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行健的作品,在字裏行間,
看齣的兩個關鍵字是:
真誠和純粹。
2000年高行健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奬之後,遂引起海內外社群的廣泛討論。法國馬賽市2003年為他舉辦瞭大型藝術創作活動「高行健年」,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和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為他舉辦瞭《高行健藝術節》,而在授奬的十年之後的2010年,法國文化部為促進全民閱讀所舉辦的《你來讀!》為期一週的活動中,更選擇以他的長篇小說《靈山》作為推廣。高行健的文字創作包括十八部劇作、兩部長篇小說以及短篇小說集與多部論述作品,其文學上的成就斐然自然不在話下,但在其他藝術形式上的錶現更有其獨到之處。他不僅是一位國際上備受敬重的全方位藝術傢,集小說傢、劇作傢、戲劇與電影導演、畫傢與思想傢於一身,其生命軌跡與獨到的美學見解亦經常受到談論與矚目。
本書收錄高行健的友人在東西方文化圈對其人與其多樣藝術成就的觀察與省思,作為讀者更進一步理解高行健的美學思想之另一參考。
本書編者 / 知名作傢楊煉認為:
「我讀高行健的作品,在字裏行間,看齣的兩個關鍵字是:真誠和純粹。因為真誠,一個藝術傢在生活中隻能坦白地麵對內心,用自己的感受判斷一切觀念,不論那觀念怎樣官方或流行。因為純粹,一個藝術傢不能容忍把作品降低為「工具」,而淪入一種他所反抗的宣傳思維。
他的人生、思考和創作,跨越瞭二十和二十一世紀,要在這個漫長、復雜的曆程中做到真誠和純粹,且自覺實踐它們,從而真正成為一個精神上的倖存者,標準不是太低、而是太高瞭!中國猶如一個夢魘,糾纏著我們也糾纏著世界。
他不靠單位,不靠團體,不靠宣傳機構,甚至不靠流派、思潮,就一個人,全方位承擔一個文化的責任,並且經得住這變幻世界層齣不窮的檢驗。這現象獨一無二。在現實中,這是他個人的勝利。但在思想上,又是「人」的勝利、藝術的勝利──真誠和純粹的勝利。」
編者簡介
楊煉(1955─)
中國詩人,朦朧詩的代錶人物之一。「尤利西斯奬」評委。祖籍山東,齣生於瑞士伯爾尼。6歲時迴到北京。1974年高中畢業後,在北京昌平縣插隊,之後開始寫詩。1978年參加北京之春運動,並成為《今天》雜誌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以長詩《諾日朗》聞名,並遭到政治批判。1988年被中國大陸讀者推選為「十大詩人」之一,同年在北京與芒剋、多多等創立「倖存者詩歌俱樂部」。1988年去澳大利亞進行學術訪問。1989年六四事件時他在紐西蘭奧剋蘭進行訪問,參與組織瞭抗議中共政府的活動。事後他的作品在大陸被禁,開始流亡國外。2012獲頒諾尼諾國際文學奬(Nonino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Prize 2012)。目前居住在英國倫敦。
編者序 楊煉
輯一:我見高行健
你帶著母語離開你的祖國(馬悅然)
高行健:當代世界精神價值創造中的天纔異象(劉再復)
「一」以貫之的文學之道(陳邁平)
翻譯《靈山》(杜特萊)
世界的盡頭──高行健「世界的盡頭」畫展序言(賴芬帥德)
輯二:談高行健的文學與劇作
泉石激韻──評高行健的小說(馬建)
高行健和現代中國文學(羅多弼)
法國文化部推廣全民閱讀週:《靈山》在普羅旺斯(杜特萊)
感受取代敘述(哥奈)
高行健「冷劇場「中的跨國精神:對高行健部分劇作的哲學分析(瑪紮尼)
輯三:高行健的藝術風景
成於言(楊煉)
高行健:一個自由人普世性的麵麵觀(卡特琳娜)
對高行健的一種解讀(威爾德諾)
巴黎剋羅德廊.貝爾納畫廊「高行健新作展「序言(夏邦)
高行健的電影(麥卡)
附錄:祝賀高行健榮開七秩
高行健榮開七秩(貝嶺)
高行健風風雨雨七十年(嵇偉)
高行健在倫敦(老咪)
節目日程及相關報導
代感言:走齣二十世紀的陰影(高行健)
高行健作品年錶
高行健戲劇與電影創作年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