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负盛名的绘本创作者 布赫兹
继《灵魂的出口》之后,睽违七年,
献给爱书人的珍贵礼物
当你疲惫,它是你的床,给你休息、让你作梦;
当你想独处,它是一座高塔,所有喧嚣都在你的脚下;
你害怕飞行,它带你旅行;就算在浴缸,有它带你航向海洋;
它让你笑、让你哭、让你满足、让你跳舞……
它们是书。欢迎来到「书的国度」。
翻开书本,你就是一位旅人,你踏进阅读世界,展开许多旅程,在书里,留下自己的足迹。当你渴望冒险,书就是一座跳台,让你纵身跳入大海,当你渴望知识,它是一道光,为你照亮前方的路……书就像一个看不见尽头的国度,浩瀚无边,但是当你展开书页,世界又在你的眼前。阅读就是这样神奇的体验,它广大得可以包含整个世界,又深刻得专属每一个人。在布赫兹极具想像力的图文中,读者总能回想起那些与书共度的秘密时光。
名人推荐
「从布赫兹的图画与睿智、平实的文字,诉说书可以安慰我们、保护我们,它可以是家,可以是镜子,也是我们的床-这本书让我们飘浮、沈潜,一次次感觉幸福。」──德国作家、剧作家 海登莱希
作者、绘者简介
布赫兹 (Quint Buchholz)
1957年生于德国莱茵河地区的史托堡(Stolberg)。中学毕业后,于1980至1982年间,在慕尼黑大学攻读艺术史,接着转学至造型艺术学院专修绘画,直到1986年。布赫兹为儿童书画插画,为各大有名的出版社画过无数的封面、海报及广告插画,因此而成名。
1988年,为配合该年度法兰克福书展,在《时间週刊》(Zeit)文学版发表了17幅插画,引起各界的注意与好评,从此开始青云直上,得奖接二连三,包括四次得到由《时间週刊》和不来梅电台所颁发的「大山猫奖」;五本儿童绘本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佳作;以及德国绘本大奖 (Deutscher Bilderbuchpreis)、波隆那国际儿童书插画展最佳选书 (Bologna Ragazzi Prize)、布拉迪斯国际插画双年展金徽奖 (Bratislava Grand Prix)、《纽约时报》最佳图书(New York Times Outstanding Book of the Year),以及托依斯道夫儿童书插画奖 (Troisdorfer Bilderbuchpreis)等荣耀。
他的作品一再受到重视,许多书经他画笔一挥,都成了畅销书。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就是一例。另外,《黑猫尼禄》也因他的参与而有极佳的销售量。他不只为志同道合的作家画插画,也发表一些自己创作的作品,像是童书《小熊乖乖睡》,以及获得波隆那国际儿童书插画展最佳选书的《瞬间收藏家》。至于《灵魂的出口》则是由出版社邀集46位不同国籍的名作家,以布赫兹的画为题而写成的。
布赫兹的创作特色,在于他除了能够精准描绘日常感知的世界之外,更能掌握那些最为细致和无法预期的神秘经验。他画中的物件常常违反重力原则飘浮在半空中,适切的传达文学中引人神往、心神飞驰的精神特质。从布赫兹柔和的、梦境般的艺术创作中散发出一种幽静、遥远,几乎是没有尽头的风格,让欣赏者经常在梦幻与真实间徘徊。他谨慎的用彩笔画出的主题看起来有时灵敏、有时忧伤,总包含着嘲讽的片段,让读者发出会心的微笑,进而去深思。对布赫兹来说,绘画就是试着去说故事,但要让开头和结尾在图画之外。
虽然他创造可能、提供意见、打开空间,但只有在欣赏者的内心世界里才能使图画完成。「对我来说,广泛的去塑造我的画,只点到为止,只叙述故事的一部份,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我的画之前或之后的情景,就得由欣赏图画的人自己去编造了。即使是我自己在作画时,也不能完全了解所有隐藏在我画中的奥妙啊。」
编辑的话
看见阅读的风景
睽违七年的时间,德国插画大师布赫兹继《灵魂的出口》后,再度推出探讨阅读的大作──《书的国度》。在《灵魂的出口》里,47位当代知名作家,看着布赫兹深具哲学意境的图画,构思出一篇篇意味深长的极短篇小说;这一次布赫兹在书中26幅图画里,以各式的阅读经验为创意发想,让书变形、转化,以具象的图画,表现出各种形式、内容的书与读者之间的抽象互动,他这回亲自为自己的图画写文,每一幅画旁都有短短一行字,简单、深刻,充分展现出阅读的神奇力量。
书的一开始,第一幅画的文字写着:我们之中的她,一头跳进冒险里。画面中有一个女子从高空里的一本书一跃而下,底下是一片湛蓝的海洋。这里的「我们」指的是读者,而这个她看来读的是一个冒险故事,这时候的书就像一座跳台,让她跳进大海,尽情冒险。
在书的国度里,书本还有更多不同的形象,它可以是一座了望台,读者只要站上书堆,所有烦心的事情都变得微不足道;当你唸书给孩子听的时候,书就变成一把伞,让你们在下着雪的夜晚紧紧相依;书也可以是一张床,让你休息也让你作梦……。
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门,一扇通往书的国度的门,书的国度没有路,书就是你的地图。每一本书带给人的阅读经验都不相同,甚至同样的一本书,在不同时间也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正因为如此,书的国度才让人留连忘返。布赫兹充满想像力的文图创作,能与读者的阅读经验相共鸣,是爱书人不能错过的杰作。
我必须承认,《书的国度》给我的第一印象,绝对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它的封面设计,那一种复古又带着一丝神秘的色调,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我才发现,这不仅仅是封面上的那一层巧思,而是贯穿整本书的,一种对细节近乎偏执的打磨。从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是一种温润如玉的叙事风格,没有生硬的堆砌,没有刻意的煽情,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仿佛是作者不经意间流露的心声。那些人物,他们不仅仅是纸上的符号,而是鲜活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挣扎与追求。我常常会因为他们的遭遇而心痛,也会因为他们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我仿佛亲身经历着他们的生活,感受着他们的情感。作者在描绘场景时,更是如同画家挥洒笔墨,将我置身于那些画面之中,耳边仿佛能听到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鼻尖似乎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如此的难得,让我每一次翻开,都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作者如此细腻地捕捉到人性的细微之处,又是什么样的才华,能将这些细微之处编织成如此动人的篇章。
评分《书的国度》给我带来的一种“治愈”。是的,我用“治愈”这个词,因为它确实触碰到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伤痛”。书中的某些情节,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悲惨的事件,但那种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忧伤,那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却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慰。仿佛作者也曾经经历过同样的痛苦,并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解脱。它并没有强行灌输“积极向上”的口号,而是用一种平静而温柔的方式,去拥抱那些阴影,去理解那些遗憾。我仿佛看到,那些曾经被遗忘的,被压抑的情感,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安抚,得到了释放。它让我明白,即使是痛苦,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去逃避,而是要学会与之共处,从中汲取力量。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内心的某些角落,被轻轻地抚慰了,那种长久以来萦绕在我心头的阴霾,似乎也消散了一些。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书,应该是能够拓宽你的视野,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书的国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并没有局限于一个单一的视角,而是以一种宏大的格局,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历史的厚重感。我仿佛看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他们的爱与恨,他们的希望与绝望。这本书让我有机会去理解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文化,去感受那些我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我开始思考,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个体是如何生存的,又是如何留下自己的印记的。我开始反思,那些所谓的“对”与“错”,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下,又会有怎样的解读。这种思考,让我不再轻易地对事物下判断,而是学会了更加包容和理解。它让我明白,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需要我们用一颗开放的心去接纳和体会。
评分《书的国度》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酣畅淋漓”。这种酣畅淋漓,并非源于情节的跌宕起伏,或者激烈的冲突场面,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智力上的愉悦。作者的文字功底,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他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最生动的画面;他能够用最深刻的洞察,揭示出最本质的道理。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智力的探险,让我不断地被作者的才华所折服。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他大脑中清晰的逻辑线条,以及他思想的深度。这本书让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即使读完,仍然会反复回味书中的某些段落,并且总能从中发现新的意义。它像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体会其中的精髓。这种精神上的饱满和愉悦,是金钱买不到的,是物质无法填补的。它让我感到,自己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升华,得到了滋养。
评分当我合上《书的国度》这本书时,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以及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它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结局,也没有让我觉得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相反,它留下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让我去想象,去思考。我仿佛看到了,书中的人物,他们的人生还在继续,他们的故事还在发展。而我自己,在读完这本书后,也仿佛拥有了新的视角,新的力量,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本书并没有告诉我要怎么做,但它却让我明白,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不断探索的旅程,而阅读,就是其中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再次回到这个“书的国度”,或者,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国度”,去遇见更多精彩的故事,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评分《书的国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感动”。这种感动,不是那种泪流满面的煽情,而是一种淡淡的,却深刻地触动内心的温暖。书中的某些情节,虽然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力量。我看到人物之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关怀;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友谊,但却有着生死相随的羁绊。这些平凡的情感,却最能打动人心,最能让人体会到人生的温度。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人,重新珍惜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微小的关怀。我感到,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总有一些温暖的存在,能够支撑着我们前行。这本书,就像是那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内心的角落,让我重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接是如此的重要。
评分《书的国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共鸣”。我很难用简单的词语来形容它。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也不是那种强行灌输观念的书。相反,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隐藏的情感和想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回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那些曾经被遗忘的片段,那些曾经被压抑的情绪,都在这本书的触动下,重新浮现。我看到书中的人物,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在面对选择时所表现出的迷茫,在面对爱情时所流露出的温柔,这些都让我觉得无比熟悉,仿佛那就是我自己的写照。这本书并没有给我直接的答案,但它却引导我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我意识到,原来我并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原来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相似的挣扎和渴望。这种“读懂”的感觉,是如此的温暖,又如此的强大,它让我感到自己不再孤单。我开始相信,真正的力量,往往就蕴藏在我们最真实的感受之中。
评分我必须说,《书的国度》这本书,带给我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一种“启迪”。它并没有直接给你一个明确的“道理”或者“方法”,而是通过那些生动的故事,那些鲜活的人物,让你自己去领悟。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产生一些“啊哈!”的灵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脑海中被点亮了。它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去思考一些我从未关注过的现象。那些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在追求目标时所付出的努力,在人际交往中所体现出的技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我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启示”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虽然并非每一次都成功,但这种尝试本身,就让我感到充满了可能性。它让我明白,知识的获取,不仅仅是通过书本上的理论,更可以通过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悟,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帮助我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评分我必须得承认,《书的国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震撼”。这种震撼,并非来自惊悚的故事情节,也不是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是源于它所展现出的,人性的复杂与深度。书中的人物,他们并非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而是充满了矛盾与挣扎的个体。我看到他们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的阴暗面。这种真实,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它让我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塑造了人?是什么驱使着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这本书并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让我自己去探索,去理解。我仿佛看到,在人性的迷宫中,作者用他的笔触,为我指引了一条探索的道路。这种探索,虽然充满了未知,但却充满了吸引力。它让我对人类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名为《书的国度》,捧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仿佛承载了无数故事的厚重感。拿到它的那一刻,我其实是有些忐忑的,因为“国度”这个词,总会让人联想到宏大叙事,壮丽史诗,甚至是一整个世界的构建。我担心它是否能承载起我内心的期待,是否会让我在这“国度”中迷失方向。然而,翻开第一页,那熟悉的纸张触感,印刷字体的墨香,瞬间将我拉回了阅读最原始的快乐之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个“书的国度”究竟是什么样的?它是由什么构成的?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悲欢离合?那些文字,那些故事,究竟是如何汇聚成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度”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仿佛是这个国度里的一砖一瓦,共同搭建起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仿佛看到,无数的想象力在此汇聚,无数的情感在此激荡,无数的智慧在此闪耀。它不像是一本单纯的书,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会呼吸,会思考,会成长的存在。我期待着,在这个国度里,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与那些故事中的人物一同哭,一同笑,一同经历人生的起伏。这是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期待,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次挖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