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小小昆虫探险家

国家地理小小昆虫探险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atherine D. Hughes
图书标签:
  • 昆虫
  • 科普
  • 儿童
  • 自然
  • 动物
  • 科学
  • 绘本
  • 国家地理
  • 益智
  • 探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昆虫是什么?
一起潜进美妙的生物世界,探索有趣的生态

  本书探讨生活中的昆虫,从花园里的瓢虫、萤火虫,到热带雨林中及沙漠中的奇特物种,精采的照片搭配上清晰的昆虫轮廓,以及昆虫相关讯息:体型大小、饮食、生活环境等,以简明的文字介绍重要概念,每页都有趣味知识,将阅读体验拓展至书本以外世界。

本书重点

  ●超过200张精采照片,亚马逊读者5颗星推荐!
  ●以简明的文字介绍重要的昆虫概念,每页都有趣味知识
  ●将阅读体验拓展至书本以外世界

本书特色

  ★生物小档案

  让儿童读者很快了解某一种动物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包括牠的分类、生活范围、身体有多大、吃什么食物、会发出什么声音,以及一次可以生下多少后代。

  ★思考问题
  每一节会提出一个问题让小朋友思考,促进亲子或师生之间的讨论。

  ★知识小视窗
  各个章节均有知识小视窗单元,提供昆虫与生态环境的补充资料。

  ★师长参考
  最后附有师长锦囊,让家长或老师可以透过一些与昆虫相关的趣味活动和小朋友互动,另外还有有用的名词解释。

得奖纪录

  国家地理《小小探险家》系列  好评再出击

  2011年,《小小动物探险家》荣获双北市图书馆主办「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2012年,《小小知识探险家》、《小小动物探险家》入选「第三十四届文化部中小学课外读物推介」
  2014年国家地理《小小探险家系列》的最新力作:《小小海洋探险家》
《地球脉动:失落的远古巨兽》 一、内容概述 本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探索地球生命史上那些曾经主宰一方、如今却已化为化石的史前巨兽。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古生物图鉴,而是一场结合了最新考古发现、尖端生物力学分析与宏大生态叙事的史诗级探索之旅。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辨认恐龙的骨架,而是试图重构它们鲜活的生存图景、复杂的社会行为,以及它们最终走向灭亡的深层原因。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引人入胜的史前世界。 第一部分:黎明前的低语——生命起源与寒武纪大爆发的先行者 本部分聚焦于地球生命诞生初期,那些形态奇特、至今仍让人惊叹的早期多细胞生物。我们将回顾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前夕,如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奇特尝试,它们形态柔软、缺乏明确的口器和排泄系统,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生命体。通过对微体化石和分子钟的研究,我们试图解析生命形态多样性是如何在短暂的地质时间内喷薄而出的。重点剖析了早期脊椎动物的雏形,如无颌鱼类,它们如何奠定未来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身体结构基础。 第二部分:巨兽的崛起——三叠纪的生态重塑与恐龙的兴起 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清空了地球舞台,为新生命的繁荣腾出了巨大的生态位。本章详细描绘了三叠纪早期,以合弓纲(如犬齿虎)和早期爬行动物为主导的生态系统。随后,笔锋转向恐龙的悄然登场。我们深入探讨了早期恐龙(如腔骨龙、板龙)的体型特征、步态模拟,并对比分析了它们与同期更具优势的植龙类、伪鳄类之间的生存竞争。研究表明,恐龙并非一开始就占据主导地位,它们的成功是基于一种独特的、更高效的呼吸系统和更轻盈的骨骼结构,这使得它们在气候波动中更具适应性。 第三部分:侏罗纪的黄金时代——统治的形态学与生态复杂性 侏罗纪是巨型植食性恐龙(蜥脚类)和顶级掠食者(如异特龙)的舞台。本部分的核心在于“规模”与“效率”。 蜥脚类的工程学奇迹: 我们将详细解析长颈如何演化、心脏如何将血液泵至数十英尺的高处,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庞大的体型和低代谢率维持生存。结合最新的CT扫描数据,重建了它们内部的器官结构和消化系统运作模式。 掠食者的军备竞赛: 探讨了顶级掠食者捕猎策略的进化,从“追击型”到“伏击型”的转变。研究了颌骨咬合力的精确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早期羽毛的出现,不仅是为了保温,更是作为一种复杂的信号传递工具。 古气候与植被的反馈: 侏罗纪湿润的气候催生了广阔的森林,这种植被的丰茂如何支撑起庞大的食草动物种群,形成一个稳固而巨大的能量金字塔。 第四部分:白垩纪的巅峰与多样性——适应性辐射与生态压力 白垩纪见证了恐龙演化的顶峰,以及它们面临的巨大生态挑战。 开花植物的革命: 随着被子植物的崛起,植食性恐龙的食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导致了角龙类、鸭嘴龙类等高度特化的食草恐龙的繁盛。我们详细分析了角龙复杂的头盾和角结构的功能,它们是防御、物种识别还是雄性竞争的体现。 暴龙家族的演化: 聚焦于暴龙超科的演化脉络,从早期的纤细型到晚期的霸王龙的极致体型。研究了霸王龙的视觉、嗅觉能力,以及它们是否是纯粹的捕食者,还是机会主义的食腐者。新的研究表明,其前肢的退化并非无用,而是专注于头部和颈部的力量强化。 海洋与天空的主宰者: 探索了同一时期统治天空的翼龙(如风神翼龙)和海洋的沧龙类。它们如何利用不同的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占据了三维空间中的制高点。 第五部分:终结与遗产——灭绝事件的精确建模与延续的生命 本书最后一部分聚焦于K-Pg(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的发生机制。我们不再将此次事件简化为一次陨石撞击,而是综合分析了撞击引发的连锁反应:全球性海啸、长期遮蔽阳光导致的“撞击冬天”、酸化的大气层和海洋。 我们详细呈现了撞击发生后,生命体如何根据其体型、代谢率和栖息地特点,进行选择性的存活。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幸存的恐龙后裔)和部分爬行动物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具备了更低的能量需求和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最终,本书将视角拉回到现代,探讨这些远古巨兽留给现代生物学的宝贵遗产,从骨骼结构到遗传信息残余,它们的故事从未真正结束,而是以新的形式融入了我们脚下的这颗星球。通过对这些“失落巨兽”的深入研究,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生命演化的韧性与残酷。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凯萨琳.休斯(Catherine D. Hughes)


  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国家地理儿童杂志(NG KIDS)专栏作家,着有《国家地理小小动物探险家》、《国家地理小小天文探险家》、《国家地理小小恐龙探险家》等书。

图书目录

前言                    6
如何使用本书            7

第一章:奇妙的昆虫        8

什么是虫?                10
完全变态                12
不完全变态                14
看图玩游戏!             16

第二章:忙碌的昆虫        18
切叶蚁                    20
行军蚁                    26
蚁类群像                28
蜜蜂                    30
蜜蜂群像                36
纸巢蜂                    38
胡蜂群像                40
看图玩游戏!            42

第三章:各种甲虫        44
甲虫                    46
七星瓢虫                48
瓢虫群像                50
北美萤火虫                52
长颈象鼻虫                56
看图玩游戏!            58

第四章:美丽的昆虫       60
是蝶还是蛾?            62
黑框蓝闪蝶                64
蝴蝶群像                66
具带灯蛾                68
看图玩游戏!            72

第五章:恼人的昆虫        74
普通家蝇                76
狗蚤                    78
白线斑蚊                80
看图玩游戏!            82

第六章:跳跃高手和猎捕专家 84
东部小翅苯蝗            86
雪白树蟀                88
螳螂                    90
螳螂群像                92    
看图玩游戏!            94

第七章:躲藏高手和飞行专家 96
17年蝉                    98
巨人宽股䗛                100
蓝晏蜓                    102
看图玩游戏!            104

第八章:我不是昆虫        106
金蛛                    108
蜘蛛群像                110
亚利桑那树皮蝎            112
肩板硬蜱                114
蚯蚓                    116
土鳖                    118
看图玩游戏!            120
师长锦囊                122

名词解释                124
图片出处                125
索引                    126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次《國家地理小小昆蟲探險家》的出現,著實讓我這個平時就愛泡圖書館、鑽研自然科學的老書蟲,眼睛為之一亮!「國家地理」這四個字,本身就是品質與深度的保證,而「小小昆蟲探險家」這個副標,更是精準地抓住了我對這類書籍的核心期待。我深信,要真正理解一個生態系統,就必須從最基礎、最普遍的生命形式——昆蟲——開始。這本書的「探險家」口吻,讓我預感它將會是一場關於昆蟲世界的知識冒險,而非枯燥的條列式說明。我熱切地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究台灣特有的昆蟲,挖掘牠們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地位。例如,那些在台灣高山上才能發現的珍稀物種,或是那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卻常被忽略的昆蟲。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有別於一般科普書籍的視角。或許是從演化的角度,解析昆蟲如何成為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類群之一;又或許是從生態功能性的角度,強調牠們在授粉、分解、食物鏈中的關鍵作用,甚至是牠們對人類科學研究的啟發。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那種引人入勝的故事性,以及能夠激發深入思考的獨特見解,讓我重新認識這些我們身邊卻又如此遙遠的小生命。

评分

我對昆蟲的著迷,或許是從兒時一本泛黃的圖鑑開始的。那些描繪著色彩斑斕蝴蝶、奇特造型的甲蟲,在我心中種下了對微小世界的嚮往。《國家地理小小昆蟲探險家》,光聽這個名字,就讓我想起當年那種渴望親身去探索、去發現的興奮感。這本書的「探險家」設定,暗示著它不僅僅是圖鑑式的介紹,更帶有一種冒險的意味,彷彿要帶領讀者深入叢林、穿越草地,去親眼目睹那些昆蟲的生存場景。我特別好奇,這本書是否會介紹一些在台灣比較少見,但極具科學價值的昆蟲,例如那些擁有特殊生存策略的種類,或是那些對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的物種。更進一步,我希望書中能深入探討昆蟲世界的「韌性」,牠們如何在看似嚴苛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牠們那令人驚嘆的演化適應能力,以及牠們在漫長的地球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能有關於昆蟲「智慧」的討論,例如牠們複雜的社會結構、精密的溝通網絡,或是牠們利用化學物質、聲波等手段進行互動的方式,那將會讓我更加驚喜。我期待這本書能以一種學術嚴謹又不失趣味的方式,為讀者打開一扇認識生命奧秘的窗戶。

评分

身為一位經常帶孩子到戶外走走的家長,《國家地理小小昆蟲探險家》這個書名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們家小朋友對小小的東西總是特別感興趣,每次在公園裡看到螞蟻、瓢蟲,都會嘰嘰喳喳地問個不停。這本書的名稱聽起來就很適合親子共讀,而且「國家地理」的品牌,總讓人聯想到高品質的圖像和嚴謹的內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搭配精緻、真實的昆蟲照片或插畫,來介紹各種有趣的昆蟲。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際的觀察指南,教導孩子如何在安全又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近距離認識這些小生物。例如,怎麼搭建一個簡單的昆蟲觀察箱?在野外如何尋找特定種類的昆蟲?觀察時需要注意些什麼?我認為,透過親手觀察和探索,孩子們才能真正建立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尊重。此外,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與昆蟲相關的環保議題,或是介紹昆蟲對人類生活、農業的影響,那就更棒了。這樣不僅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科學素養和環境保護意識。我相信這本書將會是我們家豐富戶外學習內容的好幫手。

评分

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為我這個對自然科學充滿濃厚興趣的學生量身打造的!《國家地理小小昆蟲探險家》這個書名,立刻勾起了我對微觀世界的探索慾。我一直認為,我們周遭充滿了許多被忽略的奇妙生命,而昆蟲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牠們的多樣性、適應能力和複雜的行為模式,總是讓我著迷。這本書的「探險家」定位,預示著它將會以一種生動、引人入勝的方式,帶領讀者深入昆蟲的棲息地,去揭示牠們不為人知的奧秘。我尤其希望這本書能包含台灣本地的昆蟲種類,例如在山林間飛舞的鳳蝶,或是田埂邊匆忙移動的蚱蜢,讓我能將書本知識與實際觀察結合。一個好的科普讀物,不僅要提供豐富的資訊,更要能激發讀者的思考和想像。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透過清晰的圖解、生動的文字,以及可能的小實驗或觀察建議,讓我學到更多關於昆蟲的生理構造、生態習性,甚至是牠們在生態鏈中的重要角色。我對書中那些關於昆蟲演化、牠們如何應對環境變化,或是牠們身上蘊含的科學原理(例如生物發光、擬態等)的深入探討,充滿期待。這不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個引領我走進科學殿堂的啟程。

评分

哇!光看書名《國家地理小小昆蟲探險家》就覺得超興奮的!我一直都對身邊那些小小生物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嗡嗡飛、爬來爬去的昆蟲們。每次看到螞蟻辛勤地搬運食物,或是蝴蝶美麗的翅膀,都會忍不住停下來觀察。這本書的名稱聽起來就像是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充滿驚奇的昆蟲世界,而且還是「探險家」的視角,感覺會有很多有趣又意想不到的發現。我特別期待書裡會不會有介紹台灣常見的昆蟲,像是夜市裡會看到的螢火蟲,或是公園裡到處都是的蟑螂(雖然有點討厭,但牠們的生命力真的很驚人!)。而且「國家地理」出的書,品質絕對有保證,圖片一定超精美,字體和排版也會很舒服,讓人可以一口氣讀下去。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書裡會告訴我們哪些關於昆蟲的秘密,是不是有機會讓我們看到牠們平常不輕易露出的生活習性,像是牠們怎麼築巢、怎麼覓食、怎麼繁殖下一代,甚至牠們之間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溝通方式。如果是圖文並茂,再搭配一些小小的互動式設計,那就更完美了!我會推薦給所有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甚至是和我一樣,一直保有童心的大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