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學校是我們的】係列-給中文版讀者的一封信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
以前我寫過一些故事連貫的書,不過,【學校是我們的】這個係列是我第一次計畫好一個長篇故事,並且已經預先知道要把它分成五集來完成。這樣的寫作計畫和寫一本獨立的小說(單本有開頭、中間和結尾)是不一樣的。係列裏的每一集都要有自己的開頭、中間和結尾,每一集本身則必須是一個完整而圓滿的故事;然而,每一集卻也必須在這整個長篇裏往前並往上推進這個故事,一直推進到最後一集的最後一刻。
這個係列的寫作想法是緣於我對老事物的喜愛,像是老建築、老工具、老機器、帆船、寫字用具、導航器材等等。這個故事的核心問題是:搶救一棟即將被拆除且土地將被變更為商業使用的曆史建築。這是目前全世界都在麵臨的掙紮。我非常喜歡今日人們在各個領域創造齣來的新發展,但是,我仍然希望我們可以在創造這些進展的同時,不要毀掉過去留下來的美好事物。
我希望它是個冒險故事,是過去的冒險,也是現代的冒險。我試著把書中的角色和事件寫得更有真實感,像是會在現實中發生。就在上星期,有一對住在加州的夫妻在他們傢後院挖掘齣八桶一共價值一韆萬美元的金幣。這件真實人生中的尋寶奇遇如此驚人,比較起來,我虛構的這些角色所做的精彩冒險,簡直太乏味瞭!
我在寫作時總是問自己:如果孩子、傢長和老師讀瞭這本書,讀完之後會不會覺得花的時間很值得?我要很高興的說:對於這五本班傑明‧普拉特的冒險故事,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獻上我所有最美好的祝福。
安德魯‧剋萊門斯
二○一四年三月
推薦一
找到自己「神聖的不滿足感」 我相信大傢對安德魯‧剋萊門斯不陌生,因為他所寫的校園小說可以說是本本精彩,除瞭生動好看、貼近孩子的生活之外,幾乎每一本書都在解答一個孩子成長中會麵臨的睏惑與徬徨,提供青春期風暴的孩子透過故事梳理自己紛亂且無法被理解的情緒。
【學校是我們的】係列與過去剋萊門斯作品最大的不同是,這是五本連貫的係列小說,透過青少年階段最喜歡的冒險、尋寶與解謎的故事,帶齣瞭為公義挺身而齣的行動。
美國的海波斯牧師(Bill Hybels)觀察到人在成長中有個重要蛻變的時刻,他稱為「神聖的不滿足感」(Holy Discontent),也就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看不慣的事情,可是通常隻是用嘴巴抱怨一番就過去瞭,然而當有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境下,産生「此事非我不可」的體會,並且願意行動與參與,這些努力與經驗,往往會改變這個人的一生,讓他往更美好與有意義的人生邁進。
美國教育學傢威廉‧戴濛(William Damon)也發現,近代許多年輕人喪失瞭對生命的追尋,也許物質環境很好,學曆很高,但是呈現兩極化,一則對社會冷漠而疏離,另外就是憤世嫉俗,隻會罵而不想現身參與。如何讓這些被卡住的年輕人重新獲得前進的力量,恐怕是當代新的課題與挑戰。在威廉‧戴濛研究與調查後認為,少數願意參與有意義活動的年輕人,他們能夠集中力氣勇於實踐自己的夢想,大多是在青春期曾經曆過以下幾個美妙的時刻:
一、曾經與傢人之外的人有過啓發性的對話。
二、發現世界上有某些很重要的事可以被修正或改進。
三、體會到自己可以有所貢獻,並且形成一些改變。
四、獲得傢人或朋友的支持,展開初步的行動。
五、透過行動有進一步的想法以及獲得所需的技能。
六、學會務實有效率的處理事情。
七、把這些行動所學習到的技能轉換到人生其他領域。
從【學校是我們的】這係列精采的小說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班傑明正一步一步經曆這幾個階段,也建構瞭自我價值與意義追尋的脈絡。
誠摯的盼望颱灣的孩子看完這套小說後,也能如班傑明一樣找到自己的「天命」,一個自己可以有所貢獻的人生目標,當然,我也希望每個有機會陪伴孩子的大人與師長,都可以成為給孩子帶來人生啓示的貴人。
李偉文(親子作傢)
推薦二
改變‧祕密‧故事的能量 什麼?就在居住的社區附近要興建一座航海主題樂園!學校將因此搬遷重蓋,校捨也將煥然一新……對許多孩子而言,這真是夢寐以求的事!然而,就在暑假前一個月,班傑明原本平順的學校生活,卻因接受瞭學校老工友託付的一個金幣後開始改變。
透過班傑明的眼,我們彷彿看到愛居港這個濱海小鎮原本寜靜宜人的地景。隨著班傑明對自己居住地的曆史探索,我們似乎也身曆其境,甚至開始思考:對於每天生活的環境,我們是否因習慣而無感?難道非得到麵臨變化甚至毀壞之際,纔會驚覺自己對這塊土地的感情?纔會思索這些改變的正當性與公平性?
故事的場景設定引人入勝,手機、網路、雲霄飛車、迴傢功課、考試、查資料、寫報告、友伴關係及同儕互動……無一不是現今孩子的生活寫照。作者細膩深刻的描寫,似乎是對讀者進行彼此同質性的一種宣告,極具感染力。
愈是祕密,愈想探索;愈是衝突,愈具吸引力。這是韆古不變的道理。故事從書名開始就極具吸引力,《謎之金幣》、《五聲鍾響》等各集書名就足以引發預測的欲望,接著讓人想進一步窺見其祕密,引領讀者一步一步跟隨情節的高潮起伏,時喜時驚。
深諳此道的剋萊門斯不遺餘力的創造瞭一個充滿謎題、看似綫索雜遝的場景。他透過一個勇敢、冷靜、對生命充滿熱情、對社會具有使命感的小學生,抽絲剝繭的理齣事件脈絡,令讀者不忍釋捲的跟著一路深掘探究;而書中孩子與大人間的互動關係,時而溫馨,時而緊張,就如同貫穿全書的愛居港海濱,有著溫潤宜人的海風,也同時伴隨著隨時可奪人性命的浪潮,波詭雲譎的情節,牽引著讀者一同探索真相、領略尋寶的刺激和解謎的趣味。
除瞭緊扣環保、校園等這些孩子較為熟悉的主題之外,作者更企圖以迷你蝦米(小學生)對抗超級大鯨(大財團)這種強而有力的對立衝突,引發讀者對社會正義的關注與思考,使本書在輕鬆筆觸的錶象下,有著深沉的靈魂。而承載著如此巨大能量的,是對學校的熱愛,對朋友的信賴,對環境的期許,以及對生命的信念。這一切,都使這【學校是我們的】係列呈現齣豐厚的底蘊,益發引人再三探索品味!
羅秀惠(新北市秀朗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