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学会终极恐龙百科(新版)

国家地理学会终极恐龙百科(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DINO” DON LESSEM
图书标签:
  • 恐龙
  • 国家地理
  • 百科全书
  • 动物
  • 科学
  • 自然
  • 儿童
  • 青少年
  • 科普
  • 生物
  • 灭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有史以来最完整的恐龙百科,2014全新版!
国家地理学会与恐龙专家唐‧莱森联手打造,详尽收录所有曾发现过的恐龙资料

  恐龙,中生代叱咤风云的霸主
  地球上最引发人类好奇心的生物


  恐龙迷注意!

  有史以来最完整的恐龙百科——《国家地理学会终极恐龙百科》隆重推出2014全新版,全书收录超过600种恐龙,书中资讯皆经由国家地理学会与恐龙学者考据,所有插图为知名恐龙画家精心绘制,每种特色恐龙旁皆以资讯方块呈现该种恐龙的丰富知识,例如:学名、发现者、发现时间与地点、长度、习惯、饮食、趣味小故事以及分佈区域等。大小读者都可以充满知识性且极有效率的方式获得关于各种恐龙的知识,如果你没看过这本,千万不要说你是恐龙专家!

  恐龙大概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生物中,最能激发人们无限想像力的一群。牠们吃些什么?住在哪里?体型多大?又为何在6500万年前从地球上消失了?关于恐龙,无论大人或小孩似乎总有无尽的好奇与疑问。随着全球各地出土的化石越来越多,科学家对于恐龙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你知道史上最激烈的动物大战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可能发生的恐龙对决前十名又是哪些呢?
  最让人恐惧的十大捕食性恐龙排行榜?
  恐龙也会成群漫游进行大迁徙吗?
  南北半球的恐龙长得一样吗?
  所有的恐龙都是体型庞大、头脑不好的动物?
  恐龙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除了一般人都知道的恐龙之外,《国家地理学会终极恐龙百科》更独家网罗了许多一般人不知道的恐龙知识,例如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双嵴龙被塑造成口喷毒液的小型恐龙,脖子还长着伞状皮膜,其实双嵴砻是大型恐龙,身上也没有恐怖的皮膜和毒液;而在美国发现的「霸王龙」在亚洲竟然有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亲戚,那就是特暴龙,彻底阅读本书绝对让你对恐龙更了若指掌!

本书特色

  特色一  全书收录超过600种恐龙,有史以来最详尽、最权威的恐龙百科
  所有大、小朋友所熟知的恐龙在「肉食性恐龙」与「植食性恐龙」章节中皆有完整介绍,每一特色恐龙旁边还有关于恐龙的「资讯方块」、「趣味小故事」和「体型对照」,读者得以充分认识各种恐龙!

  特色二   经科学考据的精彩图片,令人目不暇给
  每种恐龙皆由擅长自然插画的插画家精心绘制,附有恐龙化石照片,且经科学考据,恐龙形象更能跃然纸上。

  特色三   2014全新版重新上市
  最专业、权威的《国家地理学会终极恐龙百科》甫一上市即造成读者抢购热潮,2014全新版重新上市,将再度以最丰富的内容、专业的知识,让你成为朋友眼中的恐龙专家!

专家推荐    

  「恐龙一直是古生物界的超级巨星,牠们称霸中生代,形态多样,却又灭绝成谜。本书资料完整、浅显易读,确实是值得推荐的好书!」-- 萧宗煌 (国立台湾博物馆馆长)

  「恐龙的知识正在日新月异地扩增,恐龙一直是各界感兴趣的话题和现代人基本知识之一。《国家地理学会 终极恐龙百科》有最丰富和最新的恐龙资讯,有最精彩出色的恐龙复原图,是我们现代人绝不能错过的恐龙珍藏读本。」-- 赖景阳(前国立台湾博物馆研究员、古生物专家)

  「最新的年鑑、恐龙习性及环境背景,透过精致的插图介绍,让《国家地理学会 终极恐龙百科》成为科普的专业书籍,是难得的一本恐龙进阶图书。」--萧语富(石尚企业执行长)
 

《地球深处的秘密:从太古宙到新生代的地质演化史》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宏大旅程,探索地球在其漫长而复杂历史中,从最原始的形态到如今生机勃勃的行星,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聚焦于驱动这些变化的强大力量——地质作用,而非特定的生物类群的兴衰。 第一部分:地球的黎明与冥古宙的熔炉 本章将追溯地球的诞生。我们从太阳系形成初期,尘埃和气体如何凝聚成我们这个年轻的行星开始叙述。重点阐述冥古宙(Hadean Eon)的极端环境:持续的陨石撞击、岩浆海洋的覆盖,以及地壳的初次凝固。我们将深入探讨月球形成之谜——“大碰撞假说”对早期地球环境的塑造作用。 随后,我们将详述地球内部的冷却与分异过程。地幔对流的萌芽,原始地核的形成,以及早期火山活动对大气层的初步构建。我们不会提及任何已知的生命形式,而是集中分析地质构造的雏形:地幔柱活动和地壳的首次生成,为后续的板块构造奠定物质基础。 第二部分:太古宙——大陆的胚胎与海洋的孕育 太古宙(Archean Eon)是地球历史中一个关键的过渡期。本部分将详细剖析微大陆(Protocontinents)的形成机制。这些早期的地壳碎片,在早期地幔动力学的驱动下,如何通过增生作用缓慢地聚集。我们将运用现代岩石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证据,重建这些“克拉通”的初始结构和化学组成。 探讨内容包括:绿岩带(Greenstone Belts)的形成过程,它们是早期高压、高温变质作用的产物,记录了早期地壳的复杂构造历史。我们将分析太古宙的沉积岩序列,这些序列主要记录了深海沉积和浅海台地的环境,它们揭示了当时海水的化学性质和温度状况,是研究早期水圈演化的重要窗口。重点分析“条状铁层”(Banded Iron Formations, BIFs)的形成背景,着重于其与早期大气氧化还原状态的地球化学联系,而不是任何生物光合作用的证据。 第三部分:元古宙——超级大陆的聚散与地质奇观 元古宙(Proterozoic Eon)是地球地质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见证了首批真正意义上的大陆地块的形成和解体。本章将集中于超级大陆旋回(Supercontinent Cycles)的证据。我们将详细描述哥伦比亚超大陆(Columbia)和罗迪尼亚超大陆(Rodinia)的拼合与裂解过程。通过古地磁学数据,我们推算这些巨大地块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变迁。 专题讨论“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事件的地质记录。聚焦于全球性冰川沉积岩的分布和化学特征——冰碛岩(Tillites)的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碳酸盐岩沉积层。分析冰期结束后的快速气候反弹所留下的地质印记,特别是富含有机碳的页岩的形成条件。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东格陵兰的纳勒尼克构造(Nagssugtoqidian Orogeny)和北美洲的赫里肯山脉(Helikian Orogenies)等关键造山带,解析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和构造应力场在元古宙末期构造活动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古生代——板块构造的成熟与大陆的聚合 进入古生代(Paleozoic Era),我们见证了现代板块构造模式的成熟。本部分首先分析寒武纪大爆发之前,埃迪卡拉纪(Ediacaran)晚期地壳的稳定性。随后,我们将聚焦于古生代早期,冈瓦纳古大陆(Gondwana)在南半球的持续存在,以及劳伦北美洲板块(Laurentia)的漂移路径。 重点分析塔克顿造山运动(Taconic Orogeny)、阿卡迪安造山运动(Acadian Orogeny)和加里东期造山运动(Caledonian Orogeny)的构造叠置过程。通过分析这些造山带中的变质岩相序列(如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的过渡),我们可以精确地重建古大洋的俯冲作用和地壳的加厚机制。 本书的重点高潮在于二叠纪末期。我们将详尽描述盘古大陆(Pangaea)的最终聚合,以及西伯利亚地台(Siberian Traps)大规模火成岩喷发的地质学后果。分析这次大陆的终极汇聚如何导致了全球性的构造应力重分布和大规模岩浆活动的间接影响。 第五部分:中生代与新生代——裂解、洋盆扩张与现代地貌的形成 中生代(Mesozoic Era)的核心议题是盘古大陆的解体。本章将通过洋中脊的扩张速率和古地磁极性带(Magnetic Polarity Chrons)的重建,详细绘制特提斯洋(Tethys Sea)的关闭和新的大西洋的诞生过程。分析北美西部和欧亚板块边缘的拉张作用如何形成中生代的裂谷沉积盆地。 进入新生代(Cenozoic Era),我们将分析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以及由此引发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探讨大陆碰撞的非均衡性加载(Isostatic Uplift)和剥蚀作用(Erosion)如何持续塑造地貌。 最后,我们将讨论新生代地质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持续演化、新生代火山弧的形成,以及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构造控制因素。本书在分析当前地球的构造应力场、现代地震活动和火山带的深源机制中结束,强调地质过程是持续不息的。 全书内容紧密围绕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致力于呈现一部严谨而全面的地球深层历史演化编年史。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恐龙」唐‧莱森(“DINO” Don Lessem)


  唐‧莱森为世界知名的恐龙专家,写了超过40本的恐龙相关着作,是科普恐龙书最知名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电影「侏罗纪公园」、迪士尼恐龙电影的专业顾问以及「探索频道」恐龙节目的编剧。

  因为对恐龙的热爱,他组织了一个非营利性的「恐龙协会」(The Dinosaur Society),并创办《恐龙时代》(Dino Times)的儿童报纸。他和罗多尔夫‧柯里亚博士一起挖掘也一起重建了全世界最大的恐龙。以他命名的「莱森龙」就是为了表扬他对恐龙研究的支持。
 

图书目录

6 前言
7 简介
8 如何使用这本书

10 第一部分:发现恐龙
12 恐龙是什么?
14 恐龙的世界
16 恐龙的栖地
18 化石怎么形成
20 地球上的生命
22 恐龙系谱树
24 恐龙的孵化
26 抚养恐龙宝宝
28 迁徙和群居
30 求偶和交配
32 伟大的恐龙发现者
34 恐龙发现地点
36 野外挖掘和实验研究
38 恐龙知识大误解
40 恐龙新发现
42 恐龙时代的其他动物
44 恐龙灭绝之谜

46 第二部分:肉食性恐龙
48 恐龙的类别
50 恐龙武器大观
52 食腐动物还是捕食动物?
54 始盗龙
56 黑瑞龙
58 奥卡龙
60 牛龙
62 虚形龙
64 冰嵴龙
66 双嵴龙
68 永川龙
70 巨龙
72 劳尔哈楼龙
74 异特龙
76 高棘龙
78 鲨齿龙
80 南方巨兽龙
82 马普龙
84 重爪龙
86 棘龙
88 亚伯达龙
90 霸王龙
92 古似鸟龙
94 似鸵龙
96 犹他盗龙
98 窃蛋龙
100 窃螺龙
102 小盗龙
104 细颚龙
106 鹫龙
108 擅攀鸟龙
110 恐爪龙
112 伤齿龙
114 迅勐龙
116 始祖鸟

118 第三部分:植食性恐龙
120 恐龙的类别
122 恐龙防身术
124 植食性恐龙的食性
126 华阳龙
128 剑龙
130 小盾龙
132 加斯顿龙
134 敏迷龙
136 多智龙
138 甲龙
140 厚头龙
142 龙王龙
144 微肿头龙
146 鹦鹉嘴龙
148 原角龙
150 戟龙
152 三角龙
154 五角龙
156 异齿龙
158 雷利诺龙
160 弯龙
162 穆塔布拉龙
164 禽龙
166 豪勇龙
168 原赖氏龙
170 盔龙
172 副棘龙
174 青岛龙
176 爱德蒙顿龙
178 里奥哈龙
180 板龙
182 莱森龙
184 欧罗巴龙
186 蜀龙
188 腕龙
190 迷惑龙
192 梁龙
194 地震龙
196 潮汐龙
198 阿根廷龙
200 雷巴齐斯龙
202 阿马加龙
204 马门溪龙
206 查干诺尔龙
208 懒爪龙
210 镰刀龙

212 第四部分:恐龙辞典
262 名词解释
264 延伸阅读、网站、影像资料
266 索引
272 版权页
 

图书序言

前言    

恐龙绝对是地球上最能引发人们好奇心和兴趣的一种动物。
不分年龄、性别、国籍,人们对这些中生代霸主的演化极多样性,总是惊奇又向往。


  恐龙重新获得生命,在我们的梦乡、在学校、博物馆和剧院里活了起来。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地的化石新发现,简直如排山倒海般涌现。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块大陆不曾发现这些远古动物的化石。

  欢迎进入《终极恐龙百科》的世界。透过对恐龙的认识,希望让你对人类自己的存在有另一番领悟。毕竟,就如同6500万年前的恐龙,我们都生活在同一艘巨大无比的太空船上--那就是地球。

罗多尔夫‧柯里亚(古生物学家)

作者的话

欢迎来到奇妙的恐龙世界

  
  即使你对恐龙已经懂得很多,你还是可以在这本书发现一些新知识,因为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恐龙发现的巅峰时代。

  仅仅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就新认识了这么多奇特的恐龙:有些生活在洞里,有些恐龙会爬树,甚至有恐龙比知更鸟还小,另外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恐龙。

  我们在过去不曾发现恐龙的地方,找到了恐龙的踪迹,从寒冷的北极到热带丛林都有。就连那些我们原以为不可能解答的问题,也找到了答案——譬如某些恐龙的颜色。我们对恐龙的行为、演化过程,以及牠们之间的关连,都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把所有能找到最酷的恐龙发现,都放进了这本《国家地理学会 终极恐龙百科》里,也收录了许多你最熟悉或最陌生的恐龙,再搭配恐龙画家弗朗克‧滕佩斯塔的美丽插画。这是有史以来最完整的恐龙百科全书,里面包括了恐龙吃些什么、住在哪里、我们发现了什么化石,以及发现的地点。所以,请继续与我们一起发掘恐龙吧!

图书试读

恐龙十大疑问
⊙恐龙是什么?
恐龙是爬虫类的有鳞后裔。恐龙会产下有硬壳的蛋,站立时腿从身体下方垂直伸出,而不像鳄鱼那样从身体两侧伸出。而且有些恐龙身上还长着羽毛。
恐龙主要分为两大类,这是根据牠们髋骨部位结构不同所作的区分:蜥脚类恐龙,其中包括所有肉食性恐龙与最大的植食性恐龙。鸟脚类则都是植食性恐龙,譬如剑龙、鸭嘴龙科的恐龙以及角龙等。

⊙恐龙的世界
在恐龙生活的时代,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气候变得越来越极端:冬天越来越冷,夏天越来越热。恐龙及其他动植物都发生了改变。群山耸起、河流的河道改变。这一切都随着各大陆块在地球表面漂移而发生。

⊙恐龙的栖地
从寒冻的北极到酷暑的热带地区,各式各样的气候环境中都有恐龙生存。在科学家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往往也能找到植物和花粉的痕迹,可以借此分辨恐龙的栖息环境。比如说,叶片的大小和形状就能提供线索,以判断当时的气候是干燥还是溼润。这些古代环境也和恐龙一样早就消失了。恐龙时代的撒哈拉沙漠是一片森林,美洲西部当时却是一片汪洋。不过我们一样可以从化石中,解读出远古环境究竟是什么模样。

⊙化石怎么形成
化石是动植物的一部分所遗留下来的踪迹或痕迹。如果没有化石,我们就不可能知道过去生活在地球上的那些神奇生物。恐龙要成为化石,必须死在恰当的地方——遗体要能迅速被掩埋,骨骸才不会被空气、大风和雨水破坏。如果恐龙死在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地方,泥沙就可能掩盖恐龙尸体。沙漠里的沙也可以迅速覆盖动物尸体。在数千或数万年的漫长岁月里,矿物质不断渗入海绵质骨的细微孔隙中,随着骨头周遭的地面硬化为岩石,这些矿物质也就帮忙把恐龙骨骼变成了化石。

⊙恐龙的孵化
恐龙和现生鸟类一样,会在巢里产下硬壳的蛋。除了厚一点之外,恐龙蛋壳看起来非常像从白煮蛋上剥下来的壳。但是大型恐龙不可能坐在蛋上面,因为蛋一定会被压破,所以牠们应该会在蛋上面铺植物来保暖。

⊙恐龙的迁徙和群居
许多恐龙是群居性的。鸭嘴龙和角龙会成群迁徙,一群数百只,多则数千。巨型植食性恐龙也会成群漫游。为什么呢?因为大型植食性恐龙需要大量食物,透过不断迁徙,这些恐龙就可以在别的地方找到新的食物来源。如果只是停留在一处,可能会耗尽栖地的食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家長,《國家地理學會終極恐龍百科(新版)》絕對是我會推薦給孩子們的首選科普讀物。我買這本書,主要是希望藉由它來啟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而這本書絕對超乎我的預期。首先,它的內容非常豐富且權威,國家地理學會的名號掛在那裡,品質保證。裡面的知識點都寫得相當淺顯易懂,即使是小學的孩子也能夠理解。最棒的是,書裡有大量的精美插圖和照片,能夠牢牢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不會感到枯燥。我觀察我的孩子,他拿到這本書後,眼睛就沒離開過,一直翻來翻去,偶爾還會指著圖片大叫「恐龍!」、「好兇!」之類的。書裡有些互動式的設計,像是「考考你」的問答小單元,也能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而且,這本書的尺寸和重量都很適中,方便孩子隨時隨地閱讀,也不容易損壞。我認為,一本好的科普書,不只需要傳遞知識,更要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慾,而這本書,絕對做到了。

评分

這本《國家地理學會終極恐龍百科(新版)》的圖片和排版,根本就是藝術品等級!我收到書的時候,第一眼就被它那精緻的封面吸引住了,那種真實感,彷彿恐龍就在眼前。打開來後,每一頁的圖像都讓人驚豔,不論是恐龍的骨骼結構圖、逼真的復原圖,還是牠們當時生活的環境模擬圖,都做得超級細膩,色彩也很飽和,很有質感。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書裡那些全頁的大圖,像是巨大的腕龍伸長脖子在樹林間覓食,或是迅猛龍群狩獵的場景,都充滿了動感和生命力,讓人一看就忘不了。而且,書本的編排也很流暢,不會讓人覺得資訊塞得太滿而喘不過氣。它會利用一些小區塊來介紹相關的小知識,像是「恐龍大哉問」、「恐龍生活小百科」等等,這些小單元讓閱讀起來更有趣,也能快速吸收一些額外的資訊。我個人覺得,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恐龍百科,更像是一本精美的圖鑑,就算是對恐龍不太熟悉的人,光是翻閱圖片,也能被深深吸引。對我來說,能擁有這樣一本兼具知識性與藝術性的書,真的非常幸福。

评分

我必須說,《國家地理學會終極恐龍百科(新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那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翻開這本書,你真的會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那個遠古的恐龍時代。書裡不僅僅是羅列恐龍的名字和特徵,它更像是透過文字和圖片,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生動的恐龍世界。例如,在介紹某種小型食肉恐龍時,書中會詳細描述牠們是如何利用敏銳的嗅覺和聽覺來追蹤獵物,甚至會模擬牠們在叢林中穿梭的場景,那種臨場感,真的讓人屏息。我又特別喜歡書裡關於恐龍行為的推測和研究,像是牠們是如何築巢、如何照顧幼崽,以及牠們之間的社交互動等等,這些都讓恐龍不再只是冰冷的化石,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書裡還有不少關於恐龍化石發掘的介紹,讓我們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的,這也為書本增添了一層探索的趣味。讀完之後,我感覺對恐龍的認識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牠們的生命歷程。

评分

這本《國家地理學會終極恐龍百科(新版)》讓我深刻感受到,科學的魅力是可以超越時空的。我不是那種從小就對恐龍特別著迷的人,但這本書的呈現方式,讓我對這個古老的物種產生了全新的認識。書裡最吸引我的,是它如何將枯燥的科學數據,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不只告訴你恐龍有多大、多重,更會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牠們在地球上漫步的景象,以及牠們所處的那個充滿競爭與生機的環境。我尤其喜歡書裡那些關於恐龍滅絕原因的探討,從隕石撞擊到火山爆發,書中列舉了各種假說,並引用了最新的科學證據來支持或反駁,這種抽絲剝繭的過程,真的很有學術的嚴謹感。而且,書裡也強調了科學研究是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新的發現可能會推翻舊的理論,這也讓我覺得,對未知的探索永遠是充滿可能性的。總之,這本書不僅讓我了解了恐龍,更讓我領略了科學的精髓。

评分

哇!收到這本《國家地理學會終極恐龍百科(新版)》真是太令人興奮了!身為一個從小就對恐龍著迷的台灣孩子,我簡直是迫不及待地翻開了它。首先,這本書的編排和內容都做得相當紮實。光是封面那隻栩栩如生的暴龍,就足以抓住我的眼球,讓我感受到那股原始的震撼力。翻開內頁,那精美的插圖和照片,真的是把我的想像力瞬間拉回到了那個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每一頁都像是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有我熟悉的大名鼎鼎的雷龍、三角龍,也有一些我以前沒怎麼聽過的,但同樣充滿魅力的恐龍。書裡對於每種恐龍的介紹,都非常詳細,從牠們的身形、食性、生活習性,到牠們生活的年代和棲息地,都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精確的圖表呈現。我特別喜歡書裡關於恐龍演化的部分,它清楚地解釋了恐龍是如何從早期的爬行動物演變而來,以及牠們是如何走向滅絕的,這個過程真的讓人感到生命的奧妙。而且,書中的資訊似乎都經過了嚴謹的考證,讓人讀起來覺得很有說服力,不會有那種隨便編造的感覺。對於我這種對細節很在意的人來說,這本書的紮實度絕對是滿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