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形式美與造型

盆景形式美與造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盆景
  • 造型藝術
  • 形式美學
  • 園藝
  • 植物
  • 藝術設計
  • 景觀設計
  • 傳統文化
  • 植物造型
  • 美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莫伯華


  筆名蕭遣,1934年生,湖南安化人。黃岡師範學院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美術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1994年,獲國傢教委頒發的「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教師奬」。其創作的《歸途》《洪湖岸邊》等多件美術作品先後參加全國美展,並兩次獲銀奬,一次獲銅奬。曾齣版美術專著和畫冊4部。愛好盆景藝術,發錶盆景論文10多篇。

圖書目錄

一、盆景造型的形式要素
(一)點、綫、麵是造型的形式要素
(二)養成用點、綫、麵觀察物象的習慣
(三)怎樣將樹木盆景歸納成點、綫、麵

二、盆景造型的形式美法則

三、變化與統一

(一)什麼是變化與統一
(二)用變化統一法則分析自然界樹木
(三)變化統一法則在繪畫中的運用
(四)樹木盆景創作中怎樣運用變化統一法則

四、均衡
(一)物理平衡與視覺均衡
(二)物象在人的視覺心理上的重量差異
(三)均衡的兩種基本形式
(四)盆景造型如何取得均衡

五、比例
(一)黃金分割
(二)盆景造型怎樣運用黃金分割

六、對比
(一)對比的作用
(二)對比的手法

七、節奏
(一)什麼是節奏
(二)節奏有哪些形式
(三)樹木盆景造型怎樣形成節奏

八、盆景造型構成形式美的要點

九、佈勢

(一)樹乾是形成樹勢的主體
(二)樹枝在確立樹勢中的作用
(三)樹冠外形對勢的影響
(四)勢的不同形態與品格

十、外形塑造
(一)外輪廓和形式綫
(二)人們對幾種常見外形的心理反應
(三)外形要韆姿百態,不要程式化

十一、視覺美點
(一)要善於發現視覺美點
(二)如何塑造視覺美點
(三)根據樹材的不同特點塑造視覺美點

十二、枝的造型是關鍵
(一)盆景造型主要是枝的造型
(二)樹枝的藝術處理
(三)樹枝造型三法:加法、減法、變法

十三、形式與意境
(一)樹木盆景的形式與意味
(二)樹木盆景錶現意境的局限性
(三)要由美的形象「說話」
(四)給盆景的功能正確定位

十四、形式與創新
(一)仿製與創造
(二)自然式造型是盆景創新的必由之路
(三)盆景形式創新的途徑

十五、樹木盆景造型實例
(一)雜木盆景
(二)鬆樹盆景
本書盆景作品的作者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圖書序言

序一

  誰也沒有想到,以繪畫聞名於世的莫伯華教授,晚年在繪畫之餘對盆景藝術情有獨鍾,並齣版自己經過長期摸索研究的盆景藝術專著《盆景形式美與造型》。這本書對我國盆景藝術走齣老套路,實現新的審美創造,會産生積極影響。

  盆景雖然有彆於繪畫,但同屬於視覺藝術,與繪畫存在著許多共通性。已在繪畫領域極富成就的莫伯華教授,以其藝術傢的靈心與慧眼,長期專注於盆景藝術,其專著一定會給盆景藝術帶來全新的視角,並在審美創造上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聲名遠揚的畫傢,當年他創作的中國人物畫《歸途》《小站》等作品,不僅參加瞭全國美術大展並獲大奬,而且被許多齣版社作為繪畫名作大量齣版。同時,他在版畫、水彩畫、年畫上也不斷有名作問世,多次在全國美展上獲得大奬。

  作為美術教育傢,他在教學藝術上造詣極深,授課生動、形象,充滿激情,受過他教誨的人,無不終生難忘。而今,他的學生遍佈全國,有的成為名校教授,有的成為優秀畫傢,有的則成為優秀藝術設計師

  或優秀企業傢。這樣一位終身傾心於美術教育,無論是藝術創作經驗還是教學經驗都極其豐富的老教授,一旦專注於盆景藝術,他在這一新領域的奉獻和價值是難以估量的。

  據我所知,莫伯華教授對盆景藝術發生濃厚興趣已有十多年。他退休以後,盆景更是成為他晚年生活的重要樂趣。每次齣國或帶學生到全國各地寫生,他總要韆方百計擠齣時間參觀當地的盆景園或盆景市場,或到荒郊野嶺尋找盆景素材。他還在自己傢的一角營造瞭一小塊盆景園地。為培育盆景,他經常廢寢忘餐,因為一見到那些充滿生意的盆景佳作,他總能進入物我兩忘的審美境界。可以說,他讓自己的繪畫藝術與盆景藝術産生瞭積極互動,以繪畫創造精神昇華瞭盆景藝術的審美品位,又以盆景藝術的生動姿態啓示畫麵形象的造型美感。

  這本書是長期傾心盆景藝術的莫伯華教授的嘔心力作。他以藝術傢獨有的慧眼和深湛的學術之思,用繪畫構圖與形式美的法則來研究盆景造型,審視盆景藝術的審美創造,揭示其中的審美規律。他對每一件盆景作品,從開始培育到最後成型的過程,都拍有照片存檔,形象直觀地把他的研究成果介紹給讀者,使這本書能很好地適應讀者的心理需求。

  這本書沒有枯燥乏味的理論闡述,而是透過典型案例分析,圖文並茂,深入淺齣地講述他的盆景創造經驗和可以直接應用的審美原理。該書既有學術性,又有普及性,是滲透著作者審美理想和豐富製作經驗的精心之作,是一本廣大盆景愛好者、園林景觀專業人士和園藝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必讀專著。

序二

  《盆景形式美與造型》一書,是一本少見的、難得的關於盆景造型的理論與實踐的著作。作者是一位年過七旬的美術學院教授,他以美術教育傢的智慧和知名畫傢的眼光,來參與盆景藝術的造型活動,很自然地對盆景藝術的創作有著新的視角、新的觀點。這可以使我們在盆景理論的學習上有個明確的方嚮、在嚮盆景藝術高峰攀登的階梯上有個扶手。

  書的主要內容是談盆景造型的形式美法則和盆景造型構成形式美的要點。要點和法則緊密聯係,要點的詳細闡述將大大豐富與展開法則部分的內涵。

  盆景的形式美法則也稱盆景的藝術辯證法或盆景的藝術錶現規律等。這些內容曾有人寫過或散見於其他文章。而莫先生將諸多形式美法則概括為「變化統一」「均衡」「比例」「對比」「節奏」等部分來論述,可謂係統全麵、層次豐富。各章節既有詳盡的理論又有盆景製作的實例相印證,並透過大量的盆景圖片加以具體說明,可謂圖文並茂、深入淺齣。

  這些法則是無數前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積纍和總結起來的,它是一份難得的、寶貴的藝術財富。

  盆景造型構成形式美的要點,有彆於法則。但它是盆景創作所必須強調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之點,如「佈勢」「視覺美點」「外形塑造」「枝的造型是關鍵」,等等。以上內容莫先生嘗試著把它歸納在一起,並稱之為要點。在盆景理論上,可算是創新之舉,這是新視角、新觀點的體現。

  法則和要點,在內容上有虛有實,這就要求學習者具有一定的中國文化的基礎和實踐經驗。這裏充分體現瞭「盆景是文化」的理念。

  這是一本將普及和提高相結閤的盆景藝術專著,如果我們充分掌握瞭它,就算是掌握瞭造型中塑造美的奧秘。它將幫助你走上盆景藝術的成長道路,最終到達盆景藝術殿堂。

前言

  我是一名美術教師,業餘時間玩玩盆景完全是為瞭消遣。有時我帶學生下鄉寫生,在山野間看到好的樹木素材,就挖迴來製作盆景,佈置居室,這給我的生活增添瞭許多情趣。退休後,玩盆景的時間多瞭,我就開始對盆景造型進行研究。經過多年的實踐,我體會到繪畫與盆景,雖然一個是平麵造型,一個是立體造型,運用的材料及錶現方式和手段也不同,但在造型中如何創造美的藝術形象這一點上,卻有許多相通之處。

  盆景界的朋友也認為,繪畫作為主流藝術,許多造型的理論與技法,都值得盆景藉鑒和學習。在繪畫創作中,畫傢們為瞭錶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創造美的藝術形象,都是運用形式美的法則和規律來進行構圖和造型的。而其他視覺藝術,如雕塑﹑工藝美術﹑建築以及攝影等,雖然它們的特點不同,但在處理構圖與造型時,也同樣都要運用形式美法則。因此,形式美法則在視覺藝術的造型中,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它是所有視覺藝術造型設計的基礎,是創造美的一把「金鑰匙」,這對盆景造型也不例外。

  我閱讀瞭許多盆景方麵的書籍。在造型方麵,大都詳細和具體地以同一種方式進行論述,如盆景的流派、類型、款式、製作技術等。這些基礎知識,當然是必須掌握的。但盆景是一門創造美的藝術,如果用傳統的培養工匠的模式,師傅帶徒弟,就事論事地傳授知識,告訴徒弟要這樣做纔美,而不說為什麼,不從根本上揭示形式美的基本規律,徒弟也就隻能依樣畫葫蘆,按圖索驥,生搬硬套,不可能舉一反三有新的創造。

  我認為掌握盆景造型的具體技巧(如有哪些造型的款式,怎樣蟠紮﹑絲雕等)並不難,隻要經由一段時間實踐是完全可以學會的。而要創造美的盆景,則要提高審美眼光和審美層次,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則和規律,做到眼高手高,纔能從根本上提高盆景的造型水準。

  我一直從事繪畫創作,並擔任瞭多年的大學美術專業《繪畫創作與構圖》的教學。在這門課程裏,形式美法則是主要的教學內容。退休後,我曾返聘開設過《形式美與盆景造型》的選修課,受到學生歡迎。我也經常把自己的研究體會寫成文章,在盆景雜誌上發錶。運用形式美法則來闡述繪畫和攝影構圖的書籍很多,而運用形式美法則闡述盆景造型的書籍,我尚沒有發現。於是我就開始著手準備寫作這本《盆景形式美與造型》。

  書中結閤自己在繪畫﹑盆景兩方麵實踐的體會,運用形式美法則,以一種新的方式闡述盆景造型﹑揭示盆景創造美的形象的一般規律。寫作該書沒有壓力,我把它當成一種消遣,因此寫寫停停,數易其稿,曆時幾年,直到現在纔欣然付梓。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斷豐富,盆景日益受到人們的喜愛,業餘愛好者也越來越多。我作為其中一員,樂意把自己的研究體會奉獻給大傢。如果它對大傢的盆景創作有所啓迪和幫助的話,那我的這種消遣就算是頗有意義的瞭。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