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的价值评估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估人必须熟知制作玉器的原材料的质量和价值,二是能正确判断玉器的设计用料水平和制造工艺及有关的费用,三是必须熟知中国玉文化历史和玉器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
01 如何理解「古玉」的概念? 4
02 简述中国玉器流源是什么? 9
03 中国玉器的分类、色泽、产地分别是什么? 20
04 如何理解「硬玉」和「软玉」? 23
05 如果将「古玉」断代定于汉以上,那么各阶段的传承关系如何? 26
06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中晚期玉器发展一北一南的代表,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良渚玉器在拍卖市场及私人收藏家手中难觅踪影,而红山玉器却相对
为什么良渚玉器在拍卖市场及私人收藏家手中难觅踪影,而红山玉器却相对较多?28
07 中国玉器各个时期在技艺上有什么特点?相互间是如何演变的? 38
08 中国玉器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中,哪种比喻最能通俗地道明各个阶段的玉器特征? 42
09 中国古玉的主要纹饰有哪些?应如何鑑别? 49
10 中国历代玉螭纹在各个时期的特点有哪些? 56
11 各个时期的玉兽(兽形器)特点是什么?以鹿为例说明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66
12 在玉器发展史上,哪一个阶段的成就最为突出、最有代表性、最成规模,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75
13 如何判断中国玉器的文化特征?它们与异域文化的玉器有什么区别? 77
14 对于古玉的鉴赏、学习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79
15 说起古玉,圈内人经常提到「包浆」一词,对于古玉而言,有关包浆或包浆多少是一个什么概念?82
16 古玉辨伪从什么时候开始,普通爱好者应从哪几个方面辨识古玉? 85
17 如何认识古玉的收藏价值和兴趣? 87
18 古玉常见的作伪方式有哪些? 89
19 我们应通过哪些方法来辨识伪古玉? 92
20 为什么能够流传下来的古玉非常稀少? 95
21 古代统治阶层、文人、商人的赏玉有什么区别? 98
22 如何判断古玉的价值? 100
23 如何通过「生坑」和「熟坑」对古玉进行断代? 104
24 注意古玉的「八怕」对养玉有什么益处? 106
25 中国古玉中哪些器型是最为典型的礼器? 107
26 中国玉器之「最」有哪些记录? 112
27 玉器鉴定应从哪些基本方面入手? 116
28 中国玉器收藏的走势如何?为什么说古玉收藏是一条理想的投资渠道? 118
29 中国历代玉器的制作、收藏、使用、传承、买卖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脉络? 120
30 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评估玉器的价值?130
序
引子
所谓的古玉应该是指非现代人用非现代设备和工艺制作的玉。
如果一块看似古旧的玉器被说成是「新玉」那么这块玉不是现代工艺品就是模仿过去某个时代的赝品。
对于普通人而言,凡是古代的玉都可以称之为古玉,甚至在未经过鑑定的前提下,任何看似老旧的玉也被说成是「古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宝玉石的文明古国之一。
从考古资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用玉和琢玉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历代玉雕工匠们呕心沥血,创造出许多巧夺天工、闻名遐迩的瑰宝,被誉为「东方珠宝玉器小常识艺术」。
古玉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孕育期——新石器时代
成长期—─夏商周
嬗变期—─春秋战国
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繁荣期─—隋唐五代宋辽金
鼎盛期—─元、明、清
各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
一、原始社会玉器器型大都是一些平面体,柱状体的兵器、礼器和一些珠饰、片饰等。具有对称、匀衡、整齐、光滑、实用的特点。器型均为素面,偶尔出现极简单的阴刻线纹。
二、夏商周奴隶社会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器型单纯简练,具有象征性、装饰性,花纹装饰趋于抽象化,几何纹化,平面化,其风格与青铜器相吻合。用线蜒劲、流畅、生动自然,能运用勾撤手法在一些表面上琢出很精致的深浅浮雕花纹。
三、春秋战国玉器器型基本突出礼仪器。这些精雕细刻、生动传神的高超艺术造诣,精致、灵巧的作风较为自觉地运用对称、平衡、排列、紧凑等规律。採用隐起缕空、阴线,单面成双面的雕琢手法。
四、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汉代玉器具有豪放博大的特点。在造型、琢磨、镶嵌诸方面都有重大发展,缕空技艺普遍应用,构图打破对称的格局,成功地运用均衡规律,求得变化灵巧效果,大胆应用S形结构。汉代玉蝉刀法简单,粗旷有力,刀刀见锋,俗称「汉八刀」。器上刀锋边沿甚为锋利,头型有平头和小圆头,头顶有象鼻穿,腹部有横线表示蝉退,两翼末端尖锐,尖锋轧手,玉蝉两侧边沿较薄。
五、隋唐五代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隋唐玉器形体夸张、气韵生动。在琢制手法上大刀阔斧,与当时绘画、壁画、雕塑(石雕、泥塑)风格相一致,发展相吻合。人物和动物的造型能够揭示其精神面貌,夸张其形体的突出特点,颇有浪漫色彩。在碾琢上,擅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有的隐起注重起伏。
拿到这本《荣宝斋教鉴赏:古玉》的时候,我简直像发现宝藏一样!我一直是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痴迷的爱好者,尤其对玉器有着一种莫名的情结。那些古代的玉佩、玉琮、玉璧,不仅仅是工艺精湛的艺术品,更是历史和哲思的载体。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想要深入了解古玉,往往会遇到很多障碍,比如术语太多,资料过于专业,或者信息碎片化。所以,我特别看重这本书的“鉴赏”二字,它传递出一种实用性和指导性。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学到一些实用的鉴赏方法,比如如何通过玉器的沁色来判断其年代,如何从包浆的质感来分辨是否为古器,甚至是观察雕刻的痕迹、工具的使用痕迹等细节。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武功秘籍”,教会我一些辨别真伪的“独门绝技”呢?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对照着书中的讲解,去审视我所能接触到的那些“似玉非玉”的东西,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评分《荣宝斋教鉴赏:古玉》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尝试过阅读一些关于古玉的书籍,但往往晦涩难懂,让我望而却步。荣宝斋出版的这个系列,名字就透着一股亲切感,让人觉得学习古玉鉴赏并非遥不可及。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古玉的文化意义。比如,不同时期的玉器在祭祀、礼仪、丧葬等活动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玉在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又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古人如此钟爱玉,它到底代表了什么?这本书能不能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些问题,让我不仅仅是认识玉器本身,更能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我很期待这本书能够打开我对中国古代文明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在欣赏玉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一直以来,古玉的魅力都深深吸引着我,但作为一个门外汉,想真正领略其中的奥妙,着实不容易。翻阅《荣宝斋教鉴赏:古玉》这本书,我仿佛找到了通往古玉世界的钥匙。我尤其好奇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古玉,究竟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比如,从选料、琢磨,到最终的抛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怎样的技巧和耐心?那些复杂的纹饰,是如何通过简单的工具雕刻出来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古代工匠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智慧和匠心。也许书中还会提及一些著名的古玉,比如传世的国宝级文物,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与众不同的视角,让我不仅仅是看懂一件玉器,更能理解它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从而对古玉产生更深一层的敬畏和喜爱。
评分这本《荣宝斋教鉴赏:古玉》我可是盼了很久了!一直以来,我对那些温润如玉、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古玉都充满了好奇。平常在博物馆里看到,只能远远地欣赏,对于它们背后蕴含的文化、工艺,以及如何分辨真伪,都摸不着门道。荣宝斋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信誉和专业,能推出这样的鉴赏系列,我真是太期待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循循善诱地带我入门。不知道里面会不会有清晰的图例,从最基础的玉材种类讲起,比如和田玉、岫岩玉等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产地。再者,那些古代的纹饰,什么饕餮纹、龙纹、凤纹,还有各种几何纹,是不是会有详细的介绍?我特别想知道,不同朝代的玉器在风格上有什么显著的区别,是线条更流畅,还是更加繁复?这本书能否帮我拨开迷雾,让我不再只是“看个热闹”,而是真正能“品出味道”来。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历史颇感兴趣的业余收藏爱好者,一直想在古玉领域有所建树,但苦于没有专业的指导,总感觉像是雾里看花。当我在书店看到《荣宝斋教鉴赏:古玉》时,眼前一亮。荣宝斋作为国内知名的文物收藏机构,其出版的书籍质量一直有保证,我非常相信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各个历史时期,比如商周、春秋战国、汉代、唐宋等,不同时期代表性的古玉器型及其工艺特点。例如,汉代玉器以其圆润流畅的线条和写实的手法著称,而唐代玉器则可能更加华丽、充满异域风情。这本书能否提供详细的图文对照,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不同时期玉器的细微差别?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古玉器年代框架,让我在看到一件玉器时,能够大致判断出它的所属时期,从而避免走弯路,也能对自己的收藏方向有一个更明确的规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