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中國

沉默的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Jean François Billeter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畢來德分析指齣的中國的沉默,就是中國人依然活在其中的,許多人熟視無睹、充耳不聞的總體社會氛圍...是在現實的重壓與誘惑之下,那樣一種彌散開來的對曆史與真相的漠然,更準確地說恐怕已是一種弄假成真的遺忘,一種係統化、有組織的失憶,其後果則是整個社會沉浸在一片渾噩的集體無意識之中,充斥著散沙般的無奈與汲汲營營的自得。

  因緣際會,這本小書的中文譯本首先是要在颱灣齣版。畢先生信中聲明:「書中所講僅止於北京政權,而非中華民國。」那麼,在颱灣看中國的沉默又意味著什麼呢?

  颱灣近年來不少人愛講「中國因素」。這本小書的一個啓發可能在於,今天我們在颱灣談論中國因素的時候,是否也能意識到颱灣身上的中國因素?包括某些颱灣獨立主張者們身上的中國因素?因為這本書所揭示的一個重要的「中國」現象是,在一個壓製個性、排擠差異,推重統一、強製和諧的社會當中,衝突的協調機製幾乎不可避免地會被壟斷、被潛規則化;而加之以宗法文明源遠流長的深層次社會分斷結構,一個透明開放的公共精神世界便愈發難以形成。畢來德講的是中國,但颱灣又何嘗不是如此?

  颱灣版特彆收錄:

  2012年5月21日於巴黎法蘭西人文與政治科學院講座「政治哲學角度下看中國的過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1939年-)


  瑞士中國思想史學者,日內瓦大學退休教授。1987年日內瓦大學成立中國研究部門,畢來德獲聘為第一位教席教授,並帶領該部門直到1999年退休,其後轉移重心於寫作上。

  畢來德主張打破中國在本質上的他異性(l’altérité foncière)這個迷思, 「 ……跳脫這種迴圈思維,由反嚮思考,假定人類共同經驗中存有本質上的一緻性,然後由此齣發,試圖去理解我們研究的現實中國,並盡可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來認知現實…… 」。

  其《莊子四講》(Leçons sur Tchouang-tseu, Editions Allia, Paris, 2002),《莊子研究》(Études sur Tchouang-tseu, Editions Allia, Paris, 2004)正是這種學思態度的體現。2010新修訂版的《論中國書法及其深層基礎》(Essai sur l'art chinois de l'écriture et ses fondements, Editions Allia, Paris, 2010 )更是藉由探索歧異間的共同基礎以使得理解成為可能。而於2000年齣版的《沉默的中國》(Chine trois fois muette, Editions Allia, 2000, 2006)及2006年齣版的《駁於連》(Contre François Jullien, Editions Allia , 2006)更是從宏觀角度批判中國研究的問題,皆引起熱烈討論。

  繁體中文版《莊子四講》由聯經齣版。《沉默的中國》與《駁於連》則由無境文化齣版。

譯者簡介

宋剛


  譯有蕭沆《解體概要》、畢來德《莊子四講》等。

圖書目錄

譯者緒言

法文再版序

沉默的中國:論當代曆史與中國

引子
I. 連鎖反應
II. 中國個案
III. 三重沉默
IV. 結論

論中國曆史:以斯賓諾莎為齣發點

斯賓諾莎的觀念∣中國個案∣中國的一體化是怎樣完成的∣奠基時刻∣長久特徵∣權力觀∣兩個世界∣謀略取代政治∣總體論述∣中國在當代∣當前的混亂∣第一種視角∣權力的問題∣文化的問題∣第二個視角∣結語

版本註記

颱灣版特彆收錄 :
政治哲學角度下看中國的過去(2012年5月21日於巴黎法蘭西人文與政治科學院講座)

圖書序言

III. 三重沉默

這些就是我認為要理解中國當前的處境,必須先說清楚的曆史事實。這樣也纔可能解釋我所謂的中國的沉默。準確地說,應該是三重沉默:因為我們聽不到它談它的現在、它晚近的曆史、還有它整體上的過去。

先說它的現在。這層沉默是政權禁止公開討論領導者及其親屬、他們行使的權力、以及政權的性質所導緻的。的確,八十年代的平麵媒體──尤其是地方媒體──曾經齣現過豐富的資訊,開始揭露弊案,分析某些社會問題,呼應民眾的不滿。可是,太過勇敢的記者最後總是會被整肅。而最缺的也並不是資訊,而是對社會整體麵臨的根本問題進行開放的討論。對新聞的控製最為有害的效果不是隱藏瞭某些真相,而是阻止瞭中國人就已知的事實錶達意見,加以分析,得齣結論。還記得新聞自由和反腐鬥爭,乃是1989年民主運動首要的訴求,許多記者還曾率先遊行抗爭。前此一年,曾經發生過一件引起全國許多人關注的大事。中共當政以來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有一部電視連續紀錄片開啓瞭一場關於中華民族的帝製曆史及其未來的深刻論辯。整場討論其實還相當節製,卻引起瞭舉國民眾強烈的關注,說明這樣的論辯在中國有多麼缺乏_。

可以肯定的是,當有一天中國公民,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能對他們國傢的事務公開錶達自己的意見的時候,就會發生一種根本的變化。我永遠記得1998年四月在日內瓦大學座無虛席的大禮堂裏,魏京生發言的時候,自己感受到的激動心情。我不是為他的到來,也不是為他所說的內容而感動,感動我的是他在那兩個多小時裏,麵對公眾,安靜而清楚地迴答彆人嚮他提齣的問題,其中許多還是遠道而來聽他發言的眾多的中國同胞所提。那天晚上我們聽到瞭,倒不是「中國」的聲音(la voix de la Chine)──這樣說沒有意義──,而是一些中國人的聲音(des voix chinoises)。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