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赏力是进行艺术投资的关键。」本书的六讲既是陆洁民穿梭艺术市场二十多年来的经验谈,也是他对艺术赏析的一次深究。其中的关键正是鑑赏力。艺术投资的任何一个环节——从欣赏、收藏、市场、经纪、拍卖到鑑定——无不需要能够分辨真假、判别优劣、理清脉络的眼光与知识。多看、多读、多碰,便成了陆洁民心中艺术收藏与投资不二法门。
那么,究竟该从哪里开始?陆洁民以他从学生、经纪人、拍卖官至教授一路以来的经历告诉我们,到美术馆看画、对艺术抱以真心就是最好的起点!本书萃集了陆洁民的行家眼光、授课技巧与艺术视野,借由四十多篇深入浅出的短文,为今日与未来的艺术市场人士,提炼一种从心出发、而得见艺术市场之浩瀚的艺术投资观。
序.何政广6
自序.陆洁民8
.讲收藏10
风格就是艺术成熟的标志11
修炼善于欣赏的眼睛14
想像力是深度欣赏的灵魂19
大师的四个要素─大天才、笨工夫、修养深、寿命长23
陈澄波的艺术特质─画如其人27
疯狂达利唤醒了我们的潜意识32
艺术收藏的五大优点36
老藏家的建议40
您会是哪一类型的收藏家?45
藏品的保存与维护49
限量的魅力!53
限量版画出版的五大关键57
俗话说得有意思!61
收藏家与艺术齐名,走入永恆─「赫伯与桃乐丝」观后有感65
艺术收藏入门的四六要点69
.讲投资73
真假、价格、前途74
收藏vs.投资78
碰得到、看得懂、买得起、藏得住、卖得掉82
如何逛画廊及选购作品86
为何不可错过艺术博览会?91
价值/价格=值价比─阳春白雪、文武双全、登堂入室、雅俗共赏95
收藏应是享受而非负担――收藏是修养、投资是需求99
踏入艺术收藏的独门心法──完整剖析现今最夯的艺术收藏与投资标的103
.讲市场11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113
一个富起来的国家,必然买回她的历史与文化116
台湾画廊协会二十周年120
年轻艺术家如何面对艺术市场124
艺术品如何定价128
.讲经纪131
艺术家vs.经纪画廊132
经纪画廊是艺术殿堂前的魔术师135
艺术家生前的命运,决定作品的命运; 艺术家死后的命运,取决于作品的命运139
从「五子登科」谈台湾画廊经营143
拥有一幅自己的肖像画146
.讲拍卖152
复杂的头脑和单纯的心153
拍卖在艺术市场的角色与机能&拍卖官的角色157
拍卖入门与八大步骤I164
拍卖入门与八大步骤II168
雾里看花──眼见并非真实,只有自信才能透视真相172
.讲鑑定176
老行家如何鑑别书画真伪177
老旧熟韵180
以悲剧的态度透入人生,以幽默的态度超越人生184
**第三段评价** 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色彩的对话:油画艺术的色彩语言解析》的书,让我对油画的色彩运用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色彩的运用是画家个人直觉和经验的体现,但这本书却系统地揭示了色彩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心理学效应以及文化象征意义。作者从物理学角度解释了光与色的关系,再深入到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谐等基本规律,条理清晰,浅显易懂。书中穿插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油画大师的作品作为案例,例如伦勃朗的戏剧性光影,莫奈的印象派光色变幻,梵高的强烈情感表达,以及抽象表现主义对色彩纯粹性的探索,都得到了深入的剖析。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色彩奥秘的大门,原来每一抹色彩的选择,都可能蕴含着画家深邃的用意,都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这不仅提升了我鉴赏油画的能力,也让我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第五段评价** 最近,我偶然间翻阅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演变》的书,这本厚重的著作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精湛工艺肃然起敬。书中,作者不仅按照朝代顺序,详细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萌芽,到商周的青铜器文化影响下的早期陶器,再到汉唐的唐三彩、宋代的五大名窑,直至明清的青花瓷和彩瓷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深入探讨了陶瓷作为一种实用器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技术水平,甚至宗教信仰和政治象征。书中对不同窑口的烧制技术、釉色变化、纹饰图案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分析,让我明白了为何一件看似简单的瓷器,背后却凝聚了无数工匠的心血和智慧。读这本书,我仿佛能看到各个朝代的兴衰更迭,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漫长岁月中对美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们用双手创造出的无数璀璨的艺术瑰宝。
评分**第四段评价**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了《雕塑的触感:材质与形态的对话》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次对物质美学的深度探索。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在介绍雕塑家们的作品,更是通过对不同材质(如石材、木材、金属、泥土甚至玻璃)的特性、加工工艺以及与形态的结合,来阐释雕塑艺术的魅力所在。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作品的视觉呈现,而是着重于“触感”这一维度,让我们去想象艺术家是如何通过双手,赋予冰冷坚硬的石材以生命,让温润的木材展现其独特的纹理,使冰冷的金属焕发出蓬勃的张力。书中对古代雕塑的严谨写实,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结构的完美追求,再到现代主义对材料本身的解放和对抽象形态的探索,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当代雕塑家访谈的收录,听他们讲述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乐趣,以及他们与材料之间“博弈”又“共舞”的关系,让我对雕塑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
评分**第一段评价** 最近读完一本名为《山河故人:陈逸飞的艺术世界》的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陈逸飞这位艺术家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以及他作品中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语言。作者对陈逸飞早期在上海的成长经历、留学海外的艺术探索,到后来回归祖国后的创作高峰,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书中的文字仿佛带着读者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陈逸飞创作时的激情与挣扎,以及他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独到见解。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陈逸飞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解读,那些身着旗袍、带着忧郁眼神的东方女性,不仅仅是美丽的符号,更是承载着时代变迁、民族记忆的个体。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艺术评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饱满的陈逸飞。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他画笔下的低语,感受到他对故土深沉的眷恋,以及他对艺术不懈追求的执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艺术评论集,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记,让我对陈逸飞的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那个时代的中国艺术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第二段评价** 翻开《水墨江南: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传承》,我立刻被卷入了一片烟雨朦胧的水墨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几位当代山水画家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这一核心概念,以及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在这份传承中寻求创新。作者从历史的纵深处梳理了中国山水画“写意”精神的发展脉络,强调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山水画中的体现。随后,他聚焦于几位当下在水墨山水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通过对他们作品的细致解读,展现了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如何注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书中对笔墨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巧思都有独到的分析,让我对水墨画的创作有了更深的体悟。读这本书,我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欣赏者,而是逐渐成为一个能够品味其中微妙之处的鉴赏者。那些山峦叠嶂、云水流转的画面,不再是静态的图景,而是蕴含着生命的气息、哲人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最真挚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