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终极人体百科

国家地理终极人体百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hristina Wilsdon, Patricia Daniels, Jen Agresta
图书标签:
  • 人体
  • 医学
  • 解剖学
  • 健康
  • 科普
  • 国家地理
  • 百科全书
  • 生物学
  • 生理学
  • 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展开探索人体的惊奇之旅

  ★10大主题与8张人体地图,完整分析人体各个部位
  ★独家收录超过200种不可思议的人体酷知识、急救小常识、以及未来的医学技术
  ★浅显的文字搭配生动的照片,将知识趣味化,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人类的身体是最出色的造物之一,然而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因为这具身体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所以我们总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身体完成了哪些工作?你会发现它(和你自己)有多了不起。
    
  《终极人体百科全书》让你全面了解不可思议的人体!从最外层的皮肤开始、到骨骼、消化系统、内脏、大脑与感官,最后再探讨基因、生命的循环与未来的医学技术,本书带领你从前所未有的角度认识人体。
    
  透过丰富多彩的照片、图表、以及大量的人体酷知识,《终极人体百科》详尽地介绍有关人体的一切。耳朵里的耳屎黏乎乎的真讨厌,可是你知道吗,它们能挡住外面的污垢、水和细菌,保护你的耳朵!还有,每天你体内的血液循环流动的距离大概有12000英里!如果你觉得这就算不可思议,那么还有更多了不起的事情等待你去发现。本书将带领你以前所未有的角度认识人体,让我们一起探索自己体内的全新世界吧!

本书特色

  特色一、详尽剖析解说人体构造,同时收录超过200种不可思议的酷知识
  从最外层的皮肤开始、到骨骼、消化系统、大脑与感官,本书带领你从前所未有的角度认识人体。除此之外,每篇亦收录许多相关的酷知识:为什么洗澡之后,手指和脚趾会变皱呢?你知道你体内最强壮的肌肉在哪里吗?(既不在胳膊上,也不在腿上,而是在你的下巴上!)解答小读者们对身体的众多疑问!

  特色二、惊人照片、插图和图表、趣味问答以及人体地图
  除了收录令人震慑的精彩照片、以及插画家辛西亚•透纳所绘制的人体插图,本书还穿插许多图表、趣味问答,并认识许多历史上对人体研究拥有卓越贡献的医生、科学家。最后一章还附有人体地图,让你从骨骼、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让小读者一层层探索皮肤底下的奥秘。

  特色三、收录急救小常识,书末并附有延伸阅读,让学习的乐趣延伸至书本以外
  在阅读的同时,小读者也可以借由侧边拦认识许多急救小常识,例如:哈姆立克急救法、RICE急救法。想进一步了解更多关于人体的知识吗?书末附有延伸阅读,透过更多学习媒介,启发小读者主动探索的基因!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星辰的低语:宇宙演化与文明的探索》的图书简介,其内容与《国家地理终极人体百科》无关。 --- 星辰的低语:宇宙演化与文明的探索 导言:在无垠中回望自身 自人类第一次仰望夜空,那片深邃的黑暗便承载了我们最原始的好奇心与最宏大的哲学追问:我们从何处来?宇宙的边界在哪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星辰的低语:宇宙演化与文明的探索》不是一本教科书,它是一次穿越时空与尺度的史诗之旅,旨在引导读者从宇宙的诞生之初,一路探寻到智慧文明可能出现的未来。本书将物理学的严谨、天文学的奇观与哲学思辨的深度融为一体,力求描绘一幅既科学又充满诗意的宇宙图景。 第一部:混沌初开——宇宙的黎明 第一章:奇点与膨胀的开端 本书从宇宙的“零点”——那个不可思议的奇点开始。我们深入探讨了标准宇宙学模型,即大爆炸理论(The Big Bang)。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爆炸,而是空间自身的极速膨胀。我们将详细解析暴胀理论(Inflation Theory)如何解决了视界问题和平坦性问题,描绘出宇宙诞生后万亿分之一秒内的剧烈变化。随后,我们将进入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基本汤”时代,解释早期宇宙的物质构成和基本力的分离过程。 第二章:黑暗时代的遗迹与第一缕光 大爆炸发生后约38万年,宇宙冷却到足以让电子和原子核结合形成中性原子——这一刻被称为“复合期”。在此之前,宇宙是不透明的,充斥着炽热的等离子体。本书将详细介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发现及其重要性,它如同宇宙婴儿时期的快照,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早期宇宙物质分布和几何结构的宝贵信息。我们探讨了CMB中的微小温度涨落,正是这些涨落,成为了日后星系形成的“种子”。 第三章:从原子到原星——第一代恒星的诞生 在宇宙历史的最初数亿年,只有氢和氦——宇宙的原始燃料。如何从均匀的物质云中形成第一批恒星(Population III Stars)?本书将解析引力坍缩的机制,介绍这些“初代恒星”的非凡之处:它们体积庞大、寿命短暂、温度极高,并在自身核心锻造出比氦重的元素。它们的剧烈超新星爆发,是宇宙化学元素“播种”的开始,为后续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结构形成与时间的河流 第四章:星系的织网——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宇宙并非均匀分布的,而是被编织成巨大的纤维状结构,其间夹杂着广阔的空洞。本书将深入解析暗物质的作用。尽管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它,但暗物质的引力是塑造星系、星系团乃至超星系团的骨架。我们探讨了模拟技术如何重现宇宙网的形成过程,以及暗物质晕在星系演化中的核心地位。 第五章:恒星的生命与元素工厂 恒星的一生是宇宙中最壮丽的化学反应。我们将追溯从主序星到红巨星,再到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的完整生命周期。重点剖析了不同质量的恒星如何通过核聚变(如碳氮氧循环和氦聚变)以及它们死亡时的剧烈事件——超新星爆发,将生命所需的铁、钙、硅等元素抛洒到星际空间,完成了宇宙的“炼金术”。 第六章:黑洞:时空的终极弯曲 黑洞,这些宇宙中最极端的客体,是引力战胜一切的体现。本书将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出发,解析黑洞的奇点、事件视界和史瓦西半径。我们区分了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位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并探讨了吸积盘的剧烈活动、喷流的产生,以及引力波的探测如何为我们提供了聆听宇宙碰撞的全新感官。 第三部:宜居之地与文明的探寻 第七章:行星的形成与宜居带的定义 在恒星的残余物质盘中,微小的尘埃颗粒如何聚集成为行星?本书详细描述了“吸积”和“核增长”模型,解释了类地行星与气态巨行星形成机制的差异。随后,我们将焦点转移到“宜居带”(Habitable Zone)的概念——一个围绕恒星的区域,其内的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然而,我们挑战了这一简单定义,探讨了轨道离心率、行星磁场、板块构造和卫星引力等更多影响生命起源的关键因素。 第八章:生命之源:从化学到生物圈 本书探讨了生命出现的条件,从地球早期的化学演化(化学自催化)到DNA/RNA的出现。我们考察了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形式——极端微生物(Extremophiles),它们的存在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生命可以存在于何处”的想象。从深海热泉到冰封的地下水,生命展现了惊人的适应性。 第九章:搜寻地外文明——费米悖论与SETI 如果宇宙如此广阔,恒星和行星如此之多,那么地外智慧生命在哪里?著名的“费米悖论”(Fermi Paradox)是本书这一部分的哲学核心。我们系统地梳理了各种可能的解答:从“大过滤器”(The Great Filter)理论——生命演化中某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到“孤独的地球”假说,再到关于“动物园假说”或“自我隐藏”的推测。我们审视了系外行星凌日法、径向速度法等探测手段的最新进展,以及SETI项目(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努力方向。 第十章:未来:人类的命运与文明的终局 最后,本书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未来。我们探讨了宇宙的热寂(Heat Death)与大撕裂(Big Rip)等可能的宇宙终极命运,以及这些命运对长期尺度上任何文明生存的挑战。我们反思了人类文明在浩瀚宇宙中的地位,探讨了太空探索、星际旅行的理论可能性,以及我们作为智慧物种,肩负的传承知识与火种的责任。 结语:提问的遗产 《星辰的低语》最终的目的,不是提供一个终极答案,而是激发读者持续的探究精神。宇宙的壮丽在于它的无限奥秘,而人类的伟大在于我们拥有提出这些问题的能力。本书是对我们所处时空的一次深沉致敬,是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热切期盼。 --- 本书特色: 跨学科整合: 融合了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天体物理学、行星科学和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视觉叙事: 尽管是文字作品,但结构设计旨在营造出宏大、沉浸式的宇宙景观。 深度思辨: 不仅关注“是什么”,更深入探讨“为什么”和“会怎样”,尤其在文明存续和生命起源的议题上。 专业术语的平易解释: 复杂的物理概念以清晰、类比的方式呈现,确保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其精髓。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克丽丝汀娜.威尔斯顿(Christina Wilsdon)


  写过数本关于动物与科学的童书,着作包括《献给热爱马的女孩们》(For Horse-Crazy Girls Only )、《史密森尼学会问答集:鸟类》(Smithsonian Q&A: Birds),以及多本关于动物的书与文章。温斯顿的个人网站:christina-wilsdon.com

派翠西亚.丹尼尔斯(Patricia Daniels)

  写过许多关于科学与历史的童书与成书,包括《人体百科》(Body: The Complete Human),以及《新太阳系》(The New Solar System)。丹尼尔的个人网站:danielsedit.wordpress.com

图书目录

前言  6

第一章:人类万岁!  10
认识不可思议的你  12
人类的力量  14
人体看透透  16
系统全面启动!  18
内脏知多少  20
你和你的细胞  22
不同的细胞,不同的任务  24
 
第二章:奇妙的外观  26
身上的皮肤  28
皮肤的分层  30
滴滴答答,排出汗水!  32
好痛!抓伤和割伤  34
肤色  36
晒日光浴  38
毛发万岁  40
颜色、卷度和发旋  42
装甲般的指甲  44
健康的指甲,健康的身体  46
你身上的动物园!  48
 
第三章:跑跳蹦:我们的动作  50
你体内的骷髅  52
骨头的结构  54
软骨:橡胶人的骨头  56
制造与破坏骨头  58
关节相接  60
伟大的双手  62
花俏的脚部动作:脚上的骨头  64
装大脑的盒子:你的颅骨  66
超级嵴椎  68
肌肉的力量  70
让肌肉动起来  72
肌腱:拉动肌肉的绳子  74
肌肉痠痛  76
 
第四章:以食物作为能量:消化系统  78

请来一份起司通心面!  80
第一站:嘴巴  82
神奇的口水  84
食物向下的通道:你的喉咙  86
认识你的胃  88
好好洗个酸浴  90
爱护你的肝  92
消化液的泉源:胆囊和胰腺  94
一点也不小的小肠  96
下一站:大肠  98
便便祕辛  100
你体内的动物园!  102
哎哟,胃好痛  104
 
第五章:血液、唿吸和跳动的心脏  106
生命泉源:你的血液  108
什么是血液?  110
红血球  112
急救小队:其他血球  114
勤奋的心脏  116
跳个不停  118
血管高速公路  120
深吸一口气  122
肺的内部  124
放声说话!  126
哈——啾!感冒、咳嗽和擤鼻涕  128
憋不住了:泌尿系统  130
 
第六章:神奇的大脑  132

天才大脑!  134
了不起的意识  136
戴上你的思考帽:大脑  138
大脑的两个半球  140
你的神经真不少!  142
身体里的电  144
脑袋里的化学物质  146
情绪的变化 148
用心记住!  150
早安!晚安!  152
一夜好梦  154
小心呵护  156
 
第七章:感觉从哪里来  158

感觉从何而来?  160
睁大眼睛!  162
眼见不为凭  164
神奇的视错觉!  166
你能听见我听见的声音吗?  168
鼻子知多少  170
味觉的崎岖之路  172
跟着触觉走  174
神奇的动物感官  176
 
第八章:生命的循环  178
基因:你为什么是你  180
繁殖  182
在你出生之前  184
婴儿期  186
当小孩真好  188
青少年期  190
长大成人  192
逐渐变老  194
完整的生命週期  196
 
第九章:保持健康,强健体魄  198
你的免疫部队  200
侵略者来了!  202
进击的病毒  204
病菌走开!  206
细胞卫士  208
讨厌的过敏  210
对抗病菌的英雄  212
为身体加油  214
快乐健身!  216
 
第十章:我们未来的身体  218
下一步是什么?  220
基因的未来  222
培育新器官  224
智慧型义肢  226
肢体移植  228
探索大脑  230
当人脑遇上电脑  232
住在电脑里的医生?  234
长江后浪推前浪  236
 
人体地图  238
骨骼  240
骨骼肌  242
神经系统  244
循环系统  246
唿吸系统  248
女性生殖系统  250
男性生殖系统  252
消化系统  254
泌尿系统  256
内分泌系统  258
淋巴系统  260
 
词汇表  262
补充资讯  264
索引  266
照片与图片来源  270
谢志  271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我是在書店偶然翻到這本《國家地理終極人體百科》的,原本只是想隨便翻翻,沒想到就這樣被深深吸引住了。它的編排方式真的很厲害,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將人體分成不同的主題,從頭到腳、從內到外,逐一進行深入淺出的介紹。我對書中關於大腦的部分特別著迷,它不只講述了神經元如何傳遞訊息,還探討了記憶的形成、情緒的產生,甚至還涉及一些關於意識和潛意識的討論,這些內容讓我大開眼界,也對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書中還提到了很多關於運動生理學的知識,像是肌肉如何收縮、能量是如何轉化的,這些內容對於我這個熱愛運動的人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讓我在訓練時更能理解身體的反應,也更懂得如何避免運動傷害。此外,我還學到了一些關於營養學和消化系統如何協同作用的知識,這讓我更能意識到飲食對身體健康的直接影響。書中使用的圖片和圖表非常精緻,色彩鮮豔,細節豐富,加上國家地理一貫的專業攝影水準,讓複雜的醫學影像也變得賞心悅目。我常常在翻閱時,一不小心就花上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對人體奧秘的探索之中,感覺自己像是個小小科學家,不斷地發現新知識。

评分

這本《國家地理終極人體百科》簡直就是一本讓我驚呼連連的知識寶庫!身為一個對身體奧秘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很想找一本能將複雜的醫學和生物學知識,用淺顯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的書。這本百科全書完全滿足了我的需求!它從最微觀的細胞層級開始,細膩地描繪了我們身體裡無數個細胞如何分工合作,形成組織、器官,最終構建起我們這個奇妙的生命體。我尤其喜歡它對於感官系統的介紹,像是眼睛如何捕捉光線、大腦如何解讀視覺訊息,還有耳朵如何分辨聲音的頻率和強度,書中的圖解和文字解釋都非常生動,彷彿我正在親身體驗這些神奇的過程。更別提它對免疫系統的詳盡描述,讓我對身體裡那些看不見的「戰士」有了全新的認識,了解它們是如何日夜守護我們的健康。書中還穿插了許多關於人類演化、基因遺傳的知識,將人體的形成和發展置於一個更宏大的時間和空間維度中去理解,這點讓我覺得非常震撼。我還發現了一些關於人體極限的案例,以及一些特殊生理現象的解釋,這些都讓這本書不只是一本知識的羅列,更是一本引發思考、充滿啟發性的讀物。它讓我更加敬畏生命,也更懂得如何善待自己的身體。

评分

我最近剛買了一本《國家地理終極人體百科》,說實話,我對它的期待很高,畢竟是國家地理出品,通常都很有品質保證。收到書時,它的精裝封面和豐富的插圖立刻吸引了我,打開後,裡面的內容確實讓人驚艷。書的編排很清晰,從最基本的細胞結構、DNA開始,一路介紹到複雜的器官系統、神經傳導、消化吸收、循環系統的運作,甚至還深入探討了人體如何抵禦疾病、如何成長發育,以及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用了大量的3D示意圖和真實的醫學影像,讓原本抽象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變得非常具體、易懂。例如,當我翻到關於心臟的部分,那幾頁關於心臟瓣膜開合、血液流動方向的圖解,簡直像在看一部微縮的生物紀錄片,讓我對心臟這個「幫浦」的運作原理有了前所未有的認識。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疾病的成因和人體反應的解釋也相當到位,不會過於學術化,但又足夠深入,對於我這種對健康議題充滿好奇但又沒有醫學背景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藏。而且,它還不只停留在「是什麼」,更進一步探討了「為什麼」,像是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飢餓,為什麼運動後身體會感到疲憊,這些生活中的疑問,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科學的解答。我特別喜歡書中那些「你知道嗎?」的小知識點,補充了很多學校課本裡沒有的細節,讓我對自己身體的了解更添幾分趣味。

评分

老實說,我一開始會購買《國家地理終極人體百科》,主要是被它厚實精美的外觀所吸引,但翻開之後,我才發現它的內容更是讓我驚喜連連。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權威又不失親切,它用精準的學術語言,卻又能將複雜的概念解釋得非常清晰,讓非專業人士也能夠輕鬆理解。我對書中關於消化系統和營養吸收的詳細介紹印象深刻,它不只描述了食物是如何進入我們的身體,更詳細地解釋了胃酸的作用、小腸絨毛如何增加吸收面積、以及各種營養素在體內如何被轉化和利用,這讓我對日常飲食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更懂得如何選擇對身體真正有益的食物。書中還包含了很多關於醫學史和科學家們探索人體的有趣故事,這些歷史性的視角讓這本書增添了幾分人文色彩,也讓我更了解到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漫長而艱辛的歷程。我特別喜歡書中那些對於人體「小毛病」的科學解釋,像是為什麼有時會打嗝、為什麼會流鼻涕,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專業而有趣的解答。它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聆聽一位經驗豐富的醫學教授,用最專業、最耐心的態度,為我講解人體這個世界上最複雜、最迷人的「工程」。

评分

身為一個長期以來都對生命科學感到好奇,但又缺乏專業背景的讀者,《國家地理終極人體百科》簡直是我期待已久的完美讀物。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引人入勝,它不像一般的科普書那樣,只是枯燥地羅列事實,而是將人體比喻成一個極其複雜精密的「機器」,然後一步一步地拆解,帶領讀者去探索它的每一個零件和運作原理。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人體協調運作的描寫,例如,當我們伸手去拿東西時,從大腦發出指令,到神經傳遞訊息,再到肌肉的收縮和關節的協調,這整個過程是多麼的奇妙與精準。書中還探討了人體在不同生命階段的變化,從嬰兒時期的快速成長,到青春期的生理發育,再到成年後的維持和老年後的衰退,每一個階段的變化都伴隨著複雜的生理機制,這讓我覺得自己對生命的歷程有了更深刻的體悟。我還發現書中對於遺傳學和DNA的解釋非常到位,它將複雜的基因密碼變得易於理解,並解釋了基因如何影響我們的外貌、性情,甚至潛在的健康風險。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對身體一無所知的旁觀者,而是能更深入地理解這個「家」的每一個角落,並且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