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收录两个不可不知道的「七夕」故事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美丽、经典的爱情故事。
传说中,孤儿牛郎得到神牛的帮助,娶了玉帝的女儿──织女为妻。夫妻俩原本快乐的住在天宫里,却因为贪恋玩乐而荒废工作。震怒的玉帝只好……
〈巧姑娘的鹊桥〉
巧姑娘手工精巧,什么针线活儿都难不倒她。「乞巧」这天,巧姑娘献上费时一年才完成的鹊桥图,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特别收录
专家解说.节日的由来与民间习俗
二十四节气由来.涵义.代表食物.重要节日
本书特色
我们有许多可爱的节日,
过节的时候,不但要举行许多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仪式和活动,
还有许多古老美丽的故事值得一听再听──
儿童文学作家X图画书作家
联手打造.最好看的节日故事集!
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 李丰楙教授
专文解说.节日的由来与民间习俗
作者简介
蔡惠光
一个非常纯粹O型牡羊座的人,个性耿直,重情义。
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进入国语日报出版部,担任编辑,从事儿童文学工作。
最大的收获,不是译作十本书,而是工作的成品丰盈了一对儿女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他们正向的价值观,和与书为友的习惯。坚信在高科技的新世纪,儿童更需要文学的熏陶。
管家琪
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1991年5月底辞掉民生报记者工作后,在家专职写作至今,努力耕耘于少年儿童文学领域,着作甚丰。目前在台湾已发表创作、翻译、改写作品三百余册,在大陆、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也有一百多册作品出版。曾多次得奖,譬如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台湾中华儿童文学奖、金鼎奖等。
绘者简介
吴嘉鸿
1972年生,水瓶座,台南人。专职插画工作者,图画书俱乐部成员。作品散见于各网站及出版品和教材。出版品有《想躺下的不倒翁》《一只母鸡叫葱花》《欢乐猪仔村》《阿鲁先生》《找快乐的鳄鱼先生》《鳄鱼日记》等。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到老画到老。
柯光辉
每个儿童都是一颗藏有无限潜能的种子,我愿在这片蕴藏宝藏的土地上努力耕耘,投注浓郁的感情,让幼苗日益茁壮,绽放明日美丽又丰硕的果实。绘有《顽皮的松鼠》、《飞天小金》、《快乐村》、《池塘妈妈》等书。曾获「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这本书啊,读起来有点像在看一出精致的古装戏,场景布置得特别用心,人物的对话也很有味道。作者很擅长用细节来烘托气氛,比如描写织女纺织的场景,那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人仿佛能听到梭子在经纬间穿梭的声音,感受到织女的辛勤和寂寞。牛郎的形象也塑造得很有特点,他不是一个单纯的英雄式人物,而是一个有着缺点和挣扎的普通人,这让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不过,我总觉得这本书的节奏有点慢,前面铺垫了太多,导致后面的情节发展有些仓促。而且,作者对于一些关键情节的处理,略显含糊,没有充分地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转变。另外,书中的一些语言表达,虽然典雅,但有时候会显得过于文绉绉的,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有一定文学价值的作品,但如果能在情节的推进和语言的表达上更加精炼一些,相信会更加吸引读者。读完之后,我忍不住想起了小时候听奶奶讲的七夕故事,虽然情节大同小异,但作者的演绎却赋予了这个古老的故事新的生命力。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七夕故事的书,感觉就像在夏夜里听长辈们娓娓道来古老的传说,那种带着淡淡忧愁和美好期盼的氛围,让人心里头暖暖的。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扎实,对于牛郎织女的遭遇,没有落入俗套的悲情叙述,而是用一种比较克制的笔触,描绘了他们各自的生活和情感。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王母娘娘的刻画,她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冷酷无情的仙界统治者,而是一个有着自身考量和无奈的形象。书里对于古代社会背景的还原也相当用心,能感受到作者做了不少功课,从服饰、礼仪到风俗习惯,都力求真实。不过,我个人觉得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略显冗长,有时候会影响阅读的流畅度。另外,对于鹊桥的象征意义,作者的解读虽然有独到之处,但可能对于一些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会有些难以理解。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完之后,会忍不住抬头看看夜空,想象着那条闪耀的鹊桥,以及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相望的场景。
评分这本书读完之后,脑海里浮现的不是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而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深的敬意和热爱。作者的文字,就像一幅水墨画,淡雅而富有诗意,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她对于七夕故事的解读,也很有深度和启发性,让我对这个古老的故事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民间风俗的描写,那些关于七夕节的习俗,比如拜织女、穿针引线、吃巧果等等,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书中的一些细节,也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比如对服饰、器物、建筑的描写,都力求真实和精致。不过,我个人觉得书中的一些情节,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的批判性。比如,作者对于王母娘娘的刻画,过于正面,没有展现出她作为仙界统治者的权力斗争和复杂性。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佳作,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读完之后,我忍不住想起了小时候过七夕节的情景,那些美好的回忆,又一次涌上心头。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挺特别的,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七夕故事,而是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从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等多个角度来展现这个故事。这种叙事方式,让故事更加立体和丰满,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她善于用细节来刻画人物,比如描写牛郎的勤劳和善良,织女的温柔和贤淑,王母娘娘的威严和冷酷。不过,我总觉得这本书的节奏有点失衡,有些情节过于冗长,有些情节又过于简略。而且,作者对于一些关键情节的处理,缺乏足够的铺垫和过渡,导致读者难以理解。另外,书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塑造得不够鲜明,缺乏个性。比如,牛郎和织女的爱情,虽然感人,但缺乏足够的张力和冲突。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有一定创新精神的作品,但如果能在情节的推进和人物的塑造上更加精细一些,相信会更加出色。读完之后,我忍不住想起了其他版本的七夕故事,比如戏曲、电影、小说等等,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让我有点失望。我原本期待的是一本充满想象力和创意的七夕故事,但读完之后,却觉得它过于平淡和保守。作者似乎过于拘泥于传统的叙事模式,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创新精神。书中的人物形象也比较单薄,缺乏深度和个性。牛郎和织女的爱情,被描绘得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的张力和冲突。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挣扎和成长,而不是一味地沉溺于悲情和浪漫。另外,书中的一些情节,逻辑上存在一些漏洞,让人感觉有些突兀和不合理。比如,王母娘娘为什么要拆散牛郎织女?她的动机是什么?作者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缺乏亮点的作品,它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惊喜和感动。读完之后,我感觉就像吃了一块没有味道的饼干,虽然不难吃,但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许,对于一些喜欢传统故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会有些吸引力,但对于我来说,它实在太普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