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T的好味道!从台湾多元文化淬炼出融合地方产业的创意制皂
◎合宜配方会思考,科学探究精进心。
◎多元探索知其然,盐皂乳皂甘油篇。
◎原民客家农特产,随手食材妙趣多。
书中每一个配方都符合SoapCalc网站对香皂性质的建议值范围,同时列出配方中各种脂肪酸的百分比,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它们与香皂性质的关系。
介绍原住民、客家、随手食材等农特产,融入到手工皂中,提升产业文化并发挥MIT的精神。在盐皂、乳皂、拿铁拉花皂、趣味点心皂、热制&再生皂等主题中,提出不同的思维与做法,丰富了手工皂的内涵。
从莫耳的观点,探讨手工皂中甘油的含量,及其与原配方用油量的比例,让读者不仅可以知其然(了解皂化的反应),更知其所以然(进一步分析手工皂中甘油的含量)。
从盐析的角度,探讨盐皂为何会冒甘油,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及试用心得,让读者可以轻松做块优质的盐皂,并享受它的好处。
初为人母者想将爱心用在自己的小宝贝身上,但在做乳皂时会有如何制作乳汁硷水、入模后要不要保温以及何时盖皂章……的疑虑,本书也提供了这方面的解答。
利用植物精油快、中、慢板的特性,做相互的搭配,让精油在香皂中洗起来不仅发挥抗菌、消炎作用,更能持续地闻到美妙的香气。
每种配方篇皆附上一首打油诗,将每款皂的特色做简洁的提示,让读者在DIY之余,还有另一种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