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儿文作家 王淑芬 最心爱、最切身的作品
「你不必嘲笑我,因为我听不懂」——一位智能迟缓十三岁男孩的纯真告白、一份高贵动人的友爱与勇气
「他不是白痴,他是我同学」——只要给予一点爱和包容,就能弥补世上一切缺陷!
我是彭铁男,大家叫我「白痴」的时候都笑笑的,我也跟着笑。
我喜欢学校,每天抄课文,吃便当,帮同学提水,帮老师倒水。
我看不懂考卷,老师叫我每题答案都写1,结果得了十二分,老师说我好聪明。
上体育课的时候,我多跑一圈,那是要送给「跛脚」的。
老师到家里来找妈妈,说我可能需要「补救」,但是我不喜欢吃「补」,因为「补」很苦。
很多事情我都听不懂,但是「跛脚」说,听不懂没关系,因为不懂才会快乐……
本书为一位智能迟缓的孩子的自述。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痛苦,只有单纯的「快乐」和「害怕」。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不公平,都被他纯真善良的心灵化为云淡风轻。语调朴实自然,让读者读完故事后,内容字句持续在心底发酵,久久无法忘怀,并引起深刻的反思。
这是作者王淑芬最钟爱的作品,也是她学生时代一段难忘友谊的纪录;她之所以写这个故事,就是想替那些智力发展比较迟缓的人,说几句话:「请你不必嘲笑我,因为我听不懂:请你给我一些帮助,让我多认得几个字,学会一两样本事。」聪明的读者们,一定知道,只要给这些弱势者一点点爱和包容、一点点尊重,就能给他们继续生存下去的无限勇气。
◎书后附录456读书会:如何讨论这本书、我的阅读纪录表
456系列企划缘起
以多元化的题材深耕阅读实力
天下杂志童书出版自2007年推出【阅读123】桥梁书系,帮助孩子从「图画书」过度到「文字书」,让孩子能轻巧的跨越阅读文字的障碍,循序渐进的「学会阅读」。
随着孩子的年纪渐增,这些小读者们对「阅读」已经不再害怕,甚至建立了自己的阅读习惯以及有偏好的故事主题。他们对故事的需求从「拉近自己与文字的距离」进阶到「自书中探求对自己内心及外面世界的了解」,并期待在书里找到认同感。
因应小读者们不同的需求,天下杂志童书出版再推出衔接【阅读123】的全新书系【乐读456】,收纳二到四万字的中长篇故事,以更多元化的题材及结构完整的故事内容,带给小读者更深刻的阅读经验。无论是幽默趣味童话、侦探冒险故事,或是小大人的成长心事……,这些故事将拓展小读者的视野,满足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进而观察到人性的多样貌,建立同理心,并发现人性的真、善、美。
有了【阅读123】奠基,【乐读456】以「字数更长」、「题材更广」、「内容更深入」深耕小读者的阅读实力,期待小读者能在一篇篇好故事中获得启发,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书籍重点
~ 乐读456,多元题材深耕阅读实力 ~
全新书系【乐读456】,衔接【阅读123】,收纳2-4万字的中长篇故事,专为已经建立阅读习惯的中高年级小读者,提供精采有趣又深入人心的故事、丰富愉悦的阅读经验,并借结构完整的内容提升阅读、写作及表达能力,让小读者享受更大的阅读乐趣!
本书曾获中华儿童文学奖、台湾儿童文学一百选、「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读物奖、新闻局中小学优良读物、台北市深耕阅读选书,并售出韩文版权,获韩国文化观光部推荐图书奖,同时改编为韩国电影,影响遍及海内外。
【456读书会】:每个故事之后附有【456读书会】单元,好读好玩,high翻天。带领孩子回想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入思考故事隐藏的意涵,并借由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如:快问快答、游戏棋盘、成语大会串、你不知道的动物豆知识等,培养孩子的延伸思考力,增强阅读战斗力。
作者简介
王淑芬
1961年生于台湾台南县左镇乡,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曾任国小教务主任、辅导主任。不但会写有趣的故事,还主持过数个电视广播节目来推广儿童文学阅读。更喜欢做手工书,架设出台湾第一个手工书专属网页:「幸福的手工书」,并获邀参加韩国国际Book Art大展。
最大缺点是不爱运动。如果流落荒岛,只能带一本书,她会带《唐诗三百首》。喜欢一面喝咖啡一面吃泡菜,不喜欢在汤面里加卤蛋,因为蛋黄融化在汤里,会让她感到害怕。这样会不会被人家说她是个怪胎呢?
自1993年发表第一本作品以来获奖无数,至今已出版40多本作品,包括散文、小说、校园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童话、传记、诗集、图文诗集、教学用书。王淑芬的校园生活故事总是深得孩心,「君伟上小学系列」二十年来陪伴台湾无数孩子走过欢乐童年,《一年级鲜事多》、《二年级问题多》、《三年级花样多》、《四年级烦恼多》、《五年级意见多》、《六年级怪事多》台湾小学生几乎人手一册,且已发行韩文版与中文简体版。最常被列入「生命教育」课题选读书单的儿童小说《我是白痴》,不但已出版韩文版与中文简体版,还被改编为韩国电影。其他重要作品:台湾第一本推广儿童阅读专书《不一样的教室─如何推展班级读书会》(新版书名《抢救阅读55招》)。台湾第一本手工书工具书《手工书55招》,连续两年蝉连「诚品书店生活类」畅销书第二名。继风靡年轻人的二部曲小说:《地图女孩.鲸鱼男孩》、《鲸鱼男孩.地图女孩》之后,《我是怪胎》是王淑芬为中学生创作的最新力作。
王淑芬《我是怪胎》小说部落格:blog.sina.com.tw/freak2010
王淑芬童书&手工书部落格:www.wretch.cc/blog/sf777
推荐序 爱是一种勇气 林良
作者序 他不是白痴 王淑芬
1.我是白痴
2.我是快乐的
3.我要好好读书
4.全部都写1
5.我做一朵花
6送给「跛脚」的
7.没有用的纸
8.都是假装的
9.可怜的人
10.被撞到了
11.水球大战
12.英文补习班
13.我的座位
14.英雄与白痴
15.非常有用
16.唱歌这种事
17.视力检查
18.我讨厌月考
19.不可以轻视白痴
20.就是白痴,也会生气
21.雨,打在我头上
22.我画木瓜
23.有贵宾到学校
24.可能又要补了
25.一条巧克力
26.妹妹跌到了
27.我有前途
28.我不想当病人
29.爱心第一名
30.听不懂的话
456读书会
推荐序
爱是一种勇气
林良(儿童文学大师)
王淑芬女士的这部作品《我是白痴》,是一部「自述体」的儿童小说。书中的主角,是一个被人喊成「白痴」的男孩子。他「天真无邪」的叙述自己上国中一年级那一段日子的遭遇。
这个「白痴」,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白痴。学术上界定的「白痴」,通常指智商在二十五以下,而智力发展始终停留在两岁幼儿的程度。
这个被老师、同学称为「白痴」的男孩子,毕业自国小的启智班,智商有七十,而且可以与人沟通,属于「可教育性的智能不足」。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这种智能上的弱势,却引来周围的人对他的嘲弄和虐待。
书中的「白痴」,心中只有单纯的快乐和害怕。他对自己的遭遇并不感到痛苦,对自己的未来也不感到忧虑。他是善良的,对世界不怀敌意。他那令人读来鼻酸的「自述」,不含一丝控诉味,却能促使我们深深的反省。
一切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更何况是同属人类的弱智者。但是我们的社会一向是怎样对待他们呢?我们排斥他们,远远的避开他们,甚至嘲弄虐待他们,看起来像一群豺狼。更野蛮的是,我们对弱智者的亲人也加以歧视,仿佛这些亲人都「身染恶疾」。这种迫害,造成了出现在书中的人间悲剧:母亲一心想隐瞒她有一个弱智的儿子,妹妹不让人知道她有一个弱智的哥哥。
不过,书中也出现了真正的勇者。班长林佳音,在众人面前挺身保护「白痴」。同学「跛脚」,处处为「白痴」争取公平的待遇,愿意成为「白痴」一辈子的好朋友。他们高贵的行为,使我们不能不承认:爱是一种勇气!
只有爱,才能包容一切。只有爱,才能弥补人间一切的缺陷。
弱智者最大的不幸,甚至不是来自社会的歧视,而是来自得不到亲人光明正大的爱、无愧于心的爱。有一位母亲,带着她弱智的儿子到医院去看病,周围的人很好奇的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母亲很坦然的说:「这是我的儿子。他最需要一个照顾他一辈子的人。我就是那个人!」
读王淑芬女士的这本书,最大的感动来自她所激励的这种有勇气的爱。她是一位忠实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她能这样生动的描写智能不足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中的种种遭遇,相信跟她的观察和同情有关。因此,我对这本书的定位是:这不是一本一般性的控诉书,而是一本能够激励勇气的文学创作。
作者序
他不是白痴
如果有人问我,我有优点吗?我一定会不假思索,马上回答:「有的,我有同情心。」我很自豪自己的这项优点,我觉得它比长得美、脑筋灵光更可贵。
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有些人会做出一些令人摇头甚至发指的残酷行为。孟子曾说,人天生具有四种美德,其一就是「恻隐之心」。一个人,在面对比自己弱势的对象时,居然会出口嘲讽,出手加害,那与生俱有的同情心是如何泯灭的?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内,有一群「有点笨又不太笨」的学生,一直是我关照的对象。根据智力测验的区分,凡是智商在七十五至五十的,是「可教育性智能不足」,四十九至二十五的,是「可训练性智能不足」,至于低于二十五的,便是「养护性智能不足」。目前,国内的特殊教育,多收受中、重度学生,那些「可教育性」,或者一些边缘的学生,有时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许多课业成就低落、社会技能差、适应不良的学生,因为「未达标准」,进不了启智班、启智学校就读。他们只好流落在普通班级,跟大家一样上、下学,吃便当。只不过,他们往往是班级的「客人」,来「坐坐」罢了。因为,他们听不懂教材,学不来同学的游戏,搞不懂种种学习上的规则。他们一年一年换教室、升级,唯一不换的,是永远得不到老师的关怀;很无奈的,老师教导其他学生也已心力交疲啊。当然也得不到同侪间的尊重,他一定有个「阿达、阿呆、大头」之类的绰号。
我小学高年级时,曾和一个智能不足的男同学有过令我难忘的友谊。每当我和那个高大整洁(他的妈妈每天都帮他打理得干干净净)的李生结伴回家,到巷子口时,他就高喊一句:「阿王,再见。」然后,挥挥手,给我一个很开心的笑。我一直认为,那种单纯的情谊,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可是,他在班上,总是扮演被欺负的角色,男生老爱指使他做各种坏事,捉弄他。他常常哭,一个块头那么大的男孩哭起来,声音当然也是惊天动地。看着他哭,我心里就想:「以后,我会替你报仇。」
我之所以写这本书,就是想替那些智力发展比较迟缓的人,说几句话:「请你不必嘲笑我,因为我听不懂;请你给我一些帮助,让我多认得几个字,学会一两样本事。聪明的你,你一定知道该对我做些什么。」
你要说我是「泛温情主义」者,我也不反对。那些滥情的文艺片、陈腔滥调的悲悯情节,却每一次都能让我热泪盈眶。我不能造桥铺路,无力参与慈善事业,只能保有一颗温软同情心,做为对世界的回馈。我很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因为看了这本书,改变了心中一些想法,不会再疾言厉色﹕「对弱者同情只会宠坏他。」
世间弱势者,哪一天被真心且长期的注目过?
说实话,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复古的风格,加上略带沧桑的色调,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台湾的某个小镇,作者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小镇的风土人情。书中的人物,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每个人都背负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主角是一个在都市打拼多年的年轻人,他回到家乡,试图寻找人生的意义。然而,他却发现,家乡早已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小镇的经济衰退,人际关系的疏离,都让他感到失望和迷茫。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渲染悲伤的气氛,而是用一种平淡的笔触,展现了小镇的真实面貌。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让人印象深刻,像是老街的招牌、田野的风景、以及人们的口音。这些细节,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台湾小镇的独特魅力。这本书读起来很慢,需要慢慢地品味。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读完的爽文,而是那种让你反复思考,回味无穷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我读了有好几次了。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故事很感人,主角的遭遇很不幸。第二次读的时候,我开始关注书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第三次读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这本书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关于爱和失去。但是,作者却用一种非常复杂的方式,将这个主题呈现出来。书中的人物,都因为爱而痛苦,也因为失去而绝望。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作者并没有试图去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而是将它们保留下来,让读者自己去思考。书中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作者用了很多台湾的俚语和方言,让故事更加真实和生动。虽然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些俚语和方言难以理解,但我却觉得它们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们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台湾的文化氛围。这本书适合那些喜欢思考人生的读者。它不会给你提供简单的答案,但却会让你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就像在夏日午后,坐在老街的冰店里,慢慢地啜饮一杯酸梅汤。故事的节奏并不急促,反而像台湾的慢生活一样,带着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作者细腻地描绘了小人物的生活百态,那些在都市角落里挣扎、努力,却又常常被忽略的人们。主角的内心挣扎和对未来的迷茫,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他不是什么英雄,也不是什么伟人,只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但正是这种平凡,才更让人觉得真实,更能引起共鸣。小说中穿插着许多台湾特有的文化元素,像是夜市的小吃、庙宇的香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台湾独特的魅力。作者的文笔清新自然,不落俗套,读起来非常舒服。虽然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看完之后,让人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这本书适合在闲暇之余,静静地阅读,慢慢地品味。它不会给你带来轰轰烈烈的感动,但却会让你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希望。
评分这本书啊,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作者那种直白、不矫揉造作的文笔,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毫无保留地倾诉着自己的想法。恨的是,故事里的人物,个个都那么…让人无力。他们不是坏人,但就是总是做出一些让人失望的决定。主角的迷茫和挣扎,看得我心里堵得慌。他总是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他渴望成功,但又害怕失败;他想要爱情,但又不敢付出真心。这种矛盾的心态,其实也是很多现代人的写照。作者并没有试图去美化这些人物,而是将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或许就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吧。它没有告诉你应该如何生活,而是让你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书中的场景描写也很有意思,作者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台湾都市的另一面。那些隐藏在光鲜亮丽背后的阴暗角落,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们,都得到了作者的关注。这本书读完之后,会让你对人生有更多的思考,也会让你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一个下雨的夜晚读完的。当时,我坐在窗边,听着雨声,看着书中的文字。故事的情节,就像雨水一样,缓缓地流淌着,浸润着我的心田。主角是一个在台湾的年轻女性,她面临着人生的种种选择。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她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作者用一种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角的内心世界。她对爱情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的无奈,都得到了作者的深刻的刻画。书中的一些场景描写,也让人印象深刻,像是台北的咖啡馆、垦丁的海滩、以及夜市的喧嚣。这些场景,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台湾的活力和魅力。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本书适合那些正在迷茫和困惑的年轻人。它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鼓励,让你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