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选录的十五位民国初年的现代名家,包括鲁迅、刘半农、许地山、冰心、周作人、朱自清、胡适、徐志摩、巴金、林语堂、茅盾、郁达夫、沈从文、老舍、丰子恺等,皆是一时之选,他们的文字或朴实简洁,或幽默讽刺,字里行间皆流露真情实感,充满哲思,是值得细心阅读、用心体会的散文佳作。
国学大师吴宏一教授深入解读每篇范文的构思、风格、文字运用及作法,并对作者创作此文的时代背景或个人境遇加以说明,同时例举其他相关体裁的作品来作唿应,有助于读者了解文章的意涵与旨趣,不但对写作方面有实质的帮助,更是提升国语文能力的优良辅助读物。
作者简介
吴宏一
台湾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台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毕业,国家文学博士。曾任台大中文系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筹备处主任、中正大学筹备处顾问、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曾主编教育部国立编译馆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并担任台、港、大陆等地多种学术期刊之编审顾问;曾获美国学术交流基金会资助,赴美访问一年,并曾担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华文顾问;曾获台湾国科会杰出研究奖、国家文艺奖(文学理论类),香港研究资助局多次研究资助等。
已出版:《清代诗学初探》、《清代词学四论》、《清代文学批评论集》、《诗经与楚辞》、《白话诗经》、《先秦文学导读》、《仪礼乡饮酒礼仪节简释》、《论语新绎》、《中国文学鑑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品)》等专书三、四十种,学术论文约百篇。除研究中国文学及古代文献外,也从事新文艺创作,出版过《回首》、《微波集》、《波外》、《合唱》、《留些好的给别人》等诗文集,作品曾被选入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等地语文教科书。
前言 5
第1讲
鲁迅 自言自语 7
第2讲
刘半农 饿 29
第3讲
许地山 落花生 43
第4讲
冰心 寄小读者(七) 53
第5讲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 71
第6讲
朱自清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85
第7讲
胡适 差不多先生传 97
第8讲
徐志摩 翡冷翠山居闲话 111
第9讲
巴金 海行杂记二则 127
第10讲
林语堂 春日游杭记 141
第11讲
郁达夫 故都的秋 165
第12讲
茅盾 白杨礼赞 181
第13讲
沈从文 桃源与沅州 193
第14讲
老舍 我的母亲 217
第15讲
丰子恺 口中剿匪记 237
附录
析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51
校后记 263
要写好文章,必须先有鑑赏作品的能力。要有鑑赏作品的能力,不能不先从阅读名家佳作开始。
阅读名家佳作,一定要细心、用心。如果囫囵吞枣,那无异是食珍馐而不知味,入宝山而空手回。只有细心阅读,用心体会,才能明白为什么名家是名家,佳作是佳作。
这本书所选的,都是民国初年现代名家的散文佳作。民国初年的着名作家,勇于创新,风格多样,对后来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着作,值得我们细心阅读,用心体会。唯有如此,才可能使我们从中培养鑑赏作品的能力,认识文章写作的技巧。
希望你喜欢这本书,也希望它对你的阅读与写作,有实际的帮助。
这本《从阅读到写作:现代名家散文十五讲》真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写作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好像只有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才能写出优美的文字。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枯燥的写作教程,而是通过分析十五位现代名家的散文作品,一步步地揭示了他们是如何从阅读中汲取灵感,再将这些内化为自己独特的笔触的。书中的例子非常详实,每一篇分析都像是一次深入的文学之旅,让我跟着作者的思路,一点点拆解名家作品的精妙之处。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意境的营造”的那一讲,作者用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将抽象的文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能看到作者笔下的山川河流,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比单纯背诵写作技巧要有效得多。而且,它鼓励我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去感受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再将这些感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人写作的书,更是一本教人如何更细致地去感知世界、去热爱生活的书。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里介绍的方法,用自己的笔触去记录那些触动我的瞬间。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启发”!《从阅读到写作:现代名家散文十五讲》不是一本告诉你“必须怎么做”的书,而是一本让你“看到可能性”的书。它选择的十五位现代名家,每个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从汪曾祺的闲适淡雅,到余光中的意境深远,再到龙应台的真挚有力,每一位都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散文创作的不同维度。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他们的作品,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作品背后的创作思维和情感内核。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细节的捕捉”那一章的分析,作者列举了某位作家如何通过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不起眼的场景,来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和时代背景,让我惊叹于文字的魔力。它让我明白,好的写作,不在于堆砌辞藻,而在于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对细节的精准把握。读完这本书,我不再畏惧写作,而是充满了尝试的勇气。我开始尝试用更专注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去记录那些让我心动的瞬间,并试着用书中学到的方法去组织语言,去表达我的感受。这本书让我明白,写作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源于生活,忠于内心的真实表达。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写作的书太多了,良莠不齐。但《从阅读到写作:现代名家散文十五讲》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的切入点非常独特,不是从宏观的写作理论入手,而是聚焦于“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十五位现代散文大家的作品作为载体,层层深入地剖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情感的传递”的论述,作者通过对某位作家如何运用细腻的比喻和委婉的叙述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详细解读,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觉得写作需要华丽的辞藻,但这本书告诉我,最动人的文字往往是那些最真挚、最贴近人心的。它引导我去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如何才能在文字中引起读者的共鸣。书中提供的写作练习也很有启发性,不是那种死板的任务,而是鼓励我去尝试模仿,去借鉴,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每次读完一讲,我都会觉得自己的内心仿佛被洗涤了一般,对文字的理解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指导我如何从一个懵懂的读者,蜕变成一个有灵气的写作者。
评分坦白讲,作为一名对文学充满热情但写作技巧略显生疏的读者,《从阅读到写作:现代名家散文十五讲》就像及时雨一样。它并非那种空洞的理论堆砌,而是将抽象的写作技巧,巧妙地融入到对十五位现代名家散文作品的深度剖析之中。每一讲都像是一次与大师对话的旅程,我得以窥见他们是如何从日常生活、阅读积累中汲取养分,最终化为笔下生辉的篇章。书中对“叙事结构”的讲解尤为精彩,它通过对比不同作家在组织材料、设置悬念、推进情节上的不同手法,让我深刻理解了结构对于一篇散文的重要性。我之前写作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虎头蛇尾”,这本书恰恰解答了我的困惑。它教我如何构思,如何组织,如何让文章的脉络清晰,引人入胜。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关于“语言的节奏感”的讨论,让我体会到文字不仅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是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写作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表达方式,而是开始尝试运用不同的结构和节奏,来呈现更丰富的内容。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唤醒”我内心写作欲望的书。《从阅读到写作:现代名家散文十五讲》没有给我设定条条框框,而是以一种非常“随和”的方式,邀请我一同走进散文的世界。它挑选了十五位风格各异的现代大家,通过对他们经典作品的解读,展示了散文创作的无限可能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意象的运用”那一讲,作者细腻地分析了某位作家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意象,来构建文章的情感基调和艺术氛围。这让我明白,好的散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意象的组合,是情感的凝聚。它让我学会了去观察,去发现那些可以成为“意象”的元素,并尝试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中。这本书还强调了“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它鼓励我写自己真正感受到的东西,用最真诚的语言去表达。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害怕落笔,而是充满了表达的冲动。我开始尝试用更具象、更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来描绘我所见所感,让我的文字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我内心世界的延伸。这本书让我觉得,写作是一件充满乐趣和创造力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