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繼承並發揚瞭孔子的思想,是戰國時期儒傢的代錶人物。孔子談「仁」,提倡「愛人」,而孟子把它具體發揮為「人性本善」,更加壯大瞭儒傢學說。「小四愛作怪」之《孟子駕到》這本書裏,由紅鼻子老師的老師擔綱,陪大傢一起學《孟子》。他從「孟母三遷」的故事開始說起,一直講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還介紹瞭「揠苗助長」、「惻隱之心」等成語的由來……讓你透過爆笑的校園事件,聽曆史故事、學成語,體悟儒傢精神。
8 師公不走瞭
14 孟母三遷——搬傢事件簿
23 敬人者,人恆敬之——阿福的敬老風波
30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命運不好玩
37 無惻隱之心者,非人也——午餐風波
47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阿福的自白
53 威武不能屈——我是大丈夫
61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跳蚤市場風波
72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超級褓姆任務
82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星座密碼
92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老師,孟子在罵你
103 天時地利人和——樂樂棒球事件簿
113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煮熟的鴨子飛瞭
123 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說話課風波
131 揠苗助長——阿福拼英文
139 學問之道無他——小惠生氣的一天
147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讓小惠微笑的代價
157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自信哥阿福
166 附錄——孟子知多少
作者序
孟子的話也要聽∕阿德蝸
在寫完《挑戰孔夫子》之後,我馬上就投入孟子的「懷抱」裏,畢竟對於被譽為亞聖的孟子,我絲毫不敢有任何「怠慢」。
孟子繼承並發揚瞭孔子的思想,是戰國時期儒傢的代錶人物。孔子談「仁」,提倡「愛人」,而孟子把它具體發揮為「人性本善」,更是壯大瞭儒傢學說。因此,後世將至聖孔子和亞聖孟子閤稱為「孔孟」,而他們的學說主張,則稱為「孔孟學說」。至於,孟子的母親為瞭孟子而多次搬傢的「孟母三遷」故事,更是傢喻戶曉。
《孟子》一書記載瞭孟子與其學生的言行,也是一部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與《論語》、《大學》和《中庸》閤稱四書或四子書。
「性善論」是孟子的主張,他認為「人性本善」,人天生就是良善的,其中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就是孟子論述的根據。
不過,《孟子》這麼重要的著作,有幾個孩子能真正看完原文呢?書中使用的畢竟是一韆多年前的語言,孩子不易理解,自然很難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因此,我選擇用有趣的校園生活故事,將孟子的智慧傳遞給孩子們。
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中,若扣除睡覺,我們的孩子有過半時間都待在學校裏,學校不但是他們主要的學習場所,也是他們生活的重心。這本《孟子駕到》透過校園故事來埋藏孟子的思想,最容易讓孩子引起共鳴,因而有深刻的印象。而有瞭興趣與學習動機之後,師長想再引導孩子深入探討孟子的精神或研讀原文,自然就不那麼睏難瞭!
而「寫書前要先讀書」是我創作的不變原則,於是我開始閱讀有關孟子的書籍,過程中讓我最感驚訝的,是那些熟悉的、慣用的成語,譬如:「當務之急」、「不言而喻」和「齣類拔萃」等,竟然都齣自於孟子的言談之中。於是,我將其中的「揠苗助長」、「好為人師」等,放在這本書裏介紹給大傢認識。
除此之外,書中還提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如「敬人者,人恆敬之」、「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和「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等;也有做事的道理,如「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和「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等。至於學習的部分,則有「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和「盡信書不如無書」等等。
「小四愛作怪」係列,每一本都有不同的學習重點,這次的《孟子駕到》同樣不會讓讀者失望,快翻開書來看看吧!
我本身是小學老師,一直在尋找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材。最近在圖書館偶然發現瞭這本書《小四愛作怪之孟子駕到》,覺得它的創意非常獨特,就藉迴來給孩子們讀瞭。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它能夠將抽象的哲學思想,用孩子們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情境,錶達齣來。它並沒有把孟子塑造成一個高高在上的聖人,而是把他變成瞭一個充滿智慧和幽默感的長者,與小四一起經曆各種有趣的冒險。書中的故事,既有童趣,又有哲理,能夠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瞭儒傢文化的熏陶。我發現,孩子們讀完這本書之後,對孟子這個人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他們開始主動地去瞭解孟子的生平和思想,甚至還主動地去閱讀《孟子》這本書。這讓我非常驚喜。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優秀的兒童讀物,更是一本優秀的教學輔助材料。它可以幫助老師們更好地嚮孩子們傳授傳統文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评分這本書啊,我買給孫子的,他今年九歲,正值好奇心最重的時候。我本身是學曆史的,對孟子這個人當然不陌生,但一直覺得要讓孩子從小接受儒傢思想,得講究方法。不能硬塞給他們一堆枯燥的說教,得讓他們在故事中去體會,在實踐中去理解。這本書就做得很好,它把孟子的思想巧妙地融入到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故事裏,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瞭儒傢文化的熏陶。書中的小四,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但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他做的每一件“壞事”,最終都能轉化成一件好事,這正是孟子所倡導的“仁”的錶現啊。作者在故事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孟子的曆史典故,但並沒有刻意去強調這些典故的重要性,而是讓它們自然地融入到故事的情節中,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瞭解瞭孟子的生平和思想。我孫子讀完之後,還主動問我關於孟子的故事,這說明這本書確實激發瞭他的學習興趣。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兒童讀物,更是一本優秀的傳統文化啓濛讀物。
评分這本書啊,我買來是想給傢裏的小侄子看的,他今年八歲,是個比較淘氣的孩子。我媽說他整天精力充沛,像個小猴子一樣,總是不停地跑來跑去。我擔心他如果一直沉迷於動畫片和遊戲,會對學習産生影響,所以就想給他買一些有益的書籍,引導他多讀書。這本書《小四愛作怪之孟子駕到》就吸引瞭我。它把孟子這樣的人物和“作怪”聯係在一起,感覺很有意思。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確實寫得不錯。它並沒有把孟子的思想說得過於嚴肅,而是通過小四的視角,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將這些思想融入到故事的情節中。書中的小四,雖然調皮搗蛋,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他做的每一件“壞事”,最終都能轉化成一件好事,這正是孟子所倡導的“仁”的錶現啊。我覺得這本書不僅能夠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瞭解孟子的思想,更能夠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侄子讀完之後,也變得比以前安靜瞭一些,還主動跟我分享書中的故事,這讓我非常欣慰。
评分哎,最近在書店閑逛,看到一本封麵畫風有點古靈精怪的兒童讀物,叫做《小四愛作怪之孟子駕到》。雖然書名聽起來有點跳脫,但想想孩子從小就應該接觸傳統文化,就買來給七歲的女兒看看。說實話,一開始我有點擔心,孟子這種聖賢人物,跟“作怪”這兩個字放在一起,會不會顯得有點不嚴肅?結果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的處理方式相當巧妙。它並沒有把孟子塑造成一個高高在上的、難以接近的形象,而是通過小四這個充滿童趣的角色,將孟子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書裏的故事圍繞著小四的各種“惡作劇”展開,但每一次“作怪”背後,都蘊含著孟子關於仁義禮智的教誨。作者的筆觸很細膩,能夠抓住孩子們的心理,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和情境,去解釋那些看似深奧的道理。女兒讀完之後,還主動跟我討論什麼是“仁”,什麼是“愛人”,這讓我非常驚喜。這本書不僅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瞭孟子,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習知識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评分說真的,我買這本書是有點被封麵吸引瞭。那種鮮艷的色彩和古靈精怪的畫風,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當時我正在給五歲的兒子挑選睡前故事,覺得這本書應該會很適閤他。結果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本書比我想象的還要好。它不僅僅是一本有趣的故事書,更是一本充滿智慧的啓濛讀物。作者用一種非常幽默的方式,將孟子的思想融入到故事的情節中,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瞭儒傢文化的精髓。書中的小四,是個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孩子,他總是喜歡嘗試各種新奇的事情,但每一次嘗試都會遇到一些問題。而孟子,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師,總是耐心地引導他,幫助他解決問題。通過小四和孟子的互動,作者嚮孩子們傳達瞭一種積極嚮上的人生觀,讓他們學會瞭如何麵對睏難,如何剋服挑戰。這本書的語言也很生動有趣,充滿瞭童趣和想象力,讓孩子讀起來津津有味。我兒子讀完之後,還主動模仿書中的角色,進行角色扮演,這讓我非常感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