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讲一百句无聊的人生大道理
不如陪孩子读一篇寓言小故事
这是一本引领孩子成长的智慧经典,
更是一本增进亲子关系的睡前读物。
中国寓言故事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兼具深厚的思想内涵。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中国寓言故事,那么他就根本无法完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学,更不必说能够对中国人的思想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所以,阅读中国寓言故事,是每个人在成长中和长大后都不能错过的一件事。
如果你读过其他版本的中国寓言故事那就更好了,你会发现本书有很多不同之处——
★ 不是对原作的照搬,也不是对后人译作的模仿,而是根据原来的故事进行重新创作。作者以人的美德、智慧、盲点、缺陷、态度、思维等来组织寓言素材,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 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读来如同进行一次美的旅游。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更是有助于我们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 篇后增加了智慧点评,别看文字不多,却跳出了历史的局限,赋予了全新的意趣,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
正由于本书在同类图书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请读者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作者简介
刘志哲
教育学和心理学双料硕士,目前主要从事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
他从小就对世界各地的寓言故事充满了兴趣,经多年研究整理,终于集结成册。
和孩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编辑推荐序
前言
第一章:那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纪昌学射——实
愚公移山——坚
铁杵成针——耐
和氏之璧——韧
熟能生巧——练
破釜沉舟——绝
曹沖秤象——颖
许绾建台——敏
任公钓鱼——勇
游水之道——合
第二章:那些传说中的大师智慧
鲁班刻凤——心灵
庖丁解牛——本质
薛谭学艺——善授
师旷调琴——遵道
高山流水——知音
濮水垂钓——自由
画龙点睛——精华
折箭训子——团结
九方皋相马——灵魂
第三章:那些智力上的盲点
截竿进城——愚笨
其父善游——妄断
黔驴技穷——虚名
自相矛盾——漏洞
为猫取名——谄媚
涸辙之鱼——空话
讳疾忌医——掩饰
守株待兔——运气
掩耳盗铃——自欺
买椟还珠——本末
囫囵吞枣——利弊
一家成仙——幻想
魏人识器——偏狭
五十笑百——不自知
第四章:那些性格上的缺陷
盲人摸象——片面
蹶叔三悔——固执
邻人偷斧——多疑
揠苗助长——短视
画蛇添足——多余
叶公好龙——虚名
猴子捞月——自扰
杞人忧天——狭隘
邯郸学步——模仿
杯弓蛇影——心病
州官放火——专横
三人成虎——轻信
杀生妙计——伪善
智子疑邻——偏听
古琴何价——跟风
猩猩嗜酒——贪心
河东狮吼——强势
第五章:那些微妙的选择和道理
东食西宿——怎能两全
齐人自夸——男儿志短
祝鲍论狗——君王恩宠
黄帝遗珠——柳暗花明
棘刺猴子——洞微查意
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惊弓之鸟——闻声知意
对牛弹琴——白费口舌
心中有佛——豁达人生
不死之药——千古骗局
第六章:那些人生的态度与认识
亡羊补牢——不为晚
围魏救赵——逆思维
穷富和尚——说与做
螳臂挡车——梦无悔
匡衡凿壁——皆可能
孟母三迁——择邻栖
晏子智辩——大与小
望洋兴叹——宽与窄
二人弈子——集与散
歧路亡羊——左与右
鹓鶵与鸱——世与道
滥竽充数——真与假
第七章:那些精妙的行为与思维
千金买马——抛砖引玉
朝三暮四——本质同一
南橘北枳——因地而异
来生当爹——自取其辱
梁王嗜果——慾壑难填
膳吏辩诬——思辨求生
建筑专长——术业专攻
齐王嫁女——道理相通
狡兔三窟——进退得宜
龙王青蛙——各有其道
黄粱一梦——镜花水月
编辑推荐序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中国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一个怪物,表面上它是一个故事,情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可是当你略一沉思,却发现它突然变成了一个严肃认真的哲理;寓言故事又是一个神奇的万花筒,你既可以看见五光十色的生活,又能发现它的内在意义。说到寓言故事,就离不开中国寓言故事。
我一直认为,中国寓言故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还兼具深厚的思想内涵。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中国寓言故事,那么他就根本无法完整、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学,更不必说能够对中国人的思想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了。所以,阅读中国寓言故事,是每个人从青少年时期就必须进行的必修课。
那么,中国的寓言故事是如何产生的呢?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些有思想、有见地的人都想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表达出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特别是希望能够得到天下诸侯的青睐。那么,如何表达别人才愿意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
于是,孟子这样做了,庄子这样做了,列子也这样做了,慢慢地,寓言故事便产生了,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相对于其他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在题材上,以人物故事为主,动物故事退居次要地位;在思想上,中国寓言故事并不像西方寓言故事那样直接面对现实、具有世俗性质,而是具有浓重的政治伦理色彩;在体式上,以散文为主,侧重议论、叙事。
本书精选的寓言故事都是在中国历史洪流中沉淀下来的精华。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书中,有违背规律的「揠苗助长」,有不知变通的「截竿入城」,有得遇知音的「高山流水」,有自欺欺人的「掩耳盗铃」, 有励志向上的「愚公移山」,有讲学习方法的「邯郸学步」……这些故事无不表现了寓言的根本特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启示。基于此,作者的写作落实在开掘寓言的哲理层面上。概括地说,就是透过对一个个寓言故事的剖析和评说,用其中蕴涵的智慧来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照亮我们的人生。
现在,这块别开生面的寓言园地已经敞开了怀抱,欢迎读者朋友第一时间走进来尽情领略!
前言
了解中国寓言的第一堂课
中国寓言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具备了雏形,比伊索寓言产生的时代还要早五百多年。它是在一般譬喻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经过了一个由文词简约趋于丰富、哲理浅显趋于深刻、人物情节缺乏而趋于故事完整的演变过程。
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寓言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先秦时期的说理寓言,两汉时期的劝诫寓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嘲讽寓言,唐宋时期的讽刺寓言,还有明清时期的诙谐寓言。
先秦时期是中国寓言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代,其中以战国时代的寓言成就最高。当时的寓言作品集中在诸子散文里,为阐述不同流派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服务,被称为「哲理寓言」。比如,「揠苗助长」(《孟子》),讲了一个愚蠢的宋国人想让禾苗按照自己的意愿快快长高,就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下场。比喻违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
「滥竽充数」(《韩非子》),说的是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竽,南郭处士也来应征乐师,其实,他撒了个弥天大谎,自己压根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他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看不出什么破绽来。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愍王继承了王位。齐愍王喜欢听人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只好逃走了。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人,提醒人们只有严格把关,混事的人才会无所遁身。
此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愚公移山」(《列子》),「画蛇添足」(《战国策》)等等,也是内容生动,寓意深刻。
两汉寓言的题材和手法大多因袭先秦,其主旨是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希望透过寓言来宣传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人们劝戒,可称为「劝戒寓言」。比如,《新序》中的 「叶公好龙」,讲述了叶公爱龙成癖,可是当天上的真龙来拜访时,他立刻被吓得转身就跑,好像失了魂似的。这则寓言不单是关于喜好的问题,更深入地是关乎满足一己虚荣心的卖弄。《理惑论》中的「对牛弹琴」、《风俗通义》中的「杯弓蛇影」等也都是脍炙人口之作。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时期,文学艺术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寓言的创作也是一样。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古代寓言迎接第二个创作高潮。这一时期的寓言特点是讽刺性加强而哲理性减弱,可称之为「讽刺寓言」。比如,大文学家欧阳修写的《卖油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绝世无双,他凭借这个本领自我夸耀。卖油的老翁却不以为然,他用勺子把油倒入葫芦中,油从铜钱孔中流入,而铜钱一点也没有被沾湿,进而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讽刺了卖弄才艺,沾沾自喜的陈尧咨。这一时期,在佛经翻译中,还引进了外国部分寓言。
元末明初及明中叶以后,曾掀起两次寓言创作高潮。其特点是冷嘲热讽的笑话成分增多,其中很多寓言可称之为「诙谐寓言」。这个时期出现了的寓言作家有刘基、刘元卿等。
本书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个历史时期的古代典籍中精选了个寓言故事,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娓娓道来。这些寓言饱含着生活的经验与古人的感悟,焕发着智慧光芒和道德色彩。看过之后,你会从中领略到和其他寓言完全不同的中国古典寓言风格,体会到中国传统社会所尊崇的道德力量,进而扫除自身智力上的盲点,改正性格上的缺陷。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和其他中国寓言故事书所不同的,也是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作者用一到四个经典的字词概括出每个寓言最核心的要义,使读者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到每个寓言故事的精髓。
现在,就让我们快快翻开这本书,在无限阅读的乐趣中来学习先贤们的智慧吧!
自序
和孩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说真的,要不是女儿的请求,我是不会在我这个年龄再去翻寓言故事的……」朋友家华这样对我说道。
在我们成年人的眼中,大多数人都和家华的看法一样:寓言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我也这样认为。直到有一天,我和儿子一起读寓言,才发现寓言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和长大后都不能错过的精神食粮。
记得那次家长会回家的路上,我反覆回味着儿子国文老师的那句话:「想提高写作能力,就要引导孩子多读课外书。」
第二天是週末,我早早来到书店,几乎翻阅了那里所有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最后选中了两本寓言故事。
我带着喜悦的心情急匆匆回到家,正在做功课的儿子闻声跑了出来,愉快地问道:「老爸,买了什么好吃的要给我吗?」我故意提高音量:「两道美味大餐,够你『吃』的啦!」儿子一看是寓言故事,立刻接过来左看右看,并且不停地说:「我早就想看啦!」看着儿子欣喜若狂的样子,我又高兴又惭愧。
高兴的是,我终于买了儿子真正喜欢看的书;惭愧的是,以前我总是不断给他买各种作文辅导书,以致于儿子不愿意去读它。
把书交给儿子后,我还决定做一次全新的尝试:和儿子一起阅读!
晚上睡觉前,我把儿子叫到身边,和他分享了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有个老人在河边垂钓,一个小孩走过来观看。只见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了满满一篓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就拿出几条鱼送给他。小孩摇头表示不要,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小孩说:『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说:『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几条鱼过不了多久就会吃光,要是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了。』」
看完了故事,我正要给儿子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儿子却抢着说道:「如果那个小孩只要钓竿的话,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会钓鱼,光有钓竿是没有用的!」
听了儿子的话,我的脸微微一红,看来我很有必要多读读寓言,换换思维了。
做为家长,我常常会低估儿子的理解力。这一次,他给我上了一课,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家长和孩子之间需要相互学习,一起成长。相较之下,儿子至少有两个优势:一是记忆力好,二是看问题侷限于条框内。他的天真和好奇之心,恰恰是我所缺少的。
这个世界曾在我们儿时的心中有过自己的模样。虽然我们现在长大了、成和孩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熟了,可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还是会习惯性地想起童言无忌的时刻,
或者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自由时光。从这个角度上,寓言故事也可以给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个释放压力、放纵记忆的一个出口。
对每个孩子来说,枕着优美的寓言故事入眠,是最幸福的时刻。对每个家长来说,陪孩子度过一段温馨幸福的睡前时光,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是最美的期待。
从现在开始,伴着你的轻声细语,让一个个精彩的寓言故事悄悄地在孩子的耳边绽放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