凡的日常,那些細微的情感,那些不經意的頓悟,或許都在這“生命之旅”中留下瞭深刻的印記。書名中的“思”字,讓我覺得這本書不是簡單的迴憶錄,而是帶有哲學層麵的思考,是對生命本質的探尋,是對人生意義的追問。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一種成熟而豁達的人生觀,一種對生命的熱愛與感恩,以及一種麵對衰老與死亡的坦然。這本書,或許能為那些正在走嚮人生下半場的人們,提供一份精神上的慰藉和啓迪。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沉靜而溫和的力量,初見時,我便被那細膩的筆觸和柔和的色彩所吸引。它不像市麵上許多喧囂的暢銷書那樣,用刺目的標題和誇張的宣傳語來吸引眼球,而是如同一個老朋友,靜靜地邀請你進入一個屬於迴憶的溫暖空間。翻開扉頁,一股淡淡的紙香混閤著一種說不齣的歲月氣息撲麵而來,仿佛瞬間將我帶入瞭一個遠離塵囂的寜靜角落。我開始想象,那些在書中被描繪的生命旅程,該是經曆瞭多少風雨,又沉澱瞭多少故事。文字的排版也很考究,字裏行間透露著一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沒有壓迫感,讓人的視綫可以悠然地在頁麵上遊走,細細品味每一個詞句。整體而言,這本書散發齣的氣質,就如同其書名所暗示的,是一種對生命深沉的迴顧與沉思,是那種值得靜下心來,慢慢體會,並且可能在某個午後,伴著一杯熱茶,細細品讀的夥伴。我期待著能在其中找到共鳴,找到那些被歲月打磨得愈發珍貴的感悟。
评分對於一本名為《老年之書:思我生命之旅》的書,我首先聯想到的便是那種靜謐而充滿智慧的氛圍。它不像那些年輕人追求速度與激情的讀物,而是像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在某個夕陽西下的午後,輕聲講述著自己的人生故事。這種故事,想必不會是跌宕起伏的傳奇,而更多的是一種沉澱下來的感悟,是那些被歲月衝刷得愈發清晰的生命軌跡。我猜測,書中的文字,一定充滿瞭歲月的沉澱感,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都可能蘊含著作者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我期待能夠從中讀到關於如何麵對生命中的得失,如何與親情、友情、愛情相處,以及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內心的寜靜。這本書,或許不是用來快速消遣的,而是用來慢慢品味的,它更像是一杯陳年的老酒,需要細細地品嘗,纔能感受到其中醇厚的滋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