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怎么玩?
孔庙哪里好玩?
古代的孔子来到台南孔庙参观,一只长年站在大成殿上的龙负责招待他。孔子在孔庙碰到了运动的妇女和老人,遇见要到隔壁学校上课的大孩子、户外教学的小孩子,以及一个拿着听诊筒帮树看病的医生……到底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这个从穿着古装,慢慢转换为现代服装的「现代化」孔子,到底在孔庙里头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呢?快跟着他一起在台南孔庙里寻宝唷!
仔细看图,你还可以看到许多画家藏着有趣的小细节呢!
本书特色
1.以台南孔庙实景为体,配合许多台南生活的趣味,在认识孔庙各种历史悠久的建筑遗迹之外,更可以跟着画家的图玩起「大家来找碴」的游戏呢!
2.呈现出台南孔庙和市民的生活紧紧结合,在古代教育的教育场所探讨现代教育现象!
3.特制的书腰折页,打开之后,里面有更多关于台南孔庙有趣好玩的介绍喔!
作者简介
幸佳慧
被媒体称为「爱管闲事、到处放火」,江湖上大家叫她幸阿慧,是土生土长的台南人,人生前25年都在台南成长、求学。
学成归国回乡后,立即与一群关心阅读与教育的朋友成立「台南市葫芦巷读册协会」,担任首届理事长,以家乡作为出发点,到处推动阅读的脑内及脑外革命。曾获「金鼎奖」、「国家文艺基金会文学创作奖」等。
绘者简介
林柏廷
1979年出生宜兰冬山。平头加上T恤装扮,就是他的正字标志。喜欢画图,配上咖啡,画到三更半夜是常有的事。
他说,跑了两趟台南,拍了一千多张照片,吃了一份福记肉圆,花了六个半月确认草图,再堆叠无数咖啡杯,两个半月的上色,终于完成19张彩图!毕竟孔子年代离我们太遥远,孔庙现在是附近台南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画面细节里添加了很多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来串场,每个景物出现都有其目的。
得奖无数,曾获15、16、17、20届信谊幼儿文学奖佳作、2006台北国际书展最佳图画书类入选、2006 best from taiwan入选、中小学优良图书推荐、2009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入选。www.wretch.cc/blog/redkite79
导读
●孔子是谁?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邹邑昌平人(现在的中国山东曲阜),生于西元前551年,死于西元前479年。他是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是追求仁政,让民众能幸福生活;礼则是建立道德秩序;在教育上,孔子则提倡「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理念。
这些理念都被记载在《伦语》中。因为历代重视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中华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教育等;邻近的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也深受影响。
●台南孔庙不是庙,台南孔庙是学校?
台南孔庙,是全台湾第一座孔庙,于明朝永历十九年(西元1665年)创建。当时郑成功的旧部属陈永华为了提升文教,建议设立孔庙。除了大成殿和两庑之外,旁边设立「明伦堂」当作讲学场所,也就是学校上课的地方,因此有「全台首学」的美称。
虽然孔庙并不是一般庙宇,但在每年春秋季节会举行祭孔典礼。其中秋祭为每年九月二十八日,祭孔全循古礼,在大成殿前中庭举行,会有祭官、乐舞生、佾生等在场行各种仪式。祭典过后有拔智慧毛的活动,祈求增添智慧、考试顺利。
★你可以在P4-5、P10-11、P16-17、P20-21找到画家藏在画里的「因材施教、儒、伦语、全台首学、台南」这些字吗?
●孔庙的墙为什么都是红色的?
红色的砖墙是因为孔子是周朝人,「红色」在当时是尊贵的代表,所以孔庙的围墙才会是红色的喔!
我是一名刚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对孔庙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上的概念的读者。《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走进孔庙的世界。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非常“易懂”,作者在用词和叙述方式上都力求简洁明了,避免了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丝毫没有门槛,我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轻松地理解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典故。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核心思想的解读,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是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阐述这些概念的含义。例如,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孔子如何教导学生“仁”的故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仁”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清晰,它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从孔庙的整体布局,到各个建筑的功能,再到其中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内涵,层层深入,让我的理解过程非常顺畅。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关于孔庙的“冷知识”,例如某个角落的由来,或者某个雕刻的寓意,这些有趣的细节,极大地增加了我阅读的趣味性,让我觉得学习传统文化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让我对孔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非常期待能够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参观中,去亲身感受那份厚重的文化底蕴。
评分我是一名对文化传承和地方历史有着强烈关注的读者。《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新意的孔庙形象,它打破了我对于传统古迹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现代”,他并没有生硬地搬用那些陈旧的史料,而是用一种更加灵活、更加贴合当下语境的方式,来解读孔庙的文化内涵。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现代化解读”的篇章,例如,书中将孔庙的“仁爱”思想与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进行对比,或者将孔子的“有教无类”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这些都让孔庙的文化变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适性。而且,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孔庙与现代艺术、现代活动的结合的例子,例如,孔庙曾经举办过的音乐会,或者与当代艺术家合作的展览,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孔庙作为文化载体的无限可能性。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文化创意”的点子,例如,以孔庙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或者以孔庙为主题的互动体验活动,这些都让我对孔庙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并非是尘封的遗迹,而是可以与时俱进,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宝贵财富。
评分我是一名对台南这座城市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我曾阅读过无数关于台南的书籍。《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了这座我熟悉的城市。作者的学术功底深厚,但他的表达方式却非常“学术化”与“通俗化”的完美结合,既有严谨的历史考据,又不失生动有趣的叙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历史细节”的挖掘,例如,书中对孔庙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修缮和变迁的详细描述,以及对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的解读,这些都为我提供了很多新的研究思路。而且,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和珍贵的文献,这使得书中的论述更加具有说服力。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符号学”的解读,作者通过对孔庙建筑中各种纹饰、图案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例如,书中对“龙”、“凤”、“祥云”等纹饰的解读,让我对这些传统符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孔庙的介绍,更是对台南这座城市文化脉络的一次深刻梳理。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了解的人,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认知。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一直以来,我都对儒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孔子充满了敬意。《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让我对孔子及其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学术解读,而是以一种更加“生活化”和“趣味化”的方式,来呈现孔子的思想精髓。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孔子语录的现代解读”的篇章,作者没有简单地翻译孔子的名言,而是将其置于现代社会的情境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解释了这些古老的智慧在当下依然具有的指导意义。例如,书中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读,就结合了现代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方式,让这一经典语录变得更加贴切和实用。而且,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儒家生活方式”的探讨,例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义”、“礼”、“智”、“信”,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一种“君子”的风范。这本书让我觉得,孔子的思想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它让我对儒家思想有了更直观、更生动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渴望去践行这些古老的智慧。
评分我是一名对台南这座城市有着特殊情感的人,我曾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这座我熟悉的城市,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发现过的台南孔庙。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没有像传统的历史书籍那样,从宏观的角度去阐述孔庙的历史变迁和政治意义,而是从一个非常微观、非常个人化的角度,去解读这座古老的建筑。书中许多篇章都充满了作者对孔庙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的记录,仿佛他就是一位生活在孔庙旁的居民,用他最真切的感受,来描绘这座建筑的韵味。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细节”的描写,例如,书中对孔庙中一株古树的描绘,作者不仅仅是描述了它的树龄和形态,更讲述了它在不同季节里所呈现出的不同姿态,以及它所承载的关于岁月的故事。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孔庙在我脑海中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而且,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作者在孔庙附近的生活片段,例如在某个午后,他在孔庙旁的咖啡馆读书,或者在某个傍晚,他漫步在孔庙的石板路上,这些生活化的场景,与孔庙的历史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这座古迹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温情空间。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化和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融入在城市脉搏中的一种生活方式。
评分作为一个带着孩子一起出游的家长,寻找能够寓教于乐的景点和书籍一直是我很大的一个挑战。《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简直就是我这次台南亲子行的“救星”。它以一种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生动地介绍了台南孔庙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我非常喜欢书中采用的图文结合的方式,大量的插画不仅色彩鲜艳,而且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孔庙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典故,即便是小朋友,也能轻松地从中获得信息。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活泼有趣,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取而代之的是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描写,让孔子和孔庙都变得亲切起来。例如,书中将孔庙的“大成殿”比作孔子先生的“书房”,将“泮池”比作孔子先生的“思考池”,这些充满童趣的比喻,极大地激发了我孩子对孔庙的好奇心。而且,书中还设计了许多适合亲子互动的环节,比如一些简单的历史小故事,或者是一些需要小朋友动手尝试的绘画练习,这让我在带孩子参观孔庙的过程中,不再只是被动地讲解,而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一起学习,一起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孔庙的介绍,更像是一本“行动指南”,它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参观路线和游玩建议,让我们能够更有条理地探索孔庙的每一个角落。我非常看好这本书在推广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潜力,它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就能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更有效。
评分拿到《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我最先被那鲜艳的封面吸引了,封面上那些Q版的孔子形象和生动的庙宇场景,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翻开书页,我惊喜地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孔庙的导览手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用一种非常亲切、有趣的方式,带我走进这座历史悠久的古迹。书中的文字流畅生动,丝毫没有枯燥的说教感,反而充满了生活气息。我尤其喜欢它对孔庙建筑细节的描写,比如那些精美的石雕、飞檐斗拱,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名词,而是用生动的比喻和有趣的联想,让这些原本有些“高冷”的建筑元素变得鲜活起来。举个例子,书中有一段描写孔庙的廊道,作者将其比作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走在其中,仿佛能听到古人的低语,感受到历史的回响。这种将人文历史与读者个人体验巧妙融合的叙述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代入感。而且,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孔子生平的趣事和名言,但都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比如关于孔子“吃货”属性的猜测,或是他如何用幽默感化解尴尬的例子,这些都让我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有了更立体、更接地气的认识。我一直觉得历史古迹虽然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但有时会让人觉得遥不可及,而这本书恰恰打破了这种隔阂,让我觉得孔庙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充满生活智慧和人文关怀的宝库。我迫不及待地想跟着书中的指引,亲自去探访那些文中描绘的美景,去感受那份独属于台南孔庙的独特魅力,相信这趟旅程一定会因为这本书而更加精彩。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去探访它的历史古迹,而孔庙,无疑是台南这座古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玩转”孔庙的“攻略”。作者的视角非常“接地气”,他没有把我当成一个需要被灌输知识的受众,而是把我当成一个即将踏上旅途的朋友,分享他最真实、最独到的游览体验。书中关于“隐藏景点”的介绍,让我眼前一亮。例如,书中提到孔庙内某个不太起眼的角落,却隐藏着一段有趣的传说,或者是一处精美的雕刻,这些细节,往往是游客容易忽略的,但却是最能体现孔庙独特魅力的所在。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将这些“隐藏的宝藏”一一呈现,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亲身验证。而且,书中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行程建议”,例如,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如何安排参观路线,或者在参观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我参观的效率和体验。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拍照打卡点”的推荐,作者不仅给出了具体的拍摄位置,还分享了拍摄的技巧,这对于喜欢记录旅行瞬间的我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这本书让我觉得,参观孔庙不再是一件“任务”,而是一场充满惊喜和发现的“探险”。
评分我是一名追求“深度游”的旅行者,我总希望在游览一个地方时,能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景点,而是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需求。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仅是介绍了孔庙的建筑本身,更是深入挖掘了孔庙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故事、人文传说以及民俗风情。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历史谜团的探秘”的章节,例如,书中对孔庙某个建筑的起源,或者某个雕刻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解读,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对孔庙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而且,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关于“孔庙周边的文化地图”,例如,介绍了孔庙附近的古迹、博物馆,甚至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老街,这些都极大地扩展了我对台南这座城市的文化认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在地人的视角”的描写,作者采访了一些在孔庙附近生活多年的老人,记录了他们与孔庙之间的故事,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让孔庙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鲜活载体。这本书让我觉得,参观孔庙不仅仅是游览一个景点,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台南这座城市文化的“朝圣”之旅。
评分我是一名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旅行者,但每次面对一些古迹,总觉得信息量太大,消化起来有些吃力,往往只能走马观花。《台南孔庙好好玩》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一股清流,彻底改变了我对古迹游览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玩”的心态来解读孔庙,完全摆脱了传统导览书的刻板印象。书中的“好好玩”三个字,绝非虚言,它确实做到了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孔庙的精髓。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游戏化学习”的设计,比如一些小小的知识问答,或者是一些互动式的观察任务,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场寻宝游戏,每解开一个谜题,都能获得新的发现和乐趣。例如,书中提到一个关于孔庙内某处石碑的传说,并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寻找线索的环节,我完全可以想象自己拿着这本书,在现场仔细寻找,那种过程本身就充满趣味。此外,书中还融入了许多台南当地的特色文化,例如与孔庙相关的祭孔仪式、民俗活动,甚至还有一些隐藏在孔庙周边的特色小吃推荐,这些都让孔庙的文化体验更加饱满和多元。我尤其欣赏书中作者那种“生活化”的视角,他不是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学者角度去讲述,而是像一个同行的朋友,分享他对孔庙的观察和感悟。比如,书中对孔庙四季景色的描绘,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更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让他笔下的孔庙仿佛有了生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学习历史和文化,不应该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应该是一种充满探索和惊喜的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