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海傳說:蘭陽溪的風雲‧海上不安定

宜蘭海傳說:蘭陽溪的風雲‧海上不安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宜蘭
  • 蘭陽溪
  • 海洋傳說
  • 颱灣文學
  • 地方文化
  • 曆史故事
  • 風雲變幻
  • 海上故事
  • 民俗信仰
  • 宜蘭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噶瑪蘭族前,宜蘭海上夢幻王國故事的主角,是誰?

  在那遙遠的時代,傳說、故事,其實都是我們所不知的曆史!

  最先居住在宜蘭的原住民並不是噶瑪蘭族(Kbalan),而是另一個族群──Pusoram人,他們從海上曆經海上翻騰攪擁的浪花來到瞭宜蘭海一帶的沙洲,建立瞭一個屬於自己的傢園。然而,海上浪花顯現異常,使得陸上的人們又會有怎麼樣的危險和挑戰在等著他們呢?究竟天神與海神如何幫助Pusoram人避開這些劫難、成功地守護傢園、守護村落、守護村民,留下更多世世代代足以繁衍後代子孫的命脈和安定的傢園王國?

本書特色

  ★ 最先居住在宜蘭的原住民並不是噶瑪蘭族(Kebalan),而是另一個族群──Pusoram人,但他們已被世人遺忘……

  ★ 以曆史小說的框架,重現Pusoram人建立王國、繁榮世代的故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鞦鳳


  筆名謝立婷。在聯閤新聞網開闢一個部落格:「社論文化的藝術」(blog.udn.com/vickyjang),長年關注颱灣的曆史文化,試圖將她對社會與政治的觀察融入文學的錶達之中。目前除瞭工作以外,專注於颱灣河流曆史文學創作。

  相關著作:
  《穿越時空的旅行:颱灣四大河流的故事》
  《大肚王國的故事》
  《宜蘭海傳說:海上夢幻王國‧天神的旨意》
  《宜蘭海傳說:海上夢幻王國‧永遠的傢園》

圖書目錄

村落分佈與人物代錶
古今地名對照錶
【自序】來自Sanasai傳說
1.一見海葵夫人
2.珊瑚夫人的警告
3.Kaku他們醒來瞭
4.Tiyao和Tanu現身沙灘
5.海上王國共主後代的責任
6.烤豬大會
7.巨大水柱襲擊
8.給寶寶穿的草衣
9.強風捲走瞭Tiyao
10.大祭司的蔔算
11.疾風怪和雨娘
12.推選村落共主
13.Tiyao是天神指定的人
14.平安歸來
15.需要擁有莫大的毅力和勇氣
16.王子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
17.事關村落大事要快
18.眾人同心其利斷金
19.感染怪病
20.村落間互不往來
21.Tiyao王子的抗病計畫
22.神秘山洞
23.山榖有巨人妖怪
24.龍王廟裏的等待
25.Avas憂慮不安
26.殺不死的小石人
27.仙人搭救
28.再次進山探險
29.Tiyao王子現在人呢?
30.夢見雨娘和疾風怪
31.草叢裏的身影
32.大地又震動瞭
33.大水柱的警示
34.製作疾病醫譜
35.建村蓄勢待發
36.男人的規劃和女人的打算
37.Tanu的大發現
38.往南方大海探險
39.長滿果樹的地方
40.夜泊沙洲渚
41.探險隊的歌聲
42.鯨魚的影子
43.打水仗
44.大巨人又齣現瞭
45.百草散護身
46.山上有陌生客
47.村落裏的憂慮氣氛
48.胖胖男孩的擔心
49.治療毒蛇咬傷
50.祭司設壇唸咒
51.Tiyao王子英勇救人
52.結束刺激的一天
53.Kaku煮瞭兩鍋魚湯
54.Tiyao王子再度失蹤
55.決定深入沼澤
56.怪客帶來瞭信物
57.終於等到Tiyao王子
58.報恩加上貿易往來
59.大巨人和怪客有關聯嗎?
60.互訂盟約
61.毒血要先放齣來
62.大巨人帶走瞭Tiyao王子
63.Avas昏過去瞭
64.山神女妖
65.偷得浮生半日閑
66.成韆上萬條蚯蚓
67.Tamayan村被沖毀瞭
68.孩子們的探險
69.傳說中的南方大海
70.還有大事要做
71.更多的興建計畫
72.要人命的蟲子
73.可以驅蟲的香藥草
74.村落王國的理想圖
75.刺魚神技
76.且記今夜敘知己
77.宿醉
78.Tiyao王子還在昏睡
79.大祭司受到感應
80.分工閤作建新村
81.花仙子
82.幫Avas補身子
83.Ipai快生瞭
84.村落的新成員
85.龍王廟重建完成
86.欲訪陌生客
87.拗不過Avas
88.貝螺和糧食交易
89.小彆勝新婚
90.驅蟲香包
91.山之珍,海之寶
92.交易約定
93.安享太平
94.轉眼三韆年

圖書序言

自序

來自Sanasai傳說


  新聞專題講述著一段攸關蘭陽溪河川被無限期租用的事:

  蘭陽溪河川地原本隻放租泰雅大橋至北橫公路口,但因為租金低廉,近年來放租麵積大幅嚮中上遊延伸。農作物改變蘭陽溪榖樣貌,整地、開路後的河床,更破壞瞭河流原本的水道,大雨一來就釀災。當地環保團體與立委田鞦堇批評,在蘭陽溪整地的農民,多半是中南部來的「金主」,宜蘭在地農民反而隻是受僱者,對收入沒有助益,環團多次呼籲河川局彆再放租,但情況未見改善。

  這使我想起過去參加劉益昌教授在講解古颱灣曆史的一段Sanasai傳說:

  大颱北地區的馬賽,會追溯祖源到Sanasai;哆囉美遠人則追溯祖源到達奇裏;而宜蘭的噶瑪蘭人―特彆是溪北的部分,卻追溯祖源到北海岸的馬賽。其中的差異,除瞭透露族群移動過程中,會有原鄉、第一居停地、第二、第三、第四……原鄉的變動與相對性,也使Sanasai傳說圈的空間範疇,以移動的主體為中心,産生多層次的變化。從曆史的角度看,南來北往、大大小小的移動,正顯示族群的分布,是時時處於變動不居的狀態;同時,此一變動,長期以來又局限在一定的空間。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體係,因此也隨著長時段的時空之變、短時段的穩定狀態,呈現著不同的族群內涵。

  承襲撰寫上一本曆史文學小說《大肚王國的故事》的精神,開始走訪宜蘭各古蹟名勝,同時觀光賞景、吃海産吃到飽的作者,一個人站在宜蘭火車站,突然發呆起來瞭……。這時,有一道天光從天而降,彷彿對我說:「天將降大任於汝也,汝必將茲寫齣來。」

  我在尋找宜蘭古文化曆史的考據期間,如同《大肚王國的故事》的曆史一樣,發現諸多傳說不免穿鑿附會之嫌,需要抽絲剝繭纔能一一釐清所有脈絡,還原其最確實的曆史麵貌。於是,我將所有考證發現之蘭陽溪曆史文化,從頭城開始經礁溪劃一直綫到宜蘭、羅東,再劃一道直綫到蘇澳,以東都是一片大海,我統稱為「宜蘭海」。在這一本蘭陽溪河流曆史文學裏,講述的就是宜蘭海的夢幻王國故事。

  我們過去所認知的噶瑪蘭族(Kbalan)以前稱為「蛤仔灘三十六社」,但事實上其聚落的數量超過六七十個社以上。我覺得殊不論村落有多少個,在整個東部宜蘭海地區,和颱灣中部的Camacht王國一樣,都是一個聚落繁榮、物産富饒、資源充沛、人民生活安定的海上王國。

  我在尋找蘭陽平原的古文化曆史期間,意外得知,最先居住在宜蘭的原住民並不是噶瑪蘭族(Kbalan),而是另一個族群Pusoram人。這個Pusoram人來自海上,他們在海神的庇佑下尋找樂土,建立海上王國。後來,這族Pusoram人駕船,追逐大海翻騰攪擁的浪花來到瞭宜蘭海一帶的沙洲。與其他族群的祖先傳說類似地,這族Pusoram人也曾經在海神與天神的預告言下,發生瞭許多劫難。所幸,在天神與海神保護中和山神引導下,他們平安渡過瞭劫難,成功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傢園。他們所曆經的劫難,包括來自於大山Taroko人和Basay人,還有來自更遠的大海上不知名的族群海盜。

  究竟天神與海神如何幫助Pusoram人避開這些劫難?他們又如何成功地保護族人、守護傢園,留下寶貴命脈,繁衍世世代代子孫,繁榮擴展其王國呢?這也是本書所要闡述與描繪的。

  《宜蘭海的故事》就是要還原整個Sanasai原住民的傳說,以及先民們遷徙移居在大山與大海之間,如何化解各村落在之間的衝突,尋求彼此和平共存共榮的故事。

圖書試讀

1.一見海葵夫人

湛藍潔淨的天空掛著幾朵白雲,在大海上捕撈的村民享受著海水的拍打,烈陽的照射。幾隻巨大的鷗鳥在空中盤鏇,隨時準備由上而下搶奪村民辛苦的收獲。肥美的魚在海洋中嬉戲,成群結隊地和村民玩捉迷藏。

突然颳起一陣風,船搖晃得厲害,紛紛躲進礁岩洞裏避難,海麵上的浪紋也越來越大。這一陣風起得又急又快,不久之後開始下雨瞭,海上的潮浪在暴雨的助力下更加洶湧澎湃,很快就要淹到礁岩來瞭。擔心礁岩洞會被海水灌滿淹沒,村民們又陸陸續續返迴沙灘海域躲避風雨。

龍王廟前聚集許多村民,Kaku看著突如其來的風雨,著急地問:「大傢都迴來瞭嗎?」

「看樣子這場雨不會這麼快就結束。」Kulau說。

「不過,這天氣原本好好的,怎麼會突然來個暴風雨呢,難道有災難要發生瞭?」Kaku說。

「問問龍王不就知道瞭。」Kulau提議說。

Kaku嚮龍王神像膜拜之後請示說:「龍王一嚮愛護村落,請龍王明示這場暴風雨的來意?」

就在Kaku說完之後,龍王廟外大雨不但未減反而更大瞭。

「唉,雨越來越大瞭。」Kulau擔心地說。

Kaku眼看著風雨加大,心係村落的安危,語氣堅定地說:「我要齣去巡視一下。」

「什麼?現在風雨這麼大,怎麼能齣去?就算有草衣竹笠擋著,路也難走。」Kulau說。

就在Kaku和Kulau爭執不相上下的時候,巡守隊走進來瞭。

「發生什麼事?」Kaku急著嚮淋雨的巡守隊詢問。

「Anyao在外麵等。」巡守隊答。

Kaku看著他,讓他先把身上的雨水擦乾。Kaku走齣龍王廟,發現Anyao就站在外頭。

「Anyao,為什麼站在這裏?」Kaku問。

「我在等風雨變小,就要齣海去。」Anyao答。

「你要齣海?Tiyao、Tanu他們呢?迴村落瞭嗎?」Kaku又問。

「還沒有迴去。Tiyao說要去海龜島,Tanu跟著他一起失蹤瞭。」Anyao囁嚅地答說。

「什麼?海龜島,就是外海那座孤島嗎?」Kaku驚訝地說。

「嗯,沒錯。」Anyao說。

「那座島一直以來都沒有人敢靠近,即使是先祖也隻能在附近捕撈大魚之後就返迴村落瞭,Tiyao怎麼能過去?」Kulau站在龍王廟前說。

「那座島是村落的聖島,一直都受著先祖及後人崇拜,Tiyao怎能如此踐踏聖島?」Kaku發急說。

「你們要不要去?」Anyao徵詢說。

用戶評價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名字,以為會是那種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作品,結果讀下來卻發現它更像是一部嚴謹的史學研究報告。作者在書中引用瞭大量的史料文獻,對蘭陽溪流域的曆史、地理、社會文化進行瞭深入的考察和分析。雖然有些地方讀起來比較枯燥,但卻讓我對宜蘭這片土地有瞭更客觀、更全麵的認識。書中對於蘭陽溪航運發展、鹽業興衰、以及外來族群的遷徙等方麵的描寫,都非常詳盡,讓我受益匪淺。作者的學術功底很深厚,但並沒有把書寫得過於晦澀難懂,而是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錶達復雜的曆史問題。不過,我個人覺得,如果能在書中加入一些圖片或者地圖,可能會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值得認真閱讀的學術著作,對於想要瞭解宜蘭曆史文化的人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有點特彆,不像一般曆史書那樣按時間順序來寫,而是穿插著各種傳說故事和人物訪談,讀起來感覺像在聽一段段口述曆史。作者的文筆很流暢,語言也很生動,把蘭陽溪的故事講得引人入勝。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蘭陽溪漁民生活的描寫,他們每天都要麵對風浪的挑戰,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海上捕魚。他們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卻充滿瞭樂趣和希望。書中還記錄瞭很多關於蘭陽溪的民間傳說,這些傳說充滿瞭神秘色彩,也反映瞭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作者在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對於蘭陽溪流域的文化藝術的介紹,讓我對宜蘭的文化底蘊有瞭更深入的瞭解。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很有味道的地方誌,它不僅僅記錄瞭蘭陽溪的曆史,更記錄瞭宜蘭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它讓我對宜蘭這片土地充滿瞭嚮往,也讓我對颱灣的曆史文化有瞭更濃厚的興趣。

评分

這本書讀完之後,心裏有點空落落的,就像經曆瞭一場漫長的旅程,迴到現實世界一樣。作者的文字充滿瞭力量,能夠深深地觸動讀者的內心。蘭陽溪的故事,不僅僅是宜蘭的故事,也是颱灣的故事,更是人類的故事。書中對於蘭陽溪流域的生態環境描寫,讓我對大自然充滿瞭敬畏之情。蘭陽溪不僅僅是一條河流,更是一個生態係統,它孕育瞭無數的生命,也承載著人類的希望。作者在書中呼籲人們要保護生態環境,珍惜自然資源,這讓我深感認同。而且,作者對於蘭陽溪流域的文化多樣性描寫,也讓我對颱灣的多元文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蘭陽平埔族、漢人、客傢人、原住民,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相互影響,共同創造瞭宜蘭獨特的文化景觀。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熱愛這片土地,也更加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文化遺産。

评分

讀完這本關於蘭陽溪與海洋故事的書,感覺就像經曆瞭一場從曆史煙雲中走來的心靈洗滌。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充滿詩意,將宜蘭這片土地的自然風貌與人文精神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蘭陽溪不再僅僅是一條河流,而是承載著先民開拓、族群融閤、以及時代變遷的見證者。書中對於早期居民的生活習俗、信仰體係的描繪,讓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年代。特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將曆史事件簡單地羅列,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展現瞭他們在特定曆史環境下的掙紮、選擇與命運。這些人物,有勇敢的開拓者,有堅韌的女性,也有迷茫的年輕人,他們共同構成瞭宜蘭這片土地的獨特風景綫。讀完之後,我對宜蘭的瞭解不僅僅停留在旅遊觀光層麵,更深入地理解瞭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核。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地方史,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命運與土地情感的深刻思考。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土地的關係,也讓我更加珍惜這片美麗的傢園。

评分

這本書啊,讀起來真像聽阿公阿嬤講古,那種帶著鹹鹹海風味的故事,一下子就抓住我的心。作者的文字不華麗,但很實在,就像宜蘭人一樣,敦厚樸實。蘭陽溪的故事,從頭到尾都繞著“人”打轉,講的是人與自然的抗爭,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還有人麵對命運時的無奈與堅強。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蘭陽平埔族群的描寫,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瞭多久,經曆瞭多少風雨,卻往往被曆史所遺忘。這本書把他們的故事一點一點地挖掘齣來,讓我對颱灣的曆史有瞭更全麵的認識。而且,作者的敘述方式很特彆,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而是像拼圖一樣,把不同的故事碎片拼湊在一起,慢慢地呈現齣完整的畫麵。有時候會覺得有點跳躍,但仔細讀下來,就會發現作者的用心。讀完這本書,我決定找個時間去宜蘭走走,親身感受一下蘭陽溪的風,看看那片孕育瞭無數故事的土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