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晨光时间优选读物!
简短有趣的科学故事,最适合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
最有趣的三大单元、最生活化的14个主题,
动动脑动动手,读出自信和乐趣!每天阅读10分钟,暖身醒脑有元气!
「哇!无奇不有!」14篇奇妙有趣的生活科学故事,培养孩子科学探求力。内容丰富多元,包含身体、动植物、大自然、物理等各式各样的生活科学故事。还有三大趣味单元:生活科学故事、解谜时间、科学小实验。让正在学习中的孩子每天都能解开一个生活科学的奥祕,感受科学发现的快乐,并透过动手做实验,真实领略科学的原理与应用。
为了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更容易吸收这些科学上的知识,内容以孩子探索自身和生活周遭现象的问题为中心,深入浅出的以故事呈现问题情境,孩子可以轻松愉快的看懂故事里的生活科学现象和基本原理,再进行每篇延伸出来的基础科学小实验,加深理解和学习,除了培养孩子拥有一双懂得观察和发现的眼睛,也建立了孩子「做中学」的科学探求力。
每天都有新视野!
青蛙为什么会变色?
为什么乡下和城市的星星数量会不同?
为什么放烟火时,声音会比较晚听到?
为什么橘子皮会让气球破掉?
每天生活中的见闻真奇妙,翻开这本书,就能学会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去思考,找出这些不可思议事物背后的真相,一点都不难!
◎ 最有趣的三大单元: 生活科学故事.解谜时间.科学小实验
◎ 最生活化的14个主题:
生活科学故事:杯子音乐会、星星变少了、水消失了?
解谜时间:声音会因为水量而不同?乡下和城市的星星数量不一样?水会自己消失?
科学小实验:杯子乐器、比较光线的亮度、看水如何变少实验
本书特色
1.最受台湾小学生喜爱的【晨读10分钟:科学故事集】姊妹作。
2.专为小学生设计的知识读物,分龄提供不同的阅读量与知识深度。
3.10分钟内能读完的短篇故事,最能带给孩子阅读的自信。
4.最生活化的12个主题,从日常生活观察起步,养成科学思考好习惯。
5.三大单元设计,提供知识探索的多元角度和乐趣:生活科学故事∕解谜时间∕科学小实验。
6.动手做实验单元,步骤清楚,容易操作,能引发孩子兴趣,更容易理解科学原理。
作者简介
编选人∕大山光晴(Ohyama Mitsuharu)
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东京工业大学硕士。历任高中物理老师、千叶县立现代产业科学馆高级研究员、千叶县综合教育中心主任指导主事等,目前担任千叶县立千叶中学副校长。经常参与科学实验教室及电视媒体的实验节目。日本理科教育学会、日本科学教育学会会员、日本物理教育学会前副会长。主要监修作品有《晨读10分钟:宇宙故事集、动物故事集、实验故事集》(天下杂志出版)、《晨读10分钟:科学故事集》(天下杂志出版)等。
审订者简介
廖进德
台北教育大学自然科学教育学系讲师、远哲基金会教师培训讲师
译者简介
詹慕如
台湾大学历史系、东京设计师学院工业设计科毕业,目前就读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并从事专职日文口、笔译。译作有《晨读10分钟:科学故事集》《最后的记忆》、《客房中的旅行》、《小孩的宇宙》、《幸福,从心开始》等。童书译作有《蜥蜴微笑》、《小青蛙睡午觉》、《狐狸电话亭》、【太空忍者猪猪丸】系列等。
从哪里才可以看到彩虹?
【科学小实验】 自制彩虹
杯子音乐会
【科学小实验】 杯子乐器
青蛙变变变
【科学小实验】 改变青蛙的颜色
白色的蝉
【科学小实验】 寻找白色的蝉
星星变少了
【科学小实验】 比较光线的亮度
水消失了?
【科学小实验】 看水如何变少?
烟火的声音慢半拍
【科学小实验】 测量声音的速度
加油吧!体育服!
【科学小实验】 看谁先变干
影子变多了
【科学小实验】 制造数个影子
红茶变色了
【科学小实验】 改变红茶的颜色
是谁把土推高的?
【科学小实验】 制造霜柱
气球的克星
【科学小实验】 橘子皮溶解术
温暖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科学小实验】 比较冷热水的重量
缩小的松果
【科学小实验】 瓶中松果
给家长的话 爱上侦探解谜,培养科学「判断力」 大山光晴
企划缘起 成长与学习必备的元气晨读 何琦瑜
专家推荐 晨读十分钟,改变孩子的一生 洪兰
【晨读十分钟】系列企划缘起
成长与学习必备的元气晨读
源于日本的晨读活动
二十年前,大冢笑子是个日本普通高职的体育老师。在她担任导师时,看到一群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失去学习动机的高职生,每天在学校散漫度日,快毕业时,才发现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出外求职填履历表,「兴趣」和「专长」栏只能一片空白。许多焦虑的高三毕业生回头向老师求助,大冢笑子鼓励他们,可以填写「阅读」和「运动」两项兴趣。因为有运动习惯的人,让人觉得开朗、健康、有毅力;有阅读习惯的人,就代表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但学生们根本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美好阅读经验,深怕面试的老板细问:那你喜欢读什么书啊?大冢老师于是决定,在高职班上推动晨读。概念和做法都很简单:每天早上十分钟,持续一週不间断,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
没想到不间断的晨读发挥了神奇的效果:散漫喧闹的学生安静了下来,他们上课比以前更容易专心,考试的成绩也大幅提升了。这样的晨读运动透过大冢老师的热情,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全日本有两万五千所学校全面推行。正式统计发现,近十年来日本中小学生平均阅读的课外书本数逐年增加,各方一致归功于大冢老师和「晨读十分钟」运动。
台湾吹起晨读风
二○○七年,天下杂志出版了《晨读十分钟》一书,书中分享了韩国推动晨读运动的高果效,以及七十八种晨读推动策略。同一时间,天下杂志国际阅读论坛也邀请了大冢老师来台湾演讲、分享经验,获得极大的回响。
受到晨读运动感染的我,一厢情愿的想到儿子的小学带晨读。选择素材的过程中,却发现适合十分钟阅读的文本并不好找。面对年纪愈大的少年读者,好文本的找寻愈加困难。对于刚开始进入晨读,没有长篇阅读习惯的学生,的确需要一些短篇的散文或故事,让少年读者每一天阅读都有尽兴的成就感。而且这些短篇文字绝不能像教科书般无聊,也不能总是停留在浅薄的报纸新闻,才能让这些新手读者像上瘾般养成习惯。
我的晨读妈妈计画并没有成功,但这样的经验激发出【晨读十分钟】系列的企划。我们希望用晨读打破中学早晨窒闷的考试氛围,让小学生养成每日定时定量的阅读,不仅是要让学习力加分,更重要的是让心灵茁壮、成长。在学校,晨读就像在吃「学习的早餐」,为一天的学习热身醒脑;在家里,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时段,每天不间断、固定的家庭阅读时间,也会为全家累积生命中最丰美的回忆。
第一个专为晨读活动设计的系列
【晨读十分钟】系列,希望透过知名的作家、选编人,为少年儿童读者编选类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二○一○年,我们邀请了学养丰富的「作家老师」张曼娟、廖玉蕙、王文华,推出三个类型的选文主题:成长故事、幽默故事、人物故事集。
我们的想像是,如果学生每天早上都能阅读某个人的生命故事,或真实或虚构,或成功或低潮,一年之后,他们能得到的养分与智慧,应该远远超过写测验卷的收获吧!【晨读十分钟】系列,带着这样的心愿,持续扩张年段和题材的多元性,陆续出版,包括:给小学生晨读的《科学故事集》、《宇宙故事集》、《动物故事集》、《实验故事集》、童诗《树先生跑哪去了》、散文《奇妙的飞行》,给中学生晨读的《启蒙人生故事集》和《论情说理说明文选》等。
推动晨读的愿景
在日本掀起晨读奇蹟的大冢老师,在台湾演讲时分享:「对我来说,不管学生在哪个人生阶段……,我都希望他们可以透过阅读,让心灵得到成长,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勇往直前,这就是我的晨读运动,我的最终理想。」
这也是【晨读十分钟】这个系列丛书出版的最终心愿。
◎天下杂志童书出版总编辑 何琦瑜
专家推荐
晨读十分钟,改变孩子的一生
古人从经验中得知「一日之计在于晨」,今人从实验中得到同样的结论,人在睡眠的第四个阶段会分泌跟学习有关的神经传导物质,如血清素(serotonin)和正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当我们一觉睡到自然醒时,这些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已经补充足了,学习的效果就会比较好。也就是说,早晨起来读书是最有效的。
那么为什么只推「十分钟」呢?因为阅读是个习惯,不是本能,一个正常的孩子放在正常的环境里,没人教他说话,他会说话;一个正常的孩子放在正常的环境,没人教他识字,他是文盲。对一个还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不能一次读很多,会产生反效果。十分钟很短,只有一个小时的六分之一而已,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忍受的长度。所以趁孩子刚起床精神好时,让他读些有益身心的好书,开启一天的学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愉悦的晨间阅读开始一天的学习之旅,到了晚上在床上亲子阅读,终止这个历程,如此持之以恆,一定能引领孩子进入阅读之门。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看到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新加坡推O岁阅读,孩子一生下来,政府就送两本布做的书,从小养成他爱读的习惯。凡是习惯都必须被「养成」,需要持久的重复,晨读虽然才短短十分钟,却可以透过重复做,养成孩子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后,一生受用不尽,因为阅读是个工具,打开人类知识的门,当孩子从书中寻得他的典范之后,父母就不必担心了,典范使让自动去模仿,就像拿到世界面包冠军的吴宝春说:「我以世界冠军为目标,所以现在做事就以世界冠军为标准。冠军现在应该在看书,不是看电视;冠军现在应该在练习,不是睡觉……」,当孩子这样立志时,他的人生已经走上了康庄大道,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晨读十分钟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让我们一起来努力推广。
◎国立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洪兰
编者序
给家长的话-爱上侦探解谜,培养科学「判断力」
开始逐渐习惯学校生活的二年级孩子,在日常生活和课堂中,慢慢增加接触身边自然知识的机会,对自然课的兴趣应该也会逐渐提高。
由于前人的努力,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相当方便,可是,还是有许多待解的谜题和问题,我们仍旧需要继续从自然中学习许多知识才行。现在的孩子要能够确实解决眼前的问题,在今后的时代中,更需要具备发现的能力,找出什么是问题,以及哪些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要培养出足够的能力,需以科学正确判断、正确行动。
这一本《气球的克星 实验故事集2 》中,集结了十四篇小故事,孩子们原本就很喜欢解谜,希望大家能化身为名侦探,解决生活周遭不可思议的现象。中年级的故事尽可能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达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之谜的光景,希望可以让各位运用来培养早晨或晚上的阅读习惯。如果孩子显得特别有兴趣,故事后面还附加了解说和实验,希望能帮助孩子思考,并且进一步加深孩子的兴趣。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地球的未来。希望孩子们将来能够建构出一个社会,让所有生物都能够珍惜宝贵的生命、健康成长,我们大人更应该同心协力,尽可能提供帮助,让孩子发展他们的能力。
文∕日本千叶县立千叶中学副校长 大山光晴
说真的,我一直对那种能把日常变得不那么日常的故事特别着迷。平时我们用的杯子,可能就只是拿来喝水,但如果它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呢?光是想想这个画面,就觉得脑洞大开。《实验故事集2:杯子音乐会》这个名字,绝对是狠狠戳中了我的好奇心!我平时看书的习惯,除了小说,也会涉猎一些散文集、绘本,尤其喜欢那些文字和图画能够互相呼应,互相增添色彩的作品。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它跟市面上很多书不太一样,有一种独特的质感。书页的纸张也蛮舒服的,翻起来不会觉得太薄或者太硬,很有阅读的仪式感。我特别喜欢那种文字和插画比例恰到好处的书,既能让你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又能通过画面获得更直观的感受。我有点期待里面的故事,会不会是一些关于声音、关于节奏、关于创意的小品文,或者是能带你进入一个奇妙的声景世界?我平时也会听一些轻音乐,或者是一些比较实验性的音乐,所以“杯子音乐会”这个主题,对我来说就特别有吸引力。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重新认识我们生活中那些熟悉却又容易被忽略的事物。
评分《实验故事集2:杯子音乐会》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我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和独特创意有着强烈追求的读者,平常我不会局限于某一类书籍,只要内容足够吸引我,我都会尝试。我喜欢那些能够打破常规,带来全新视角的作品。我拿到这本《杯子音乐会》的时候,就觉得它跟市面上很多书的定位都不一样。我很好奇“实验”这两个字具体体现在哪里,是故事的叙事方式?还是故事情节的设置?而“杯子音乐会”本身就给我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好像能听到各种各样奇特的音效。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各种可能性,也许是关于利用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杯子来制造声音?或者是一个关于声音的奇幻旅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种关于声音、关于创意、关于如何从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深刻体验。我希望它能激发我的思考,让我对“音乐”和“器皿”这两个概念产生新的联想,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想象出那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杯子音乐会”。
评分我对《实验故事集2:杯子音乐会》这个书名真的感到无比好奇!我个人是很喜欢那种能够激发想象力,并且带有一点点奇幻色彩的作品的。平常我的阅读范围很广,但尤其偏爱那些能让我重新审视身边寻常事物,并从中发现不寻常之处的故事。我住在台北,常常会在巷弄里散步,观察那些老房子的墙壁上的爬藤,或者路边小花店里盛开的盆栽,总觉得里面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杯子音乐会》这个名字,让我立刻联想到一种温馨又充满创意的画面。我不太确定这本书的内容会是如何展开,也许是关于一群小动物用各种杯子演奏出动听的乐章?或者是一个小男孩/女孩如何用一杯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我非常期待里面的文字能够像魔法一样,将这些平凡的杯子变成充满生命力的乐器,将简单的日常变成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心灵上的触动,让我重新用一种更富有想象力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掘那些隐藏的美好。
评分哇,光是看到《实验故事集2:杯子音乐会》这个书名,就觉得超有fu!我本来就喜欢找一些非一般的书来看,平常也常在诚品、金石堂晃荡,希望挖到一些惊喜。收到这本《杯子音乐会》,真的就像是拆礼物一样,封面设计就很有故事感,那种有点复古又带点童趣的风格,立刻就吸引住我了。我拿到书的那天,正好是周末,阳光好好,泡了一杯台湾高山茶,就迫不及待翻开了。里面的插画风格也很有特色,那种手绘感很浓,颜色运用也大胆,看着就让人心情雀跃。我尤其喜欢其中几幅,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真的很有艺术气息,完全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画的。而且,故事的切入点也很新颖,感觉作者很用心在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然后把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变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个小公园,里面经常有老爷爷老奶奶在下棋,还有孩子们在追逐嬉闹,听着他们的声音,我突然就联想到书里的“杯子音乐会”,是不是也藏着这样一份属于平凡生活的美好呢?我期待着里面的故事,会不会有那种让你会心一笑,又有点小感动的情节。
评分我最近真的被《实验故事集2:杯子音乐会》这个名字给深深吸引了。我是个很注重阅读体验的人,不单单是故事内容,连书的装帧、排版、插画风格,我都很在意。平常我不太会去追逐畅销书,反而喜欢在独立书店里慢慢淘一些有意思的书。我拿到这本《杯子音乐会》的时候,第一眼就觉得它跟一般的儿童绘本或者故事集不太一样,它的风格显得更成熟、更有深度一些,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实验”的后缀,感觉作者在尝试一些新的表达方式,或者是在探索一些不常见的题材。我平时就喜欢研究一些跟艺术、设计相关的东西,所以对这种带有实验性质的作品特别感兴趣。我不知道里面的故事会是怎样的,是关于音乐的吗?还是关于杯子的各种奇妙用途?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杯子”和“音乐会”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我期待着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一种跳脱常规的惊喜,就像在平静的生活中突然听到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旋律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