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内隔震建筑的发展历史已逾25年,隔震建筑在各种各样的地震中屡经考验,其优越的隔震性能已获得实际验证。现今,地震波分析技术、结构动力反应分析技术与设计技术均有长足发展与进步,对于大型,复杂结构设计亦足以应付。近年来,除超高层隔震以及中间层隔震结构得到迅速发展外,隔震技术应用于有创意的结构形式(形状)也游刃有余。隔震装置朝向大型化及高性能化的方向迈进发展,亦为隔震建筑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本书宗旨便在于:不仅提供给初次接触隔震建筑结构领域之施工人员与工程监造人员作为参考,同时也替经验丰富之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供给相关最新资料及参考实例,希望本书能够为JSSI一如既往所提倡的「健全隔震建筑结构的普及发展」添砖加瓦。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2 依据标准规范
1.3 用语
2. 品质管理
2.1 品质管理
2.2 品质管理体制
2.3 隔震工程施工计画书之构成(范例)
3. 制作管理
3.1 隔震支承之制作管理
3.2 阻尼器之制作管理
3.3 预埋板之制作管理
3.4 设备配管接头之制作管理
3.5 隔震伸缩盖板之制作管理
4. 进场检查
4.1 隔震支承及阻尼器之进场检查
4.2 预埋板之进场检查
5. 假设工程计画
5.1 假设工程计画
5.2 水平束制材
5.3 隔震装置之保管及保护
6. 隔震层施工
6.1 隔震层之施工流程
6.2 施工顺序及注意事项
6.3 预埋板下部充填工法
6.4 设备配管接头之施工
6.5 隔震伸缩缝盖板之施工
7. 安全管理
7.1 安全管理
8. 施工检查
8.1 隔震装置之安装精度及检查
8.2 隔震层检查
9. 竣工检
推荐语
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如何与地震和平共处是台湾全民的宿命。国内在1999年9月21日发生集集大地震,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与经验后,亦迅速发展隔震技术应用于建筑物,目前国内工程师对于隔震设计之基本原理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然而,对于隔震建筑物之施工、管理、检查与维护仍嫌陌生与不足。日本长年在隔震技术的推广已相当成熟,在隔震工程的管理维护制度亦发展相当完备,对于处于相似天然条件与产业环境的台湾而言,目前隔震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为了避免因施工不当或维护管理不周造成隔震建筑物无法发挥预期之设计功能,日本的隔震建筑物施工与管理相关规范是值得国内借鉴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