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一再爆發的食安問題,人心惶惶,究竟該如何解決?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如何取捨?如何兼顧?高科技係統風險與科學證據的不確定性該怎麼辦?
危機就是轉機!現在正是風險治理觀念全麵轉型的契機、正是國傢與社會風險治理與思維全麵轉型的時刻!本書藉由十個風險課題,從食品安全課題的美牛、餿水油品;環境課題的核四、高屏大湖開發、苑裏反瘋車;高科技風險課題下石化産業的空汙睏境、澎湖空難、H1N1疫苗接種以及電磁波輻射風險等事件,來迴顧與檢討颱灣目前麵臨到的風險樣態,並提齣新興的治理創新之道。
名人推薦 風險在過去十多年來已成為國人的日常用語,風險具多麵嚮的意義。而此書從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的麵嚮來看國內近年來發生的重大意外事件與爭論事件,絕對有助於讀者關心發生於身旁的事件。
吳焜裕
颱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颱灣風險分析學會會長
從核災到地溝油,從石化氣爆到粉塵閃燃,風險社會推陳齣新、不斷變體。麵對這些苦難與恐懼,我們必須認真復習颱灣風險的十堂課,嚴肅思考製度麵的改革。
吳嘉苓
颱灣大學社會學係教授
這是一本瞭解颱灣風險社會所麵臨的風險問題、風險形成的原因、風險發展的曆史脈絡和社會基礎、風險問題中的科學技術人文的糾結和碰撞的好書,也是民眾趨吉避險必讀的書。
詹長權
颱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全球衛生中心主任
八仙塵爆將一個原本充滿歡樂的夏日聚會瞬間轉變成人間煉獄,國際媒體甚至以inferno 形容之。可見,在颱灣,風險確實無所不在。此書讓讀者能夠快速地瞭解風險,更從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相關課題,讓讀者掌握在風險社會中的自保之道。
謝豐舟
颱大醫學院榮譽教授
「風險」的相對概念是「安全」,而颱灣除瞭高科技和環境、食安風險令大眾感到不安全之外,2015 年就添增瞭不少交通(如墜機)、化學意外(如八仙樂園粉塵爆炸)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影響人心甚钜,這顯示颱灣的集體風險意識有待加強。本書的十堂課十分具有解釋力和啓發性,不隻值得推薦,還需不斷延伸,纔能建構颱灣成為更安全的傢園。
顧忠華
政治大學社會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