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非纷扰的现代,我们最需要一位品格榜样
看施公如何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在中国历史上,施公与包公、狄公合称「断案三公」
他展现了中国古代法官高超的刑事侦讯本领,以及不凡的气魄与风骨
他的逻辑推理能力,不亚于福尔摩斯
他对正义的追求,不输亚森罗苹
他的故事盛行百年之后,西方才有侦探小说
非看不可的经典之作!
最受小读者喜爱的畅销书作家管家琪,改写清代侠义经典公案小说《施公案》
让我们见识一代清官施仕纶的道德与勇气
本书特色
金头脑大显神威:在没有监视器、没有DNA检验、没有各式各样的科学工具的时代,施公如何只靠自己的金头脑,用观察、推理、分析的方式破案呢?
历史知识一把罩:你知道在施公生活的年代,什么是「知县」?什么是「差役」?或什么是「翰林」吗?还有,施公办案的衙门里有「师爷」、「捕快」和「书吏」,你知道他们的工作是什么吗?
作者简介
管家琪
1960 年出生于台北市,祖籍江苏盐城,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民生报记者,现专职写作,以儿童文学创作为主,着作甚丰。目前在台湾已出版创作、翻译和改写的作品逾300册,在大陆、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也都有作品出版。
她的作品曾获许多重要奖项,包括金鼎奖、中华儿童文学奖、教育厅儿童文学创作首奖、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德国慕尼黑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典藏图书等。
绘者简介
艾雷迪
1969年生于台北,主修油画与广告设计。
出版过多本漫画,绘制过多本童书,办过几次展览。
目前为专职插画家。
探案一:双尸命案
一场奇怪的梦,一个莫名的线索,竟是唯有解开「九黄」和「七猪」的谜底,才能大破离奇的命案;决定乔装混入人群私访的施公,却窃听到一处装神弄鬼的地方,他要如何抽丝剥茧,才能找到破案的关键?
探案二:欲擒故纵
一对无依无靠的母子,在族人豪夺家产的手段中,沦为牺牲品,受尽冤屈,但外柔内刚的母亲绝不放弃,一心讨回公道;深感同情这对母子遭遇的施公,会如何和「贪得无厌」斗智,伸张正义,为他们洗刷冤屈呢?
探案三:深夜访客
一名满脸怒容的壮汉,手提大刀闯入施公的书房,宣称为了主持正义,威胁施公交出官印,而十岁的小狗子意外成为人质,施公要如何才能保住小狗子的性命?
探案四:宝儿
活泼健康的十岁小男孩宝儿,被赵家的马车撞到时原只是皮外伤,但是一个多月之后突然神智不清,竟然变成了痴呆儿,这就竟是怎么回事?是遭马车冲撞留下的病根,还是另有隐情?
探案五:倩女还魂
已经死亡三个月的农家女阿莲,竟然复活了,并附身在富家女珍希的身上,这有可能吗?可是眼前的证据却是不容质疑,施公能破解这个难解的谜团吗?
作者的话
宣扬「惩恶扬善」的《施公案》 文∕管家琪
亲爱的读者,大家好!
这一本《施公探案之深夜访客》是晚清小说《施公案》的演义。所谓「演义」,就是在原着的基础之上,加入一些虚构和发挥。所以,我们还是要对原着《施公案》有一点基本的了解。
《施公案》这本书还有几个别名,包括《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施公案传》等,和不少古典小说一样,最初大概都来自于说书,后来又经过一些文人的处理,才集结成册。我们目前看到的《施公案》,都没有作者的名字,主要就是因为这本书并不是在同一个时间、也不是由同一个人完成的。
由于《施公案》宣扬「惩恶扬善」的观念,又颇迎合一般老百姓的心理,因此很受欢迎。在清末同治和光绪年间,对于社会的影响最大。全书的时代背景是设定在康熙年间,那是大清王朝难得的盛世。故事从施仕纶——也就是施公,担任扬州府江都县知县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他升任通州仓上总督为止。施公自然是全书的主人翁,而围绕着施公所发展的故事,不外乎是「审案」和「剿寇」——也就是为受冤的民众审理案件、伸张正义,以及消灭欺侮人民的盗匪。
除了施公「审案」和「剿寇」的剧情外,书中另外一个重要角色黄天霸(施忠),使得全书带着浓厚的侠义色彩,因此有人说《施公案》是中国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合流的作品。《施公案》的另外一个特色,在于施公断案大多依靠鬼魂托梦或是显灵,所以书中也弥漫着一种灵异的气氛。
客观来说,《施公案》中有一些少儿不宜的血腥内容。然而,对于喜欢看推理小说的大小读者来说,书中又确实有许多精采的段落,值得细细阅读。所以,这次我以少儿文学做为定位和角度,将过去写给成人看的《施公案》,改编成适合儿童阅读的「施公探案」系列,去芜存菁,让现代的小朋友也能一窥这本经典公案小说最精华之处。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相当新颖的写作经验,希望大家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