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一再爆发的食安问题,人心惶惶,究竟该如何解决?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取舍?如何兼顾?高科技系统风险与科学证据的不确定性该怎么办?
危机就是转机!现在正是风险治理观念全面转型的契机、正是国家与社会风险治理与思维全面转型的时刻!本书借由十个风险课题,从食品安全课题的美牛、馊水油品;环境课题的核四、高屏大湖开发、苑里反疯车;高科技风险课题下石化产业的空污困境、澎湖空难、H1N1疫苗接种以及电磁波辐射风险等事件,来回顾与检讨台湾目前面临到的风险样态,并提出新兴的治理创新之道。
名人推荐 风险在过去十多年来已成为国人的日常用语,风险具多面向的意义。而此书从一般人比较容易理解的面向来看国内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意外事件与争论事件,绝对有助于读者关心发生于身旁的事件。
吴焜裕
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医学与工业卫生研究所教授
台湾风险分析学会会长
从核灾到地沟油,从石化气爆到粉尘闪燃,风险社会推陈出新、不断变体。面对这些苦难与恐惧,我们必须认真复习台湾风险的十堂课,严肃思考制度面的改革。
吴嘉苓
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这是一本了解台湾风险社会所面临的风险问题、风险形成的原因、风险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社会基础、风险问题中的科学技术人文的纠结和碰撞的好书,也是民众趋吉避险必读的书。
詹长权
台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全球卫生中心主任
八仙尘爆将一个原本充满欢乐的夏日聚会瞬间转变成人间炼狱,国际媒体甚至以inferno 形容之。可见,在台湾,风险确实无所不在。此书让读者能够快速地了解风险,更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课题,让读者掌握在风险社会中的自保之道。
谢丰舟
台大医学院荣誉教授
「风险」的相对概念是「安全」,而台湾除了高科技和环境、食安风险令大众感到不安全之外,2015 年就添增了不少交通(如坠机)、化学意外(如八仙乐园粉尘爆炸)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影响人心甚鉅,这显示台湾的集体风险意识有待加强。本书的十堂课十分具有解释力和启发性,不只值得推荐,还需不断延伸,才能建构台湾成为更安全的家园。
顾忠华
政治大学社会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