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高龄化社会正在描绘一幅「耳目一新的人生地图」
经典中的经典
古代和中世纪都视年老为世间永恆秩序的一个神祕部分,但这观念却逐渐被一种世俗、科学和个人主义的年老观所取代。
本书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两位深具人文修养,以及长期关注老年议题的医学院教授编选的文集。
其范围深广,在时间的长度上,可上溯到西元前二千六百多年前黄帝内经,西元四、五百年前的罗马、中东、印度薄伽梵歌等古文明留下来的经典文学、诗歌、文论。下可至20世纪各领域如文学、心理、社会、医学等重要的、代表性人物如荣格、弗洛依德、赫塞、爱默生、马奎斯、谷崎润一郎等大文豪,大思想家的文字。
在空间的广度上,从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重要的人类遗产经典,如小说、诗歌、回忆录、散文、儿童故事,有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反思,有非洲与日本的传说,有《圣经》与《古兰经》的片段,也有选自科学与医学小册子的段落。都蒐罗在内,为显示本书编选的权威性,特以牛津版老年之书名之。
人生的赛跑场是固定的,只有单一条路径,而这条路径只能跑一趟。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分配着恰如其份的特质。──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Cicero ,BC106—43)
生与死都是我们获得的大礼,但大多数人都只是打它们旁边走过,不去打开这礼物。──德国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20世纪)
编者简介
汤玛斯.科尔 Thomas R. Cole
德州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学研究所教授,其着作《人生旅程:美国老年文化史》(The Journey of Life: A Cultural History of Aging in America)一书获一九九二年普立兹奖提名。
玛丽.温克尔 Mary G. Winkler
德州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学研究所副教授,曾与人合编《好身体:当代文化的苦行主义》(The Good Body: Asceticism in Contemptorary Culture)。
译者简介
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东海大学哲学博士班肄业。目前为专业翻译者,共完成约近百本的译着,在立绪文化出版的有《文化与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现代主义》(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绪言
1 阶段 / 旅程
但丁 / 爱蜜莉.狄金森 / 莫里亚克 / 佩脱拉克 / 布朗 / 尼布尔 / 奥吉布瓦人的民间传说 / 伊索 / 亚里士多德 / 孔子 / 托勒密 / 奥维德 / 本乔马拉比 / 伊西多尔 / 莎士比亚 / 黄帝 / 塞尔苏斯 / 培根 / 伊莉莎.法纳姆 / 布朗爵士 / 歌德 / 林语堂 / 叔本华 / 摩奴法典 / 西塞罗 / 豪斯 / 露丝.雅各斯 / 霍尔 / 赫塞 / 爱默生 / 凯瑟琳.雷恩 / 惠特曼
2 转化 / 变形
《希伯来圣经.传道书》第3章1-11节 / 索甲仁波切 / 《古兰经》第2章226节 / 黑麋鹿 / 宾谢 / 塞内加 / 亨利.詹姆斯 / 廖沙 / 克莉丝汀.唐宁 / 尤姝拉.吉恩 / 凯丝.科扎琴科 / 史坦嘉顿 / 劳伦斯 / 荣格 / 庄子 / 玛格莉特.伯克-怀特 / 杜甫 / 《希伯来圣经.诗篇》第102篇1-13节 / 山上忆良 / 科胡特 / 梅.萨顿 / 叶慈 / 瑙文&加夫尼 / 斯特恩 / 玛格丽.威廉斯 / 莱苏尔 / 鲁米 / 图利耶
3 孤独 / 寂寞
萨松 / 波伊斯 / 坦噶尼喀的查萨人的故事 / 《希伯来圣经.诗篇》第31篇9-13节 / 纽顿 / 培根 / 贝尼特 / 佛洛斯特 / 伊高 / 凯绥.珂勒惠支 / 多丽丝.莱辛 / 罗多利 / 阿丽法.拉法阿 / 阿丽法.拉法阿 / 安丝亚.叶齐尔斯卡
4 工作
《希伯来圣经.传道书》第1章1-18节 / 米开朗基罗 / 《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14-30节 / 阿伦.知念 / 为永春水 / 阿恩海姆 / 《希伯来圣经.传道书》第3章9-22节 / 汤恩比 / 《薄伽梵歌》 / 休斯 / 凯绥.珂勒惠支 / 弗洛依德 / 斯塔福德 / 左拉 / 图利耶 / 丁尼生 / 梭罗 / 哈德西派传闻 / 古根包尔-克雷格 / 以利亚.本.阿萨利亚 / 蒙田 / 艾咪.洛威尔
5 爱神 / 死神
《希伯来圣经.传道书》第12章1-8节 / 米姆奈尔摩斯 / 莎孚 / 乔叟 / 马克西米努斯 / 柏拉图 / 白居易 / 歌德 / 鲁凯泽 / 海达里 / 梅.萨尔顿 / 叶慈 / 查尔迪 / 坎宁 / 《新约圣经.约翰福音》第12章3节 / 莫娜.范戴恩 / 丘特切夫 / 麦克利什 / 邦当 / 柿本人麻吕 / 沙比 / 豪萨人的传统故事 / 马奎斯 / 汤玛斯 / 钟斯 / 谷崎润一郎 / 梅奇尼科夫 / 爱丽丝.沃克 / 纳什 / 贝伦森 / 弗罗丽达.麦斯威尔 / 盎杰拉 / 《希伯来圣经.诗篇》第23篇 / 龙沙 / 戴安娜.赫尔 / 达赖喇嘛 / 多恩
6 身体 / 精神
王尔德 / 费雪 / 安妮.迪勒德 / 玛乔丽.阿戈先 / 康明思 / 霍姆斯 / 托尔斯泰 / 贝伦森 / 内梅罗夫 / 奥登 / 卡赞扎基斯 / 库什涅尔 / 卡莱尔爵士 / 希波克拉底 / 阿维森纳 / 聂鲁达 / 医学博士邦岱林 / 梅奇尼科夫 / 奥维德 / 赛珍珠 / 山上忆良 / 穆罕默德 / 马丁.路德 / 法尔(又名「跛鹿」) / 西藏祈请偈 / 《希伯来圣经.诗篇》第71篇 / 马奎斯 / 《新约圣经.哥林多后书》第4章16-18节
7 回忆
葛温朵琳.布鲁克斯 / 伊迪丝.华顿 / 玛丽.费雪 / 叶胡达.阿米亥 /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 罗素 / 汤恩比 / 珍.亚当斯 / 葛斯.亚历山大 / 艾格妮丝.凡德柏格 / 王时敏 / 无名氏 / 巴特勒 / 芭芭拉.麦尔霍夫 / 阿兹海默 / 理查.艾伯哈特 / 马克.康明斯基 / 奥登 / 佛洛斯特 / 威廉斯 / 鲁凯泽 / 克里斯第.布朗 / 姆贝拉.桑尼.迪波科 / 休斯 / 饶烈爵士 / 弗罗丽达.史考特-麦斯威尔
当我第一眼看到《老年之书:思我生命之旅》这个书名时,脑海中便勾勒出一幅画面:在一个温暖的书房里,一位老人,或许是坐在摇椅上,或许是倚靠着窗边,手里捧着这本书,目光悠远,神情宁静。他/她不是在回顾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也不是在讲述惊心动魄的冒险,而是在梳理自己漫长而丰富的人生片段,那些平凡的日常,那些细微的情感,那些不经意的顿悟,或许都在这“生命之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书名中的“思”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简单的回忆录,而是带有哲学层面的思考,是对生命本质的探寻,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一种成熟而豁达的人生观,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恩,以及一种面对衰老与死亡的坦然。这本书,或许能为那些正在走向人生下半场的人们,提供一份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静而温和的力量,初见时,我便被那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许多喧嚣的畅销书那样,用刺目的标题和夸张的宣传语来吸引眼球,而是如同一个老朋友,静静地邀请你进入一个属于回忆的温暖空间。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纸香混合着一种说不出的岁月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我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角落。我开始想象,那些在书中被描绘的生命旅程,该是经历了多少风雨,又沉淀了多少故事。文字的排版也很考究,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没有压迫感,让人的视线可以悠然地在页面上游走,细细品味每一个词句。整体而言,这本书散发出的气质,就如同其书名所暗示的,是一种对生命深沉的回顾与沉思,是那种值得静下心来,慢慢体会,并且可能在某个午后,伴着一杯热茶,细细品读的伙伴。我期待着能在其中找到共鸣,找到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愈发珍贵的感悟。
评分对于一本名为《老年之书:思我生命之旅》的书,我首先联想到的便是那种静谧而充满智慧的氛围。它不像那些年轻人追求速度与激情的读物,而是像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在某个夕阳西下的午后,轻声讲述着自己的人生故事。这种故事,想必不会是跌宕起伏的传奇,而更多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感悟,是那些被岁月冲刷得愈发清晰的生命轨迹。我猜测,书中的文字,一定充满了岁月的沉淀感,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可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我期待能够从中读到关于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得失,如何与亲情、友情、爱情相处,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内心的宁静。这本书,或许不是用来快速消遣的,而是用来慢慢品味的,它更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需要细细地品尝,才能感受到其中醇厚的滋味。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书名《老年之书:思我生命之旅》,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它没有使用那些常见的热门词汇,也没有刻意追求时尚感,而是用一种朴实而饱含深情的方式,直接点明了核心的主题。我能感受到,作者在选择这个名字时,一定经过了深思熟虑,它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种邀请,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段关于生命反思的旅程。我好奇,在“老年”这个阶段,作者是如何看待“思”这个动作的?是豁达的了然,还是带有丝丝的遗憾?而“生命之旅”,又会包含哪些精彩的片段,或是深刻的教训?书名的结构也很有意思,前半部分“老年之书”奠定了基调,后半部分的副标题“思我生命之旅”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厚重而引人入胜的氛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阅读体验,一种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思考。
评分我是一个对人生哲思类读物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而这本书的名字,光是“老年之书”四个字,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它没有直接贩卖“如何年轻”或者“如何成功”的鸡汤,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加根本的视角——如何面对和理解“老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回顾并珍视“生命之旅”。这让我觉得作者拥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一种对人生圆满的深刻理解。我尝试去想象,书中所描绘的“思我生命之旅”,或许不是线性叙事,而更像是一幅幅交织着过去与现在的画卷,有闪耀的瞬间,也有黯淡的时刻,但所有的经历最终都汇聚成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生。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关于人生意义、价值取舍、以及如何与时间和解等主题充满了期待。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在追逐外在的成就,却忽略了内心的成长和对生命的深刻体悟,这本书的出现,或许正是对这种浮躁心态的一种温和纠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