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愛斯基摩人、北海小英雄、獨角獸的故鄉……講到北極,總有許多介於「現實」與「魔幻」的元素,賦予此地諸多神秘的美感。
所謂的北極圈是指北緯66.5度以北的區域……試想我們若將地球以赤道為界、一分為二,再將其攤平,濃縮成一張桌巾,位在北半球這片平麵當中,正北極90度即是圓心,而被歐洲與北美大陸所環抱的這片廣袤冰洋和陸地,就是北極。在許多人的認知裏,北極是個遙不可及的冷酷異境,談不上全然陌生,卻也難以親近;它彷彿與我們相隔好幾光年、毫無乾係,但近年全球暖化造成冰層融解,北極熊必須長泳纔能找到一塊浮冰休息,使得這瀕臨絕種的動物,得麵對更為嚴苛的生存威脅。
作者擁有一般人少有的機會,她在紐約攻讀旅遊,畢業後在一傢極地探險公司上班,在還不清楚極地旅遊有何樂趣之時,即被派至北極視察,這是她第一次與極地的初體驗,自此結下不解之緣。多年的經驗纍積,讓她在這世界盡頭的南北兩端,就像燕鷗一樣飛越韆山萬水,將她對於極地的豐富知識,透過知性感性的筆調和影像為現代人綴織夢想。書中除瞭有探險傢的故事,近距離與北極熊接觸的興奮感動,而氣候變遷造成的世界性的颶風澇旱規模,讓她深深反思,單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難麵對這樣的衝擊和挑戰的。就像來自五湖四海的旅人聚集在同一艘船上,彼此語言文化殊異卻有著共同的信念:如何讓極地的大山大水留下永恆的印記,不隻刻畫在心中,也為瞭讓我們的下一代不被末日追逐、能夠為保有這片心靈淨土盡一分心力。
透過極地達人耿婕容的鏡頭和筆觸,我們隻要打開書本就能感受到溫度;因為北極這片廣大的荒漠冰原,充滿盎然生機,幅員遼闊且生態豐沛,正似「冰」與「火」的交融,饒富異趣。
本書特色
北極,看似冰凍毫無生命,其實北冰洋隨著海流不斷活動,在那裏,能夠看到巨大的冰嶺,大塊的浮冰從中斷裂,透齣湛藍的海水,常讓人為之驚艷也為之魅惑。北冰洋宛如一條大河,貫穿瞭所有記憶,流過亙古的冰山,穿過韆年的層冰,歲月的斑斑滴痕,冰山底下遠古、震懾的聲音,彷彿來自太初的永恆禮贊……
北極圈有多大
若將整枚地球的錶皮以赤道為界一分為二,剝離、攤平後濃縮成一張桌巾,北半球這片平麵中,正北極90度即是圓心,外圍是無數個同心圓,北緯66.5度的北極圈上空是絢麗多彩的極光帶,被歐洲與北美大陸等國(包括俄羅斯、挪威、格陵蘭、加拿大、美國)所環抱的廣大冰洋及陸地,皆屬北極。
獨特的自然景觀
極地的大山大水,讓人學習沉澱、放棄僞裝--極地是一塊提供療癒之所在。在這裏,一切迴歸到最純淨的留白狀態,在這裏,時間彷彿停格,也唯有在此地,可以真誠的麵對自我,找迴迷失的自己。在這片最寒冷的區域,卻有著最熾烈的情感,在此奔放流動。這就是極地的獨特魅力--不僅帶來感官上的衝擊,也讓心靈自然沉澱,找到簡單的快樂,一如那不可預知的神秘禮物!
前僕後繼的冒險與挑戰
大航海時代,人們相信,世界上存在著一條可以大幅縮短大西洋至太平洋航程的夢幻通路──「西北航道」。日不落國的英國皇傢海軍,物色足堪領導這支夢幻隊伍。富蘭剋林爵士為瞭探查這條無法證實的西北航道,接下這個艱钜任務,親率幽冥號和驚恐號於1845年光榮啓航。但此後半年,幾乎音訊全無,宛如人間蒸發。不禁讓人思索,在這遠離塵囂的冰封仙境,探險傢們浩浩蕩蕩地逐冰而來,是想徵服這片神秘的未知大地,以遂成人類拓展版圖的野心,還是奮不顧身的想要超越自己,隻為一圓探險夢想?
北極大觀園
北極熊、海豹、燕鷗、海象、馴鹿、善知鳥,苔原、花卉、世上最迷你的樹……
全年呈現荒漠景象的北極,有一群與大自然搏鬥的生物。除瞭陸地上最大的肉食動物北極熊,讓人想一親芳澤,還有許多動植物在這裏生長。夏天來臨時,強風吹起,拍打海麵,水中的微量礦物滋潤瞭大量浮遊生物,吸引瞭無數鳥群和海中哺乳動物上岸。在永晝的午夜陽光下,北極荒原聚集瞭為數眾多、以此為傢的海鳥、鯨魚和海豹……,牠們得把握這短短幾個月,攝取養分,蓄積充足的體力南行避鼕。而北極生態的豐富性,召喚著大傢不遠韆裏想要一探究竟……
極限體驗教你懂得順應天意
大自然的魅力,是那份可遇而不可求的驚喜!在極地,老天爺給予的禮物和功課,無法予取予求,也無從逃避,麵對試煉唯一能做的,就是學習如何順應天意、挑戰未知。
探訪獨角獸的故鄉,揭開格陵蘭的神秘麵紗
「創意、不懼挑戰、積極侵略性」是現代維京精神的泱泱風範,曆史上傳統維京人卻囿於既有的文化價值和生活方式,過於自我設限,不知如何應變,導緻未能通過環境的考驗,終究趨於毀滅。一些族群沒落瞭,但另一些族群卻找到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得以存續發展。綜觀曆史,族群最後崩解的原因,除瞭生存環境的破壞、氣候變遷及強鄰環伺威脅之外,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麵對社會環境問題的應變處理能力。
迷你地球村
參加極地旅遊的究竟都是何方神聖?前往那些遙遠祕境又會碰到哪些突發的事、認識怎樣的人?來自二十多個國傢的一百多人同船共渡,讓大傢學習如何以「心」跨越彼此的鴻溝──正如來自四麵八方,盡管國籍、種族、語言殊異,但總能破除既定成見,珍惜彼此相聚的時光。
極地達人圓滿心靈地圖的夢想
南北兩極相差幾近150度之遙,Carol卻宛如候鳥一般,往返地球兩端,跨越無數個緯度圈。近年,迴到生長的土地、所摯愛的颱灣,也因幸運之神的眷顧,讓她體驗到極地之美以及其中蘊藏的哲理,堅持理想的初衷,與大傢共同分享。在領略大自然奇異恩典的同時,希望能夠思考生態永續的問題,對於生活的土地有更多的理解和疼惜,也希望那個立意甚好的「全球種子倉庫」永遠派不上用場,靜靜地在永久凍土層中沉睡!
特殊交通工具
遊輪,直升機,登陸小艇,破冰船,核子動力破冰船……挺進高緯度極區,挑戰正北極九十度頂點。
作者簡介
耿婕容(Carol Keng)
美國紐約理工學院MBA碩士,獲頒NYU Travel Counselor證書。
進齣南北極十幾迴,南極半島、南喬治亞島、福剋蘭群島、格陵蘭島、高緯度極區、史瓦巴特靠近北緯80度,甚至挑戰極限直達世界之最--正北極90度頂點……在Carol的字典裏,這些地方早已從名詞化為動詞,成為烙印足跡以及心靈歸屬之所在。她始終虔信:真正的旅行並非纍積裏程和造訪次數,而是希望把那分執著用心和專業熱情與大傢分享,一起認識探索極地,朝夢想齣航。著有《戀戀南極》。
自序
無聲的永恆戀麯◎耿婕容
旅行在永晝時的北極天地裏
時間和煩惱猶如被遺忘的行李留在另一個空間
在北極,我儼然成為時間的主人
為瞭細細品味那海天的美景,我決定何時是我的日與夜
為瞭沉浸在歡樂之中,願意讓明天晚點過來
在塵世生活,日夜與時間決定瞭作息
在北極旅遊,我的作息決定日夜與時間
沒有白天與晚上的分隔
心靈擁有更豐富的每一分鍾
壓力和煩惱,就交給文明和塵世吧
此時此刻,我隻想伴隨著大自然
傾聽北極訴說著她的動人故事……
迴想當初我踏上極地的第一步時,看著一望無際的白色風景,心底曾經默默想著:排除萬難、韆山萬水而來,莫非隻為這茫茫冰雪?當地港口小鎮超市所賣的東西,種類少得可憐,價格卻不盡平易近人。而愛斯基摩人外型分明和我們大同小異,語言卻偏偏天差地彆,連比手劃腳都不見得能夠溝通,北極狐並沒有想像中高大,其實迷你得像條狗……。凡此種種,一度讓我懷疑:極地的魅力究竟在哪?那時候的我,對眼前一切,感覺僅是一片索然!然而,不知從何時起,我與極地的情緣正悄然開展……。
此後,一次次的往返,學習放慢腳步讓身心沉浸在這片藍白大地,除瞭造訪極地的動物,也在一旁默默觀察體會。船隻即將進入北極極區,橫跨北極圈66.5度後,大傢的興奮都寫在臉上,而船上的旅客雖各自在其專業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他們的背後也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若非在此純然寂靜的氛圍中,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輕易嚮外人道齣。這個曾經讓我一度懷疑的工作,逐步引領我細細玩味、思索而有瞭感悟!
何其榮幸,我能與這些韆裏迢迢遠赴極地、蘊藏著想要實現美麗夢想的人們相聚,在極地聆聽來自五湖四海的故事,和每一個心靈交會,也讓我瞭解:原來,我的心靈也可以那麼豐富!
常常有人會問我:為什麼選擇極地作為職場發展的領域?剛開始我也不明白,隻是笑著說:「這是工作使然!」然而,隨著一次又一次進齣極地,我漸漸聽到瞭內心的呼喊:「心」必先認定於斯,方可和它一同呼吸,一起成長,一塊馳騁……那裏纔是你真正想要放鬆歇腳的地方。我的心總是驅使我嚮前,一次次踏上極地之旅,原來我早已和白色大地一同呼吸,一同成長瞭!
十多年的纍積,我從一個單純的旅人,成為豐富極地旅遊經驗的分享者;從年輕時的好奇與虛榮,到深刻體會極地的大山大水,可以讓人身心沉澱,是個能夠提供心靈療癒的地方。如今,我期待能引領更多人圓滿他們對於極地的渴望與夢想,也成就驅策自己內心的那份使命感。繞瞭地球幾圈,這份遲來的領會,所幸為時不晚。
現在的我心中充滿無限感恩與感動,因為一路走來,都是一連串的機緣──在成長過程中,我的傢人總是無盡無悔的全力支持我,讓我有更多的機會體驗這個世界;長大後毅然齣國求學,讓我習得什麼是獨立成長與負責;因工作被派往極地,開啓我與南北極的情緣,也讓我結交許多良師益友──如果有人認為我至今稍有些許成就,這一切都是我該感謝的。
如果人生必定要走這一遭,我慶幸能生長在我的傢庭,慶幸能齣國求學,慶幸遇到許多的好朋友,慶幸成為一個擁有夢想的旅人,更慶幸有機會踏上極地,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旅者相會與分享,讓我能夠將夢想得以繼續發熱發光、發光發熱……。
我對《極境光年:穿越時空,看見夢想的力量》這個書名,真是充滿瞭各種奇思妙想。我一直覺得,科幻不應該僅僅是冰冷的科技堆砌,更應該包含人類最深層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憧憬。這本書的書名,就完美地結閤瞭這種既有宏大視野,又不失人文關懷的特質。“極境光年”讓我想到宇宙的浩渺,時間的無垠,以及人類在其中渺小卻又充滿探索精神的姿態。“穿越時空”則直接點燃瞭我對改變曆史、探尋真相的渴望。最讓我感到共鳴的是“看見夢想的力量”,這幾個字仿佛在說,即使我們身處最艱難的境地,即使前路充滿未知,隻要心中有夢,就有可能創造奇跡。我忍不住去猜想,這本書裏的人物,是不是在經曆瞭難以想象的挑戰後,依然憑藉著內心的信念,一步步走嚮瞭他們所期盼的“極境”?它會是一部關於勇氣和堅持的史詩嗎?還是關於人類對宇宙奧秘的不懈追求?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種震撼,一種對生命、對宇宙、對人類自身潛能的全新認識。它不是簡單的逃避現實,而是通過想象力的飛躍,來提醒我們,夢想的力量,是多麼瞭不起的存在,足以讓我們在漫長的“光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嚮。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一本新書,《極境光年:穿越時空,看見夢想的力量》,光是書名就勾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我平時就對科幻、哲學這類題材的書籍情有獨鍾,總覺得它們能帶人跳脫日常的瑣碎,去思考更宏大、更深刻的議題。這本書的標題,"極境光年",聽起來就充滿瞭宇宙的廣闊與未知的神秘,而"穿越時空"更是直接點燃瞭我對時間旅行和改變曆史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它提到瞭"夢想的力量",這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不隻是單純的硬科幻,還融入瞭人文關懷和精神層麵的探討。我尤其喜歡那種能夠激發讀者內心深處思考的書,讓你在讀完之後,還能迴味無窮,甚至對自己的生活産生一些新的啓發。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相當有格調,那種深邃的藍色和點綴的星辰,仿佛預示著一場跨越星辰大海的旅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究竟是如何將科幻的想象與夢想的力量這兩種看似不搭的元素巧妙融閤在一起的,是關於一個英雄的史詩故事,還是關於人類對未知宇宙的探索,又或者是對個體生命意義的追尋?這些都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真心希望它能帶來一場觸動心靈的閱讀體驗,就像在浩瀚的星空下,找到指引自己前行的那束光。
评分最近,一本叫做《極境光年:穿越時空,看見夢想的力量》的書,徹底勾起瞭我的興趣。書名本身就很有畫麵感,"極境光年"四個字,仿佛把我帶入瞭一個無垠的宇宙空間,時間的概念在這裏變得模糊而又富有張力。而"穿越時空"更是我一直以來非常著迷的元素,總覺得如果能夠穿梭於不同的時空,去見證曆史,去預知未來,那將是多麼不可思議的體驗。但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後麵加上瞭"看見夢想的力量"。這一下子就讓這本書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和深刻。我開始想象,這本書可能不隻是講述一段奇幻的冒險,而是通過時空的穿越,去探討夢想的本質,以及它在我們生命中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也許,這本書中的人物,會在不同的時空節點,經曆各種挑戰,最終領悟到,正是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纔成為瞭他們穿越重重睏難、抵達"極境"的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啓發,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內心的夢想,並相信,隻要有足夠的力量和堅持,即使是跨越"光年"的距離,也並非不可能。這本書的標題,就是一種無聲的召喚,邀請讀者一同踏上這場關於想象、關於勇氣、關於希望的星際之旅。
评分老實說,我最近對某些所謂的“心靈成長”類書籍感到有些疲乏,感覺很多都套路化,缺乏真誠和深度。所以當《極境光年:穿越時空,看見夢想的力量》這本書映入眼簾時,我最初的反應是有點保留的,但它的書名又帶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我開始想象,如果真的能穿越時空,你會選擇改變什麼?是彌補過去的遺憾,還是去探尋未來的奧秘?而“夢想的力量”這個詞,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個人奮鬥的口號,更可能是一種驅動人類文明嚮前發展的根本動力。這本書會不會探討,正是那些看似渺茫的夢想,纔促使我們不斷突破極限,去探索那些曾經以為不可能抵達的“極境”?我猜想,作者可能會通過一些引人入勝的情節,展示在極端環境下,人類是如何憑藉夢想的力量,剋服重重睏難,實現自我超越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不同於陳詞濫調的視角,去審視夢想的本質,以及它在個體生命乃至宏觀曆史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它可能是一部關於勇氣、堅持和希望的寓言,也可能是一次關於時間、空間和命運的哲學思辨。總之,我被它所蘊含的深刻主題和積極力量所吸引,期待它能給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讓我重新思考“夢想”二字在我生命中的意義。
评分最近在書店裏閑逛,無意間被《極境光年:穿越時空,看見夢想的力量》這本書的書名給吸引住瞭。你知道,我本身對那種硬核的科學幻想不是特彆感冒,總覺得很多時候過於依賴技術細節,反而忽略瞭故事本身的情感和人物的成長。但是,“極境光年”這個詞,以及“穿越時空”,都充滿瞭那種宏大的敘事感,像是要帶你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維度。更讓我動心的是“看見夢想的力量”這句話,它沒有直接點齣具體內容,而是留下瞭很大的想象空間。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各種畫麵:也許是某個在絕望邊緣的人物,因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迸發齣驚人的能量;也許是人類在麵對宇宙的無垠和時間的漫長時,依然不放棄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把這些元素串聯起來,是會有一個貫穿古今、跨越星辰的宏大故事,還是會聚焦於某個個體的內心世界,通過他/她的經曆來展現夢想的力量?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讀完就忘的快餐讀物,而是能夠引發一些關於人生價值、關於堅持與希望的思考。我喜歡那些能夠觸及靈魂、給人帶來慰藉的書籍,而《極境光年》似乎恰好具備瞭這種潛力,讓我對它充滿瞭好奇和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