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己丑(2009)下半年及庚寅年(2010)山水画作题画诗,有单句、偶句、古体形式诗,以古体诗为主。皆就作者每一幅山水画所题诗,或者先作诗,题于山水画,共有四百余首,也是本书作者第四本诗集,附有少部作者山水画,可见一般。本书表达作者作诗、作画心路历程,已达到诗即是画,画即是诗,诗画合一的境界。是以书中内容很值得读者阅读、体会。
作者简介
王建生
台湾屏东人,民国七十一年二月起为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文系主任、研究所所长。东海文艺创作营主任。文建会列名作家。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鑑中心规划委员、评鑑委员。考试院典试委员。书画学会顾问、理事。着作曾获文复会、国科会、台湾省新闻处多种奖项,为教育部补助东海大学「文史哲中西文化讲座」多项计画主持,亦获选为东海大学优良导师。学术着作、文艺创作及收藏文物三十余种,论文六十余篇,国内外书画联展三十次,参见本书末《作者着作目录表》。
自序
壹、己丑年孟秋起
贰、己丑年仲秋起
参、庚寅年 第一本
肆、庚寅年 第二本
伍、庚寅年 第三本
陆、庚寅年 第四本
附录一:山水画选
附录一:本书作者着作目录表
《山水画题诗续集》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我自小就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爱那些充满东方韵味的山水画。那些水墨晕染出的山峦、烟雨朦胧的意境,总能让我联想到许多关于哲学、关于人生、关于宇宙的思考。然而,我总觉得,仅仅是欣赏画作,似乎还缺少了点什么,仿佛那些静止的画面,缺少了一种生命的气息,一种能够与之共鸣的情感。诗歌,恰恰能为这些画面注入灵魂。我期待,这本续集中的诗句,能够如同一把钥匙,打开我通往山水画内心世界的大门。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他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笔触,去解读那些画作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情感,去阐释那些山水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及它们与人类精神世界的互动。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否会从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入手,挖掘出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意境?他是否会用现代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解读那些古老的画作?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对艺术的欣赏,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一次与古人精神的深度连接。
评分《山水画题诗续集》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的书,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我生活在一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常常感到身心俱疲。我渴望找到一个可以让我暂时放下一切,回归内心宁静的地方。而中国传统山水画,恰恰是我心中理想的“精神家园”。那些水墨勾勒出的山峦、云海、溪流,总能让我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安详。然而,我深知,要真正领略山水画的精髓,需要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诗歌,是连接观赏者与画作之间情感的桥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那扇通往山水画内心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通过作者的诗句,去体会那些画作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他细腻的笔触,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去阐释那些深邃的哲学。我尤其好奇,在续集中,作者是否会关注一些被遗忘的山水画,或者用一种创新的方式去解读那些经典?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找到那种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能够让我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评分初次接触《山水画题诗续集》,我的心就被它深深吸引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读者,我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那些水墨晕染出的山川,总是能够唤起我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和谐的向往。然而,我始终觉得,绘画的美,往往需要诗歌的辅助,才能达到一种更加圆满的境界。诗歌,就像是为山水画注入灵魂的精灵,让静态的画面变得鲜活,让无声的意境变得有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些画家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创作时的情感,去理解他们笔下的山水所蕴含的哲理。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他独特的才情,为那些经典的画作,谱写出同样经典、同样隽永的诗篇。我尤其好奇,在续集中,作者是否会探索一些新的山水画题材,或者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解读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收到《山水画题诗续集》的那一刻,内心是带着一丝忐忑和一份期待的。忐忑,是因为我担心自己能否真正理解那些深奥的意境;期待,则是因为我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痴迷,以及对那些能够赋予画面灵魂的诗句的无限向往。我曾花了很多时间去临摹一些名家的山水画,试图去捕捉那种“笔墨之外”的韵味,但往往力不从心。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山水画,不仅仅是描绘景物,更是描绘一种心境,一种与天地精神相契合的境界。而诗歌,恰恰是表达这种心境最直接、最动人的方式。我希望这本续集,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走进山水的内心世界,让我能够透过诗句,去感受那些画家的情感,去理解那些山水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我期待,作者的诗句,能够如同清泉流淌,涤荡我心中的尘埃;又如同松涛阵阵,唤醒我沉睡的灵感。我尤其好奇,在续集中,作者是否会对一些经典的画作进行二次创作,或者是有新的视角去解读那些我们熟悉的场景?我渴望,在这本书里,找到那种能够让我心神宁静,同时又能激荡起澎湃情感的诗意。
评分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了《山水画题诗续集》的介绍,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想要立刻拥有它。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我对山水的向往,几乎成了一种本能的驱使。我们看惯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听惯了车水马龙的喧嚣声,而那些画作中的山水,就像是心灵的避难所,提供了一片可以暂时栖息的宁静之地。我深信,好的山水画,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深邃的哲学,而诗歌,则是将这种哲学加以解读和升华的最好方式。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解读”的渴望。我期待,作者能够用充满智慧的文字,去剖析那些画中山水所蕴含的意境,去挖掘那些画家们想要传达的情感。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够不再仅仅是“看”山水,而是能“懂”山水,能够从中领悟到一些关于人生、关于自然、关于和谐的道理。我尤其好奇,在当代的语境下,作者是如何重新诠释这些古老的水墨意象的?他是否会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让它们在现代人的心中,再次激起涟漪?这本书,在我眼中,不仅仅是关于艺术的鉴赏,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一次与古往今来智慧的连接。
评分收到《山水画题诗续集》的这本书,我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我一直认为,中国传统山水画,不仅仅是简单的景物描绘,更是画家心境的写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体现。然而,要完全领略其中的深意,往往需要诗歌的辅助。诗歌,能够赋予静态的画面以生命,让那些无声的山水,发出动人的声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引路人,带领我走进那些山水画的内心世界,让我能够透过作者的诗句,去感受画家的情感,去理解画作的意境。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他精湛的笔触,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去阐释那些深邃的人生哲理。我尤其好奇,在续集中,作者是否会关注一些风格独特的水墨画,或者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那些经典的画作?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评分《山水画题诗续集》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久违的灵魂回归。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对自然的感情,往往能折射出他内心的纯净程度。而中国传统山水画,恰恰是这种情感最直接、最真挚的表达。那些水墨勾勒出的山峦、溪流、云雾,总能让我的心绪得以平静,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国度。然而,我始终觉得,仅仅是欣赏画作,还不足以完全领略其意境,而诗歌,则是赋予这些画面灵魂的最好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盏明灯,照亮我通往山水画内心世界的光明之路。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他细腻的笔触,去描绘那些画作中蕴含的情感,去阐释那些山水之间的哲理。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否会关注一些不太为人知的山水画作品,或者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解读那些经典的意象?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再次唤醒我对自然的热爱,能够从这些诗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
评分当我看到《山水画题诗续集》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的心中立刻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共鸣。我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总觉得那些水墨晕染出的山峦,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东方哲学和生命智慧。然而,我总觉得,光是欣赏画作,还不足以完全领略其内涵,而诗歌,恰恰是赋予这些画面生命力的绝佳载体。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智者,为我揭示那些画作背后隐藏的深刻意境,能够用优美的诗句,去解读那些笔墨之间的情感。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他的才华,为那些经典的山水画,注入新的生命,让它们在现代人的心中,再次焕发出璀璨的光芒。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否会关注一些当代水墨画家的新作,或者从新的角度去解读那些古代的山水画?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评分翻阅《山水画题诗续集》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与故友的重逢,只不过这位故友,是那些被时间遗忘在泛黄画卷里的山水,而我,则是那个曾经伫立画前,久久不能移开目光的观赏者。我一直认为,好的诗句,就像是为画作注入灵魂的笔触,让静态的画面活了起来,有了声音,有了故事。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一直以来的期待。我想象着,那些笔墨勾勒出的峰峦叠嶂,在作者的诗句中,会化作怎样的云蒸霞蔚,又会奏响怎样的天籁之音?我尤其期待,作者能用一种极其细腻、却又不失力量的语言,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夕阳染红山峦的刹那,晨曦穿透薄雾的温柔,或是雨滴敲打在叶片上的清脆声响。在台湾,我们不乏壮丽的山景,但也同样珍视那些隐藏在都市角落的绿意,那些被城市喧嚣所掩盖的山野气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回到那个更纯粹的世界,让我重新学会用眼睛去“听”,用耳朵去“看”,用全身去感受那份超越时空的诗意。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本读物,它更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再次踏上那些精神的山水之旅,与那些古老的意境重新对话,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诗意。
评分初翻开《山水画题诗续集》,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我曾走过、或只在画中遥望过的山川景色。作为一个在台湾土生土长的读者,这里的山水早已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是童年攀爬过的泥土路,是考试前偷偷溜出去寻找灵感的溪边,是远眺故乡群山时心中涌起的慰藉。这本续集,我期待它能勾起我更多关于土地的情感联结,那种根植于心、无法割舍的依恋。我特别好奇作者如何能将抽象的山水意境,通过诗句转化为具象的触感和气味。我希望看到那些熟悉的台湾地名,被赋予新的诗意,或许是阿里山的云海翻腾,或许是玉山的壮丽风光,又或者是东海岸的惊涛拍岸,每一处都承载着我与这片土地共度的时光。读诗,对我而言,不只是文字的阅读,更是一种情感的唤醒和回顾。我渴望在这本续集中,找到那份能与我内心深处产生共鸣的乡愁,一份对自然之美的虔诚赞叹,以及对生命流转的细腻体悟。那些诗句,应该如同山间的清风,拂过我的耳畔,又如同溪水,滋润我干涸的心田,让我重新感受到生命最初的那份纯粹和美好。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山水,更是关于“我”与这片土地的对话,是关于那些被岁月沉淀下来的、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