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室内透视色铅笔上色技法精解,让你练好室内设计的基本功
适用对象:室内设计相关科系/转业与第二专长
◎附技术士透视图详细解题
室内设计手绘图是每一位从事这个行业的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尤其是透视图更为重要,不论是设计者平常作设计时的构想模拟,或是与业主沟通设计概念,或是与施工者、厂商间传达设计理念时,最快速的传达方式就是画成透视图,手绘透视图就具备了迅速、简易、立即的优点。
作者简介
胡维哲
学历:
铭传大学 设计硕士
云林科技大学 空间设计系
中国技术学院 建筑科
复兴商工 美术工艺科
经历:
西雅图咖啡总店 设计案
家贺屋日式料理 设计案
馥记山庄陈公馆别墅 设计案
嘉义吕公馆别墅 设计案
信义之星张医师 设计案
摩登家庭杂志社 专任摄影师
第一届室内设计乙级技术士 证号125-000035
佐登室内设计事务所 总设计师
中国科技大学室内设计系 讲师
华夏技术学院室内设计 讲师
蒙德里安室内设计教学中心 讲师 教学报名专线 02-27600483
森下室内设计事务所 总设计师 设计谘询专线 0932-394240
着作:
室内设计师与制图
室内设计师与电脑绘图
室内设计师与3ds max室内透视图
室内设计师与透视图
室内设计及工程管理技术士(命题总整理)
室内设计及工程管理技术士(试题总分析)
室内设计装修实务法规全集
室内设计师与施工规范
作者序3
目录4
第一章认识透视图与打稿方式
11室内设计师与透视图7
12透视图上色工具介绍8
13基本制图9
14一点透视简易测点法15
15二点透视简易测点法22
16一点透视莫里测点法28
17二点透视莫里测点法33
18等角鸟瞰图37
第二章室内设计色彩学
21室内设计色彩学44
22室内设计色彩计划60
23室内空间配色实例69
第三章透视图基本概论
31透视图上色概论80
32色铅笔上色的基本练习81
第四章色铅笔示范
(基本几何物件、材质表现法、家俱表现法)
41几何图形色铅笔示范86
42色铅笔角锥示范87
43色铅笔圆柱示范89
44色铅笔圆球示范91
45色铅笔木地板示范93
46色铅笔瓷砖示范95
47色铅笔石片示范97
48色铅笔红砖示范99
49色铅笔玻璃示范101
410色铅笔方茶几示范103
411色铅笔蓝沙发示范105
412色铅笔咖啡沙发示范107
413色铅笔红沙发示范109
414色铅笔电视柜示范111
第五章色铅笔透视示范
51单色铅笔夹层屋透视示范116
52彩色铅笔夹层屋透视示范118
53色铅笔客厅透视示范120
54色铅笔主卧透视示范122
55色铅笔玄观透视示范124
56色铅笔小孩房透视示范126
57色铅笔美发店模拟试题示范129
58色铅笔服饰店模拟试题示范133
第六章术科考试解题
6192年术科透视图考试题目分析138
62透视图书店解题打稿141
63透视图书店解题上色157
64透视图餐厅解题打稿160
65透视图餐厅解题上色171
第七章透视图作品
71单色透视图作品177
72彩色透视图作品185
第八章附录
81术科测试项目时间及配分表189
82报考乙级技术士技能检定资格192
83如何开立工作经历证明193
84术科测试应检参考资料194
85技术士技能应检规范196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宝典!我曾经读过一些关于室内设计的理论书籍,觉得理论讲得很深奥,但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却无从下手。也看过一些纯粹的技巧分享,但总觉得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点。它在讲解每个设计理念和技巧的同时,都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步骤和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很容易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绘图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色彩心理学”的应用部分,它不仅介绍了色彩的基本原理,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颜色组合对空间氛围和居住者情绪的影响,并且结合实际案例,教我如何在设计中运用色彩来营造特定的氛围,比如温馨、宁静、活力等等。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在我的一个项目中运用了莫兰迪色系,效果出 '意'想不到的好,客户非常满意!这本书让我觉得,设计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情感的艺术。
评分这本书真的像我一直以来寻找的那个“秘密武器”!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室内设计新人,我总是被那些杂志上那些令人惊叹的效果图深深吸引,但自己动手时却屡屡碰壁。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光影”那一章的讲解,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把那些抽象的光线原理讲得通俗易懂,我以前总觉得打光是个技术活,很难掌握,但看完这一章,我豁然开朗,甚至开始主动去观察生活中各种光线的变化,尝试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而且,它对“空间感”的阐述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设计作品总是显得有些“平”,缺乏那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而这本书里关于如何通过透视原理来塑造空间纵深感、层次感的技巧,简直是点睛之笔。我试着在画图时运用一些小技巧,比如调整消失点的位置,或者巧妙地运用前景、中景、后景的构图,立刻感觉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那种空间感一下子就出来了,非常惊喜!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画图,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看”空间,“想”空间,让我从一个单纯的“画图匠”向一个真正的“空间塑造者”迈进。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绝对是“干货满满”!我作为一个工作了几年、但感觉瓶颈期很久的设计师,一直在寻找能够突破自己的方法。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炫技”技巧,而是专注于那些真正能够提升设计品质的“硬功夫”。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空间透视的逻辑”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教你如何画出逼真的透视,而是让你理解透视背后的原理,如何利用透视来“欺骗”眼睛,从而达到放大空间、突出重点的效果。它甚至会讲到如何利用“负空间”来创造视觉冲击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打开了我新的设计思路。而且,书中对“材质表现”的深入剖析,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还会讨论到材质的“触感”和“声音”对空间氛围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完整的空间设计,需要调动观者的所有感官。这本书让我觉得,设计不应该只是“画得像”,更应该是“感受得真”。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视角转换”!我以前总习惯于从一个比较“平面”的角度去看待室内设计,比如墙面怎么处理,地面用什么材料,但这本书却让我学会了从一个“立体”的、甚至可以说是“体验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它非常注重“观者的感受”,强调如何通过设计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创造出惊喜和惊喜,如何让空间充满故事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流线设计”的章节,它不再是简单地规划动线,而是将空间中的“行走”变成一种愉悦的体验,让观者在空间中穿梭时,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氛围和惊喜。它会教你如何通过巧妙的布局,在转角处设置一个惊喜,或者在走廊尽头放置一件艺术品,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我觉得我的设计作品不再是静止的图纸,而是能够被体验、被感受的鲜活空间。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在“细节处理”方面做得真是太出色了!我一直对室内设计的“点睛之笔”充满好奇,为什么有些设计明明很简洁,却能让人过目不忘,而有些堆砌了大量元素的设计,反而显得凌乱不堪?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一些细微的材质选择、色彩搭配,以及一些装饰品的巧妙摆放,来提升整个空间的品质感和艺术感。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材质肌理”的分析印象深刻。它不仅列举了不同材质的视觉和触觉感受,还教会我如何根据不同的风格和功能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材质,并且如何通过光影来突出材质的质感。比如,它讲到在木质材料上运用柔和的散射光,能够更好地展现木纹的细腻和温暖;而在金属表面,则可以利用硬朗的光线来突出其金属的冷冽和光泽。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宏观的布局,更在于那些不易察觉却至关重要的微小之处。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好的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好看,更要“好用”,要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共鸣,而这些,都离不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