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的脑子被更换了,
这个人还是不是同样的人?
熟悉的灵魂与完整的记忆,被嵌入完全不同的身体里;
一半是失而复返的恋人,一半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这是爱情的考验,抑或,一场恶意的骗局?……
在满佈修罗派艺术品的「鬼楼」里,她热烈地吻上我的唇,就像当初出现时那样教人意外。
我们在校园里邂逅,她说喜欢我在讲台上课的样子,并几乎半强迫地要当我的女友。本来我有点排斥,但却不自禁地被她那种小恶魔般的魅惑深深吸引。
一年前,她突然人间蒸发了!
我遍寻不着,最后只能陷入苦等。一年后,等到的却是一名长相完全陌生的女孩,宣称自己就是我的女友,还说她遭到绑架,并被动了手术,和另一名女孩的大脑做了交换。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该接受女孩吗?如果我接受了她,是否代表我爱上了另一个人?当人们说「我爱你」这三个字时,是表示爱上了对方的心灵,还是身体呢?
真相,我得要找出真相……
作者简介
林斯谚
嘉义人,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台湾推理作家协会成员。从2005年出道至今,于推理创作领域奋战不懈,对推理小说创作怀抱无限梦想与野心,创作特色为「双面杰纳斯」,如同罗马门神般,同时回顾过去与瞻仰未来,一方面守旧,一方面创新;又如同自己的星座符号--两条往相反方向游去的鱼--同时前进与倒退,象征着过去与未来都同等重要。此后将以不屈不挠的战力继续笔耕不辍,矢志将台湾推理拉拔到崭新高度。
曾获第一届人狼城推理文学奖(现改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征文奖)佳作及第二届首奖、第一届推理小说评论奖佳作、第一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决选及第二届复选入围、第一届华文推理大奖赛二等奖。
已出版着作有《尼罗河魅影之谜》、《雨夜庄谋杀案》(小知堂文化)、《雾影庄杀人事件》、《泪水狂魔》(明日工作室)、《冰镜庄杀人事件》、《芭达雅血咒》(皇冠文化),短篇作品多发表于中国《岁月.推理》及《推理世界》等杂志。
脸书粉丝团:林斯谚
部落格:www.wretch.cc/blog/IcyBlade
推荐序
林斯谚《无名之女》解说
林斯谚以《无名之女》(为了与本作品加以区别,称为「初稿版《无名之女》」)投稿参加第二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看完这部作品后的震撼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没有得奖,但交换大脑的恐怖题材,再加上富有哲学性的主题,最后昇华为美丽的恋爱推理故事,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决审阶段后,该如何评断初稿版《无名之女》中,兇手的完美犯罪的计画性,以及兇手的心理,成为最大的争议点。狡猾的兇手犯下了无懈可击的完美犯罪,和以精采的推理加以揭露的名侦探──按照古典推理的标准,的确会在乍看之下,觉得初稿版《无名之女》中兇手的计画太粗糙。
但是,我个人认为兇手在犯罪计画中隐约透露出的「动摇」,完美地刻划出人类心理难以理解的一面,也对此大力推崇。请各位回想一下,作者林斯谚在《雨夜庄谋杀案》破案时,侦探林若平引用了希腊神话破解了「兇手」的名字。初稿版的《无名之女》中所描述的犯罪计画中,可以看到那个「兇手」的影子--从这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兇手在犯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这种「动摇」。这种「动摇」也完美地表现出人类心理的复杂。而且,既然是本格推理,既然是小说,并非只要清楚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就算大功告成。初稿版的《无名之女》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作者採用了和《雨夜庄谋杀案》不同的方式,从神的角度描写了人类难以理解的心理。
各位读者目前拿在手上的本作品,是作者在初稿版的《无名之女》的基础上,经过大幅度修改而成的完美版。作者林斯谚到底对一部以抒情的方式拉开序幕,描写了爱这种人类深奥心理的恋爱推理作品,初稿版的《无名之女》做了如何的改变?
我先说结论。本作品绝对是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的杰作,林斯谚以惊人的手法,将包含了哲学主题的恋爱推理改写成一部前卫的本格推理小说。
在此,可能有必要谈论一下随着宠物先生的《虚拟街头漂流记》的出现,在台湾也受到瞩目的「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岛田庄司所提倡的「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并非只是在本格推理中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已。之前也曾经有推理作品运用了一般读者无法了解的专业医学知识,那些作品和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到底有什么差别?换一种方式来解释,就是必须了解这些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对身为「惊奇装置」的本格推理的哪一个部分有所贡献。在故事中结合走在时代尖端的先进科学,会导致最先进的科学带来的「未来(真相)」和「现代(现在)」之间产生「差异」。由这种「差异」来发动「惊奇装置」,正是「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的真谛。
这种「差异」也可以让读者身处的「现代」观点,和作品中包含真相的观点之间产生「落差」。创作「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时,和古典推理的创作模式--首先构思一个可以引发事件的诡计,在这个基础上编故事的公式──有着极大的差异,如何在佈局中灵活运用这种「差异」和「落差」,就变得极其重要。「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既然继承了绫□行人借由《十角馆杀人》拉开序幕的新本格推理,为了充分发挥「惊奇装置」的效果,也必然会在作品中运用很大的诡计。
宠物先生在《虚拟街头漂流记》中运用了最先进的电脑技术,借由虚拟世界的幻想和现实世界的「差异」,出色地完成了精致的诡计。同样地,作者林斯谚充分咀嚼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的真谛,成功地将原本充满抒情氛围的极致恋爱推理小说,重新改写成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的用心,也同样令人敬佩。书中角色所编织的恋爱故事,在先进科学的疯狂逻辑之下,最后变成了恶魔般的残酷故事,读者一定会对带有恐怖小说要素的最后一幕感到惊奇。
岛田庄司提倡的「二十一世纪本格推理」,在隔海的台湾不断出现优秀的作品这个事实,证明了台湾的推理已经走在时代的尖端。在二○一二年的此刻,拿起林斯谚的《无名之女》这部作品的读者,可以在未来回顾亚洲推理史时,成为历史的证人。没错,「在《无名之女》出现后,台湾推理界向前飞跃了一大步」,我们站在可以用过去式说这句话的未来之中。
日本名推理评论家∕玉田诚
我很少会向别人强烈推荐一本书,但《无名之女》绝对是我会毫不犹豫推荐的那一本。它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活立体的人物,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书中的一些情节,让我感同身受,仿佛经历过一样。我时常会为主人公的坚韧和勇气而感到骄傲,为她的每一次进步而感到欣喜。同时,我也对那些伤害过她的人感到愤怒,对那些阻碍她前进的势力感到不甘。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感的宣泄。它让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会有希望的光芒。
评分每次翻开《无名之女》,我都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惊喜。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常常会在看似不经意的地方埋下伏笔,等到后面才恍然大悟。这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作手法,让我读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时所使用的细腻笔触。那些微小的心理活动,那些隐藏在笑容背后的忧伤,那些在沉默中爆发的情感,都被作者捕捉得丝丝入扣。这使得书中的人物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个体。我时常会为他们的遭遇而感到揪心,为他们的选择而扼腕叹息,也为他们的成长而由衷地感到欣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冒险和斗争的故事,它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光明与黑暗,勇气与懦弱,爱与恨。我发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审视自己,思考自己会在同样的情况下做出怎样的选择。这种代入感和共鸣感,是很多作品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坦白说,《无名之女》在很多方面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部偏向年轻读者的作品,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所探讨的主题,对于任何年龄段的读者来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作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成熟和深刻。书中的人物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有亲情、友情、爱情,也有误解、猜忌、敌意。这些情感的纠葛,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和富有戏剧性。我尤其对那些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人物感到动容,他们的友谊和牺牲,为这个残酷的世界带来了一丝温暖。同时,我也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他人的人感到愤怒和无奈。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阴暗。
评分《无名之女》是一部让我从头到尾都保持高度兴奋的作品。作者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他所构建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奇特的生物、神秘的遗迹、以及令人费解的传说。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惊喜的游乐园,每翻开一页,都会遇到新的事物,新的挑战。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加入的那些历史元素和神话传说。这些元素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加深厚的底蕴,也让这个世界更加立体和丰富。我甚至会花时间去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去了解那些历史背景和神话故事。这种阅读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在看小说,更是在进行一次知识的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古老的世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而这位“无名之女”又将如何揭开这些秘密的面纱。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小说,不仅仅在于其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在于它能否引发读者的思考。《无名之女》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哲学性的思考,关于生命、关于自由、关于命运。这些思考并非生硬地灌输,而是自然地融入到人物的经历和对话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身份认同”的探讨印象深刻。那位“无名之女”,她的名字和身份似乎是被剥夺的,然而她却在追寻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存在意义。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痛苦,但也充满了力量和希望。我发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在反思自己的身份,思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迷茫和渴望。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能够构建出宏大世界观的作品情有独钟,而《无名之女》恰恰满足了我这一点。它所描绘的社会体系,其复杂性和逻辑性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作者仿佛是一位精密的工程师,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层面都考虑得周全,并巧妙地将它们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既令人信服又充满想象力的整体。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解开一个巨大的谜团,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我逐渐了解到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以及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原因。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社会冲突和群体矛盾时所展现出的深刻洞察力。那些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合理的解释,也让我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思考。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试探、背叛、联盟和牺牲。这些人物并非孤立存在,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我尤其对那些站在权力中心边缘的人物感到好奇,他们如何在体制的夹缝中求生存,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影响世界。这本书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智力的挑战。
评分坦白说,初读《无名之女》的时候,我对它的期待并不算太高。我以为这会是一部比较传统的奇幻小说,充斥着魔法、巨龙和英雄。然而,当我深入阅读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所展现出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残酷得多。它没有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也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立场和动机,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生存的本能,或者是一种扭曲的信念。我尤其被书中描绘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鸿沟所震撼。那些被压迫和剥削的底层人民,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绝望和痛苦,而那些掌控着权力和财富的上层人士,他们的生活却奢靡而冷漠。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对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所要表达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迷于这个黑暗而真实的世界,尽管它让我感到不安,却又让我无法自拔。
评分《无名之女》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残酷又美丽的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情感冲突时所展现出的细腻和真实。那些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那些欲言又止的内心独白,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发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得失。书中的一些桥段,让我感到心痛,也让我感到温暖。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这本书就像是一首深情的诗,一幅壮丽的画,一段悠扬的乐章,它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让我们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那种朦胧的、写意的风格,像水墨画一样,又带着一丝工业时代的锈蚀感,让人立刻对书名“无名之女”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我拿到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它很厚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里面蕴藏着一个庞大的故事。翻开第一页,没有华丽的开场白,也没有故弄玄虚的铺垫,而是直接将读者抛入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构建非常细致,从城市的建筑风格,到人们的衣着打扮,再到日常生活的点滴,都充满了独特的想象力。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描绘,比如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弥漫在空气中的食物香气,甚至是人们交谈时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这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故事,更像是在亲身经历。书中人物的塑造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不再是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有着自己的挣扎和迷茫。即使是那些配角,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令人难忘的经历,他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丰富而真实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这位“无名之女”究竟有着怎样的命运。
评分每一次阅读《无名之女》,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这绝对不是一本可以一次性读完的书,它需要读者反复咀嚼,细细品味。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对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句子简洁而有力,却又充满了诗意和张力。我尤其喜欢他对景物描写的刻画,那种画面感极强的文字,仿佛能够将读者带入到书中描绘的场景之中,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去体会那里的喜怒哀乐。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去欣赏那些优美的句子,去感受文字的韵律。这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思想的交流。我感觉自己在这本书中,不仅收获了故事,更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