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願士「吉哥」人世流轉的9段故事,可能也是你的故事。
人世的流轉,曆經淬煉與磨難,但不要忘瞭「迴傢」的路。
「保持澄淨的心其實是有祕訣的,就是一直讓自己保持著究竟的勇氣,人類的世界看起來很復雜,但是也有它單純的一麵。隻要試著探看事物的最深處,你想知道的答案,就會變得很清楚。」
住在「草原」的我們,和宇宙四方的其他空間不同,任何一位在這裏生活的能量體,如果沒有什麼意外,他大可以在這裏一直住下去,他愛去彆的世界旅行無妨,隻要記得迴傢就好。不過,如果是想要「成為另一個世界的正式成員」,那可就不一樣瞭。首先,你必需放棄你在這裏的身份,且安排好你到那裏去以後落腳的地方,然後就到那裏去好好生活。而一旦離開以後,要再能夠迴到這裏,不曉得要花多少時間、繞多遠的路、吃多少苦頭纔行,而且還不一定迴得來。總而言之,真要離開這裏是很容易的,但迴來卻很難。
通常我們稱呼這些要離開的能量體為「願士」,假使有能量體真心想要離開這裏到另一個地方去,那一定會有他的原因,一定有他想完成的願望,通常我們隻會給予祝福。能夠再迴來這裏的人,是經過人世間的淬煉,或許也受瞭許多磨難,我們通常很敬佩那些剛從人類世界迴來的能量體,於是我們稱呼這些能量體為「勇士」。
這個故事是願士「吉哥」在人世流轉的故事,但也可能是你的故事。吉哥是作者這輩子的爺爺,在爺爺過世後,以自動書寫的九段影像為基礎,把這個故事寫瞭齣來。這故事有自己的生命,會自己去尋找它的朋友,如果您正讀到這裏,誠摯地邀請您繼續讀下去,和這本書當朋友吧。
本書特色
本書以不同的詮釋角度寫輪迴的故事,也呈現瞭另一種探究人生意義、靈魂和宇宙觀的方式。透過願士吉哥的9段流轉,也讓人迴頭省思自己發願而來的起點,以及我們究竟曆經什麼樣的流轉過程,又將何去何從。
書評
首批讀者的感言:
◆盡管沒辦法驗證,但這《9個故事》給我非常真實的感覺;既然真實,則可見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反而,它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廖彥博(《一本就懂中國史》、《三國和你想的不一樣》作者)
◆人性,或許是草原來的勇士最無法摸透的東西,自己有時在想:「能透澈地瞭解人性,也許就可以自由來去草原與人間。」赤裸地看清人性,不隻他人,更包含自己,是多麼需要勇氣的一件事啊。──育辰
◆有時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很老瞭,那些今世不曾學過的事物,做起來、感受起來都駕輕就熟,彷彿在那裏早就會瞭,有時會好奇那些過往是什麼?但有時也會擔憂那些過往不可承受之重。小歐的《9個故事》,把我帶到那種深沉的感覺裏。現在的我,確實強烈感受到草原的呼喚。──可樂
◆我們來到一個復雜的世界,帶著一個軀殼去接觸所有能夠感知的一切,可是就是因為隔著身體,外界的世界纔顯得琳瑯滿目又光怪陸離,如果不能發自內心承認自己的感受,並且實踐自己真的在意的事情,那麼也許就真的隻能跟著流轉瞭。──皮皮
◆原本我以為靈魂應該很強、充滿靈通的能力,看完之後,我纔理解為什麼很多靈魂徘徊在世間不迴去,因為這故事用瞭非宗教的方式來說明那個世界,可以讓人簡單地明白宇宙可能存在的一種流轉過程,以及我們為何來這世界的原因。──謎樣的二十八星宿
◆閱讀的過程彷彿進行一場又一場的靈性對話,總有一天,心底那些放不下的執念,七情六欲的糾纏,又會重新還原為澄明的心思意念。讀完這本書,對人生絕對會有另一番不同的感悟!──銀色快手
◆靈魂旅人的9段靈魂旅程,平凡人生的不平凡體悟──對於生而為人感到睏惑、無奈、或適應不良的讀者,隻要願意打開書本,隨著靈魂勇士的腳步啓程,相信都能在故事主角的每一世人生體驗裏,得到生命意義最具啓發性的力量與豁然開朗的共鳴!--羅意婷
作者簡介
小歐
六年級生,雖然拿到曆史係碩士的學位,但曆史學得並不太好。曾在齣版社、NGO組織、美術館工作,走過一趟四國遍路。因為寫瞭《九個故事》,開始用寫作來思考人生。
「寫這個故事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嶄新的經驗,好像有一個內在的『我』早就把那個故事準備好,隻等著我把字打齣來,而且這個故事整閤瞭我從小到大對於這個世界和宇宙的想像,並且自行把其中還不瞭解的過程建構瞭起來,邊寫時邊有一種『原來是這樣啊』的感覺。」──小歐
前言:如果真有輪迴這迴事?
第1個故事 草原時代
第2個故事 欲加之罪
第3個故事 堅持到底的勇氣
第4個故事 前輩陪我作實驗
第5個故事 重返草原的可能?
第6個故事 都是為瞭妳
第7個故事 不要忘瞭我
第8個故事 錯身而過的相逢
第9個故事 進行中的未來式
前言
如果真有輪迴這迴事?
我好像還可以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的事,像是我還是嬰兒時,媽媽幫我換尿布的情景、白天時一個人躺在小床奮力地哭的模樣,這些畫麵,至今仍沒忘記。
大概到瞭三、四歲時,我吃完午飯後總會被哄去睡午覺,但是睡到一半,常會感到打從心裏的哀傷,明明還在睡夢中,卻不曉得在和誰發脾氣似的,開始哭瞭起來;直到被大人叫起來,我還要坐在客廳的小闆凳上,再哭個一個多小時纔會平靜。
您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小孩兒的起床氣罷瞭,確實也是這樣沒錯。但我至今還一直記得,那時我會開始哭的原因,是因為在睡夢中突然意識到自己「又來當人瞭」,而覺得很不安;且已經長成瞭有手有腳這麼完整的一個人,好像也來不及後悔瞭,但也不曉得該怎麼辦,隻好把這種焦慮用哭給發洩齣來。
奇妙的是,當時的情緒雖然非常強烈,但對我來說這種不安感有一種異常的吸引力,從小到大,我很喜歡迴想那時候的場景,隻要想起這件事,就會覺得很安心。
我的成長過程,就和這片土地上的一般學子差不多,生活上的重點就是上學念書,希望可以考到好成績,考上好學校,除此之外,沒有太多的考慮,也不曉得自己的未來要做什麼。高中三年級剛好遇到推薦甄試第一屆,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考上瞭大學;大三時因為還不曉得畢業後要做什麼,所以開始準備考研究所,也因而僥倖可以再多念一個學位。
拿到碩士之後,纔明白學術研究是怎麼一迴事,雖然知道如果努力就可以做到,但是我已經知道這不是自己真的在意的事,於是就決定讓自己找工作,成為一個社會人。
在成為社會人的第二年,雖然我依然對未來感到迷惘,但是心理狀態開始有瞭微妙的變化;那時我會經常想起童年午睡時的哭泣,於是也開始思考當年對「又來當人瞭」感到不安的心情,那到底是怎麼一迴事。
接下來的幾年間,透過宗教、科學、心理學各方麵,不管是閱讀,真的去學習宗教儀式,或與人交談,我試著從中找答案來迴答自己的問題。但是我後來漸漸明白,隻要我活在這個世界上,憑我的聰明纔智,我一輩子都無法像科學傢一樣,用科學的技術找到答案。不過,我可以用想像的。
二○○六年的一月,我的爺爺去世瞭。從小,我雖然和爺爺不親密,但是他的離世卻為我的內在帶來很大的震動,我很想為他做點什麼事,於是在爺爺二七到四七之間的這三個星期,動手寫下瞭這本《九個故事》。關於寫作的過程和細節,我在之後的故事裏有提到,所以這裏先不多說。
寫這個故事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嶄新的經驗,好像有一個內在的「我」早就把那個故事準備好,隻等著我把字打齣來,而且這個故事整閤瞭我從小到大對於這個世界和宇宙的想像,並且自行把其中還不瞭解的過程建構瞭起來,邊寫時邊有一種「原來是這樣啊」的感覺。
小時候的我對於「又來當人瞭」感到很不安,稍長一點之後透過宗教的解釋,知道瞭有「天堂與地獄」、「輪迴」的說法,一直以來我常在心裏想像,假使真有輪迴這件事,那它會是個怎樣的情況呢?而透過這個故事,我開始想像瞭一種輪迴的可能,如果這種可能是真的,那麼我就不是隻有現在的這個我,可能還會有以前的很多「我」,而過去的「我」在意的事是什麼呢?
在寫故事的時候,我發現或許過去的「我」很想告訴我它知道的事,因為透過那個「我」在這個故事中說的事,我漸漸明白小時候的我為何會為「又來當人瞭」感到不安,也明白為什麼我隻要一想到這件令我不安的事卻會覺得安心,因為當我思考這件事時的我最靠近「我」。雖然這完全是想像齣來的,但這或許就是我要找的答案。
自從開始寫作這個故事以來,我對於未來的迷惘好像少瞭一點點,因為我把這個故事做為一個起點,由此來思考如果輪迴的假設是成立的,那麼人該怎麼生活纔好;而願意去思考這個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好像是有迴應瞭當年稚齡的我內在傳來的焦慮:既然對「再來當人」很不安,那就想想如何可以解除這份不安,這可能是「我」很希望我去做的事吧。
雖然至今仍沒有想齣什麼有建設性的方法,但因為開始相信故事裏的時空環境,所以也自以為可以得到草原上的前輩們的看顧,心裏的慌張感就少瞭一些,我想這也可以算是一件好事。
非常感謝我的傢人,可以讓我任性地寫下這個故事,而且是要把傢裏的爺爺端齣來給大傢看。
也要感謝我的好友皮皮與彥博,以及我的姐姐,在寫這個故事的三星期裏,他們很入戲地陪我討論著故事的發展。
而這個故事在完成後,有貼在部落格上和大傢分享,每當有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們讀完,並告訴我他們的感想,我打從心裏地覺得開心。
(我也必需要感謝一下草原上的前輩們,雖然我無法證明他們是否真的存在,但這個故事的誕生是靠他們的幫忙。還有,我傢的爺爺也還請他們多多照顧。)
這本書得以齣版,則是因為我第一份工作的同事歐陽也是這個故事的讀者,我們偶而會聊聊故事裏的世界,而在她與我第一份工作的主管豪哥一起創業後,讓這個故事變成書和大傢見麵,人生的緣份真的很奇妙!
我一直覺得這個故事有自己的生命,它會自己去尋找它的朋友,如果您正讀到這裏,我誠摯地邀請您繼續讀下去,和這本書當朋友吧。我覺得它所說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好像也不太重要,但如果宇宙真的是這樣也不錯,因為一想到在最高的地方有前輩一直在照顧著我們的人生,就不再覺得孤單瞭。
第一個故事 草原時代
這個故事其實並不是我的故事,而是吉哥的故事。但是我還是會齣現在這個故事裏,所以我決定把第一人稱保留給我自己,而吉哥還是吉哥。
最早認識吉哥的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其實我也不敢確定瞭;隻是現在,當我想要和大傢說說有關吉哥的故事時,我纔開始認真地搜尋和他有關的記憶。
「最早的……最早的時候,應該就是在草原的時候吧。」我終於想到瞭,我和吉哥最初的相遇應該是在那裏沒錯,隻是那時也隻是匆匆一瞥而已。
我非常喜歡在草原生活的日子,不過我們那時並不住在草原上,而是其他的地方。從我住的地方要到草原,必需翻過兩座很高又很陡的山,聽起來雖然很遠,但那一點也不需要花我們多少時間。而我在這裏所說的「我們」,指的是所有住在那裏的居民們。
我們的行動非常敏捷,隻要我們一想要到哪裏,我們就已經可以在那裏瞭。草原是我們最喜歡去的地方,大傢總會聚集在那裏說說笑。
所以,每當我說「去草原吧」,我便已經在那裏和朋友們玩耍起來瞭。
***
在這個關於吉哥和我的故事裏,草原時期的生活對我們一直有著很大的意義,所以我想我有必要在此盡可能地把草原的生活和大傢交待清楚。
可是,那一點也不容易。
因為在這裏的所有事物,幾乎都很難用地球現有的語言來說明,而地球人又不太明白宇宙其他空間的生活狀況,所以我隻好試著把所有的事物描述的簡單一點、更接近地球人的生活一點;在草原時的行動和往來上,我也盡量使用人類世界熟悉的動詞和名詞來說明。其他無法言喻的部分,可能隻得仰賴大傢的想像力瞭。
首先要讓大傢瞭解的,就是我們其實沒有身體,沒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沒有手和腳,當然也沒有大腦和心髒,所以說我們沒有什麼明確的長相。不過,住在草原地區的我們,就是有辦法認齣彼此,不是靠聲音和形貌,而是靠彼此的意念,這種意念就像是一股波動或是訊號,我們本身就能收送,而且可以決定強弱,不需要任何儀器幫忙。我們總是直接而單純地彼此來往著,因為當意念一産生時,訊號便散發齣來,所以我們什麼事也無法欺瞞對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