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的價值評估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這項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麵的內容:一是評估人必須熟知製作玉器的原材料的質量和價值,二是能正確判斷玉器的設計用料水平和製造工藝及有關的費用,三是必須熟知中國玉文化曆史和玉器的曆史價值、藝術價值、實用價值。
01 如何理解「古玉」的概念? 4
02 簡述中國玉器流源是什麼? 9
03 中國玉器的分類、色澤、産地分彆是什麼? 20
04 如何理解「硬玉」和「軟玉」? 23
05 如果將「古玉」斷代定於漢以上,那麼各階段的傳承關係如何? 26
06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中國新石器中晚期玉器發展一北一南的代錶,它們的特點分彆是什麼?為什麼良渚玉器在拍賣市場及私人收藏傢手中難覓蹤影,而紅山玉器卻相對
為什麼良渚玉器在拍賣市場及私人收藏傢手中難覓蹤影,而紅山玉器卻相對較多?28
07 中國玉器各個時期在技藝上有什麼特點?相互間是如何演變的? 38
08 中國玉器發展曆史的各個階段中,哪種比喻最能通俗地道明各個階段的玉器特徵? 42
09 中國古玉的主要紋飾有哪些?應如何鑑彆? 49
10 中國曆代玉螭紋在各個時期的特點有哪些? 56
11 各個時期的玉獸(獸形器)特點是什麼?以鹿為例說明各時期的特點是什麼? 66
12 在玉器發展史上,哪一個階段的成就最為突齣、最有代錶性、最成規模,並有承上啓下的作用?75
13 如何判斷中國玉器的文化特徵?它們與異域文化的玉器有什麼區彆? 77
14 對於古玉的鑒賞、學習應該從哪些方麵入手? 79
15 說起古玉,圈內人經常提到「包漿」一詞,對於古玉而言,有關包漿或包漿多少是一個什麼概念?82
16 古玉辨僞從什麼時候開始,普通愛好者應從哪幾個方麵辨識古玉? 85
17 如何認識古玉的收藏價值和興趣? 87
18 古玉常見的作僞方式有哪些? 89
19 我們應通過哪些方法來辨識僞古玉? 92
20 為什麼能夠流傳下來的古玉非常稀少? 95
21 古代統治階層、文人、商人的賞玉有什麼區彆? 98
22 如何判斷古玉的價值? 100
23 如何通過「生坑」和「熟坑」對古玉進行斷代? 104
24 注意古玉的「八怕」對養玉有什麼益處? 106
25 中國古玉中哪些器型是最為典型的禮器? 107
26 中國玉器之「最」有哪些記錄? 112
27 玉器鑒定應從哪些基本方麵入手? 116
28 中國玉器收藏的走勢如何?為什麼說古玉收藏是一條理想的投資渠道? 118
29 中國曆代玉器的製作、收藏、使用、傳承、買賣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發展脈絡? 120
30 我們應從哪些方麵評估玉器的價值?130
序
引子
所謂的古玉應該是指非現代人用非現代設備和工藝製作的玉。
如果一塊看似古舊的玉器被說成是「新玉」那麼這塊玉不是現代工藝品就是模仿過去某個時代的贋品。
對於普通人而言,凡是古代的玉都可以稱之為古玉,甚至在未經過鑑定的前提下,任何看似老舊的玉也被說成是「古玉」...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寶玉石的文明古國之一。
從考古資料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用玉和琢玉已有七、八韆年的曆史。曆代玉雕工匠們嘔心瀝血,創造齣許多巧奪天工、聞名遐邇的瑰寶,被譽為「東方珠寶玉器小常識藝術」。
古玉的發展經曆瞭以下幾個階段:
孕育期——新石器時代
成長期—─夏商周
嬗變期—─春鞦戰國
發展期—─秦漢、魏晉南北朝
繁榮期─—隋唐五代宋遼金
鼎盛期—─元、明、清
各時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點是:
一、原始社會玉器器型大都是一些平麵體,柱狀體的兵器、禮器和一些珠飾、片飾等。具有對稱、勻衡、整齊、光滑、實用的特點。器型均為素麵,偶爾齣現極簡單的陰刻綫紋。
二、夏商周奴隸社會玉器造型的主要特點是器型單純簡練,具有象徵性、裝飾性,花紋裝飾趨於抽象化,幾何紋化,平麵化,其風格與青銅器相吻閤。用綫蜒勁、流暢、生動自然,能運用勾撤手法在一些錶麵上琢齣很精緻的深淺浮雕花紋。
三、春鞦戰國玉器器型基本突齣禮儀器。這些精雕細刻、生動傳神的高超藝術造詣,精緻、靈巧的作風較為自覺地運用對稱、平衡、排列、緊湊等規律。採用隱起縷空、陰綫,單麵成雙麵的雕琢手法。
四、秦漢魏晉南北朝玉器造型的主要特點是:漢代玉器具有豪放博大的特點。在造型、琢磨、鑲嵌諸方麵都有重大發展,縷空技藝普遍應用,構圖打破對稱的格局,成功地運用均衡規律,求得變化靈巧效果,大膽應用S形結構。漢代玉蟬刀法簡單,粗曠有力,刀刀見鋒,俗稱「漢八刀」。器上刀鋒邊沿甚為鋒利,頭型有平頭和小圓頭,頭頂有象鼻穿,腹部有橫綫錶示蟬退,兩翼末端尖銳,尖鋒軋手,玉蟬兩側邊沿較薄。
五、隋唐五代玉器造型的主要特點是:隋唐玉器形體誇張、氣韻生動。在琢製手法上大刀闊斧,與當時繪畫、壁畫、雕塑(石雕、泥塑)風格相一緻,發展相吻閤。人物和動物的造型能夠揭示其精神麵貌,誇張其形體的突齣特點,頗有浪漫色彩。在碾琢上,擅用較密集的陰綫,裝飾細部,類似繪畫上的鐵綫描,有的隱起注重起伏。
《榮寶齋教鑒賞:古玉》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這樣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嘗試過閱讀一些關於古玉的書籍,但往往晦澀難懂,讓我望而卻步。榮寶齋齣版的這個係列,名字就透著一股親切感,讓人覺得學習古玉鑒賞並非遙不可及。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以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講解古玉的文化意義。比如,不同時期的玉器在祭祀、禮儀、喪葬等活動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玉在古代的哲學思想中,又有著怎樣的象徵意義?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古人如此鍾愛玉,它到底代錶瞭什麼?這本書能不能深入淺齣地解讀這些問題,讓我不僅僅是認識玉器本身,更能理解它們背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追求?我很期待這本書能夠打開我對中國古代文明更深層次的認識,讓我在欣賞玉器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拿到這本《榮寶齋教鑒賞:古玉》的時候,我簡直像發現寶藏一樣!我一直是個對中國傳統文化癡迷的愛好者,尤其對玉器有著一種莫名的情結。那些古代的玉佩、玉琮、玉璧,不僅僅是工藝精湛的藝術品,更是曆史和哲思的載體。但是,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想要深入瞭解古玉,往往會遇到很多障礙,比如術語太多,資料過於專業,或者信息碎片化。所以,我特彆看重這本書的“鑒賞”二字,它傳遞齣一種實用性和指導性。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學到一些實用的鑒賞方法,比如如何通過玉器的沁色來判斷其年代,如何從包漿的質感來分辨是否為古器,甚至是觀察雕刻的痕跡、工具的使用痕跡等細節。這本書會不會像一本“武功秘籍”,教會我一些辨彆真僞的“獨門絕技”呢?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對照著書中的講解,去審視我所能接觸到的那些“似玉非玉”的東西,從而提升自己的鑒賞水平。
评分我是一名對中國曆史頗感興趣的業餘收藏愛好者,一直想在古玉領域有所建樹,但苦於沒有專業的指導,總感覺像是霧裏看花。當我在書店看到《榮寶齋教鑒賞:古玉》時,眼前一亮。榮寶齋作為國內知名的文物收藏機構,其齣版的書籍質量一直有保證,我非常相信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係統地介紹各個曆史時期,比如商周、春鞦戰國、漢代、唐宋等,不同時期代錶性的古玉器型及其工藝特點。例如,漢代玉器以其圓潤流暢的綫條和寫實的手法著稱,而唐代玉器則可能更加華麗、充滿異域風情。這本書能否提供詳細的圖文對照,讓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些不同時期玉器的細微差彆?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古玉器年代框架,讓我在看到一件玉器時,能夠大緻判斷齣它的所屬時期,從而避免走彎路,也能對自己的收藏方嚮有一個更明確的規劃。
评分一直以來,古玉的魅力都深深吸引著我,但作為一個門外漢,想真正領略其中的奧妙,著實不容易。翻閱《榮寶齋教鑒賞:古玉》這本書,我仿佛找到瞭通往古玉世界的鑰匙。我尤其好奇的是,那些精美絕倫的古玉,究竟是如何被製作齣來的?書中會不會詳細介紹古代玉器的製作工藝?比如,從選料、琢磨,到最終的拋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怎樣的技巧和耐心?那些復雜的紋飾,是如何通過簡單的工具雕刻齣來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古代工匠的世界,去感受他們的智慧和匠心。也許書中還會提及一些著名的古玉,比如傳世的國寶級文物,並對其進行深入的解讀。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與眾不同的視角,讓我不僅僅是看懂一件玉器,更能理解它背後所付齣的艱辛和汗水,從而對古玉産生更深一層的敬畏和喜愛。
评分這本《榮寶齋教鑒賞:古玉》我可是盼瞭很久瞭!一直以來,我對那些溫潤如玉、承載著曆史厚重感的古玉都充滿瞭好奇。平常在博物館裏看到,隻能遠遠地欣賞,對於它們背後蘊含的文化、工藝,以及如何分辨真僞,都摸不著門道。榮寶齋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信譽和專業,能推齣這樣的鑒賞係列,我真是太期待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循循善誘地帶我入門。不知道裏麵會不會有清晰的圖例,從最基礎的玉材種類講起,比如和田玉、岫岩玉等等,以及它們的特點和産地。再者,那些古代的紋飾,什麼饕餮紋、龍紋、鳳紋,還有各種幾何紋,是不是會有詳細的介紹?我特彆想知道,不同朝代的玉器在風格上有什麼顯著的區彆,是綫條更流暢,還是更加繁復?這本書能否幫我撥開迷霧,讓我不再隻是“看個熱鬧”,而是真正能“品齣味道”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