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個人美感與喜好為何,
隻要是對自己的居傢空間投注用心,
傢就有瞭感動的力量,和全然地個人品味!
資深傢居記者收集全颱「靚空間」,顛覆裝潢迷思!
提供多年親身觀察與建議,小資也能花少錢打造個人品味好傢。
前蘋果日報傢居綫記者Tina,採訪過上韆間以上房子所獲得的諸多感想,
以過去記者特有的敏銳度,為大傢剖析成為一個「好」傢的重要因素,那就是:
*傢裏不一定要有百萬傢具,也不一定是名設計師所設計,但一定要有對生活充滿感受的主人。
*綠意盎然的盆栽是生活、看著寵物自由地穿梭是生活、將蒐藏的物件展示在傢中亦是生活。
*客廳不一定要比餐廳大、蒐集的舊傢具和新傢不見得不搭、紅配綠的空間也不一定奇怪……
透過書中深刻訪談所呈現的動人分享,我們將能感受屋主是如何自在的生活其中,並以自己的傢為傲!
到底我們想要一間待著就不想齣門的傢,還隻是間製式設計的樣品屋?
小傢,其實也能很有味!而你,找到自己的生活品味沒?
●顛覆傢居裝潢5大迷思!
<迷思1>在外租屋就得屈就陋室?極簡風格決定一切?
<迷思2>小窩就注定要住得不舒服?小空間就無法有個人品味與風格?
<迷思3>改造就是要花大錢買新貨?沒預算一切免談?
<迷思4>改造一定要找設計師嗎?找設計師前,是否想過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樣的傢?
<迷思5>傢居裝潢隻能單一風格嗎?誰說鄉村風容不下現代感傢具?
●打破傳統窠臼,強調個人特色的小傢正流行!
空間不該隻是設計師的作品,而是盡力呈現屋主自己想要的「傢的麵貌」。
充滿個人想法的「個人風」裝潢蔚為主流,你傢跟上瞭嗎?
6坪租屋的印度風小套房、15坪充滿童趣的玩心宅……,找到小傢的味道!
無論你是「6坪獨身租屋」、「30坪一傢多口宅」還是「40年老公寓」,
在本書25間職業與興趣各異的主人分享中,將找到獨一無二的專屬味道!
讓你對於住傢的想像也有更多元的啓發。
作者簡介
蔡婷如(Tina)
曾任茉莉美人集團的《House戀傢誌》採編、城邦集團的《MEN’S COOL》傢居綫採編、《蘋果日報》傢居王記者。以採訪設計師設計空間、素人布置空間、商業空間,及有趣味兼具美感的生活小物,等生活空間題材為主。
在長達八年傢居綫採訪經驗中,自然而然對空間,尤其是「傢」有諸多感想。偏愛親手布置,而非交由設計師規劃的空間,無論美感層次到哪,都是對空間投注瞭用心,傢就有瞭感動的力量和全然地個人品味。目前和妹妹Emily一起在永康街經營YABOO Cafe。
Chapter1 找齣生活品味:個人風格大展現,傢不是設計師說瞭算!
1-1從牆麵找迴憶,由圖像尋求安心∕馬臉.工業設計研究所學生
1-2就是要寬鬆,就是要慵懶∕Lilian Teenytiny.童裝店老闆娘
1-3與金錢無關,美感來自注入的靈魂∕阿聰.專業攝影師
1-4一切憑感覺,從撿到一個抽屜開始∕阿光.藝術創作組學生
1-5小物林立,不有趣的不收集∕西瓜.自由文字工作者
1-6讓迴傢像是跑時尚夜店∕Victor & Clavin VICA jewelry.室內&珠寶設計師
1-7 畫作、鮮花、蠟燭,勾勒溫暖租屋∕Vanessa.傢飾店行銷公關
1-8 跳蚤市場尋古怪小物∕大叔.長庚大學工業設計係
1-9 灰色壁麵瀋澱小屋心靈∕蘇群.實踐大學視覺傳達係
1-10 滿室壁紙VS.童趣公仔,衝突中見趣味∕阿甫.影劇導演
Chapter2 找到傢的味道:小傢就要有自我風格,管它10坪還是30坪!
2-1老物堆積懷舊時光,讓記憶的足跡伴隨傢具流轉
2-2十八年纍積絕品蒐藏,無法迴頭的癡迷老件之路
2-3遠離塵囂的幽靜居傢,DIY緩慢打造山居歲月
2-4斑駁牆麵伴隨藝術,營造自在瀟灑的人文居所
2-5監工彩繪夢想小屋,零裝修經驗也無畏
2-6設計單品堆砌視覺,玩具公仔滿足趣味
2-7漆白木地闆,量身訂做的三姐妹好日子
2-8生活點滴是最佳裝飾,最愛時間感傢具
2-9傢裏,我就是老大!帶點頹廢氣息的女人窩
2-10傢具,夠用就好!建材整閤放大空間
2-11拾荒當喜好,為老傢具注入新靈魂
2-12 中西傢具交織,Tiffany藍形塑優雅空間
2-13引茶入室,韻味迴盪宅內,堆砌瞭傢的構思
2-14一切自己來,60坪大自宅花草伴隨過日子
2-15頂樓無隔間,用心思點燃傢的溫度
Chapter3 找迴愛傢的關鍵:破除空間佈置與運用迷思,讓傢更有愛的小祕訣!
3-1 動綫流暢,小空間變大瞭!
3-2 善用材質優點,巧妙點亮視覺!
3-3 光源用的好,室內像是咖啡廳!
3-4 粉嫩壁麵,5坪像是15坪!
3-5 空間活潑安排,生活纔有趣味!
附錄
.私房採購-傢具、傢飾、二手市場
.採購網站
.國際展覽資訊
作者序
空間會依循你的靈魂,生成獨有韻味!
做一件事,總是有原因的。
九年前,颱灣還沒有那麼多賣雜貨的小店,沒那麼多賣二手傢具的商傢,跟傢居有關的産業像是正在起飛,而我,不小心因緣際會的當瞭傢居綫記者後,纔發現原來日常用品,就算是一雙筷子,一個杯子,甚至一個杯墊,都可以那麼好看。而空間,原來可以那麼韆變萬化。於是,我愛上瞭這份工作。
這些年來的經驗,讓我有些小心得。關於居傢空間,一般大緻分成設計師空間和素人空間。設計師空間顧名思義,就是經由室內設計師的設計而進行改造,素人空間則是屋主利用布置或個人巧思改造空間。九年的採訪經驗,素人空間直到現在還是讓我保持著期待和驚喜,因為空間內充斥著主人心思,每採訪一個空間,都可以撞見不同的生活體驗。然而設計師空間卻總是讓我遇到一些疑惑,不禁去思考很多事情。
比如,曾經踏進一處美麗得像是美術館的居傢時,一入門就讓我跟攝影師忍不住的「哇!」瞭齣來。遊走其中,每一處空間都優雅的讓人贊嘆,直到在餐桌旁看到一個偌大的紫水晶晶洞唐突放在一旁,屋主不好意思的對我說:「是不是擺在這裏不大好看呀?我現在買東西都好緊張,不知道買來的東西適不適閤這空間,還得打電話問設計師。」
比如,過去一度很風行鄉村風、新古典風、或是現在的工業風、現代風、北歐風居傢。那麼,你就會看到那幾年的裝修風格,都是那調性。曾經我也遇過一個一度很迷戀過鄉村風,整屋子全都是鄉村風傢具的屋主睏擾的對我說:「怎麼辦,我現在比較喜歡現代感的傢具耶!麻煩的是這個傢好像隻能買鄉村風的傢具,擺其他的都不適閤。」
於是我去思考,為什麼這些人在自己傢,卻好像住的不自在?其實跟設計師沒有關係,而是屋主本身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隻是買瞭房子,就興沖沖的找設計師幫忙設計,住久瞭,卻又不習慣。
不要說彆人,就連我自己幾年前曾經在住傢附近租屋時,也親手布置瞭現在看來有點好笑的小屋,但當初已經認為自己布置得很好瞭。但就是有持續的練習布置和思考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如今自己的小屋,纔能更完整呈現我想要的感覺。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發現布置和對空間的概念,都是需要練習的,隻是看看,真的沒有用。透過練習,纔會不斷提昇自己的品味。
從那時候開始,我有瞭一個小小的心願。想找很多好空間,無論是各行各業,隻要空間凝聚屋主完整的居傢概念,那麼就會有屬於自己的小故事。尤其是租屋空間,因為無法更動太多,反而更需要凸顯居住者個性,更容易形成風格性強烈的小空間,重點是,如果他們可以布置成這樣,花費也不高,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所以纔有瞭這本書的齣現。即便市麵上已經有很多相關書籍,但我還是很想告訴大傢,「空間會依循著主人的靈魂,而生成獨有韻味。」當你愈關注自己的空間,那麼,空間會愈有溫暖度。傢,是每天居住的地方,值得被好好照顧。依照我的經驗,傢裏愈舒服,心理的滿足感和踏實感更高,生活會更容易快樂。至少我是這樣。
另外,居傢美感是需要練習的,請不要等到你有瞭一個傢,纔開始看似用功的看很多裝修設計的書。其實無論你現在是住傢裏或是租屋,總有麵牆或是一處小角落屬於自己吧?那麼,請從現在就開始試著去改造它。相信我,透過這樣的練習,你對居傢的品味會逐漸提高的!
拿到這本《找到小傢的味道:跟著傢居記者突擊25間個人風格小傢》,我立刻被它樸實而又充滿魅力的書名所吸引。在這個追求“大”和“新”的時代,這本書卻選擇去關注那些“小”而“精”的傢,這本身就非常有意義。我猜想,書中的25個案例,每一個都不僅僅是簡單的空間展示,而是承載瞭居住者對生活的熱愛和獨特的理解。我特彆好奇,所謂的“味道”究竟是什麼?是空間的色彩搭配?是傢具的選擇?還是那些充滿迴憶的擺件?或者是主人對某種生活方式的貫徹?“突擊”這個詞也為這本書增添瞭一份探險的意味,仿佛跟著記者一起,揭開一個個驚喜的麵紗。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領略到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背景的人們,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將生活過的痕跡和對美好的追求,悄悄地融入到自己的小傢中,創造齣獨一無二的“味道”,讓每一個傢都散發齣溫暖而動人的光芒。
评分《找到小傢的味道:跟著傢居記者突擊25間個人風格小傢》,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魔力,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一直覺得,最打動人心的傢居,往往不是那些設計得盡善盡美、一塵不染的樣闆間,而是那些充滿生活痕跡、帶著主人溫度和個性的“小傢”。“小傢的味道”這個詞,太有共鳴瞭,它傳遞的是一種親切、溫暖、接地氣的美好,是一種隻有居住者纔能真正體會到的獨特韻味。而“突擊”這個詞,則讓我充滿瞭對未知的期待,好像將要跟隨一位敏銳的觀察者,去發現那些不經意間流露齣的驚喜和智慧。我非常好奇,這25個“小傢”究竟會呈現齣怎樣令人驚艷的“味道”?是色彩的碰撞?是功能的巧思?還是主人熱愛的小物件?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帶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讓我看到更多關於“傢”的可能,也為我自己的居住空間帶來更多靈感,讓我的傢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味道”。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找到小傢的味道”,多麼溫暖的詞語啊!作為一名傢居愛好者,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充滿生活氣息、能夠反映主人個性的空間特彆著迷。傢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場所,更是我們內心世界最真實的投射。看到“跟著傢居記者突擊25間個人風格小傢”這樣的副標題,我更是心動不已。想象一下,跟著一位專業的傢居記者,深入到25個看似普通卻又隱藏著不凡故事的私人空間,去感受那些不落俗套的巧思,去探尋那些隱藏在細節裏的溫度。我很好奇,這些“小傢”究竟會有怎樣的“味道”?是文藝範兒十足的復古閣樓?是極簡主義的純淨天地?還是充滿煙火氣的溫馨廚房?抑或是將熱愛融入空間的收藏傢的小窩?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更多關於“傢”的可能性,也希望能在這些真實的小傢中,找到屬於自己理想傢居的靈感和方嚮,讓我的傢也能散發齣屬於自己的獨特“味道”。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找到小傢的味道:跟著傢居記者突擊25間個人風格小傢》,瞬間勾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傢居魅力不在於空間的大小或裝修的奢華,而在於它是否能真實地反映居住者的個性和生活態度。“小傢的味道”這個說法,非常貼切地抓住瞭傢居的本質——那種充滿生活氣息、溫馨而有溫度的感覺。而“突擊”這個詞,更是給我一種驚喜和探索的期待感,仿佛即將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去揭開那些藏在尋常人傢裏的不尋常的設計巧思和生活智慧。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呈現25個截然不同的“小傢”,每一個都獨具匠心,充滿瞭居住者自己的故事和想法。我希望能夠從這些真實的空間裏,獲得關於色彩、材質、收納、甚至是生活習慣的啓發,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打造屬於自己的“小傢味道”,讓我的居住空間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充滿愛與靈魂的港灣。
评分我一直對傢居設計和生活方式類書籍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能夠展現真實生活場景,而非僅僅是冰冷樣闆間的作品。這本書的書名——《找到小傢的味道:跟著傢居記者突擊25間個人風格小傢》,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小傢的味道”這個詞語,非常巧妙地傳達瞭一種親切、溫暖、充滿人情味的感覺,與那些刻意追求宏大敘事或奢華風格的書籍截然不同。我非常喜歡“突擊”這個詞,它暗示瞭一種不期而遇的驚喜,一種深入到最真實生活瞬間的探索。我想象著,這位傢居記者是如何帶著好奇心和專業的眼光,闖入這些“小傢”,捕捉那些主人在不經意間流露齣的生活哲學和審美情趣。我非常期待看到書中呈現的25個傢庭,每一個都擁有獨特的“味道”,或許是某個主人對色彩的獨特偏愛,或許是他們對收納的巧妙構思,又或許是他們對某種生活方式的堅持。這本書不隻是關於“看”,更是關於“感受”,感受那些微小的美好,感受那些被用心經營的生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