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上人說:「中醫善用天地間滋長的萬物為藥材,溫和調理人體健康。
人們都需要中醫藥,但是我們都不懂;期望能透過不斷研究,讓中醫藥更能造福群眾。」
本書將中藥化為有趣的童話故事,引領孩子從小對中醫藥産生興趣,進而學醫、行醫,助人遠離病苦。
作者簡介
陳麗虹
女,教師。為廣西作傢協會會員、廣西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閤浦縣文協副主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業餘從事文學創作,主要以寫童話為主,作品在全國各地一百餘傢省級以上的報刊雜誌上發錶、獲奬,曾為多傢少兒刊物擔任專欄作傢。主編、主筆(閤)有《早起鳥——兒童自我保護故事》叢書,著有幼兒童話集《住在鳥窩裏的小魚》。
分彆於二○○六、二○○八年獲得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奬。
繪者簡介
吳慧芬(wowo)
朝陽科技大學畢業。對插畫維持濃烈的興趣,是從小至今最感到熱血的事情。喜歡嘗試畫各類不一樣的題材;不論什麼題材,都期望讓更多的人會因為插圖而感動,進而從中獲得不一樣的新鮮想法。
作者序
中醫藏在童話裏/陳麗虹
聽說我要寫一本童話版的中醫藥知識童話故事書,很多編輯及文學朋友都很好奇的問:「妳寫的中藥知識童話孩子能看懂嗎?定位給什麼年齡階段的孩子看?」
其實,我所謂的中藥知識童話,實際上就是動、植物知識童話(植物的多些),隻不過是童話裏加入瞭一些常用的中醫藥知識。我看瞭《中學生物學百科全書》,凡是有藥用價值的都會提及該動、植物的功能及主治;所以,在中、小學生階段普及中藥知識是比較必要的。
小時候我住在農村,農村普遍缺醫少藥,但是漫山遍野都是植物;因此,就算是一般村民也知道田間路邊或山坡上、樹林裏的植物有什麼用、能治什麼病,自己便採來煎給孩子吃。比如說:咽喉痛瞭,採一些野菊花、桑樹葉、丹竹葉煲水吃;長痱子瞭,會用痱子草搗敷或煎水洗澡,讓痱子快點謝掉;拉肚子瞭,則會給孩子做一頓矮腳栗糊吃。五月,傢傢都會採艾葉做成艾當作安傢用,我們做小孩子的也幫著採艾葉;因為,哪個孩子頭痛腦熱的、肚子痛的、驚風的都會燒艾,所以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臉上多多少少都會留下艾燒的疤痕。夏天除瞭捉知瞭,我們還會撿知瞭留在樹乾上的殼(蟬蛻),感冒發熱時加桑葉、薄荷一起煲水喝。所以,中藥對我們來講並不陌生,隻不過那時我們並不稱它們為中藥。
進城讀書、工作,醫療條件好瞭,我們有瞭病一般都會給醫生看,所以對於醫藥知識我是一點也不懂的,也不需要懂。直到二○○九年二月我不幸患瞭腹瀉。一般來說,腹瀉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我跑遍瞭縣城、市、省城大大小小的醫院,看瞭一百多個名醫,多數都是博士導師、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醫、副主任以上的醫生,住院十次,艾灸、針灸、中藥、西藥、按摩、打點滴、敷臍等全用上瞭,花費十幾萬,腹瀉依然如故。我問醫生:癌癥都能治好,而我檢查之後什麼器質性的毛病也沒有,怎麼就好不瞭?醫生對我說,我這種病叫腸躁癥,中醫說法是慢性泄瀉,很難治癒,是世界性的疑難雜癥。我不信,便決心自學中醫為自己治病。我買瞭很多醫學書,看瞭四年,對於各種中藥藥性、作用、主治瞭若指掌;然後我就邊學邊自己開藥吃,病情居然有所好轉,體重也由三十八公斤恢復到四十七公斤。
研究瞭四年中醫,我覺得中醫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高深的科學,投機取巧之人是無法瞭解、領悟中醫真諦的。我想,凡是認識字的人都可以懂得中藥名稱、功效、主治;所以,我想到瞭寫科普類中醫藥書,而且是以孩子所喜歡的童話形式來寫。
在寫作過程中,為瞭知識的準確性,我又查找瞭很多資料,包括各種中醫書、介紹各種植物知識的書;我驚奇的發現,很多奇花異草竟然也是中藥,比如中國十大名花:梅花、牡丹、蘭花、月季、杜鵑花、山茶花、荷花、桂花、菊花、水仙花;它們韆姿百態,讓人賞心悅目,陶冶性情,能入詩、入饌,還可以入藥。所以,我對這些花花草草産生瞭崇敬,它們對人類的健康作齣瞭多麼巨大的貢獻呀!而我們的祖先又是多麼偉大;亙古至今,我國人民充分利用花草樹木治病,積纍瞭多少的驗方和祕方。「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廣為流傳,各地民間名人輩齣,扁鵲、華佗、李時珍等,給我們留下瞭多麼寶貴的中華醫藥學遺産。
中醫使用的中藥具有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等特點,不僅對防治常見病、多發病有較好的療效,還能治好一些疑難雜癥,自古深受大眾喜愛,所以有很多人應用中藥進行治療和美容、保健。中藥浩如煙海,我隻是選擇瞭滄海一粟編成有趣的故事,以激發孩子從小培養對中醫藥學的興趣,讓中醫藥學能普及並發揚光大,引領更多人親近中醫、自學中醫,學會用簡單的中藥自我防病及自我保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