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代,「鼎」居青铜礼器之首。「鼎」字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之意。中国古代青铜器绚丽璀璨,人们将生活、信仰、传说、历史和青铜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出各式各样青铜器艺术品。
商周以来,统治者喜爱以神祕繁缛的纹饰,如饕餮纹、夔龙纹等装饰在青铜礼器上。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思想空前活跃,百家争鸣,人们个性开朗,且崇尚浪漫情怀,青铜器则由厚重变得轻巧,从浓厚的神祕色彩蜕变为写实风格。
《国宝X档案:青铜器》(上)介绍存世最大且最重的司母大方鼎,与已发现最大的圆鼎子龙鼎相映成辉,一圆一方堪称双璧国宝。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的毛公鼎、大禾人面纹方鼎、王子午鼎、蔡候申铜方壶、四羊方尊、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浑源牺尊、越王勾践剑……。
本书深入介绍每一件青铜器国宝,详尽剖析铸造始末、工艺、纹饰与造型设计、铭文传达历史,并留存古文字的艺术魅力,随着考古学家小铲子的轻轻翻动,让我们经由青铜国宝背后的小故事,由衷赞叹华夏祖先曾经的辉煌与奇蹟!
本系列特色
「国宝X档案」系列
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採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197件国之魂宝背后宛转悠扬的故事,观众思绪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起伏变化,或拍手赞叹,或欣喜若狂,或扼腕长叹,或义愤填膺……青铜显帝王之尊,碧玉含君子之气,书画载干坤之事,美瓷扬华夏之韵……每一件国宝都弥足珍贵。《国宝X档案》系列图书透过系统性的编排与图片蒐罗整理,让读者体会国宝文物带来的感动与震撼。
作者简介
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组
本书内容精选自中国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这个连续播出四年、共一千五百多集的节目,每集介绍一个国家典藏的宝器文物,包括:书法、碑刻、玉器、陶瓷器、绘画、青铜器、石刻、古建筑遗址,和古籍、壁画、金银器。在介绍国宝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同时,也挖掘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带领观众走近国宝、认识国宝。
《国宝档案》节目自二○○八年起,在台湾人间卫视播出。
推荐序
展示国家瑰宝 弘扬中华文化
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电视节目自播出以来,负责栏目的朋友时常就具体选题和内容找我谘询,他们对节目认真严谨的作风和诚恳谦逊的态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使我对《国宝档案》更加关注和在意。
《国宝档案》播出的内容都是国家级的,有馆藏文物的精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如果按时下收藏热的时髦说法,那都是顶级的「国家收藏」。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绵延不断、有文字记载的悠久文明史。先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历史遗存,它们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巨大财富和宝贵遗产。
这些宝贵的遗产不仅需要文博界的文物专业人员对它们进行保护和研究,更需要广大民众了解它们,共同来保护和传承。而长期以来,由于文博领域专业性强,涉及的历史、人文、考古等方面的知识多,因此,广大民众对这一领域有相当的陌生感和距离感。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近些年在两岸三地出现的传统文化热、收藏热就是很好的说明。因此,普及文物知识,引导民众了解优秀的文化遗产,从中吸取营养,提高民族素质,唤起民众热爱国宝文物、保护文物的热情,就成为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和意义深远的事情。
《国宝档案》利用电视的传播力量在这方面发挥了独特而有效的作用。播出后社会各界都给予了积极肯定。
我认为《国宝档案》这个节目的最大特点有两个:首先,它讲的内容好,为观众展示的都是国家的经典收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权威可靠、简单有效地获得文物知识的管道。再就是介绍国宝内容的方式和风格与众不同,它的节目总是围绕与国宝有关的人和事来讲。或突出国宝的背景知识和传承故事,或就国宝提出问题再回答问题。这些都是观众感兴趣并容易接受的,而文物的知识、价值、意义等则 都融入其中,使观众在听故事中获得了文物知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宝档案》关注的目光还投向了世界。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有难以计数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被收藏在世界许多国家。这是让我们无法忘怀的,广大观众也渴望了解它们,而《国宝档案》在这方面就做了难能可贵的努力,使观众看到 许多海外收藏的中国珍宝。
今天,中央电视台之节目《国宝档案》的内容汇集成书《国宝X档案》,相信同样会得到读者的喜爱。一本《国宝X档案》拿在手中,可以仔细阅读,反复查看,更像档案了。
《国宝X档案》值得观看,值得收藏。
文∕罗哲文(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作为一个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读物。《国宝X档案:青铜器(上)》这个书名,立刻就吸引了我的注意。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是那个时代最高超工艺的体现,更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的重要窗口。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会以怎样的视角来呈现这些“国宝”?是侧重于它们的考古发现过程,还是更深入地挖掘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近距离地欣赏那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去感受它们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力。想象一下,能够通过文字,亲眼“看到”那些鼎、簋、尊、罍,去理解它们各自的用途和象征意义,去感受古代工匠们如何在方寸之间雕刻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这本书是否会包含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者是对某些经典青铜器的独到见解?我对此充满了好奇,期待它能够给我带来全新的认识和启发。
评分读到《国宝X档案:青铜器(上)》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在博物馆里闪耀着历史光辉的青铜器。我一直觉得,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它们凝聚了那个时代最顶尖的工艺和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本书的名字,给我一种探索未知、揭示秘密的感觉。“X档案”这个词,更是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让我好奇作者将会如何展现这些“国宝”背后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陈列出青铜器的图片和基本信息,而是能够挖掘出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讲述它们是如何被发现、被研究,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我想象中的它,会是一本充满故事性的读物,能够让我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匠心,也能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宗教以及社会生活有更深的理解。它是否会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青铜器,或者对一些耳熟能详的青铜器提出新的解读?我对此充满期待,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次充满惊喜和启发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对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一直非常着迷,而青铜器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国宝X档案:青铜器(上)》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魅力。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角度来解读这些价值连城的“国宝”。是侧重于它们的历史渊源,还是它们的艺术价值?又或者,它会着重于揭示制作这些青铜器的精湛工艺?我总是想象着,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工匠们是如何在烈火中淬炼出如此精美的器物,那些繁复的纹饰和充满力量的造型,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密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历史的长河,去近距离地欣赏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青铜器。它是否会讲述一些关于这些青铜器的传奇故事,或者披露一些关于它们研究过程中的有趣发现?我对这些都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够带给我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让我对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产生更深的敬意。
评分最近在书店里看到《国宝X档案:青铜器(上)》这本书,书名就非常有吸引力,瞬间勾起了我的求知欲。我对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们身上蕴含着太多神秘和历史的厚重感。想象一下,那些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器物,一旦重见天日,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遥远文明的窗户。这本书会带我走进怎样的世界?它会不会像一个细致的导游,带领我一一认识那些赫赫有名的青铜器,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等?我特别期待能够了解到它们的铸造工艺,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能够创造出如此精美的器物。而且,青铜器上的纹饰和铭文,更是充满了解读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给予我丰富的知识。是否会解析一些特殊的纹饰所代表的意义,或者解读一些隐藏在铭文背后的历史信息?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而是能够引发我的思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总之,这本书的名字就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意味,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些历史类的书籍,尤其对中国的古代文明充满了好奇。看到《国宝X档案:青铜器(上)》这个书名,感觉很有吸引力。虽然还没有机会翻开,但光是“国宝”和“青铜器”这两个词,就足以勾起我无尽的遐想。我脑海里浮现出那些在博物馆里闪耀着古老光芒的青铜器,它们身上承载了多少故事,又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衰?这本《国宝X档案:青铜器(上)》会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一扇通往那个遥远时代的大门吗?我期待它能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这些珍贵文物的奥秘。我想象中的这本书,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年代和出土信息堆砌,而是应该有血有肉,能够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家的匠心。它是否会像一个引人入胜的纪录片,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甚至开始好奇,那些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是否会在书中得到详细的解读,让我能够窥见古人的思想和生活?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带来一次充满知识和惊喜的阅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