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上人说:「中医善用天地间滋长的万物为药材,温和调理人体健康。
人们都需要中医药,但是我们都不懂;期望能透过不断研究,让中医药更能造福群众。」
本书将中药化为有趣的童话故事,引领孩子从小对中医药产生兴趣,进而学医、行医,助人远离病苦。
作者简介
陈丽虹
女,教师。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合浦县文协副主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业余从事文学创作,主要以写童话为主,作品在全国各地一百余家省级以上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获奖,曾为多家少儿刊物担任专栏作家。主编、主笔(合)有《早起鸟——儿童自我保护故事》丛书,着有幼儿童话集《住在鸟窝里的小鱼》。
分别于二○○六、二○○八年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绘者简介
吴慧芬(wowo)
朝阳科技大学毕业。对插画维持浓烈的兴趣,是从小至今最感到热血的事情。喜欢尝试画各类不一样的题材;不论什么题材,都期望让更多的人会因为插图而感动,进而从中获得不一样的新鲜想法。
作者序
中医藏在童话里/陈丽虹
听说我要写一本童话版的中医药知识童话故事书,很多编辑及文学朋友都很好奇的问:「妳写的中药知识童话孩子能看懂吗?定位给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看?」
其实,我所谓的中药知识童话,实际上就是动、植物知识童话(植物的多些),只不过是童话里加入了一些常用的中医药知识。我看了《中学生物学百科全书》,凡是有药用价值的都会提及该动、植物的功能及主治;所以,在中、小学生阶段普及中药知识是比较必要的。
小时候我住在农村,农村普遍缺医少药,但是漫山遍野都是植物;因此,就算是一般村民也知道田间路边或山坡上、树林里的植物有什么用、能治什么病,自己便採来煎给孩子吃。比如说:咽喉痛了,採一些野菊花、桑树叶、丹竹叶煲水吃;长痱子了,会用痱子草捣敷或煎水洗澡,让痱子快点谢掉;拉肚子了,则会给孩子做一顿矮脚栗煳吃。五月,家家都会採艾叶做成艾当作安家用,我们做小孩子的也帮着採艾叶;因为,哪个孩子头痛脑热的、肚子痛的、惊风的都会烧艾,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脸上多多少少都会留下艾烧的疤痕。夏天除了捉知了,我们还会捡知了留在树干上的壳(蝉蜕),感冒发热时加桑叶、薄荷一起煲水喝。所以,中药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只不过那时我们并不称它们为中药。
进城读书、工作,医疗条件好了,我们有了病一般都会给医生看,所以对于医药知识我是一点也不懂的,也不需要懂。直到二○○九年二月我不幸患了腹泻。一般来说,腹泻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跑遍了县城、市、省城大大小小的医院,看了一百多个名医,多数都是博士导师、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医、副主任以上的医生,住院十次,艾灸、针灸、中药、西药、按摩、打点滴、敷脐等全用上了,花费十几万,腹泻依然如故。我问医生:癌症都能治好,而我检查之后什么器质性的毛病也没有,怎么就好不了?医生对我说,我这种病叫肠躁症,中医说法是慢性泄泻,很难治癒,是世界性的疑难杂症。我不信,便决心自学中医为自己治病。我买了很多医学书,看了四年,对于各种中药药性、作用、主治了若指掌;然后我就边学边自己开药吃,病情居然有所好转,体重也由三十八公斤恢复到四十七公斤。
研究了四年中医,我觉得中医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高深的科学,投机取巧之人是无法了解、领悟中医真谛的。我想,凡是认识字的人都可以懂得中药名称、功效、主治;所以,我想到了写科普类中医药书,而且是以孩子所喜欢的童话形式来写。
在写作过程中,为了知识的准确性,我又查找了很多资料,包括各种中医书、介绍各种植物知识的书;我惊奇的发现,很多奇花异草竟然也是中药,比如中国十大名花:梅花、牡丹、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菊花、水仙花;它们千姿百态,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性情,能入诗、入馔,还可以入药。所以,我对这些花花草草产生了崇敬,它们对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呀!而我们的祖先又是多么伟大;亘古至今,我国人民充分利用花草树木治病,积累了多少的验方和祕方。「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广为流传,各地民间名人辈出,扁鹊、华佗、李时珍等,给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中华医药学遗产。
中医使用的中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不仅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有较好的疗效,还能治好一些疑难杂症,自古深受大众喜爱,所以有很多人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和美容、保健。中药浩如烟海,我只是选择了沧海一粟编成有趣的故事,以激发孩子从小培养对中医药学的兴趣,让中医药学能普及并发扬光大,引领更多人亲近中医、自学中医,学会用简单的中药自我防病及自我保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