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愿安逸的冲动,召唤每个年轻的心!
《当代英雄》是一部探索心灵的小说,形式上集游记、日记、忏悔录于一体,包含了五篇互涉的小说〈贝拉〉、〈马克辛.马克辛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以及两篇序文,故事由三位叙事者交织讲述,融成一个风格独特的故事盛宴。它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非韵文体),开创了俄国小说体裁形式的新局,也丰富了心理分析的深度,影响并造就了后辈杜斯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作家。
「当代英雄」是个外表冷静内心狂热的恶魔般人物,体现在小说主角俄国驻高加索军官佩乔林的身上,事实上也映照出整个时代社会的诸多恶习,综合出一副尖刻却又动人的心灵样貌,甚至跨越了时空,让活在现今的我们亦自觉到心中那不为人知的一面正蠢蠢回应着。佩乔林拥有无比的意志力,竭尽所能地对抗虚伪的社会,也对抗矛盾的自我。他玩世不恭,粗暴地剥开世俗的虚假价值观,恣意挥霍自己的复杂心灵,欺骗女人的感情,嘲笑男人的友情,讥讽政府的专横,他玩弄整个时代社会,也与内在自我相互争斗,真诚地揭露自己的虚无可悲。
我回顾往事,经常自问:为什么我不想走命运开给我的那条路?
那里有清静的欢乐与心灵的平和等待着我……不,我不愿安于这种命运!
正是这份永不耽于安逸的冲动、至高无上的自由意志,召唤着每个时代年轻的心。
作者莱蒙托夫是俄国大诗人,他是说故事的天才,也是探索心理的恶魔,笔触细腻,对话机锋,独白深刻,小说视角从外部旁观到内省自观,使读者一步步进入到「当代英雄」的内心世界,同时在优美文字中感受到高加索的绝世风情、爱情冒险的危险关系,以及他那傲睨命运的自由意志。
本书特色
◎台湾首度翻译出版,每个时代都值得一读再读的俄国心理小说经典
◎世界级作家同声赞誉,创作人必备的案头书:启发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心理分析,滋养托尔斯泰的写作风格,令契诃夫奉为文学创作范本,影响台湾作家郑清文写出《现代英雄》
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莱蒙托夫 Mikhail Lermontov, 1814-1841
继普希金之后俄国最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心理小说的艺术手法影响俄国至今。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退役军官,传说是苏格兰贵族移民至俄国的后裔,母亲出身显赫贵族家庭,这段婚姻不被祝福,母亲早逝,父亲争取抚养不成被迫离开,作家从小由外祖母抚养。就读贵族中学期间,因沙皇视察时不满过分自由的风气而下令改制为普通中学,他便退学明志,随即考入莫斯科大学,但一年后与教授争吵而离校,转读彼得堡的军校,毕业后成为近卫军骠骑兵团军官,展开漂泊的军旅人生。创作上,十四岁开始写诗,一八三七年为普希金决斗身亡而发表〈诗人之死〉才扬名文坛,诗中谴责沙皇的宫廷权贵,因此激怒政权,被流放至高加索驻守边防,在二十七岁那年与人决斗身亡。多舛的人生经历、沉郁的性格和不羁的自由意志,使他的创作独树一格,包括数百首抒情诗歌、叙事诗、戏剧、小说,重要作品有戏剧《化装舞会》、叙事诗《童僧》、叙事诗《恶魔》、小说《当代英雄》等。
译者简介
丘光
国立政治大学东语系俄文组毕业,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语言系文学硕士。译作有:《堕天使暗杀组》、《幽巡者》(合译)、《带小狗的女士:契诃夫小说新选新译》、《当代英雄:莱蒙托夫经典小说新译》。
作者序
当代英雄
每一本书的序文,既是最先也是最后的产物,它或作为创作意图之说明,或作为答覆评论之辩护[译注1]。然而,不论是道德意图或报刊攻讦往往都不是读者关心的重点,因此他们通常不读序文。这在我们国家,很遗憾尤其如此。我们的阅听大众还太年轻、太天真,如果在寓言的结尾没找到道德训诫,他们就无法理解文章要说什么。他们看不透玩笑,感受不到嘲讽,只能说他们被教育得太差。他们还不知道,在一个正经的社会或一本正经的书里,不可能会出现公然辱骂的情节。在当代文化发展下有一种更犀利的武器应运而生,它几不可见,但仍致命,它藏身在谄媚的外衣之下,却带来难以抵挡的精准打击。我们的阅听大众活像乡巴佬,偷听到分属敌对政府的两位外交官谈话后,还真会相信他们俩会为了彼此最亲密的友谊而回去欺瞒自家政府。
这本书不久前才亲身经历过这种不幸,一些读者甚至报刊只看到书名便望文生义轻信了[译注2]。另一些读者则觉得,怎么把像当代英雄这么不道德的人物当作他们的榜样,因此感到非常受辱,而且还挺认真看待;更有其他读者非常敏锐地指出,作者是在描绘自己和周遭熟人的形象……老套又可怜的笑话!但是,显然罗斯[译注3]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这个国家里一切都推陈出新,除了类似的荒唐事一再重复。在我们所有的神奇童话里,就算最迷人的童话故事,也未必躲得开意图人身攻击的指责!
慈善的阁下,当代英雄正是一幅肖像,但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一幅集合我们整整一代人充分发展出的恶习所组成的肖像。你们又要跟我说,人不可能这么坏,那么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们相信所有悲剧或浪漫剧中的恶人可能存在的话,为何你们不信佩乔林[译注4]真有其人呢?如果你们会欣赏更可怕更丑陋的虚构人物,那为何此人的性格,甚至跟虚构人物没两样,就得不到你们的同情怜悯呢?莫非他比你们心里所想的还更真实?……
你们会说,这个故事里道德不彰?对不起,人们的甜食已经餵得够多了,他们也因此吃坏了肚子:需要一点苦药和苛刻的真理了。而你们倒别以为,之后本书的作者哪天会妄想成为人类恶习的矫正者。老天啊,救救他别这么无知吧!他只是要描绘出他所理解的,以及他和你们不幸太常遇见的当代人,借此娱乐而已。毛病一旦指出来就够了,要怎么治疗--只有上帝才知道!
译注
1.这篇作者序写于一八四一年春,补刊在这年出版的本书第二版中,借以回覆舆论及沙皇尼古拉一世对初版的恶评。
2.当代英雄的俄文原意有:当代的主角、典型人物或英雄。
3.罗斯是俄罗斯的古称,在文学语言中有崇敬的感觉,在此增加了嘲讽的强度。
4.佩乔林是这部小说的主角,姓名语源出自俄国北方一条河的名称--佩乔拉河(Pechora)。
这本《当代英雄:莱蒙托夫经典小说新译》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触及灵魂的作品情有独钟,而莱蒙托夫的作品,恰恰是这样的存在。这一次的翻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将这些经典带到了我的面前。它没有使用华丽辞藻去堆砌,而是用朴实却充满力量的语言,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呐喊。我常常在阅读中停下来,思考书中所描绘的那些关于自由、理想、以及生命意义的诘问。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普遍性,而莱蒙托夫的回答,虽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却依然能给我带来深刻的启示。感觉就像是,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窗户,让我看到了那些被日常琐事掩盖的真实情感和深层渴望。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文学经典往往带着一层厚重的滤镜,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当代英雄:莱蒙托夫经典小说新译》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层隔阂。这次的翻译,真的非常“接地气”,却又不失原著的格调。它的语言风格更加平实,更贴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这让我能够更轻松地进入故事的语境,去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我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解读那些晦涩的词汇或者复杂的句式,而是可以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故事情节的推进和人物的情感变化上。这对于我这样的非文学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莱蒙托夫作品中蕴含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那些关于爱情、荣誉、命运的永恒主题,在新的译本中显得尤为鲜活和 relatable。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去感受、去思考,去与书中的人物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
评分读罢《当代英雄:莱蒙托夫经典小说新译》,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激动。这不仅仅是一本翻译作品,更像是一次与经典灵魂的深度对话。我一直觉得,好的翻译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读者与原著。而这次的翻译,无疑是一座坚固而美丽的桥梁。它没有试图去“现代化”莱蒙托夫的语言,而是用一种极为尊重原作精神的方式,让古老的文字焕发出新的光彩。我特别欣赏译者在处理那些充满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意象和情感时所展现出的细腻与功力。那些微妙的情绪,那些难以用直白语言表达的内心波澜,都被恰如其分地捕捉和传达了出来。阅读时,我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特有的忧郁与浪漫,甚至能闻到仿佛来自北方荒原的寒冷气息。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莱蒙托夫笔下的人物,如佩乔林,有了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认知。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文学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个体,他的孤独、他的叛逆、他的迷惘,都如影随形,触动着我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评分这本《当代英雄:莱蒙托夫经典小说新译》的出现,简直是给我的阅读生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一直以来,我对莱蒙托夫这位俄罗斯文学巨匠的作品心生向往,但那些古老、略显晦涩的译本,总让我望而却步。这次的新译本,真的让我眼前一亮。翻开书页,首先感受到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语言的鲜活感。那些曾经被认为拗口、生涩的句子,如今变得流畅、自然,甚至带着一股现代的节奏感,仿佛这些经典故事就发生在昨天。我最喜欢的是它在保留原著深邃思想和艺术魅力的同时,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阅读过程中,我不再需要时刻停下来查阅生僻词汇或者费力去理解曲折的句式,而是可以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故事的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中。这种阅读体验的提升,让我对莱蒙托夫笔下的那些深刻的哲学思考、人性的挣扎以及俄罗斯社会风貌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体悟。感觉就像是有一个经验老道的向导,带着我重新走进了莱蒙托夫的世界,而这一次,我不再是迷路的旅人,而是可以更自由地探索其中的奥秘。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细细品味每一个章节,感受文字背后蕴含的力量。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翻阅《当代英雄:莱蒙托夫经典小说新译》之前,我对于莱蒙托夫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俄国文学巨匠”这个标签上。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新译本,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力度,将我拉入了那个时代的俄罗斯社会,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人物的爱恨情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译者在保持语言的纯粹性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那些原本可能被解读为“矫揉造作”的描写,在新的翻译下,显得自然而富有诗意。我尤其喜欢它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腻刻画,每一个微小的动作,每一个眼神的流转,都被赋予了深远的含义。这让我看到了莱蒙托夫作为一位深刻的心理学家的一面,他对人性的洞察力,至今依然能够引发强烈的共鸣。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进行促膝长谈,他用他的智慧和经历,为我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