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王明道先生乃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會的代錶人物,主張基要派神學,重視聖經教導及基督徒生活,反對自由派神學,斥責教會與世界中的種種罪惡,本書多處引用經文,懇切闡述基督教基要真理,其言行遺寶足以供後代世人楷模學習。
本書以「神的旨意」、「耶穌是誰?」、「忠告守望的人」、「我們是為瞭信仰」四個主乾,闡述他對信仰的個人觀點,文中他以時代先知的身分,責備教會的罪惡和斥責假先知背道的言行。在信仰上堅持不妥協的立場,對神忠心的形象,巍然屹立,影響韆韆萬萬的人。
作者簡介
王明道(1900年~1991年)
北京人,20世紀中國基督教會的代錶人物,嫉惡如仇,剛正不阿,為信仰甘心受苦,是個寜願坐穿牢底也不違背自己良心的基督徒鐵人。主張基要派神學,重視聖經的教導和基督徒生活,反對自由派神學,斥責教會與世界中的種種罪惡。從1927年起,他發行〈靈食季刊〉共28年,發錶很多有影響力的文章。從1933年起,他在北京建立並牧養基督徒會堂共22年。因反對自由派神學和三自教會,於1955年被逮捕。1980年獲釋,但從未平反。1991年在上海安息主懷。
代序
第一捲 神的旨意
神的旨意
兩方麵的工作
等候神
嚮神盡忠莫顧人情
如何知道神的旨意(譯)
神的旨意(譯)
願你的旨意成就(譯)
遵行神的旨意(譯)
第二捲 耶穌是誰?
耶穌是誰?
基督是什麼意思?
耶穌為什麼未曾作王?
為什麼稱基督為神的兒子?
如何知道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
我們因信耶穌基督得瞭什麼?
《重生真義》自序
第三捲 忠告守望的人
忠告守望的人
守望的人到那裏去瞭?
禍哉不忠心的牧人!
可哭的事!
靈工芻言
傳道人的生活
三種僕人
真傳道士與假傳道士的比較
竪起你的脊骨來
倚靠組織的失敗(譯)
怎樣能作一個好傳道士
神要忠心,不要工作
好危險的一件事!
一個模範的神僕
一個嚴重的警告
忠告教會中的領袖
再忠告教會中的領袖
我可以差遣誰呢?
先知的使命與睏難
宋尚節先生去世瞭
第四捲 我們是為瞭信仰
我們是為瞭信仰
靈食季刊的發刊語和路德馬丁的一篇禱文
真僞福音辨再版序
二十五年
真理呢?毒素呢?
一個重要的真理
順從人呢?順從神呢?
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
堅決的態度與勝利的人生
我們是為瞭信仰!
代序
但遵神旨 莫問前程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四34)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六38)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隻要照你的意思』。」(太廿六39)
「第二次又去禱告說:『 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太廿六42)
「所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 神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瞭身體。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那時我說:神啊,我來瞭,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捲上已經記載瞭』。」(來十5-7)。
讀瞭以上的幾段經文,我們看見我們的主在世上的時候最注重的事就是遵行神的旨意。世上的人都認為吃飯是最要緊的事,我們的主卻說祂的食物是遵行神的旨意、作成神的工。祂又說祂從天上降到地上最大的任務就是照神的旨意行。寫希伯來書的人也述說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曾說:「神啊,我來瞭,為要照你的旨意行。」當我們的主在客西馬尼園中禱告的時候,想到那可怕的苦杯,祂實在不願意喝。祂呼求祂的父使這個杯離開祂。就在這個時候,祂仍是願意遵行神的旨意,因此祂接著禱告說:「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隻要照你的意思。」我們中間任何一個人若處在這個時候,也要懇切的呼求神把這一杯撤去。縱使我們明知道神的旨意一定要我們喝,我們也要迫切的哀求祂撤去,因為這一杯實在太苦瞭。我們的主卻不這樣。祂自己固然不願意喝這一杯,祂卻對祂的父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接著祂存著順服的心說:「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隻要照你的意思。」在第二次禱告的時候,祂的順服又進瞭一步。祂說:「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這時候祂不再求父將這杯撤去,隻求父成全祂的意旨。祂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學習瞭順從父的旨意。
是,我們的主就是這樣願意遵行神的旨意,祂不但以遵行神的旨意為本分,祂也以遵行神的旨意為享受、為樂事。祂不是勉勉強強的去遵行神的旨意,祂是歡歡喜喜的去做這件事。祂願意遵行神的旨意像我們願意吃飯一樣,聽祂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毫無可疑的,我們的主應付任何難題、處理任何事物的時候,都本著這一個重要的原則--「是不是神的旨意?」祂處理任何難題的時候,都不考慮祂個人的利害、得失、榮辱、毀譽、禍福、窮通、安危、生死。也就是因為祂不考慮這些,所以祂纔能很清楚的看齣來什麼是神的旨意,什麼不是神的旨意;看清楚以後,祂還能遵著神的旨意去行,祂真不愧稱為「神的愛子,神所喜悅的」瞭。
基督徒最大的難處並不是沒有力量遵行神的旨意,(當然這也是一個難處)乃是分辨不清楚什麼是神的旨意。這不是說神的旨意不容易明白。藉著聖經中所記載的神自己的言語,並那住在我們裏麵的聖靈,我們實在很容易明白神的旨意。但什麼時候我們一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榮辱、毀譽、禍福、窮通、安危、生死,我們的眼睛立時被這些東西所濛蔽,再也分辨不清楚什麼是神的旨意,什麼不是神的旨意瞭。如果我們心裏想要尋求利益、尊榮、幸福、安全,我們便會在不知不覺中自己欺騙自己,認為凡足以使我們達到這種目的的事都是神的旨意。如果我們心裏想要逃避損害、羞辱、禍患、危險,我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自己欺騙自己,認為凡足以幫助我們避免這些苦難的事都是神的旨意。縱使我們不這樣欺騙自己,魔鬼也要來這樣欺騙我們。但如果我們把這一切都置之度外,既不想尋求這些好處,也不想逃避這些損害,我們就可以不受這種欺騙瞭。
也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並沒有昏迷,我們的心也沒有受欺騙,我們清楚知道什麼是神的旨意,什麼不是神的旨意,但我們一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榮辱、毀譽、禍福、窮通、安危、生死,我們的裏麵便起瞭劇烈的戰爭。我們願意遵行神的旨意,但我們又想尋求利益、尊榮、幸福、安全,逃避損失、羞辱、禍患、危險。如果神的旨意和我們的願望互相符閤,那自然沒有問題瞭。但如果神的旨意和我們的願望互相衝突,我們心裏一定要發生一場劇烈的戰鬥。若是在這種戰鬥發生以前,我們沒有絲毫的準備,而且這種戰鬥又是必須速戰速決的,那麼,我們得勝的希望就很少瞭。
我們必須在戰鬥未曾臨到以前就早早準備妥當,時刻存著一種心誌,隻願意遵行神的旨意,不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榮辱、毀譽、禍福、窮通、安危、生死。遵行神的旨意能有光明的前途,我們固然要勇往前進;但如果遵行神的旨意要陷入絕境,我們也毫不猶豫畏縮。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就是不可違背神的旨意。說得再簡單一點,我們應付一切的難題和事物,應當持守一個原則--「不問利害,隻問是非。」閤乎神的旨意的都是「是」,不閤乎神的旨意的都是「非」。我們的主就是本著這個原則在世上度過瞭他的一生,我們作他的門徒的人也當如此。
本著這個原則去生活,要遭遇什麼呢?暫時的損害、羞辱、禍患、危險,是免不瞭的,但最後的結果仍是利益、榮耀、幸福、安全。我們的主因為遵行神的旨意受瞭損失,招瞭羞辱,遭瞭禍患,喪瞭性命,但就是因著祂這種順服,神使祂從死人裏復活,用右手將祂高舉,使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沒有任何人為遵行神的旨意受的損失比祂所受的更大,因此也沒有任何人從神得的賞賜比祂所得的更多。
自然我們不應當隻為求將來的賞賜和榮耀而遵行神的旨意。那種人生並沒有多大的價值。我們遵行神的旨意,是因為神愛瞭我們、救瞭我們。縱使神將來不給我們賞賜和榮耀,我們也應當遵行祂的旨意,也願意遵行祂的旨意。但祂既應許賜給我們將來的賞賜和榮耀,我們豈不應當歡歡喜喜的起來接受麼?作兒女的不應當因為希望父母給他們作新衣服、買好食物纔聽父母的話。他們聽父母的話是因為父母疼愛瞭他們、撫育瞭他們。但如果父母應許要給他們作新衣服、買好食物,他們卻拒絕不受,這是否閤理呢?
因為要遵行神的旨意,不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榮辱、毀譽、禍福、窮通、安危、生死,雖然暫時會受一些損害、羞辱、禍患、危險,但最後的結果卻是隻有利益、榮耀、幸福、安全。那些斤斤於自己的利益、榮耀、幸福、安全的人,因為想保全這些,所以不敢遵行神的旨意,結果不但喪失瞭這些,而且還陷入損害、羞辱、禍患、危險當中,最後弄得後悔莫及,徒呼負負!到那時候他們纔明白主耶穌的話是真實可信的:「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但是已經太遲瞭!
撒但不喜歡看見神的孩子們遵行神的旨意,牠韆方百計的攔阻他們、破壞他們。牠所用的方法中有兩樣最有功效的,一個是用「利」誘惑他們,另一個便是用「害」恐嚇他們。隻要他們貪「利」畏「害」,他們便會看不清楚神的旨意,就是看得清楚,他們也不肯遵行、不敢遵行。如果我們早早決定瞭一個心誌,撒但所用的這兩個詭計便要完全失效,這個心誌是什麼呢?--
「但遵神旨,莫問前程。」
王明道 1951.05.22.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