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金术2:金工创作进阶

玩金术2:金工创作进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金工
  • 手工
  • DIY
  • 金属工艺
  • 首饰制作
  • 工具
  • 技巧
  • 进阶
  • 创作
  • 金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分成三个部份分别介绍各种金属成形、质感图纹创造及色泽变化的技术,这些技术充分发挥金属的各种特性,展现金工创作更多的样貌。第二册共分十章节,第一~五章与金属成形的技术有关,使平面金属立体化的方式,着重于利用金属延展、压缩的特性来使金属变形,亦介绍运用模具的设计使金属成形的技术;第六~八章为金属表面质感或图案创造的技法,以化学反应、合金原理及各种方式丰富金属表面的技术,其中亦包含日本传统的木目金技术;第九~十章讨论改变金属色泽的技巧,介绍艺术物件及金工首饰两者使用的色泽处理方式,包括化学染色及电气化学。进阶创作奠基在基础金工的学习,在扎实的根基开始打造风格独具的创作。
《金工物语:从概念到实体的设计与实践》 ——探索金属工艺的无限可能与技术边界 本书并非侧重于特定阶段的进阶技法,而是将焦点置于整个金工创作的宏观流程、深层理念,以及如何将抽象的设计思维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实体作品。它旨在为那些已经掌握基础工具操作,但渴望在设计深度、材料理解和工艺集成方面实现飞跃的创作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导框架。 第一部分:设计哲学的重塑与概念深化 (Conceptual Reimagining and Philosophical Deepening) 本部分着眼于创作的源头——设计思维。我们探讨的不是如何打磨出一个完美的表面,而是如何构建一个有生命力的作品概念。 1.1 叙事性金属:物件背后的故事线索 金属作品不应仅仅是形式的堆砌,而应是承载情感与记忆的载体。本章引导读者跳出“美观”的表面评价,深入挖掘作品的“意义”。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如生锈的铁、高反射的不锈钢、有历史感的黄铜)来预设一种叙事基调。探讨如何利用几何形态、结构张力与空间关系,暗示一个未被完全言明的历史片段、情感冲突或哲学命题。例如,对比“纪念碑式”的坚固与“脆弱感”的结构,如何在同一件作品中实现张力,从而引发观者的思考。 1.2 材料的“语汇”与边界探索 材料是金属工艺的语言。本书将材料学提升至美学和哲学层面。我们不只是学习“如何焊接”,而是探究“为什么选择这种焊缝”。详细分析不同合金在热处理后的微观结构变化如何影响最终的视觉质感(如铜青色的微妙过渡、银的氧化层次)。此外,本章将重点讨论“非传统材料的融入”。如何审慎地将有机物(如木材、树脂)或高科技材料(如导电油墨)引入金属主体结构,既保持金属的“骨骼感”,又丰富其触感与视觉对比。核心在于理解材料的“性格”并与之对话,而非简单地驾驭它。 1.3 结构美学与功能隐喻 好的设计往往是结构即是装饰。本章深入研究支撑体系的逻辑美感。从仿生学结构到纯粹的力学表现,我们将研究如何将连接、支撑、枢纽等功能性元素转化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美学特征。讨论模块化设计在金属工艺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可拆卸性暗示作品的动态性和变化性。重点案例分析将集中在复杂铰链系统和承重结构的视觉平衡,确保作品在展示其内部逻辑的同时,保持外部的简洁与力量感。 第二部分:工艺的深度集成与技术拓展 (Deep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ship and Technical Expansion) 本部分超越了基础工具的使用,着重于复杂工艺流程的整合、流程的优化,以及对传统方法的颠覆性运用。 2.1 熔炼与铸造的高级控制艺术 铸造环节不再是粗糙的复制。本章探讨微观层面的熔炼控制。如何精确调配合金比例以达到预期的流动性和冷却收缩率,从而有效减少砂眼和内部应力。重点在于“失蜡法”在复杂空心结构中的应用优化,以及如何利用快速冷却与缓慢退火的组合,实现表面硬度与内部韧性的微妙平衡。此外,我们将介绍低熔点金属在模具制作中的创新应用,以实现一次性复杂表面的转移。 2.2 表面处理的化学与物理交响 表面处理是赋予作品最终生命力的环节。本书详细拆解了传统腐蚀技术(如酸蚀、电解着色)在现代设计中的精确化应用。我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黑色或古铜色,而是探索多层蚀刻的深度叠加,以模拟年代感或分层矿物结构。 高精度抛光技术: 分析不同粒度研磨介质对金属光泽的影响,从镜面反射到柔和的缎面效果,如何通过精细的渐变过渡来引导观者的视线。 热力学着色(火焰着色): 针对不同金属,详细记录温度与时间对氧化层颜色的精确影响曲线,实现从蓝到紫的无缝过渡,并讨论如何通过局部遮蔽技术实现“渐变调色板”。 2.3 机械加工与数字辅助制造的融合 现代金工创作必须拥抱跨学科技术。本章探讨如何将传统的手工技艺与CNC(计算机数控)加工、3D打印的优势结合起来。重点不是用机器代替手工,而是用机器完成手工难以企及的精度与重复性,从而解放双手去专注于更有创造性的部分。例如,使用3D打印制作高精度的蜡模或铸造模具,然后引入手工修改和精修,实现设计理念的完美落地。讨论如何利用激光雕刻在金属表面实现微米级的纹理。 第三部分:工作室的建立、安全与可持续实践 (Studio Setup, Safety,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一个成熟的创作者需要一个高效、安全且负责任的工作环境。 3.1 高效能工作室的布局与流程优化 本章提供了一套针对中小型金工工作室的优化方案。讨论如何根据作品的物理特性(如尺寸、重量、所需温度)合理规划“热区”(熔炼区)、“冷区”(精修区)和“清洁区”。重点在于建立一套“零干扰”的工作流,减少因工具寻找或环境污染导致的返工,从而提高创作效率。 3.2 风险管理与职业健康:超越基础防护 安全永远是基础,但本书更进一步探讨“长期健康管理”。详细分析长期接触金属粉尘、强酸、强碱以及特定焊接烟尘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潜在累积影响。提供先进的通风过滤系统选择指南,以及针对高频重复性操作(如锉削、打磨)的工效学优化建议,减少腱鞘炎等职业病的风险。 3.3 可持续金属工艺:材料的循环与责任 探讨金属回收和材料再利用的实践。如何从废弃的电子元件、旧五金中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并将其纯化、重新投入创作。分析不同金属在环境中的降解特性,引导创作者设计出“可降解”或“可完全回收”的作品,践行对环境负责的创作理念。 --- 《金工物语》是一本关于“如何思考”而不是“如何操作”的书籍。它要求读者不仅要掌握工具,更要理解材料背后的物理规律、设计背后的哲学意义,以及整个创作过程的可持续性。它为创作者铺设的是一条通往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的专业之路。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05
前言...09
导引《玩‧金‧术》...10

金属成形的延伸技术
I.    锻造…23

金属扩展方向…24
金属对不同槌头锤击的受力状态…25
各种鎚子的作用…26
铁鉆…29
铁鎚、铁鉆的保养…32
初步锻造…33
整平…34
锻造成形技术…35
锻造成形技术运用-汤匙、刀、叉制作

II.    弯折与折叠的运用…61
弯折成形的运用…62
折叠成形的运用…73

III.    模具成形的设计与运用
模具成形介绍…92
模具材料的选择…93
橡胶的运用…94
施压方式…95
沖模成形的种类…97

IV.    球形曲面与鞍形曲面…120
工具…124
球形曲面成形示范…128
鞍形曲面成形示范…130

V.    内沈延展与外升压缩成形…139
金属成形基本原理…140
整平…142
内沈延展成形…143
外升压缩(锻敲)成形…150
中空容器的表面处理…176
容器口缘的处理…177

金属表面质感与图案创造的延伸技术
VI.    照相腐蚀…183

照相腐蚀原理…184
照相腐蚀示范…186
耐酸热转印膜的运用…192
网版的运用…194
腐蚀的方法…198

VII.    金属皱缩原理…204
皱缩合金…205
金属皱缩示范…208
皱缩技法运用…212

VIII.    木目金…225
木目金原理…227
用于木目金的金属…232
制作1/4银合金…233
使用銲料焊接方式…235
液态扩散结合的方式…240
问题解决…252
图案制作…254

金属表面色泽变化的延伸技术
IX.    化学染色…265
化学染色基本概念…266
所需材料与器具…268
染色前处理…270
化学染色的方式…272
多种金属组合的染色…294
封色处理…298
安全…299
染色纪录表…300

X.    金属电镀…303
关于金属电镀…304
电镀原理…305
安全须知…306
电镀设备与装置…307
电镀流程…312
双色电镀…320
电镀问题…322
工厂电镀色泽…323

附录…325
参考表…326
基本汤匙、刀、叉参考图…332
材料供应商…344
参考书目…346
致谢…348
作者简介…351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沉静而又充满神秘感的力量,金色的纹理在深邃的背景下若隐若现,仿佛预示着一种古老技艺的传承与蜕变。我当初被它吸引,正是因为它与众不同的名字——“玩金术”,这本身就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无限的可能。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触碰到它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就已经开始构建出各种奇妙的画面:指尖在温热的金属间穿梭,火星四溅间塑造出令人惊叹的形态,或是将细小的金丝编织成华丽的图腾。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不同于传统金工的创新视角,或许是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亦或是融入了某些哲学思考,让金工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技艺,而是承载着情感与故事的艺术。我设想,翻开这本书,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里面有无数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宝藏等待着我去发掘。它让我对“玩”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玩乐之中也可以蕴含着如此深厚的学问和精湛的技艺。

评分

拿起这本书,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些在炉火旁挥洒汗水,用双手赋予金属生命的匠人形象。这本书的书名“玩金术2”让我感到一种延续性和深化。“玩”字,似乎暗示着一种创新和突破,一种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尝试的精神;而“金工创作进阶”则表明它将带领读者走向更广阔的创作天地。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会涵盖一些更复杂的金属加工技术,例如精密的镶嵌、别致的镂空,甚至是结合不同金属材质的巧妙运用。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金工作品的设计流程和思路。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他们的灵感转化为实际的创作,又是如何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技艺。这种经验的分享,比任何教程都来得更为珍贵。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传递出一种沉稳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书名“玩金术2”更是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我曾接触过一些基础的金工知识,但总觉得在创作的道路上,还缺少了那么一扇通往更高境界的门。“玩”这个字,在我看来,是一种对技艺的超越,是对材料的驾驭,是一种将个人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的自由表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如何在掌握了基础技巧之后,去探索更多元化的创作表现手法。或许它会介绍一些我在其他地方很少接触到的金工工艺,或者是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将不同艺术媒介与金工相结合的思路。我期待书中能有丰富的案例分析,通过欣赏他人的优秀作品,来拓展我的视野,激发我的灵感。我也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更深入地理解金属的特性,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性来选择最适合的创作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给我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感觉。“玩金术”这三个字,本身就暗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探索过程,而“金工创作进阶”则明确了它所涵盖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个人一直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然后才能谈得上“玩”和“进阶”。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在提供更高级的金工技巧和创作理念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或许它会从一些非常基础的金工原理出发,但会用一种全新的、更具启发性的方式来呈现,让我们重新认识那些我们可能已经习以为常的知识点。我也很想知道,书中对于“创作”的定义是什么?是纯粹的技术展示,还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设计思考?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不仅仅是“做”出金工作品,而是如何“创作”出有灵魂、有生命力的作品。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物质转化为艺术的领域深感着迷,而金属,尤其是黄金,其独特的质感和永恒的价值,总是能激发出我内心深处的创作冲动。这本书的书名“玩金术2”让我立刻联想到了许多可能性。我猜想,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运用工具和材料的基本指南,更可能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引导。或许它会探讨如何以一种更加自由、不受拘束的方式去“玩”黄金,去挑战传统工艺的边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我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经验,这些故事往往比单纯的技巧讲解更能触动人心,也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会不会包含一些关于金工艺术史的视角,将当下的创作与过去大师们的智慧连接起来,让我们明白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多么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对我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