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拍已结束,蓬勃发展了几年的拍卖市场似乎受到一股寒流的影响,这股寒流来自世界经济持续动盪、欧洲危机不断发酵、国内经济面临减速、房价拐点、物价指数高位等等因素。从2011年拍卖行的中国书画成交资料来看,春拍先扬、秋拍后抑,艺术品拍卖市场除个别书画精品仍为亮点外,总体趋向平淡。但是,单单是个别书画拍卖的亮点,也足以延续中国书画在拍卖场上绝对主力的地位。截止2012年1月1日,〈拍卖年鑑〉资料库提供的中国书画历年廿大天价均过亿元人民币大关,天价拍品仍多出自书画板块。
较2010年本刊评选出历代中国书画廿大天价作品榜单来看,有五成拍品被重新「洗牌」。历年中国书画拍卖廿大前五名有三名被重新「换血」,2010年创下中国书画第一天价的黄庭坚〈砥柱铭〉仍坚守状元榜位。2009年创下天价的拍品也仅有1.69亿人民币成交的吴彬〈十八应真卷〉和1.086亿人民币成交的曾巩〈局事帖〉尚留榜单,其余均为2010年和2011年的拍品。2011年拍卖的书画作品TOP10: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王蒙〈稚川移居图〉、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齐白石〈山水册〉、宫廷画家〈干隆阅兵图第四卷「行阵」〉、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张大千〈嘉耦图〉、王翚〈唐人诗意图〉、吴冠中〈狮子林〉均进入历年廿大。2010年还在为过亿拍品欢唿雀跃,2011年中国书画廿大榜单已均过亿元。
2011年古代书画拍品稳步上升,近现代书画狂飙风头占尽。嘉德5月22日8点开拍的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上,〈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这幅由绘画和书法联合构成的巨制在预展时估价就已过亿,最终经过数次欲落槌而又止的刺激场面,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终由持3093号牌的场内藏家以以4.255亿人民币竞得,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最高纪录,使中国近现代书画站上新的台阶。纵观秋拍创出亿元价格以上的拍品,目前除了白玉圆玺外,其余无一例外均是近现代书画作品:齐白石盛期精品〈山水册〉以1.94亿人民币成交,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则拍出2.3亿人民币高价,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668亿人民币成交,吴湖帆的〈富春山居图〉以近亿元的9890万人民币成交。2009至2011年是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市场的拉升阶段,特别是2011年,近现代书画拍卖作品疯狂抢佔市场,上涨行情的背后显然有资金在其中推波助澜。从2009年开始,中国在宽松货币的大背景下,大量资本对艺术品市场推波助澜,使得书画交易的「井喷」更是透支了不少作品价格的未来上涨空间。进入2011年秋拍,书画市场逐步步入理性。虽然,有资本参与的书画市场发展模式还将继续下去,但短期是否还将飙涨下去?还是会受到外部整体经济形式的严重影响?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和美股暴跌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肯定不能独善其身。中国股市已经进入明显的下降趋势中,而房地产因为政策的高压也在面临着变盘的临界点上挣扎,是否会给持续上涨的书画收藏市场带来重大的上行压力;还是更多空闲资本入注的机会呢?书画艺术品收藏市场最近几年的大幅上涨已经积累了很大的获利压力,原购藏者抛售意愿加剧,但却得面对上行压力、底部难以支撑的局面,导致书画市场流通的减速,因此未来的中国书画市场短期内将呈现一个盘整震盪的局面已成定局。
编辑概要说明如下:
鑑于中国书画市场蓬勃发展,拍品数量大幅增加,〈拍卖年鑑〉编辑小组虽然一如过去收录各家拍卖公司、拍卖场次、拍品资料,但因件数实在过于庞大,编辑小组经过数次会议讨论后决议。今后,书画〈拍卖年鑑〉只收录去年成交精品,一般拍品成交不再列举或登录。
2012书画〈拍卖年鑑〉是一本反映纽约、伦敦、巴黎、科隆、斯图加特、东京、香港、图卢兹、北京、上海、浙江、杭州、天津、南京、昆明、云南、广州、福州、台北等城市之2011华人书画市场拍卖公司的成交记录。搜集了国际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伦佩茨、日本美协、东京中央、卓德、北京翰海、中国嘉德、匡时、北京诚轩、北京保利、北京诚灏、华辰、长风、荣宝、北京中汉、中贸圣佳、朵云轩、泰和嘉成、海士德、纳高、永暄、永乐–佳士得、道明、中拍国际、中鸿信、天工艺苑、南京十竹斋、上海泓盛、上海恆利、上海嘉泰、上海工美、上海鸿生、上海驰翰、上海中天、东方国际、西泠印社、浙江南北、上海天衡、天承、天津国拍、南京经典、都市联盟、雍和嘉诚、北京鼎周、益诚、瑞星、浙江萧然、杭州翰承、苏州吴门、云南典藏、传是、新海上雅集、嘉禾、歌德、维塔维登、聚德、静轩、蓝天国拍、宝龙、景薰楼等拍卖公司,从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华人书画所有的拍卖成交记录,中英文对照,并附图片说明,是目前美术市场上唯一可参考的拍卖年鑑。
内容分三大项
一、重要宫廷书画
包括皇室书画及宫廷书画家作品
二、中国书法
包括历代书法家作品及书法作品重要成交
三、中国绘画
依艺术家人名笔划排列,包括古代到近代年轻辈艺术家书画市场行情
我一直对中国书画拍卖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时代变迁和艺术发展脉络的出版物。《2012书画拍卖年鑑》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初翻阅此书,便被其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装帧所吸引,仿佛捧在手中的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拍卖记录,更像是一部详尽的时代画卷,记录了2012年全球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要动态。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那些极具代表性的拍品的深入剖析。那些流传有序、历经沧桑的古代书画精品,通过精美的图版和严谨的文字描述,得以重现其当年的风采。从文人墨客的笔墨丹青,到宫廷御用的精致画作,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艺术家的功力与时代的烙印。更让我惊喜的是,年鑑中还收录了不少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它们以其独特的现代视角和创新技法,展现了中国书画在当代的发展活力。阅读这些内容,不仅满足了我对艺术审美的追求,更让我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书画拍卖市场稍有了解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市场脉络、提供深度分析的参考书。《2012书画拍卖年鑑》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一份枯燥的拍卖数据汇编,更是经过精心策划和专业解读的行业报告。书中对2012年度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包括成交额、重要拍卖行表现、以及热门的艺术品类等,这些信息对于我评估市场走向、把握投资机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一些重要拍卖会和拍品的解读。那些在 Sotheby's, Christie's, Poly Auction 等国际知名拍卖会上频频亮相的重量级拍品,通过年鉴的呈现,我得以更清晰地了解它们的来源、估价、以及最终的成交情况。这种信息量的丰富性,让我能够对市场上的主要玩家和资金流向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此外,年鉴中对一些艺术品鉴定和估值方法的探讨,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让我能够更审慎地对待每一次的艺术品交易。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在艺术品拍卖行业打拼多年的专业人士,《2012书画拍卖年鑑》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市场参考。它不仅仅是一份年度报告,更是对过去一年行业发展进行系统性总结和深度洞察的权威指南。书中详尽的数据分析、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测、以及对关键事件的细致梳理,都为我日常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我尤其看重年鉴中关于市场细分的研究。它不仅对不同品类(如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艺术等)的成交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还深入分析了不同价格区间的表现,以及主要藏家群体和拍卖行的策略。这些信息帮助我更全面地了解市场的供需关系、价格波动因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此外,书中对行业内一些重要人物的访谈和观点摘录,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和战略启示,让我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敏锐的判断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艺术品收藏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带我领略中国书画艺术独特魅力的入门读物。《2012书画拍卖年鉴》虽然以“年鉴”为名,但其内容远不止于数据统计,它更像是一部生动的艺术史书,将2012年书画市场的精彩瞬间一一呈现。翻开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艺术盛宴,与那些令人惊叹的艺术品近距离接触。 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精美的图版,它们清晰地展示了历代大师的笔墨神韵和色彩运用。通过这些高清的图像,我能够仔细欣赏画作的细节,感受艺术家在创作时的心境。配合着文字的解读,我对每幅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件艺术品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故事,都蕴含着一种文化。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书画艺术充满热情的收藏家,寻找一本能够全面反映当下艺术品市场状况的书籍,一直是我的心愿。《2012书画拍卖年鉴》的问世,无疑为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这本书以其宏大的视角和精细的梳理,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2012年书画拍卖市场全貌的绝佳平台。它不仅仅罗列了拍卖数据,更通过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市场背后的逻辑和趋势。 我尤其欣赏年鉴中对不同区域、不同艺术门类的市场表现进行的细致比较。无论是传统书画的稳健增长,还是当代艺术的异军突起,亦或是瓷杂、玉器的精美绝伦,书中都给予了详尽的介绍和专业的点评。我通过阅读这些内容,能够更清晰地识别出不同板块的投资价值和潜在风险。此外,年鉴中对一些重要艺术事件的记录,例如重大展览、重要藏品回流等,也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艺术品市场生态的演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