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摩登首尔找生活感:给你11个非去首尔不可的理由

去摩登首尔找生活感:给你11个非去首尔不可的理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旅行
  • 首尔
  • 韩国
  • 生活方式
  • 城市漫游
  • 文化
  • 美食
  • 购物
  • 慢生活
  • 实用攻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每次去首尔,却还是千篇一律的老套行程!
嘘,这样的你,千万别说你去过首尔!

  有没有想过住一次传统的韩屋?喝一次马格利浊酒,吃一次弹牙的雪花韩牛,看一次像一朵莲花的韩服设计师作品……
  11把打开首尔生活的祕境钥匙,来,交给你了……

  如果遇到下雨天,坐在三清洞1910年代盖的韩屋喝一杯咖啡,
  或者吃一碗面疙瘩,还有尝一尝乡下老奶奶的古早味年糕红豆粥;
  如果是有点风的下午,付岩洞是散步的好地方,
  咖啡馆,美术馆,旧的街道,新的艺术,买两款马克杯,吃一盘特制水饺;
  如果还不想回家,再绕去历史悠久的东亚日报改建的大楼,怀旧也没有什么不好。
  惠化洞有一家三十年好味道不变的刀削面,尤其豆浆面是夏天最推荐的单品……

  如果你爱时尚和摩登,这里新的旧的艺术让你华丽吸收;
  如果你爱美食,每一家店一定让你打饱嗝;
  如果你爱随便走走,不同的街不断有新发现;
  如果你爱生活,那就是这里了,从现在开始找到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首尔!

本书特色

  11个非去首尔不可的理由
  *欣赏独一无二的韩国传统服饰
  *犹如古人般坐在韩屋内品茶
  *把玩兼具功能与美感的寝具
  *见识洗练优美的韩国白瓷
  *品尝如画一般美丽的韩定食
  *享用朴实养身的健康斋食
  *至少尝试十种以上的泡菜
  *到烧肉店吃软嫩弹牙的雪花韩牛
  *啜饮顺口的马格利浊酒
  *细细品味赏心悦目的韩式甜点
  *试试滋阴补阳的韩方疗法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另一本可能存在的、内容详尽的图书的简介,该书专注于探索一种完全不同于“去摩登首尔找生活感”的主题。 --- 图书名称: 失落的丝绸之路:探寻中亚古老商道的记忆与新生 作者: 王宇 著 出版社: 远方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年秋季 定价: 98.00 元 --- 图书简介 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东西方的贸易动脉,更是一条承载了千年文明交融与冲突的记忆长河。本书《失落的丝绸之路:探寻中亚古老商道的记忆与新生》,以深厚的历史学和地理学功底为基础,带领读者深入中亚腹地,重新触摸那些被历史尘埃半掩盖的古城遗址、浩瀚沙漠与雄伟山脉。 这不是一本传统的历史教科书,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深度田野考察,一次对“文明碰撞”核心地带的细致入微的描摹。作者王宇,一位长期致力于中亚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布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的偏远角落,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和严谨的考证,重构了这条伟大商道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变迁。 第一部分:黄金时代的残响——楼兰的沙与撒马尔罕的星 本书开篇,聚焦于丝绸之路最璀璨的篇章。我们不再满足于教科书上对张骞出使西域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探究古代粟特商人如何凭借其卓越的语言天赋和商业头脑,将东西方的货物、信仰与技术进行高效的流通。 重点剖析: 罗布泊与楼兰的生态哲学: 详细分析了楼兰古城兴衰的地理环境因素,探讨古代水利系统如何支撑起绿洲文明,并对比现代环境变化对其遗迹的侵蚀,展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变迁。 布哈拉与希瓦的伊斯兰黄金时代: 作者以建筑考古学的视角,解构了中亚伊斯兰建筑的独特风格,如著名的雷吉斯坦广场,阐释了帖木儿帝国及其后的统治者如何利用宗教和艺术来巩固其在中亚的文化霸权。书中特别收录了对现存手稿和壁画的解读,揭示了当时天文学、医学和数学在这些城市中达到的高度。 粟特语的密码: 梳理了粟特语在丝绸之路上的通用地位,并探讨了其对后来突厥语族乃至蒙古语系词汇的深远影响。 第二部分:信仰的熔炉——拜火教、景教与伊斯兰的对话 丝绸之路的贸易不仅是货物的交换,更是思想与宗教的渗透场域。本书的第二部分,旨在揭示中亚作为“信仰熔炉”的复杂性。 重点剖析: 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在中亚的衰亡与延续: 探访了伊朗高原与中亚交界处残存的拜火教遗址,分析了该教派的哲学核心,并记录了在偏远山区仍保留某些仪式的社群,探讨了其在伊斯兰化进程中的文化韧性。 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的东传路径: 通过对唐朝长安、河西走廊以及中亚部分古墓壁画的细致比对,还原了景教在中亚地区传播的脉络。作者挑战了一些传统观点,认为景教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可能比以往记录的更为广泛,特别是在游牧民族中的接纳程度。 苏菲主义的兴起与整合: 详述了苏菲派教团如何在中亚地区,尤其是在察合台汗国时期,通过其神秘主义和强烈的社群凝聚力,成功地将伊斯兰教义与本地萨满教元素进行融合,塑造了独特的中亚伊斯兰文化面貌。 第三部分:今日之中亚——新丝路下的挑战与机遇 历史的尘埃落定,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视角拉回当代,探讨中亚五国在后苏联时代,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利用其悠久的丝绸之路遗产寻求复兴。 重点剖析: 能源通道与“新丝绸之路”: 全面分析了中亚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何成为连接东西方的关键能源枢纽,同时对比了不同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管道)上面临的政治博弈和经济困境。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开发: 深入考察了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布哈拉和希瓦三大古城在成功申请世界遗产后,如何平衡大规模旅游开发与古迹的真实性保护之间的矛盾。书中包含了对当地工匠、导游和文物修复专家的深度访谈。 身份认同的重塑: 探讨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在摆脱苏联时期单一民族叙事后,如何构建以突厥文化、游牧传统和丝路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国家认同。分析了在加速全球化背景下,年轻一代如何看待本国与中国、俄罗斯及西方世界的关系。 全书特色: 本书配有超过百幅高清摄影作品,涵盖了从人迹罕至的沙漠驿站到繁华现代都市的景象。作者穿插了大量的亲历见闻与私人记录,使得这份严肃的学术考察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冒险精神。《失落的丝绸之路》是一部献给所有对深度历史、复杂文化交融以及地缘政治变迁感兴趣的读者的必备之作。它提醒我们,当我们谈论全球化时,真正的起点,早已在中亚的黄沙与古老的驼铃声中响起。 适合读者: 历史爱好者、地理学者、地缘政治研究人员、热爱深度文化游的旅行家,以及对中亚地区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高恩淑


  1963年,首尔出身。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专修德语与英语。
  毕业后,担任韩国知名女性杂志的编辑,专门报导时尚相关资讯。
  1997年赴日本,就读东京大学研究所(主修社会情报学)。
  1999年回国后,先后担任日本《an‧an》、法国《marie claire》韩文版等杂志的总编辑。
  目前以笔名LIAKO,发表自身经验过的日韩文化报导,文章亦发表于各报章杂志。

译者简介

杨明绮


  东吴大学日文系毕业,赴日本上智大学新闻学研究所进修。
  译作有《巴黎幸福厨房》、《我的爱在我身边*有狗不寂寞》、《别闹了,柴犬小哲》等。自从看了某部韩剧后,便爱上首尔的特色咖啡馆。
  个人部落格:blog.yam.com/mickey1036(东京兔跳格子)

图书目录

CONTENTS
004前言

I.了解韩风时尚
008韩服
016韩屋
024寝具
030韩国白瓷
038韩定食
046斋食
054泡菜
062烧肉
070马格利
076韩式甜点
084韩方

II.邂逅韩风时尚
090北村
092嘉会洞
098三清洞
112付岩洞
118通义洞
122仁寺洞
132惠化洞‧城北洞
134汉南洞
140路树街
152岛山公园周边
158DATA&MAP



图书序言

前言

  记得那是3年前,某个夏天的事。
  我在心里暗暗决定,
  要将心目中美丽的首尔介绍给喜欢韩国的人。
  那时,我刚辞去做了超过二十年的杂志编辑工作,
  坐在飞往东京的飞机上,
  准备以「女人的东京之旅」为概念,
  展开一趟以不同观点,探访东京的旅程。
  我旁边碰巧坐了四位刚从韩国旅行回来,
  约莫40几岁的日本女性。
  其中一位是韩国迷,
  这次是她第二十五次去首尔旅游。
  我很好奇她究竟喜欢首尔什么地方?
  于是,试着问她:
  「妳都是去首尔哪里呢?」
  果然她的答案都是千篇一律,
  在明洞、仁寺洞、南大门市场、东大门市场一带逛街,
  然后大啖韩国料理,去桑拿房去角质、按摩......。
  我听了之后,
  告诉她,我喜欢首尔的哪里、有哪些特色。
  只见她一脸惊讶,说她完全没听过我提到的这些地方,
  她双眼发亮,好奇地听我诉说。
  这趟东京之旅从2009年6月,持续到翌年的1月,
  每天我都重新整理心目中的日本。
  然后2010年,我将京都的美介绍给韩国人的工作也开始了。
  我在京都发现的日本姿态,一言以蔽之,就是「和风时尚」。
  所谓和风时尚,就是传统与时尚的巧妙结合,
  也是能够表现当代日本的字眼。
  于是,我兴起一个念头。
  何不以「韩风时尚」这概念,
  整理一下我所知道的美丽首尔呢?
  这就是《去摩登首尔找生活感》这本书的发想。
  北村与新沙洞.路树街,
  这两大区是对于流行趋势敏感之人,必逛的人气景点。
  随着越来越多知名品牌的旗舰店进驻,
  就连生活在首尔的人们,也越来越无法明辨这些店的优劣。
  人们开始注意到北村,是始于以骨董街闻名的仁寺洞,
  记得那是韩国传统风情逐渐消褪之时。
  喜爱仁寺洞的人们,
  开始纷纷在北村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慰借。
  2~3年前,北村还是个只有深知北村的好,
  喜爱北村的人们才会聚集的地方,
  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深深为北村的氛围,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着迷,
  因此,无论午餐还是洽公,都会刻意选在北村。
  年幼记忆中的北村风景,
  是一间间小小的韩屋(韩国传统民家)里,开着钱汤、米店、药局、古朴的咖啡厅等。
  洋溢怀旧风情的北村街巷,如今也起了变化。
  即便如此,我喜爱北村的心依旧不变,
  因为让我深深着迷的北村民家风情,
  还是不失魅力。
  因此,我希望能挖掘深藏在心中的回忆,
  将自己一直很喜爱的地方,深深着迷的地方,
  介绍给读者朋友。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关于首尔的书籍真的不少,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讲来讲去都是那几个地方。所以,《去摩登首尔找生活感》这个书名,对我来说,就像是在喧嚣中听到了一声清澈的呼唤。我一直觉得,旅行的意义在于“感受”,而“生活感”恰恰是这种感受最直接的体现。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会只是告诉你“在哪里拍照好看”,而是会带你走进首尔人的日常,去感受他们的节奏,去理解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这种“生活感”的?会不会有关于首尔老城区的新旧碰撞,或者是在新兴的文创园区里,那些充满创意与人情味的小店?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能触动我内心深处、让我觉得“啊,这就是我想象中的首尔”的时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观光客视角。

评分

光是“11个非去首尔不可的理由”这个副标题,就足够让人眼睛一亮了!你知道吗,每次规划旅行,最头疼的就是到底要去哪里,尤其是像首尔这样充满魅力的城市,总有太多选择,反而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像是替我们把功课做好了,而且是用一种“非去不可”的强烈语气,这让我觉得,它一定挖掘出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或者大家普遍认为“必须体验”的独特之处。我猜想,这些理由可能包含了很多层次,不单单是景点介绍,也许是关于首尔的文化底蕴、艺术氛围、甚至是某个小众的美食体验,又或者是某个能让你瞬间感受到“这就是首尔”的独特瞬间。毕竟,能被定义为“非去不可”,那肯定是有真材实料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完全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知道,原来首尔还有这么多值得我们放下一切,立刻出发的理由!

评分

哇,看到《去摩登首尔找生活感:给你11个非去首尔不可的理由》这个书名,我的心就痒痒的!身在台湾,我们对首尔的好奇心一直没少过,总觉得这个城市既熟悉又神秘,尤其是在韩流席卷全球的这几年,好像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几个首尔的特色,什么江南、明洞、弘大,听起来就充满活力。这本书名就点出了一个很打动我的点——“生活感”。很多时候,我们旅行不只是为了打卡景点,更是想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步调,偷师一点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去摩登首尔找生活感》这书名让我觉得,它不只是堆砌观光攻略,而是希望带我们钻进首尔的巷弄里,去体会那个摩登外表下的脉动。我很好奇,作者会从什么角度来呈现这种“生活感”?是关于咖啡馆的日常、街头小吃的烟火气,还是隐藏在老屋新生的惊喜?我想,这本会是一本很能引起共鸣的书,毕竟,谁不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生活感”呢?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真的太会抓人了!《去摩登首尔找生活感:给你11个非去首尔不可的理由》。光是“摩登”和“生活感”这两个词的结合,就充满了张力。我们都知道首尔是潮流的中心,是时尚的前沿,但“生活感”却是一种更接地气、更温暖的东西。这让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两种看似矛盾,实则相互依存的特质呈现在书中的。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在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烟火气?也许会介绍一些隐藏在居民区里的美味小店,或者是能让你感受到首尔人慢生活态度的公园一角。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能重新认识首尔,不再只是一个匆忙追赶潮流的都市,而是一个充满故事、有血有肉、让人愿意停下来细细品味的地方。

评分

《去摩登首尔找生活感:给你11个非去首尔不可的理由》这个书名,让我瞬间联想到很多关于首尔的画面。你知道的,就是那种走在街头,看到精心设计的咖啡馆,闻到烘焙的香气,再抬头看看那些充满艺术感的建筑,然后突然觉得,啊,我就是属于这个地方的。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完全表达,但这本书的名字却精准地捕捉到了。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提供一些非常实用、又带有温度的建议,也许是关于如何找到那些不那么拥挤,但却充满当地风情的街区,或者是推荐一些能让你深入体验首尔文化的特色体验。我一直认为,旅行的深度,就藏在那些“生活感”的细节里,而这本书,听起来就是一本能带我们去挖掘这些宝藏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