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是一本协助读者将「自己动手做」DIY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所有科技领域的杂志书,内容涵盖范围包括:汽车、玩具、电子、机器、乐器、摄影、木工家具与户外活动等产品的制作。此外,每本《Make》都有着令人兴奋且多样化的专题,让您随时随地都能发挥创意充分活用各种科技,尽情享受改造、破解与重组科技的成就感。
本书透过生动的实物照片、精美的插图与简单易懂的文字描述,深入浅出地一步步教您如何做出这些专题企划作品。更把制作所需的材料、金额、时间与购买来源等资讯,鉅细靡遗地标示出来。
这不但是一本适合高中以上大专院校进行科技制作活动的圣经,也是一般社会人士培养休闲嗜好或是假日亲子活动的优良读物。还有,如果您正在寻找科技产品创新的点子却遍寻不着,《Make》里的精采内容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本书特色
收集了全世界各地不同的DIY作品
不到800美元就可以打造出一台个人专属的CNC数控机
专题介绍引领桌上制造工厂革命的3D成型机──CupCake CNC
如何制作与网路相连的电子装置
如何制作动画始祖自动费纳奇镜
如何利用便当盒制作雷射秀装置
教您简单制作能产生混沌现象的双摆
作者简介
欧莱礼(O'Reilly)
O'Reilly媒体(O'Reilly Media, Inc.)是全球着名的创新科技资讯提供者。自1978年以来,业界领袖和电脑玩家都是透过O'Reilly的书籍、研讨会和网站向全球展示最新的电脑科技。该公司既是出版开放原始码书籍的先驱之一,也常承办许多开放源始码社群的研讨会议。出版图书的选题范围现在也扩大到数学、心理学、旅游、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等。
作者官方网站:makezine.com/
译者简介
Dana
自2006年开始翻译工作,与国卫院,工研院、农委会、Garmin等公司合作,并多次担任国外会议随行口译之职务。
Monica
从事英文技术文件撰写和科技翻译多年,专精于科技英文写作翻译,译有《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丁雍
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毕业,依然在翻译之路上潜心修行。(About.me/shizuku)
方政加
成大系统及船舶工程系毕,并取得交大电机与控制系硕士、博士学位。具有机电系统整合、机器人、影像处理、感应器与自动化等技术实务开发经验,现任职某设备公司研发主管。
江惟真
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广告所,现任职某电子业国外业务。
林品秀
毕业于东吴大学日文系、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研究所。兴趣是戏剧、阅读、接触新鲜的文化或事物。关注动物以及异种文化议题。现为自由翻译与口译者。
范眠
机械硕士,曾当过工程师和科技记者,现专职翻译与採访写作。
许郁文
辅仁大学影像传播学系毕业。曾担任日商多媒体编辑与杂志日文编採记者,目前为专职译者,并且仍不断持续进修中。
陈可嘉
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与交通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
曾吉弘
CAVE教育团队专业讲师(www.cavedu.com)。着有多本机器人程式设计专书。
程永佳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硕士毕业,虽然专业领域是商业财经方面,但对其他领域的翻译也有兴趣。嗜好是看漫画、动画、小说、电影、欧美影集与自助旅行等。
黄俞菱
日本京都大学理学硕士,日文检定一级。对科学领域有兴趣,专长为生物学。
哇,終於等到《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的中文版,而且是02卷!身為一個對電子、創客文化超有興趣的台灣讀者,這本書根本就是我的福音。想想看,以前要看國外的教學內容,不是英文閱讀障礙,就是翻譯的詞彙生硬不習慣,很多時候看了半天還是霧裡看花。現在有了這本國際中文版,直接解決了語言的隔閡,而且聽說翻譯團隊也很用心,力求貼近台灣讀者的閱讀習慣,這點真的太讚了!02卷的內容預計會涵蓋更多進階的主題,從簡單的DIY專案到可能更複雜的互動式裝置,光是想像就讓我的手指蠢蠢欲動。我尤其期待它能提供更多關於感測器、微控制器應用的實際案例,因為這幾年AI和物聯網的發展太快了,如果能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將這些技術應用在自己的生活或創意項目中,那真的是無價。而且,《Make》系列一直以來都強調動手實踐的精神,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真的要你拿起工具,跟著書本一步一步做出來。這對我們這些喜歡「玩」科技的人來說,是最直接、最有成就感的方式。已經迫不及待想入手,好好鑽研一番,看看能激發出什麼新的點子!
评分我對《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02卷最大的期待,在於它能提供一種「邊學邊玩」的學習體驗。在台灣,很多科技類的書籍,往往內容比較枯燥,或者門檻很高,容易讓初學者望而卻步。而《Make》系列最大的優勢,就是它能夠將複雜的技術,透過有趣的專案呈現出來,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很多東西。02卷的內容,我猜測會更加貼近時下最流行的技術趨勢,像是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在創客領域的應用,或者是一些與人工智慧(AI)結合的互動式裝置。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一些能讓讀者「哇!」一聲的創意點子,例如,能夠結合手機App,遠端控制家裡的設備,或者製作一個能與人進行簡單對話的機器人。這樣不僅能滿足我們對新奇科技的探索慾望,也能讓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而且,身為台灣的讀者,我希望這本書的翻譯能夠非常到位,用詞習慣貼近我們,而不是生硬的翻譯。這能讓我們在閱讀時,更投入,更容易理解,也能夠從書中獲得最大的效益。
评分我個人是《Make》系列的忠實粉絲,這次聽到《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02卷有國際中文版,簡直是太振奮人心了!以往要找相關的中文資源,真的比較零散,而且很多時候都是翻譯腔很重,讀起來不太順暢。有了這個中文版,我對它的期待主要在於「在地化」的呈現。我希望02卷在介紹技術的同時,也能多一些台灣本地創客的成功案例或是可以取得的材料、零件的資訊。例如,某些特定的感測器或開發板,在台灣的通路是否容易購買,或者有沒有推薦的台灣廠商或供應商。這樣可以讓讀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很多冤枉路,能夠更有效率地將書本上的知識付諸實踐。此外,《Make》系列一直以來在內容的廣度上也做得很好,02卷的內容我預計會更加豐富,可能會涵蓋到一些更前沿的領域,像是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應用、或者是在穿戴裝置、智慧家居等方面的開發。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教學,讓我們這些對這些領域感興趣的台灣讀者,能有一個紮實的入門途徑,並且在動手做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评分對於《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02卷,我非常期待它能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的介紹,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啟發。在台灣,教育體系雖然越來越重視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培養,但很多時候還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對於「動手做」的實踐機會相對較少。這本書的出版,正好能彌補這個缺口。我希望02卷能提供一些更具挑戰性,同時又能讓讀者感受到「創造」樂趣的專案。例如,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演算法,結合硬體,做出一個可以自主學習或互動的裝置,這聽起來就很吸引人!或者,在環保和永續發展的議題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我也很希望書中能有一些利用科技來解決生活問題,或者創造更環保的解決方案的範例。這不僅能讓讀者學到技術,還能培養社會責任感,這絕對是「Technology on Your Time」更深層的意義。我也期待它能有別於以往,提供一些更深入的除錯技巧,或者是在專案開發過程中,如何去優化效能、提升穩定性的指導。這樣才能讓讀者在完成專案後,還能進一步學習如何將作品做得更好,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傳承。
评分這本《Make:Technology on Your Time》02卷,我抱持著非常高的期待。過去我接觸過一些DIY類的書籍,但很多都比較偏向純粹的硬體組裝,或是軟體操作的介紹,較少能將兩者巧妙結合,並且引導讀者思考「為什麼」這麼做,以及「還可以怎麼做」。《Make》系列一直以來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它有著一種濃厚的「創客精神」,它不只是教你如何完成一個專案,更鼓勵你去理解其中的原理,去探索創新的可能性。02卷的內容,我猜測應該會進一步深化這個主題,或許會介紹一些更具前瞻性的技術,像是3D列印在創客領域的新應用,或者是一些結合機械手臂、視覺辨識的有趣專案。在台灣,創客空間和DIY社群越來越活躍,這本書的出現,無疑能為這些社群注入更多新活水。我希望它提供的範例能夠足夠多元,讓不同程度的讀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從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的小玩意,到讓進階玩家可以挑戰的複雜系統。最重要的,還是要能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讓大家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如何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應用,這才是真正「Technology on Your Time」的精髓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