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不用錢買,隻需交換!

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不用錢買,隻需交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Heidemarie Schwermer
圖書標籤:
  • 交換
  • 互助
  • 社區
  • 共享
  • 奶奶
  • 生活智慧
  • 富足
  • 人際關係
  • 贈送
  • 零成本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提供人生及這個失衡的世界另一種答案……
 
  海德瑪麗.施維姆是德國傢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她擁有十五年小學教師資曆,之後還成為開業的「完形治療」心理諮商師,但為瞭兌現小時候對自己的承諾,她一再主動離開安逸去尋找生命的答案,全力推動一個「付齣」與「接受」得以平衡的社會,最後還一舉顛覆人類追求安全感的本能,將自己所有的金錢、財産分送給人,二十年來不使用貨幣生活。過程雖然餓過肚子,還得長年從事清潔打掃或是幫人傢顧房子的「低階」工作,然而,她的理想卻在其中逐一實現,並得到瞭她夢寐以求的自由與富足……
 
  一個難民小女孩,立誌改變這世界

  海德瑪麗齣身富裕傢庭,但兩歲就因戰爭逃難,一傢人淪為生活窮睏的難民。小小的心靈不明白,為什麼沒有「錢」就要失去一切?後來,她深深受到童話故事裏那個公正而美好的世界所吸引,在自己一手打造的寂寞樹洞裏,她對自己許下瞭一個無比宏大的承諾:「我要付齣一切,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戰爭,人人活得有尊嚴。」這個早慧的夢想,不管在她麵臨挫摺、看見苦難,甚至是安適地享受當下時,都一再地齣現她腦海,成為驅策她一生逐夢、永不放棄,甚至願意「犧牲」一切的永恆動力。
 
  德國「交換之母」的傳奇

  海德瑪麗認為,人的價值不應該由錢來決定,「人人都能對社會或他人貢獻一己有用之力。」她成立「施與受中心」,開放給所有人以交換的方式,貢獻自己的專長,也尋求他人的幫助;參與者學習在「提供」及「接受」間取得平衡,同時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需求。雖然過程中新的挑戰層齣不窮(她在書中詳述其經驗,足供有心經營非營利組織者參考),但她也逐漸發現生活中的一切幾乎都可以靠交換或共享得來,麵包、蔬果、衣服、鞋子、上網、住宿、旅行……應有盡有,隻要你樂於付齣,也勇於接納。
 
  不用錢過生活,二十年的富足人生

  透過交換而逐漸降低金錢需求的海德瑪麗,有一天受到《星星銀幣》童話的啓發,決定大膽效法故事中的小女孩,將自己的所有一切全部送人,開始自己的星星銀幣試驗,也就是完全不用貨幣過生活──包括將金錢送給需要的人、將傢具送給鄰居朋友,同時結束自己的診所,甚至退掉瞭在德國很重要的醫療保險(因為自費就醫非常昂貴),隻留一隻衣櫃在朋友傢,放著她僅存的一些東西;其餘的傢當,隻要一大一小的行李箱就可以隨身帶著走。她原本隻打算實驗一年,沒想到她的生活品質其實變得更好,還因此認識形形色色的人,「我壓根兒不希望再迴到以前的生活。」……至今已二十年,成為資本主義社會中「不用錢過生活」最成功的範例。如今她年逾七十,仍在努力「促進人類更懂得相互扶持與幫助」。
 
推薦人
  
  Phyllis 《零雜物》作者
  李偉文 暢銷作傢
  張瓊齡 茲摩達司社會企業執行長──印心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海德瑪麗.施維姆(Heidemarie Schwermer)


  ● 1942年誕生於遭納粹德國併吞時的東普魯士,臨波羅的海的海港「梅梅爾」。

  ● 1944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當地的戰火激烈,父親身陷戰場,一傢人也被迫輾轉逃難到現今的西德。隔年東西德分裂,傢鄉也迴不去瞭。

  ● 1965年開始在小學任教。逐漸認清當時的學校環境無法讓她實現理想。

  ● 1982年辭掉教職這個鐵飯碗。轉而攻讀心理學與社會學,並取得完形治療師資格,隨後在多特濛開設自己的診所執業。

  ● 1994年成立「施與受中心」,嘗試建立一個免費分享與交換纔智、服務和有用之物的開放機製。數百位會員及德國媒體稱她為「交換之母」。

  ●1996年將全部的傢産分送給人,從此過起不用貨幣的生活。如今年過七十,即使領有養老年金,仍會把錢送給需要的人。

  ● 本書是她最重要的著作(德文書名為Das Sterntalerexperiment: Mein Leben ohne Geld),曾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且熱銷,還於2008年榮獲義大利「帝奇亞諾.坦尚尼和平奬」( Tiziano-Terzani-Preis)。

  ● 2010年,一支挪威與義大利閤作的團隊拍攝瞭她的紀錄片Living Without Money(不花錢過生活),更全麵引起世界各地對這種「新生活」的討論鏇風。

  ● 媒體最常引述她的一句話是:我想改變的不是人,而是這個繞著金錢打轉的世界。

譯者簡介

管中琪

  畢業於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目前為自由譯者。

圖書目錄

前言(中文版序)
 
第一部
【第一章】學生時期與修業之旅
【第二章】施與受中心
【第三章】實驗繼續
【第四章】對話與討論
 
第二部
【第五章】冒險的日常
【第六章】童話成真
【第七章】未來願景
【第八章】抬頭看世界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承諾
 
我兩歲生日收到的禮物是一座娃娃屋,當年我一定欣喜若狂,因為我一邊大笑一邊拍著手在房間裏跳來跑去,雀躍的身影如今依舊曆曆在目。兩個哥哥、母親和保母艾拉也感染瞭我這個小小孩的喜悅,在一旁跟著開心。當時我們住在梅梅爾(Memel),父親在那兒有座咖啡烘焙廠―應該說曾經擁有過。
 
但我和我的小小玩具王國隻共度瞭短短幾個月的幸福時光。一九四四年夏天,傢裏隱隱浮動著一股不安,一開始我怎麼也想不透。先是放在閣樓地闆上的心愛娃娃屋消失不見,接著屋子裏所有傢具全蓋上瞭布,母親和祖母也整理行囊,準備齣門。他們隻帶上必要的行李,不斷彼此打氣,保證我們很快會迴傢。馬車備妥,等候齣發。平常星期日時,我們偶爾駕著馬車齣遊,度過快樂的時光。不過,這次的氣氛截然不同,母親淚流滿麵,兩個哥哥也異常安靜。迥異於平日的是,街上擠滿瞭驅馬駕車的人潮。我們的馬車匯入隊伍裏,跟著往前走。
 
我不知道發生瞭什麼事情,心裏十分害怕,哭瞭起來。母親無暇照應我,心思全放在我的小妹身上,當時她病入膏肓,不過仍從醫院接瞭迴來。不到三歲的我又冷又餓,一心隻想迴傢,想迴去找我的絨毛玩偶,躺在溫暖的被窩裏。終於,母親注意到瞭我的絕望,輕聲對我說:「噓,小寶貝,情況會好轉的。」但是我覺得事情不會好轉,明天不會變好,過瞭一天也一樣。後來我們在某地低價賣掉馬車,改搭火車繼續前進。火車班班超載,車廂裏冷颼颼的,搭乘起來極不舒服。旅程勞纍辛苦,而且不乏危險。火車隻要一靠站,母親就迅速抓起一把大鍋子,到鐵軌兩旁的農捨乞討食物給我們四個孩子和祖母。母親每次飛奔齣去,對我們就像是酷刑,不知道她能否及時趕迴來。有一次母親果真還沒齣現,火車就開動瞭,嚇得我們使盡吃奶的力氣放聲尖叫。至今我仍不清楚是我們絕望的叫聲停下瞭火車,還是另有其他原因。
 
有好幾次,火車上的乘客全得盡速下車,躲到最近的樹底下尋求保護。下一秒,天空中即忽見戰鬥機密布,並且擊發砲彈轟炸火車,連人也不放過。我們的恐懼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攻擊行動逐漸膨脹,心裏明白有幾個同行的乘客倒臥在鐵軌旁,已經死去。有時候火車一停就是好幾個小時,無窮無盡,誰也不知道能否開動,又會在何時繼續前行。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的,它徹底顛覆瞭我之前對“金錢”和“富足”的認知。我一直以為,沒有錢就無法獲得想要的東西,更談不上“富足”。然而,“無窮奶奶”的故事卻證明瞭,真正的富足,可以是一種關係的富足,一種技能的富足,一種精神的富足。我被書中描繪的那種人情味十足的社區生活深深打動,鄰裏之間互幫互助,技能互補,共同創造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傢園。這讓我反思,我們是否在追求物質富裕的過程中,丟掉瞭寶貴的人際連接?書中關於“交換”的論述,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豐富的資源,隻是我們常常忽視瞭它們的存在。比如,你可以是一位齣色的廚師,用你的美食去交換你需要的幫助;你也可以是一位心靈的傾聽者,用你的耐心去安慰他人,從而獲得心靈的迴應。這種“不用錢”的生活方式,與其說是一種經濟模式,不如說是一種生活哲學,一種迴歸人本、迴歸共享的智慧。

评分

這本書帶來的啓發,遠不止於“不用錢”的生活技巧。它更像是一次關於“價值”的深度對話,關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我們所處的社會。在“無窮奶奶”的世界裏,每個人的價值都被充分肯定,因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交換品”。這種價值的衡量標準,不再是冰冷的金錢數字,而是真誠的付齣和溫暖的迴應。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分享”和“互助”的強調,它們是構建富足社群的基石。在一個推崇“交換”而非“購買”的體係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信任被建立,情感被滋養。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是否在過度追求個體化的成功,而忽視瞭集體協作的力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在不依賴金錢的模式下,也可以實現物質的豐盛和精神的富足,這是一種多麼令人嚮往的生活。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著實勾起瞭我的好奇心。“無窮奶奶”這個名字就充滿瞭故事感,仿佛是一位閱曆豐富、智慧無窮的長輩,而“富足人生”更是我們許多人追求的目標,但關鍵詞“不用錢買,隻需交換!”卻打破瞭常規,挑戰瞭我們對“富足”的固有認知。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位“無窮奶奶”是如何在不依賴貨幣的情況下,構建起一個充盈而滿足的生活的。我的腦海裏已經開始勾勒齣各種畫麵:也許是社區裏互助共享的場景,也許是親手製作、以物易物的溫馨往來,又或許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超越瞭物質的束縛。我特彆想瞭解,這種“交換”的具體形式是什麼?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物品交換,還是技能、時間、情感的交流嗎?在現代社會,金錢似乎無處不在,想要擺脫它的束縛,需要多麼強大的內心和多麼巧妙的智慧?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案例,讓我能夠藉鑒和學習,甚至嘗試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畢竟,誰不想擁有一個更自由、更少煩惱的“富足人生”呢?

评分

剛翻開這本書,就被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吸引瞭。它不像某些生活指導類書籍那樣生硬地灌輸理論,而是像聽一位長輩在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曆,充滿生活氣息和煙火氣。我能感受到“無窮奶奶”的智慧,並非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源於對生活本質的深刻理解和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珍視。書中所描繪的“不用錢”的生活狀態,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一種迴歸樸素、迴歸本源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上的獨立,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解放。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物質欲望所裹挾,不斷地追逐,卻鮮少停下來思考,什麼纔是真正讓自己感到幸福和滿足的。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心中一直存在的迷茫,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富足”的定義。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建立起信任和默契,讓“交換”成為一種自然而美好的發生,而不是一種刻意的算計。

评分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我一直認為,金錢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也是獲得幸福的必要條件。然而,“無窮奶奶”的故事讓我看到瞭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可能性。她用自己的生活實踐告訴我們,真正的富足並非來自銀行賬戶裏的數字,而是源自內心的充盈和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連接。書中關於“交換”的理念,對我觸動很大。我開始思考,我身上有哪些被我忽略的“財富”?我是否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去幫助他人,從而獲得我所需要的支持?這種“不用錢”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上的獨立,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它讓我們擺脫瞭被金錢奴役的束縛,讓我們能夠更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去體驗更深刻的人生。我希望這本書能激勵更多的人,去探索屬於自己的“富足人生”,去發現生活中那些被金錢遮蔽的美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