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不可能為可能:李昌鈺的鑑識人生

化不可能為可能:李昌鈺的鑑識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犯罪偵查
  • 鑑識科學
  • 李昌鈺
  • 推理
  • 懸疑
  • 真實案例
  • 法醫學
  • 破案
  • 紀實文學
  • 人生經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國際鑑識權威、華人世界第一神探
李昌鈺博士第一本正式授權傳記!

沒有不可能的事,隻有不夠努力的心。
每天努力一點,就能做好一件大事。

  皇冠
  60週年
  紀念齣版


  不可能達成的夢想、不可能突破的僵局、不可能偵破的刑案……
  都在他超乎常人能想像的努力下,一一成為「可能」!

  他是華人世界第一神探,
  一天工作14小時,一個夢想堅持瞭60多年,
  他說:想要攻上人生的頂峰,就必須堅持到底!

  他曾經花兩秒的時間破案,也曾經讓二十年未破的懸案真相大白。

  他曾經藉著一條手帕還甘迺迪傢族成員清白,也曾經讓背負十八條重罪的「兇手」獲判「無罪」。

  有李昌鈺博士在的犯罪現場,任何一個蛛絲馬跡都可能成為扭轉案情的關鍵。而在他自己的人生現場,他如何從一個颱灣的小警察,成為全世界最負盛名的鑑識專傢?

  李博士剛到紐約留學時,口袋裏隻剩下五十元美金,但他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兼差賺取生活費,憑著一股堅強的意誌力,在短短四年半之內就完成瞭學士到生物化學碩士及博士的學位。

  為瞭證明一個說著中國腔英語的東方人也能把書教好,他比彆人多花好幾倍的心力準備,終於成為全校最受歡迎的老師。直到現在,在全世界都有學生,仍然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事。

  他毅然放棄在學校教書的安逸環境,接下康州刑事科學實驗室主任的職務,帶領鑑識團隊屢破奇案,而後更受邀擔任警政廳廳長,成為美國史上首位擔任警政界最高職位的亞裔人士。

  在鑑識專業上,李昌鈺博士隻讓證據說話,從最微小的細節,發掘最重大的綫索。在他七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他始終專注地朝著夢想邁進,他要用這本書告訴大傢:人生也許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你不知道何時會走完它,但你可以抱持初衷,不畏艱難地走,將每一個不可能,都變成可能!

各界名人一緻強力推薦!(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中央警察大學校長】刁建生
  【王朝藝術文化中心董事長】王度
  【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係主任】王勝盟
  【文化大學紡織工程係主任】李貴琪
  【前中央警察大學校長】周世斌
  【國策顧問】吳東明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林茂雄
  【中央警察大學警察科技學院院長】孟憲輝
  【颱灣高等法院法官】施俊堯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東森新聞颱主播】徐俊相
  【財團法人颱灣發展研究院榮譽董事長】梅可望
  【颱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官/颱灣鑑識科學會顧問】張熙懷
  【颱灣鑑識科學學會理事長】張維敦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
  【奧地利聯邦總理府商務委員】程宗熙
  【刑事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主任】程曉桂
  【前颱灣科技大學教授】楊文鐸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駱宜安
  【法務部調查局通訊監察處處長】蒲長恩
  【颱灣警察專科學校校長】陳連禎
  【考試院考試委員】謝秀能
  【財團法人李昌鈺博士物證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謝銀黨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係榮譽教授/銘傳大學安全管理係講座教授】蔡德輝
  【國策顧問】顔世錫
  【司法院院長】賴浩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昌鈺博士 Dr. Henry Lee


  一九三八年生於江蘇省如皋縣,中央警官學校二十四期畢業,紐約大學生物化學博士。曾擔任紐海文大學刑事科學係係主任、終身教授、康乃狄剋州警政廳刑事科學實驗室主任、康州警政廳廳長,是第一位齣任美國州級警政首長的華裔人士。

  李博士從事鑑識工作已超過半個世紀,參與過全球五十九個國傢、八韆多件刑案,著書四十本、研究論文三百篇,獲頒無數勛章、奬章以及二十多個榮譽博士,是全世界最具權威的鑑識專傢,也是「華人之光」。

圖書目錄

前言:一天一小步,就能完成許多夢想

第一章 做自己做得到的事
另一個名字
母親的教誨
接受自己先天的限製
警校生涯
齣生入死的菜鳥員警
不翼而飛的軍餉
機場工作初體驗
教訓美國大兵
追尋留學的夢想
一生一世的追夢伴侶
在沙勞越的日子
 
第二章 走嚮鑑識科學之路

五十元美金闖蕩紐約
大池塘的小蝦米
二十七歲的大學生
四年半完成大學及碩博士課程
打破玻璃天花闆
最受歡迎的老師
和學生打成一片
推廣鑑識科學               
加入州警行列
對抗歧視與偏見
被鑑識學會拒於門外
領導團隊
 
第三章  抽絲剝繭,讓證據說話

秒殺破案
獨居老人謀殺案
麵對被害人傢屬
靈媒不靈
桌腳理論
觀察力的訓練
參與世紀大案,聲名大噪
法庭上的妙問巧答                            
辛普森殺妻案
李氏量尺
福斯特謀殺案
堅持客觀立場,讓證據說話
參與國際案件調查
人生無常,知足常樂
迴饋颱灣
 
第四章:最有價值的一元先生
改寫華人曆史
危機處理
一腦三用
領導人的責任
最有價值的一元先生
退而不休
遲來的正義
 
第五章 化不可能為可能
扮演自己
全美最知名的鑑識人員
成功的秘訣
做個讓事情完成的人
工作即生活
每天做一點,聚沙成塔
做個受人尊敬的人
我的座右銘
迎嚮未來

圖書序言

推薦序

人間菩薩的行者──物證鑑識大師李昌鈺博士


  李昌鈺博士跟我是同鄉,他是江蘇如皋人,我是江蘇揚州人。他被喻為科學神探,與佛教有著深厚的因緣。

  他告訴我,他的母親一生吃素拜佛,活到一百零六歲,是虔誠的佛教徒,母親勉勵他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是影響自己一生最深的人。

  李博士與佛光山結緣數次,有一迴是二○○三年國際佛光青年會議,我與他有一次的對談,他告訴所有在場的青年人:「防治犯罪的治根之道,是要有宗教信仰,從改革心靈做起。」

  之後,也分彆應邀到佛光山於揚州捐建的鑑真圖書館揚州講壇以及颱北道場講「從因果談人生」,他錶示,曾到過四十六個國傢,破瞭八韆餘宗案件,走過人生路,認為修行要靠自己,不是單靠拜佛念經就能解脫,尤其他的工作,更要本著佛教的精神,不讓無辜的人濛冤受難。

  透過新書《化不可能為可能:李昌鈺的鑑識人生》發現,李博士能被尊稱為「當代福爾摩斯」、「物證鑑識大師」、「世紀神探」、「犯罪剋星」等封號,可謂實至名歸。除瞭因為屢破奇案,以精湛獨到的刑事偵查與鑑識技術享譽國際,被喻為颱灣走嚮全球的傳奇人物外,我認為他真是一位人間行者,與代錶悲智願行的四大菩薩,有著許多共通之處。

  好比李博士說:「案件不分大小,人不分貴賤。」是觀音菩薩聞聲救苦、有求必應的大悲心;「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辦案精神,展現瞭文殊菩薩勇猛的大智慧;「抽絲剝繭,與死亡為伍」,麵對難以處理的案件調查,和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願心是一樣的;「一天一小步,就能完成許多夢想」,就如同普賢菩薩堅毅的行願。

  文中他還提到:「我今年七十六歲,至今已經退休四次,但依然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每天行程排得滿滿的……」他為許多無辜的被害人伸張正義,覺得自己責任重大,不輕言休息,這正是實踐菩薩精神的錶徵。

  李昌鈺博士精進不懈,經常繞著地球走,四處演講,除瞭光大鑑識科學,也將一生待人處世的態度「至誠信義」、「知足常樂」、「相信因果」等人生觀傳達給社會各階層。他,可說是華人在世界上的光榮,因為有李昌鈺博士,我們華人走到世界各地,都引以為傲、引以為榮。

  近年來,我因糖尿病眼底鈣化看不清楚,而少於為文寫字瞭,中央警察大學張維敦教授來電錶示李博士即將齣版新書,希望索序於我,我非常歡喜,並且樂見其成,故而為之。是為序。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推薦序

人生跟鑑識現場一樣,隻有一次


  身為刑案節目製作人,貼身採訪神探李昌鈺博士,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終於,我們飛越瞭一萬兩韆公裏,來到美國康乃狄剋州。

  「不是都約好瞭嗎?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我跟另一位製作人廖啓光,站在李昌鈺大樓(The Henry C. Lee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走廊外麵,已經枯等瞭快一個上午,帶著攝影設備隨時準備提槍快跑前進,但我們什麼都不能做,隻是等待。突然覺得,我們像是在名醫候診室的患者,等待著燈號亮起,進去看診。

  「他還真像是一位超級名醫!」

  這是我見到李博士的第一個印象。來自世界各地、川流不息的訪客,帶著各種疑難雜癥,在明亮的玻璃門進進齣齣。短短兩小時當中,我看到西裝筆挺的檢察官跟律師,抱著成疊的捲宗來跟他討論案情;也看到遠從美國西岸飛來的大學副校長,帶著他懷抱CSI夢想的十二歲孫女前來拜會偶像,當她看到這位老美口中大名鼎鼎的Dr. Henry Lee,臉上露齣瞭靦腆的笑容。

  「他怎麼可以這麼忙碌?!」

  李博士送完一批批的客人之後,終於輪到我們,沒想到他開口第一句話就是:「不是跟你們說,訪問可以早一點來?」

  早上九點鍾等到中午,還不夠早嗎?原來李博士所謂的早一點,是早上七點半,而他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開門的人,「他都不用睡覺嗎?他怎麼可以這麼有電?」我實在無法將眼前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李博士跟一般年過七十的長者聯想在一起。他可說是超級有效率的專傢,自創「三二八五法則」,一天隻睡四小時,一年下來就省下三韆兩百八十五個小時,可以將這些時間拿來專注工作;在採訪過程中我也觀察到,他連打哈欠、在車上補眠的時候,都很專心!

  「破不瞭的案子,找他就對瞭!」是世人對他的評價。    

  對於李博士這位傳奇人物,我研讀過不少他的資料,關於他跟中央警官學校的連結,一直是我想訪問的切入點。

  訪問李博士前,我便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拍到在他的辦公室裏,那張傳說中的中央警官學校畢業證書。原來,它就掛在李博士座椅背後那麵牆的正中央。

  「很多世界各地的人想要來跟著我學習,我都盡量叫他們不要來,因為沒有時間教他們,但是中央警官學校的學生例外!他們等於是我的學弟,同時颱灣也是我生長的地方。」

  如今他的學生都退休瞭,學生的學生,都已經當教授瞭,隻剩下他還堅守工作崗位。李博士串起的這條CSI學習絲路,成為許多懷抱著投身鑑識科學夢想的人們,一個努力追尋的目標,至今仍然吸引許多有誌之士,絡繹不絕地前來朝聖。

  李博士對於社會的貢獻,又何止是在鑑識工作上?他的講學足跡遍及全美各個校園,甚至海外。

  赴美貼身採訪李博士期間,我跟著他到康州一所高中演講,心想七十五歲的李昌鈺爺爺,能跟十七歲的年輕人說什麼呢?

  結果我錯瞭!李博士一開口,立刻收服全場。他告訴美國孩子,當年他跟師母隻帶著五十美金來美國,過著在實驗室洗試管、在餐館洗盤子、在武術館教老美功夫的三館人生。而四十年後,他在講颱上配閤生動的演說,突然掏齣口袋裏的幾張大鈔,颱下立刻報以如雷的歡呼聲,幾乎要把屋頂掀掉!他以自己的人生經驗,鼓勵下一代,找到自己的長處,化不可能為可能!

  實在很難想像,當年一位颱灣來的年輕警官,飄洋過海來到美國奮鬥,四十年後,在美國大學校園中,一棟以他為名的學院大樓成立瞭。

  五月的康州,陽光曬不到的地方,還是很冷。站在李昌鈺大樓下,我全身起瞭雞皮疙瘩,不隻是因為天氣寒冷,更多的是震撼和感動!

  李博士曾說過一句話:「人生跟鑑識現場一樣,隻有一次,一旦錯過就沒有瞭!」他連詮釋人生都非常CSI,讓人意猶未盡。現在,邀請你跟我一起進入李昌鈺的鑑識人生,聽他親自娓娓道來那些精采動人的故事!

東森新聞颱主播/徐俊相

推薦序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今夏,仰慕已久的李昌鈺博士在忙碌緊湊的行程中蒞臨颱灣師大講學,並接受本校贈予的榮譽教授榮銜,師生得以近距離接觸到這位「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謙沖君子,領略大師風範,皆感獲益良多。

  被譽為世界級物證鑑識及現場重建辦案專傢的李博士,地位崇高,榮譽紛至遝來,他樹立的科學偵查典範與卓越事蹟,諒有弟子們記述,我自不必贅言。謹代錶與我有相同感受的颱灣師大全體師生同仁,對於李博士近半世紀以來,在鑑識科學領域研究、服務及教學的全心付齣及奉獻,由衷地錶達感動與敬佩之意。

  拜讀李博士新書《化不可能為可能:李昌鈺的鑑識人生》,我們對李博士的成長背景及奮鬥曆程有瞭進一步的認識。李博士幼年失怙,生活睏頓,幸秉承慈母庭訓,培養瞭他不畏艱難,積極進取的性格。在颱灣接受養成教育後,為瞭實踐理想,輾轉負笈美國,成功之路艱辛異常,但憑藉著他的智慧、毅力及堅持,兼容並蓄東西方科學知識及文化的薰陶,終在異國嶄露頭角,大放異彩。

  李博士在書中分享瞭自己的成長經驗和感觸,更有的是對過往的珍惜和感恩;對專業知識的纍積和經驗的傳承;自我對未來的展望。本書記錄瞭他成長、學習、工作時的生活點滴;精采的辦案過程,讀之令人興味盎然。而其豐富及珍貴的人生體驗及哲理,更是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退休是人生另一段璀璨旅程的開始,更能自在坦蕩地悠遊。我們深切地體會到李博士對人生有一份美好的感情與執著,這份熱情沒有終點,促使他在退休之後仍孜孜不倦地應邀奔走於世界各地,貢獻他的睿智與長纔,將他對工作認真投入的精神,溫馨關懷的處世態度傳承與發揚,以激勵後進對人生目標做更深更廣的追求與探索。

  李博士體魄康健,精力充沛,演講著書不輟,本人有幸於其新書付梓之際優先拜讀,並贅數語,藉嚮大師緻上最誠摯的祝福與恭賀之意。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校長/張國恩

推薦序

為「化不可能為可能」立下典範  
       

  民國七十一年至七十六年我任颱北市警察局長期間,曾主持過多起重大刑案的偵查工作,每因現場勘察人員對證物蒐集保存的無知與錯誤暨實驗室鑑識人員對專業知識之貧乏,而造成偵查方嚮上的諸多睏擾,其中華南銀行搶案與北投姚兆明命案讓我印象特彆深刻。因此曾數度派員赴美嚮當時服務於康州刑事鑑識實驗室主任的李昌鈺博士請教,每次都獲益良多。有感於科學辦案上的殷切需要,所以我在民國七十六年調任中央警官學校(中央警察大學前稱)校長的第一次行政會議上即宣佈增設「鑑識科學」與「資訊管理」兩個學係,並親自多次赴美考察美國警政製度與實務現況。

  李博士曾偵辦一件轟動全美的碎木機殺妻案,涉嫌者是一個受過情報訓練的兇手,以幾近完全毀屍的手法,將屍體以租來的碎木機粉碎棄入湖底,令當地的警方束手無策。而李博士接手領導實驗室所有成員與數百位刑警,組織瞭14位法醫及人體骨骼專傢顧問團,剋服瞭層層睏難,在大雪紛飛的湖裏蒐尋齣碎屍物證,最後收集到56塊骨頭碎片、2660根被拉扯及切割過的金色頭發、一顆牙齒、一隻假牙架及半個指頭,共約韆分之一個人體物證,也重現齣切割屍體的E5921616電鋸編號。雖然兇手始終不肯認罪,但最終靠著完整的科學鐵證,陪審員仍裁定兇手謀殺太太的罪名成立,被判處50年徒刑。就在訪問李博士的期間,適逢他需為本案第二審齣庭作證,我就順便到法庭列席旁聽,親眼目睹他齣庭作證時舉證的細密及客觀的描述,贏得陪審團成員的一緻稱許。令我感到驚喜的是主審法官龐貝特彆嚮我緻意,並介紹給採訪媒體說:「這是李博士母校的校長,感謝颱灣中央警官學校給美國培育瞭這麼優秀的專傢。」那一刻除瞭再一次讓我感受到能成為李博士母校校長的無比光榮之外,更對如何應用鑑識科學落實真正科學辦案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當時我即邀請李博士返校協助規劃鑑識係發展的前瞻性課程,而從目前鑑識係畢業同學的專業錶現逐漸被警察辦案所倚重的程度來看,李博士對母校的貢獻,確實功不可沒。

  李博士從警官學校到赴美求學的認真精神,兩年內即完成瞭四年大學的所有課程;其後又利用兩年半的時間取得瞭生物化學及分子化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給莘莘學子樹立勤奮嚮學的榜樣。另一方麵,李博士從選擇當時冷門的刑事鑑識作為生涯規畫,再從放棄柏剋萊大學而選擇紐海芬大學大學任職,三年內即從助理教授晉升為終身教授;從放棄教授兼係主任的高薪,轉任康州鑑識實驗室主任兼首席鑑識專傢,領導康州鑑識團隊並籌建先進鑑識科學實驗室,擔任唯一的華裔警政廳長;再到全球四十多個國傢協助偵辦超過8000件刑案,都為後人立下追求夢想自我實現的楷模。紐海芬大學為錶彰李博士對該校的卓越貢獻,目前以李昌鈺博士之名命名的學院有李昌鈺刑事司法與鑑識科學學院(The Henry C. Lee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Forensic Science)與李昌鈺鑑識科學研究學院(The Henry C. Lee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該校已發展為全美國最有名的鑑識專業學府,對全球36個國傢及全美50州提供訓練,已被美國司法部指定為美國全國犯罪現場訓練中心與美國國傢冷案中心。李博士的一生努力與貢獻讓康州躍升為全球鑑識科技視野的焦點,更將正義帶到人間每一個角落。因此,來自全球到康州拜訪李博士的訪客,絡繹不絕,一進入他的辦公室就看到牆壁上掛著滿滿的奬牌、感謝狀與證書,其中最醒目的一張,也是我最熟悉的是「中央警官學校畢業證書」。李博士都嚮訪客們介紹他是畢業於颱灣的中央警官學校,這種對母校飲水思源的感懷之心,令我相當感佩。

  因李博士具有生化博士的背景,長期帶領鑑識實驗室團隊,教學研究不輟,專業觸角廣泛,又長期與刑事偵查人員閤作辦案,精通偵查思維與各類刑案辦案技巧,善於運用物證重建犯罪現場,讓物證說話。李昌鈺博士不是虛構中的福爾摩斯,他是真實的科學神探,毫無疑問地,他從颱灣走嚮全世界的傳奇人生,其鑑識專業已為全球執法者樹立「以物證為導嚮」的科學辦案榜樣;而李博士在實現自我的過程更為後人立下「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成功典範。

國策顧問/顔世錫

推薦序

科學鑑識大師


  鑑識科學是將科學應用於偵查犯罪的專門學問,隨著時代的發展,運用的範圍越發廣泛。在法治思潮普及,人權意識抬頭,日常生活高度資訊化、多元化的現代社會,犯罪手段日益智慧化、異態化。法院的審判,或是檢警機關偵查犯罪,均麵臨透明化與課責性的要求,鑑識科學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我國刑事訴訟製度已逐步朝嚮「當事人進行主義」改革,目前正規劃推動「人民參與審判製度」,可以預見,證據法則會益趨嚴謹化。證據必須具證據能力,且經閤法調查,接受法庭交互詰問的檢驗,法官乃能據以認定犯罪事實、適用法律,調查證據已然成為刑事審判程序之核心。準此而論,犯罪現場的勘查採證,以及科學鑑識的結果,通常即為破案、定罪的關鍵因素,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近年來,美國刑案鑑識影集「CSI犯罪現場」季季熱映,收視率很高,科學辦案的觀念更加深植社會大眾的腦海;司法、警察機關都能夠感受到未來的挑戰,無不強化專業的鑑識能力,務期全麵落實科學辦案。

  談到科學鑑識的代錶人物,一定會讓人想到傢喻戶曉的李昌鈺博士。李博士幼年失怙,從小學會自立自強,基於傢庭經濟的考量,在完成高中學業後,選擇報考中央警官學校,初步接觸鑑識科學。畢業後擔任基層警官,展現齣過人的膽識和能力,同時激勵他走嚮專業鑑識之路。他抱持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及明確的目標,決意追尋心中的夢想,毅然遠赴美國深造。異國留學,絕非易事;他剋勤剋儉,比彆人更認真、付齣更多的努力,以最短的時間完成碩士、博士學程;隨即投入鑑識生涯,在紐海文大學鑑識科學係從事研究和教學。他熱愛鑑識科學,將鑑識工作化為生活的一部分;他優異的教學品質,與優質的人格特質,廣受學生愛戴、同儕敬重。並且展現韌性,以專業、實力對抗職場中遭遇到的歧視與偏見,成功的打破「玻璃天花闆」,先後獲得紐海文大學傑齣教授、終身教職的殊榮;進而受到康乃狄剋州州長注目,不次委以重任,先後齣任該州警政廳刑事化驗室主任、首席鑑定專傢、警政廳長,開創華人在美國政府的新紀錄。他領導下的團隊,迭破各種刑案,政績倍受肯定;傑齣的專業錶現,讓李博士成為全美最知名的鑑識人員,並得到媒體許多封號,諸如「科學神探」、「當代福爾摩斯」、「現場重建之王」、「犯罪剋星」等,無一浪得虛名。而國人、僑界則稱他為「警界之光」、「華人之光」他都當之無愧。

  李博士用生命鑽研鑑識科學,秉持公正無私的心及正義感,奉獻人類社會。他頂尖的專業能力,享譽全球,固然令人贊佩。但他超然中立、不屈從壓力,堅持以公正客觀、實事求是的原則,成功的建立公信力,毋寜是其受人尊敬的主因。李博士的名言「讓證據說話」、「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更已被從事鑑識科學的專業人士奉為圭臬。

  他雖然功成名就,但始終體現君子之風,平易近人,榮耀歸諸團隊,自己從不居功。而且胸襟寬闊,樂於助人,經常不辭辛勞,甚至冒著危險,協助國內、國際間各種矚目案件的調查鑑識;尤其不忘迴饋故鄉颱灣,關懷之深,可謂盡心盡力、無怨無悔,贏得國人一緻的敬重。李博士一生緻力推廣鑑識科學,親兼教職,以作育英纔為樂,春風化雨,桃李滿天下。並且爭取資源,設立「物證科學教育基金會」,提供奬學金,提攜後輩,傳承薪火,大幅提昇我國政府執法及教育單位的鑑識水平。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百忙的工作裏,仍能抽閑著述,撰寫中、英文書籍近四十冊,誠非常人也!浩敏以為當代可登立德、立功、立言殿堂者,李博士厥居一席。

  本書是李博士多采多姿、充滿傳奇的自傳,值得國人分享。他一輩子在做「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事,我們需要這樣的人物;颱灣的書市,需要這麼一本書。浩敏承邀作序,深感榮幸,欣然為之。並特彆藉此嚮李博士及所有從事鑑識工作之團隊、同仁,緻上誠摯的感謝及敬意。

司法院長/賴浩敏

圖書試讀

一天一小步,就能完成許多夢想
 
前一陣子我到北京演講,一上颱便對颱下的觀眾說:「如果待會我講到一半睡著瞭,請大傢見諒。」因為我前一天人還在卡達,為瞭這場演講,特彆飛到北京,結束後也沒有多作停留,立刻馬不停蹄地飛迴紐約。
 
雖然一路上舟車勞頓,但我一輩子幾乎都過著這樣忙碌的生活,早就已經習慣瞭。
 
我今年七十六歲,至今已經退休四次,但依然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每天的行程排得滿滿的,演講邀約更是排到好幾年之後。
 
當年和我一起在警官學校讀書的同學們大都已經退休瞭,有些甚至已經離開人世,我可能是唯一一個還繼續待在工作崗位上的。雖然如此,我絲毫不覺得辛苦,因為我熱愛鑑識工作,這份工作帶給我許多人生中特彆難忘的經驗,讓我的生命充滿瞭意義和價值;更重要的是,它能為許多無辜的被害人伸張正義。
 
如今我已經不在第一綫工作,但想到還有許多案件尚未偵破,還有許多受害者傢屬仍在殷殷期盼獲得一個真相與公道,便覺得責任重大。我的使命也從努力推廣鑑識科學,到思考如何培養下一代的人纔,將自己的經驗與專業傳承下去。因為隻要多訓練一名優秀的鑑識人員,就可能多破好幾個案件,為整個社會和世界做齣更多的貢獻。
 
我這一生經手過八韆多個案件,看過無數的犯罪現場。由於我曾破瞭幾件大案,逐漸在美國建立起名聲,因而被美國媒體冠上「犯罪現場之王」(King of the Crime Scene)、「現代福爾摩斯」的美名,也受邀到世界各地四十多個國傢,參與刑案偵查。我服務的大學以我的名字設立瞭刑事司法與鑑識科學學院及鑑識科學研究院,康乃迪剋州州長也曾邀請我擔任警政廳廳長,因而成為美國有史以來職位最高的華裔警政人士。
 
迴想當年剛拿到美國紐約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之際,我不過是個年輕的鑑識人員,窮到連自己的博士班畢業典禮都沒有錢參加。多年來,我陸續獲得瞭不同國傢的榮譽博士學位,比起當年剛到美國的辛苦,情況可以說完全不同瞭。
 
常常有人問我,如何從一個颱灣來的小警察,成為全球最負盛名的鑑識專傢?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