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行健的作品,在字里行间,
看出的两个关键字是:
真诚和纯粹。
2000年高行健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遂引起海内外社群的广泛讨论。法国马赛市2003年为他举办了大型艺术创作活动「高行健年」,法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和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为他举办了《高行健艺术节》,而在授奖的十年之后的2010年,法国文化部为促进全民阅读所举办的《你来读!》为期一週的活动中,更选择以他的长篇小说《灵山》作为推广。高行健的文字创作包括十八部剧作、两部长篇小说以及短篇小说集与多部论述作品,其文学上的成就斐然自然不在话下,但在其他艺术形式上的表现更有其独到之处。他不仅是一位国际上备受敬重的全方位艺术家,集小说家、剧作家、戏剧与电影导演、画家与思想家于一身,其生命轨迹与独到的美学见解亦经常受到谈论与瞩目。
本书收录高行健的友人在东西方文化圈对其人与其多样艺术成就的观察与省思,作为读者更进一步理解高行健的美学思想之另一参考。
本书编者 / 知名作家杨炼认为:
「我读高行健的作品,在字里行间,看出的两个关键字是:真诚和纯粹。因为真诚,一个艺术家在生活中只能坦白地面对内心,用自己的感受判断一切观念,不论那观念怎样官方或流行。因为纯粹,一个艺术家不能容忍把作品降低为「工具」,而沦入一种他所反抗的宣传思维。
他的人生、思考和创作,跨越了二十和二十一世纪,要在这个漫长、复杂的历程中做到真诚和纯粹,且自觉实践它们,从而真正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倖存者,标准不是太低、而是太高了!中国犹如一个梦魇,纠缠着我们也纠缠着世界。
他不靠单位,不靠团体,不靠宣传机构,甚至不靠流派、思潮,就一个人,全方位承担一个文化的责任,并且经得住这变幻世界层出不穷的检验。这现象独一无二。在现实中,这是他个人的胜利。但在思想上,又是「人」的胜利、艺术的胜利──真诚和纯粹的胜利。」
编者简介
杨炼(1955─)
中国诗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利西斯奖」评委。祖籍山东,出生于瑞士伯尔尼。6岁时回到北京。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昌平县插队,之后开始写诗。1978年参加北京之春运动,并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以长诗《诺日朗》闻名,并遭到政治批判。1988年被中国大陆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同年在北京与芒克、多多等创立「倖存者诗歌俱乐部」。1988年去澳大利亚进行学术访问。1989年六四事件时他在纽西兰奥克兰进行访问,参与组织了抗议中共政府的活动。事后他的作品在大陆被禁,开始流亡国外。2012获颁诺尼诺国际文学奖(Nonino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Prize 2012)。目前居住在英国伦敦。
编者序 杨炼
辑一:我见高行健
你带着母语离开你的祖国(马悦然)
高行健:当代世界精神价值创造中的天才异象(刘再复)
「一」以贯之的文学之道(陈迈平)
翻译《灵山》(杜特莱)
世界的尽头──高行健「世界的尽头」画展序言(赖芬帅德)
辑二:谈高行健的文学与剧作
泉石激韵──评高行健的小说(马建)
高行健和现代中国文学(罗多弼)
法国文化部推广全民阅读週:《灵山》在普罗旺斯(杜特莱)
感受取代叙述(哥奈)
高行健「冷剧场「中的跨国精神:对高行健部分剧作的哲学分析(玛扎尼)
辑三:高行健的艺术风景
成于言(杨炼)
高行健:一个自由人普世性的面面观(卡特琳娜)
对高行健的一种解读(威尔德诺)
巴黎克罗德廊.贝尔纳画廊「高行健新作展「序言(夏邦)
高行健的电影(麦卡)
附录:祝贺高行健荣开七秩
高行健荣开七秩(贝岭)
高行健风风雨雨七十年(嵇伟)
高行健在伦敦(老咪)
节目日程及相关报导
代感言:走出二十世纪的阴影(高行健)
高行健作品年表
高行健戏剧与电影创作年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