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期追踪华语语系文学作家的创作动态,诠释文字书写背后的意义指向。讨论的作者群横跨中国、台湾、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其中包括张爱玲、平路、心岱、郝誉翔、蒋韵、余华、陈大为、李宗舜与黄远雄等。所涉及的论述有电影、小说、散文与新诗。这些论述,在跨域和跨类间,形成一种无声的交响,或对话,并以华语组构了一个文学的共同想像。
作者简介
辛金顺
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拉曼大学中文系。曾获中国时报新诗首奖、台北文学奖新诗首奖和散文优选奖、中央日报新诗特优奖、梁实秋散文特优奖、府城文学新诗首奖、桃城文学新诗首奖、台中文学新诗奖、全国学生文学奖、台湾省古典诗词首奖等;着有诗集:《风起的时候》、《最后的家园》、《诗图志》、《记忆书册》、《说话》、《在远方》,散文集:《江山有待》、《一笑人间万事》、《月光照不回的路》,博士论文:《中国现代小说的国族书写:以身体隐喻为观察中心》,及主编《时代新书:中国现代小说选读》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