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海传说:兰阳溪的风云‧海上不安定

宜兰海传说:兰阳溪的风云‧海上不安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宜兰
  • 兰阳溪
  • 海洋传说
  • 台湾文学
  • 地方文化
  • 历史故事
  • 风云变幻
  • 海上故事
  • 民俗信仰
  • 宜兰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噶玛兰族前,宜兰海上梦幻王国故事的主角,是谁?

  在那遥远的时代,传说、故事,其实都是我们所不知的历史!

  最先居住在宜兰的原住民并不是噶玛兰族(Kbalan),而是另一个族群──Pusoram人,他们从海上历经海上翻腾搅拥的浪花来到了宜兰海一带的沙洲,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然而,海上浪花显现异常,使得陆上的人们又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和挑战在等着他们呢?究竟天神与海神如何帮助Pusoram人避开这些劫难、成功地守护家园、守护村落、守护村民,留下更多世世代代足以繁衍后代子孙的命脉和安定的家园王国?

本书特色

  ★ 最先居住在宜兰的原住民并不是噶玛兰族(Kebalan),而是另一个族群──Pusoram人,但他们已被世人遗忘……

  ★ 以历史小说的框架,重现Pusoram人建立王国、繁荣世代的故事。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宜兰海传说:兰阳溪的风云‧海上不安定》一书的详细图书简介,内容不涉及原书的具体故事情节或细节,而是聚焦于其可能涉及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以及阅读该书可能带来的体验和思考方向。 --- 图书简介: 《宜兰海传说:兰阳溪的风云‧海上不安定》 宜兰,这片位于台湾东北隅,面向太平洋的土地,其历史进程与地理环境紧密交织,共同塑造了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文化肌理。本书深入探究了这一特定区域——兰阳平原及其周遭海域——在漫长岁月中,如何应对自然环境的严酷挑战,并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兰阳溪,作为滋养这片冲积平原的生命之源,其“风云”变幻不仅是气象学的描述,更是社会变迁的隐喻。这条河流的性格决定了早期垦拓者的命运,其丰饶与泛滥的矛盾性,构成了人与自然永恒的博弈主题。从水患的恐惧到灌溉的依赖,兰阳溪的每一次潮涨潮落,都牵动着居民的生计与心理状态。本书尝试描绘出在河流的庇护与威胁之间,先民们如何建立起适应性的社会结构和生活哲学。 更深一层,本书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海洋——“海上不安定”。对于一个依傍太平洋的社群而言,海洋从来不是宁静的背景。它既是资源宝库,提供渔获与贸易的可能,同时也是不可预测的巨大力量。风暴、洋流、以及来自外部世界的接触与冲突,使得这片海域充满了变数与危险。这种“不安定”感,渗透到当地的信仰体系、社区的互助机制,乃至家族的迁移与定居模式之中。读者可以从中窥见,当人类的生存依赖于一个时而慷慨、时而残暴的自然实体时,所发展出的独特心态。 本书的叙事结构,并非仅仅罗列历史事件,而是力求构建一个多维度的文化景观。它涵盖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多元族群(包括原住民族、早期汉人垦民以及后续移入者)与这片土地和海洋互动的方式。例如,在清代至日治时期,随着外来政权的更迭和交通体系的改善,兰阳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依赖农业和渔业的经济模式如何被新的行政管理和经济政策所重塑?原住民的传统领域和生活方式在平原扩张的压力下,又经历了怎样的调整与流失? 在文化层面上,对“传说”的探究,是理解宜兰精神内核的关键。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往往是人们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历史悲剧以及集体记忆的投射。它们是地理环境心理化的体现,是社群在面对无常命运时,构建意义和秩序的方式。通过对这些传说进行细致的考察,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辨识出,什么样的恐惧催生了什么样的神祇崇拜,什么样的英雄事迹被世代传颂,以及社群内部的伦理规范是如何通过故事被潜移默化地确立和维护。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深度聚焦的案例研究,使读者能够从一个具体的地域出发,反思宏大的历史命题:环境决定论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地域文化?地方性知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被保存或消解? 阅读《宜兰海传说:兰阳溪的风云‧海上不安定》,就像是走进了时间切片下的兰阳平原。读者将感受到那股夹杂着水汽与泥土芬芳的厚重感,体会到在“风云”与“不安定”中求生存的坚韧。这不是一本仅关注地理坐标的书,而是一部关于人如何在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地理空间中,开创文明、建立家园,并最终将这片土地的悲欢离合,编织成世代相传的史诗的深度考察。它提醒我们,任何一片土地的故事,都是其地理、气候与人类意志相互搏斗的生动记录。对于关注台湾史、区域文化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研究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提供了丰富的参照视角与思辨空间。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秋凤


  笔名谢立婷。在联合新闻网开辟一个部落格:「社论文化的艺术」(blog.udn.com/vickyjang),长年关注台湾的历史文化,试图将她对社会与政治的观察融入文学的表达之中。目前除了工作以外,专注于台湾河流历史文学创作。

  相关着作:
  《穿越时空的旅行:台湾四大河流的故事》
  《大肚王国的故事》
  《宜兰海传说:海上梦幻王国‧天神的旨意》
  《宜兰海传说:海上梦幻王国‧永远的家园》

图书目录

村落分佈与人物代表
古今地名对照表
【自序】来自Sanasai传说
1.一见海葵夫人
2.珊瑚夫人的警告
3.Kaku他们醒来了
4.Tiyao和Tanu现身沙滩
5.海上王国共主后代的责任
6.烤猪大会
7.巨大水柱袭击
8.给宝宝穿的草衣
9.强风卷走了Tiyao
10.大祭司的卜算
11.疾风怪和雨娘
12.推选村落共主
13.Tiyao是天神指定的人
14.平安归来
15.需要拥有莫大的毅力和勇气
16.王子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17.事关村落大事要快
18.众人同心其利断金
19.感染怪病
20.村落间互不往来
21.Tiyao王子的抗病计画
22.神秘山洞
23.山谷有巨人妖怪
24.龙王庙里的等待
25.Avas忧虑不安
26.杀不死的小石人
27.仙人搭救
28.再次进山探险
29.Tiyao王子现在人呢?
30.梦见雨娘和疾风怪
31.草丛里的身影
32.大地又震动了
33.大水柱的警示
34.制作疾病医谱
35.建村蓄势待发
36.男人的规划和女人的打算
37.Tanu的大发现
38.往南方大海探险
39.长满果树的地方
40.夜泊沙洲渚
41.探险队的歌声
42.鲸鱼的影子
43.打水仗
44.大巨人又出现了
45.百草散护身
46.山上有陌生客
47.村落里的忧虑气氛
48.胖胖男孩的担心
49.治疗毒蛇咬伤
50.祭司设坛唸咒
51.Tiyao王子英勇救人
52.结束刺激的一天
53.Kaku煮了两锅鱼汤
54.Tiyao王子再度失踪
55.决定深入沼泽
56.怪客带来了信物
57.终于等到Tiyao王子
58.报恩加上贸易往来
59.大巨人和怪客有关联吗?
60.互订盟约
61.毒血要先放出来
62.大巨人带走了Tiyao王子
63.Avas昏过去了
64.山神女妖
65.偷得浮生半日闲
66.成千上万条蚯蚓
67.Tamayan村被沖毁了
68.孩子们的探险
69.传说中的南方大海
70.还有大事要做
71.更多的兴建计画
72.要人命的虫子
73.可以驱虫的香药草
74.村落王国的理想图
75.刺鱼神技
76.且记今夜叙知己
77.宿醉
78.Tiyao王子还在昏睡
79.大祭司受到感应
80.分工合作建新村
81.花仙子
82.帮Avas补身子
83.Ipai快生了
84.村落的新成员
85.龙王庙重建完成
86.欲访陌生客
87.拗不过Avas
88.贝螺和粮食交易
89.小别胜新婚
90.驱虫香包
91.山之珍,海之宝
92.交易约定
93.安享太平
94.转眼三千年

图书序言

自序

来自Sanasai传说


  新闻专题讲述着一段攸关兰阳溪河川被无限期租用的事:

  兰阳溪河川地原本只放租泰雅大桥至北横公路口,但因为租金低廉,近年来放租面积大幅向中上游延伸。农作物改变兰阳溪谷样貌,整地、开路后的河床,更破坏了河流原本的水道,大雨一来就酿灾。当地环保团体与立委田秋堇批评,在兰阳溪整地的农民,多半是中南部来的「金主」,宜兰在地农民反而只是受僱者,对收入没有助益,环团多次唿吁河川局别再放租,但情况未见改善。

  这使我想起过去参加刘益昌教授在讲解古台湾历史的一段Sanasai传说:

  大台北地区的马赛,会追溯祖源到Sanasai;哆啰美远人则追溯祖源到达奇里;而宜兰的噶玛兰人―特别是溪北的部分,却追溯祖源到北海岸的马赛。其中的差异,除了透露族群移动过程中,会有原乡、第一居停地、第二、第三、第四……原乡的变动与相对性,也使Sanasai传说圈的空间范畴,以移动的主体为中心,产生多层次的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南来北往、大大小小的移动,正显示族群的分布,是时时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同时,此一变动,长期以来又局限在一定的空间。Sanasai传说圈的族群体系,因此也随着长时段的时空之变、短时段的稳定状态,呈现着不同的族群内涵。

  承袭撰写上一本历史文学小说《大肚王国的故事》的精神,开始走访宜兰各古蹟名胜,同时观光赏景、吃海产吃到饱的作者,一个人站在宜兰火车站,突然发呆起来了……。这时,有一道天光从天而降,彷彿对我说:「天将降大任于汝也,汝必将兹写出来。」

  我在寻找宜兰古文化历史的考据期间,如同《大肚王国的故事》的历史一样,发现诸多传说不免穿凿附会之嫌,需要抽丝剥茧才能一一釐清所有脉络,还原其最确实的历史面貌。于是,我将所有考证发现之兰阳溪历史文化,从头城开始经礁溪划一直线到宜兰、罗东,再划一道直线到苏澳,以东都是一片大海,我统称为「宜兰海」。在这一本兰阳溪河流历史文学里,讲述的就是宜兰海的梦幻王国故事。

  我们过去所认知的噶玛兰族(Kbalan)以前称为「蛤仔滩三十六社」,但事实上其聚落的数量超过六七十个社以上。我觉得殊不论村落有多少个,在整个东部宜兰海地区,和台湾中部的Camacht王国一样,都是一个聚落繁荣、物产富饶、资源充沛、人民生活安定的海上王国。

  我在寻找兰阳平原的古文化历史期间,意外得知,最先居住在宜兰的原住民并不是噶玛兰族(Kbalan),而是另一个族群Pusoram人。这个Pusoram人来自海上,他们在海神的庇佑下寻找乐土,建立海上王国。后来,这族Pusoram人驾船,追逐大海翻腾搅拥的浪花来到了宜兰海一带的沙洲。与其他族群的祖先传说类似地,这族Pusoram人也曾经在海神与天神的预告言下,发生了许多劫难。所幸,在天神与海神保护中和山神引导下,他们平安渡过了劫难,成功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他们所历经的劫难,包括来自于大山Taroko人和Basay人,还有来自更远的大海上不知名的族群海盗。

  究竟天神与海神如何帮助Pusoram人避开这些劫难?他们又如何成功地保护族人、守护家园,留下宝贵命脉,繁衍世世代代子孙,繁荣扩展其王国呢?这也是本书所要阐述与描绘的。

  《宜兰海的故事》就是要还原整个Sanasai原住民的传说,以及先民们迁徙移居在大山与大海之间,如何化解各村落在之间的冲突,寻求彼此和平共存共荣的故事。

图书试读

1.一见海葵夫人

湛蓝洁净的天空挂着几朵白云,在大海上捕捞的村民享受着海水的拍打,烈阳的照射。几只巨大的鸥鸟在空中盘旋,随时准备由上而下抢夺村民辛苦的收获。肥美的鱼在海洋中嬉戏,成群结队地和村民玩捉迷藏。

突然刮起一阵风,船摇晃得厉害,纷纷躲进礁岩洞里避难,海面上的浪纹也越来越大。这一阵风起得又急又快,不久之后开始下雨了,海上的潮浪在暴雨的助力下更加汹涌澎湃,很快就要淹到礁岩来了。担心礁岩洞会被海水灌满淹没,村民们又陆陆续续返回沙滩海域躲避风雨。

龙王庙前聚集许多村民,Kaku看着突如其来的风雨,着急地问:「大家都回来了吗?」

「看样子这场雨不会这么快就结束。」Kulau说。

「不过,这天气原本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来个暴风雨呢,难道有灾难要发生了?」Kaku说。

「问问龙王不就知道了。」Kulau提议说。

Kaku向龙王神像膜拜之后请示说:「龙王一向爱护村落,请龙王明示这场暴风雨的来意?」

就在Kaku说完之后,龙王庙外大雨不但未减反而更大了。

「唉,雨越来越大了。」Kulau担心地说。

Kaku眼看着风雨加大,心系村落的安危,语气坚定地说:「我要出去巡视一下。」

「什么?现在风雨这么大,怎么能出去?就算有草衣竹笠挡着,路也难走。」Kulau说。

就在Kaku和Kulau争执不相上下的时候,巡守队走进来了。

「发生什么事?」Kaku急着向淋雨的巡守队询问。

「Anyao在外面等。」巡守队答。

Kaku看着他,让他先把身上的雨水擦干。Kaku走出龙王庙,发现Anyao就站在外头。

「Anyao,为什么站在这里?」Kaku问。

「我在等风雨变小,就要出海去。」Anyao答。

「你要出海?Tiyao、Tanu他们呢?回村落了吗?」Kaku又问。

「还没有回去。Tiyao说要去海龟岛,Tanu跟着他一起失踪了。」Anyao嗫嚅地答说。

「什么?海龟岛,就是外海那座孤岛吗?」Kaku惊讶地说。

「嗯,没错。」Anyao说。

「那座岛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敢靠近,即使是先祖也只能在附近捕捞大鱼之后就返回村落了,Tiyao怎么能过去?」Kulau站在龙王庙前说。

「那座岛是村落的圣岛,一直都受着先祖及后人崇拜,Tiyao怎能如此践踏圣岛?」Kaku发急说。

「你们要不要去?」Anyao征询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有点特别,不像一般历史书那样按时间顺序来写,而是穿插着各种传说故事和人物访谈,读起来感觉像在听一段段口述历史。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语言也很生动,把兰阳溪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兰阳溪渔民生活的描写,他们每天都要面对风浪的挑战,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海上捕鱼。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却充满了乐趣和希望。书中还记录了很多关于兰阳溪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作者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对于兰阳溪流域的文化艺术的介绍,让我对宜兰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有味道的地方志,它不仅仅记录了兰阳溪的历史,更记录了宜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它让我对宜兰这片土地充满了向往,也让我对台湾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啊,读起来真像听阿公阿嬷讲古,那种带着咸咸海风味的故事,一下子就抓住我的心。作者的文字不华丽,但很实在,就像宜兰人一样,敦厚朴实。兰阳溪的故事,从头到尾都绕着“人”打转,讲的是人与自然的抗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还有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坚强。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兰阳平埔族群的描写,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多久,经历了多少风雨,却往往被历史所遗忘。这本书把他们的故事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让我对台湾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且,作者的叙述方式很特别,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而是像拼图一样,把不同的故事碎片拼凑在一起,慢慢地呈现出完整的画面。有时候会觉得有点跳跃,但仔细读下来,就会发现作者的用心。读完这本书,我决定找个时间去宜兰走走,亲身感受一下兰阳溪的风,看看那片孕育了无数故事的土地。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兰阳溪与海洋故事的书,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从历史烟云中走来的心灵洗涤。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诗意,将宜兰这片土地的自然风貌与人文精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兰阳溪不再仅仅是一条河流,而是承载着先民开拓、族群融合、以及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书中对于早期居民的生活习俗、信仰体系的描绘,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年代。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历史事件简单地罗列,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挣扎、选择与命运。这些人物,有勇敢的开拓者,有坚韧的女性,也有迷茫的年轻人,他们共同构成了宜兰这片土地的独特风景线。读完之后,我对宜兰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旅游观光层面,更深入地理解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核。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地方史,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命运与土地情感的深刻思考。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土地的关系,也让我更加珍惜这片美丽的家园。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以为会是那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结果读下来却发现它更像是一部严谨的史学研究报告。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文献,对兰阳溪流域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虽然有些地方读起来比较枯燥,但却让我对宜兰这片土地有了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书中对于兰阳溪航运发展、盐业兴衰、以及外来族群的迁徙等方面的描写,都非常详尽,让我受益匪浅。作者的学术功底很深厚,但并没有把书写得过于晦涩难懂,而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历史问题。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在书中加入一些图片或者地图,可能会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学术著作,对于想要了解宜兰历史文化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书读完之后,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旅程,回到现实世界一样。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力量,能够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内心。兰阳溪的故事,不仅仅是宜兰的故事,也是台湾的故事,更是人类的故事。书中对于兰阳溪流域的生态环境描写,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兰阳溪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也承载着人类的希望。作者在书中呼吁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这让我深感认同。而且,作者对于兰阳溪流域的文化多样性描写,也让我对台湾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兰阳平埔族、汉人、客家人、原住民,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共同创造了宜兰独特的文化景观。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也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文化遗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